「中國版東野圭吾」紫金陳:我不會去寫一個「不可能的犯罪」

2021-01-09 酸辣財經

《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陳。受訪者提供

當時我注意到,殺人犯被繩之以法後,他(她)的孩子也常常被人孤立。因為沒有人願意和殺人犯的孩子做朋友,所以這些孩子是一個非常邊緣化的群體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文 | 法治周末特約撰稿 胡兮兮

責任編輯 | 尹麗

近日,國產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熱播,且在豆瓣網上的評分一度「破9」。劇中各種細節頻頻登上微博熱搜,足見其受歡迎程度之高。該劇原著《壞小孩》的作者紫金陳(筆名)更是被一些網友譽為「中國版東野圭吾」。

《隱秘的角落》海報。資料圖

作為知名網絡作家,紫金陳常常在作品中表達對諸如青少年犯罪等社會問題的關注,讀者亦不難從他的作品中發現一些真實案件的影子。他說,自己並不追求塑造「不可能的犯罪」,而是在用推理的手段表達真正的故事內核。

6月23日,《法治周末》對紫金陳進行了專訪。

受到傷害的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走上歧途

Q

法治周末:《隱秘的角落》原著《壞小孩》是一部關注青少年犯罪題材的推理小說,情節曲折,扣人心弦。請問你在構思時是如何考慮的?

紫金陳:我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創作《壞小孩》的,到2014年寫完。那時候,我剛寫完《無證之罪》不久,正好妻子懷孕了,我即將成為一個父親,所以比較關注未成年人話題,想寫一個少年犯罪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朱朝陽,是我唯一一次在作品角色上投射了自己的童年。除了犯罪經歷,其他許多情節都是照著我小時候來寫的。

朱朝陽從小是個學霸,在學校被孤立,遭遇過校園欺凌等。而我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小城市長大,小時候瘦小、懦弱,遇到欺凌不敢反抗。

學校附近的「小流氓」遇到我會來收保護費,敲我的腦袋,用手拍我的臉,導致我上學都不敢帶零花錢。當時,我其實很害怕,但大家都司空見慣,並不重視,不像現在的社會對校園欺凌的容忍度降低了許多,孩子們被保護得更好了。

構思的過程其實還是挺痛苦的,我習慣於每個故事反覆想很多遍。基礎設定是一個場景——有三個小孩偶然目睹一起殺人案,並且用相機錄下來了。後來,我就想寫三個孩子和一個成年殺人犯之間的故事,將其作為牽動故事發展的主線。至於中間如何對接,也不是一次性就能設計好,都是一步步推敲出來的。

《壞小孩》書封。資料圖

Q

法治周末:你在《壞小孩》中寫道,「在成年人眼裡,小孩子永遠是簡單的,即便小孩會撒謊,那謊言也是能馬上戳穿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小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在你看來,壞小孩之所以變壞,主要是什麼原因?

紫金陳:其實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受到了傷害、欺騙等,可能都會產生一些陰暗的想法。但是受社會、教育、世界觀的約束,絕大多數人不會作出過激的舉動。孩子撒謊、犯罪其實是自知的,只是由於「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得到更多的社會經驗和教育來進行自我矯正。

我並不想寫一些反社會型人格的特殊犯罪少年,也不想寫純粹的暴力犯罪等,而是想關注犯罪少年心理轉變的過程。當懵懂的孩子受到一些傷害,會比成年人更容易走上歧途,這就需要特別關注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隱秘的角落》中,奔跑的孩子們。資料圖

Q

法治周末:不少人由《隱秘的角落》關注到未成年人犯罪等社會問題,還在你的作品《壞孩子》中讀到了真實案件的影子,你是否有意要表達出自己對於社會問題的一些看法?

紫金陳:確實如此。《壞孩子》裡丁浩(劇版稱為「嚴良」)的母親扮成孕婦騙好心的女大學生回家讓丈夫強姦,夫妻二人一起殺害女大學生,這個故事來源於我在寫作時看到的真實新聞(即7·24樺南孕婦獵豔殺人案——筆者注)。

當時我注意到,殺人犯被繩之以法後,他(她)的孩子也常常被人孤立。因為沒有人願意和殺人犯的孩子做朋友,所以這些孩子是一個非常邊緣化的群體。

在關注一些社會新聞時,我經常將自己代入到新聞的主人公視角去考慮,用故事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我不奢求每一位讀者都能看懂,但還是希望總有一些人會注意到。

Q

法治周末:你在書中三次提到未成年人保護法,借角色之口說「反正我還不滿14周歲,不用承擔刑事責任」,似乎是想引起對刑事責任年齡的一些探討?

紫金陳:書中表達的語境就是我的真實態度。我讀初中的時候就學到了這一法條,但是我一直認為這條法條不適合拿來廣而告之地宣傳。

我們應該告訴未成年人不能做哪些事情,但是沒必要特意告知他們「14歲以下對殺人等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這可能會讓一些「壞孩子」更加無所顧忌。

如果故事不好看,深度就沒有意義

Q

法治周末:《壞小孩》不隱藏線索,也沒有詭計、謎題,而是將所有細節都告訴讀者,將兇手的心理變化都事無巨細說清楚了,用細密的伏筆打造逆轉。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寫法?

紫金陳:這是伏筆流,一種寫作的技術流派。我當時想嘗試一下,就寫了這本「沒有推理的推理小說」。所有吸引人的故事,一定是有懸念的。一般推理小說的懸念放在how/who/why(如何做、誰做的、為何做)三個問題上,而《壞小孩》則是將懸念放在人物的命運上。從技巧上來說,這本小說達到了伏筆流的狀態,但如果讓我現在再寫的話,應該會更好。

創作者都是有潔癖的。我寫作時全力以赴,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可是寫完就不想再回看,會覺得過去的自己有點幼稚。我的興趣一直在下一部作品上,因為我相信自己還處在進步的階段,隨著時間的發展能夠做到更好。

紫金陳小說《無證之罪》封面。資料圖

Q

法治周末:你之前是理工科學霸,後來如何學習掌握這些文學創作技巧的呢?能否分享一下經驗之談。

紫金陳:這主要是靠自我分析。我會對一些作品會進行技術層面的解構,不會獨立地將它作為文學作品來看待。在構思故事時,我更像一個工匠,主要考慮用什麼技術、技巧將要表達的內容拼裝起來。

許多創作者寫作時認為人物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個人認為,情節好看是第一位的。故事一定要吸引人,而人物是為推動情節服務的。情節、人物二者兼有當然好,若是只能取其一的話,我會將情節放在首位。而文筆,就放在第三位。

我經常看一些書,翻了好幾頁,有時候會突然有點懵,想不起來這幾頁在講什麼。而我的書一般都通俗易懂、節奏快、信息量較大,幾個小時都能讀完。用最簡單的語言,追求易讀性,這算是我對文筆的基本要求吧。

至於作品中的思想性,也是建立在故事好看的基礎上。如果故事不好看,深度就沒有意義。

如果寫得差,這口飯就吃不上了

Q

法治周末:你是否認可「推理作家」這個標籤?

紫金陳:我是一個推理作家,但是和國內其他推理作家不一樣,我只是以推理作為手段來講真正的故事內核,而不會專門去寫一個「不可能的犯罪」。

我並不想寫給專門看推理小說的讀者看,我將自己的作品定位為推理方面的大眾通俗小說。

Q

法治周末:那麼,你將推理作為手段表達的內核,是否更偏向於社會性、致鬱系的內容呢?你如何決定自己想寫什麼樣的題材和內容呢?

紫金陳:其實也沒有限定的創作方向。《壞小孩》確實是社會性比較強的小說,但寫別的故事時,因為選材不一樣,角度也就不一樣。

我對寫作的喜好有一定的階段性,像是有點喜新厭舊:有的階段喜歡社會性的內容,有的階段又想寫輕鬆幽默的內容。就像一個人的口味會常常發生變化,不可能一輩子就只吃一盤菜。

Q

法治周末:近年來,影視劇改編熱潮興起,許多網絡作家也從幕後走到臺前。我們注意到,近日,你出任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網文江湖社」社長。對於網絡文學的發展,你有何想法?

紫金陳:我很喜歡網絡文學,有空時也會看網文,不看女頻,都是看男頻。玄幻、修真這一類我都看。

其實,我的寫作也是另一種網絡文學。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和出版的書籍並沒有很明顯的界限,都是很類型化、商業化的內容。

但是,網絡文學作家和傳統作家不一樣,生存的壓力相對更大。因為我們是靠寫作來謀生的,必須用「硬質量」來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精彩程度要求更高。如果寫得差,我們的這口飯就吃不上了,所以一定要寫得好看。

我對邏輯有一定的潔癖

Q

法治周末:你的許多書都呈現出一個共同特徵——對細節的處理非常利落,所有的「坑」都填得很乾淨。你是不是一個細節控?

紫金陳:對,這是必須要做到的。細節要把控好,邏輯上不能出現硬傷,創作者要從統籌者的角度上去看待每個角色。寫作時,我會代入主角、配角等所有的行為模式去思考,一遍遍地在腦海中過。

不僅如此,通常每部作品我都要重寫四到五遍。我對邏輯有一定的潔癖,只要在出版前發現作品中出現了bug(漏洞),就一定要改過來。有時候,改了一處邏輯上的問題會對整部作品造成影響,那索性重寫,我確實有點強迫症。

Q

法治周末:你曾經在朋友圈裡說,市場誤會你擅長社會派推理,實際上你最擅長的是「腦洞」。為什麼會這麼說?

紫金陳:我覺得類型小說的寫作中,對故事的創作分為兩方面,一方面講「腦洞」,一方面講技巧。技巧主要是靠經驗的積累,而「腦洞」在考慮「我到底該用什麼表現手法來表達」,講究天賦和努力的結合。

天賦還是很重要的,不過我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每個「腦洞」都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來思考,我可能在沒動筆前會考慮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不過,我也不知道「腦洞」是完全天生的,還是寫得多慢慢鍛鍊出來的。

Q

法治周末:寫作時,你是如何「開腦洞」的?

紫金陳:一般就躺在床上空想,不太會去尋找什麼靈感。我相信,空想會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每個人的寫作習慣不一樣,我就喜歡晚上寫,白天基本寫不了。通常是晚上八九點開始寫作,直接寫到早上五點,然後再開始睡覺。如果能睡到六個半小時,就很好了。

過了三十歲之後,我開始睡不著,有時候也覺得很痛苦。

紫金陳與女兒的合影。受訪者提供

Q

法治周末:許多讀者注意到了一件事,你的許多作品裡常常出現重複的人名,比如嚴良等,這是怎麼回事呢?

紫金陳:一種情況是我忘記這個名字用過了(笑),另外一種情況則是這個名字確實是同一個人,比如說《壞小孩》裡的嚴良。同一個角色,形成同一個宇宙,以後可以再來擴展。

《隱秘的角落》是有溫度的改編

Q

法治周末:《隱秘的角落》劇情與原著情節相比有較大的變化,此外還有人物性格、角色刪減等等的變化。你對此如何評價?

紫金陳:我覺得劇改得很好,原來的小說基調相對低沉陰暗,不是面向大眾的作品。《隱秘的角落》作為大眾作品是有溫度的,劇本的二次創作也應該是有變化的。

如果說變化後的邏輯圓不回來,那可能是不好的。而現在的改編情節在邏輯、故事節奏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物性格還保持不變的話,反而不符合新故事的人設場景。

Q

法治周末:你最喜歡劇中哪一位演員的演繹呢?

紫金陳:我最喜歡演員張頌文(飾朱朝陽的生父)。他和朱朝陽在吃甜品時偷偷錄音那一場,是我對整部劇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表現出了另外一種味道。劇中用蒼蠅這個意向來暗喻朱朝陽反胃的心情,也是一種藝術的升華,做得很不錯。

《隱秘的角落》中,演員張頌文(右)飾朱朝陽的生父。

資料圖

Q

法治周末:你之後還有相關作品的改編計劃嗎?

紫金陳:我的另一部懸疑推理小說《長夜難明》改編的網劇《沉默的真相》,由廖凡、白宇、譚卓主演,預計7月份就能上線。

此外,我正在創作一本新書,希望用「軟科幻」的形式講述一個關於階級固化的社會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東野圭吾紫金陳,用《化工女王的逆襲》致敬《惡意》《嫌疑人X...
    繼電視劇《暗黑者》、《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之後, 中國的懸疑推理劇也敢於與「美劇」相媲美了, 這不得不歸功於一個又一個的推理作家的崛起。
  • 《隱秘的角落》作者紫金陳:朱朝陽原型是我自己
    根據紫金陳《壞小孩》改編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上線第二天,豆瓣評分就突破了9分。截至目前,已有20萬人在豆瓣上為其打分。紫金陳也發了短評:非常好,我挑不出缺點的好。既商業又情懷。「就算我現在不寫小說,幹其他事情依然需要邏輯思維能力,奧數就培養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
  • 他9歲被父親拋棄而自卑,靠每月400元生活費,變身中國版東野圭吾
    「你看我還有機會嗎?」「一起去爬山吧?直達山腳的那種!」他很想把現在的錢寄給20多年前的自己,希望他變得有錢,那樣就不會自卑,生活會過得開心一點。《隱秘的角落》爆紅後,父親給紫金陳發微信,說劇中關於父子關係的描寫讓他「丟了面子」。紫金陳回復到:「我已經三十五歲,童年經歷造成我很多敏感自卑的性格缺陷,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點。不過,我早已經原諒了你。」
  • 在紫金陳的「嚴良宇宙」裡,看見最魔幻的中國
    精神小夥理工科出身可能是紫金陳作家職業的最大瓶頸,吐槽紫金陳文筆差是中國文壇最大的政治正確。 到最後紫金陳自己都有點懷疑自己,乾脆老老實實站直了挨打,然後把豆瓣給卸載了。 紫金陳文筆差嗎?寫小說也就圖一樂,真賺錢還得炒股票每當紫金陳小說改編新劇上線,賣書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推銷態度清純不做作,不像那些含羞帶臊打廣告的妖豔賤貨(此處拉踩作家××和××××) 懶惰:紫金陳給角色起名起得特「懶」。
  • ...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原著作者紫金陳:我想表達一顆赤子之心
    紫金陳:我不考慮這些派別區分。對我來說,只要故事好看,什麼派別都無所謂,甚至是不是推理小說也無所謂。我覺得寫好一個故事,最關鍵的還是講故事的節奏感。很多故事為什麼沒人看?就是講故事的節奏不對。節奏是靠懸念來帶的,怎麼牽出懸念、渲染懸念、懸念持續時間多久,都有很多創作技巧在裡面。
  • 專訪《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原著作者紫金陳:我想表達一顆赤子之心
    兩部劇集的走紅不僅使國產懸疑推理題材受到關注,原著小說《壞小孩》《長夜難明》的作者紫金陳(右圖)也被稱為「中國的東野圭吾」。「這主要是出版商和平臺的宣傳語吧。我在各方面和東野圭吾的差別都很大,可以說望塵莫及。」這位「85後」作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這幾部劇的成功證明,商業和藝術並不對立,前提是故事要好看。
  • 推動國產懸疑劇爆發,從失業到暴富,紫金陳成為中國的東野圭吾
    在推理小說屆,紫金陳早已佔領高地,被稱為「中國版東野圭吾」,今天涼涼就帶各位來理解這位推理大神吧。期間他寫了一個圖書網站。在整理網站資料的過程中,紫金陳偶然看到了幾本推理小說,這是他第一次看推理小說。當時看過推理小說之後,紫金陳覺得推理小說也不難寫,當時失業在家的紫金陳就開始嘗試推理小說。
  • 國產懸疑劇天花板,紫金陳和他的「嚴良宇宙」
    每當紫金陳小說改編新劇上線,賣書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推銷態度清純不做作。懶惰:紫金陳給角色起名起得特「懶」。紫金陳推理宇宙小說中對角色的反覆消費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大案看高棟,小案看嚴良」,杭州公安隊伍繞來繞去辦實事兒的就這幾個人。小說中無處不在的陳法醫作為紫金陳的客串化身,給紫金陳過了一把致敬斯坦·李的乾癮。
  • 專訪|《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陳: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
    「對普通人來說並不是好事,但從我的職業來說,這也不是壞事。」紫金陳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我而言,我從這段經歷中汲取到了創作的營養。」在書中,他刻意塑造了張東升和朱朝陽這兩個對應的角色,和朱朝陽不同的是,張東升的角色完全源於虛構。「他們都屬於很隱忍的性格。如果不是外界讓他們一次次的失望,他們是不會走上犯罪這條路的。我覺得觀眾看到他們,更多應該反思一下問題背後的原因。」
  • 《隱秘的角落》明年日本播出 紫金陳被贊「中國的東野圭吾」
    日本宣傳方還稱讚原著作者紫金陳,是「中國的東野圭吾」。消息公布後,網友猜測「爬山梗」能否在日本走紅。文圖據封面新聞來源: 大連晚報
  • 《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高開炸走,原著作者紫金陳憑什麼?
    紫金陳,中國版的東野圭吾,本名陳徐,畢業於浙江大學,因為母校在杭州城西紫金港校區,故把筆名取作「紫金陳」。網際網路思維搞創造‍產品經理出身的他,一開始就從網際網路思維來搞創作,在最初決定小說路線時,他分析了各個領域,女頻他寫不了,而男頻這塊,玄幻修真又因為沒有創作門檻人滿為患,而東野圭吾的書一直霸佔著各種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
  • 《隱秘的角落》日本定檔1.14 紫金陳被贊「中國的東野圭吾」
    4K版本暫定於2021年3月在其4K頻道進行真【4K版】放映,播出方式為中文原音+日文字幕。  在日本的宣傳文案中,還將原著作者紫金陳稱讚為「中國的東野圭吾」,日版海報首度曝光
  • 紫金陳專訪|「推理之王」的懸疑方法論:「我用產品思維寫小說」
    ,比如《低智商犯罪》,你在創作中是能快速切換不同的風格,還是需要去慢慢先找一些感覺?紫金陳:之前寫的題材比較嚴肅,是在於嘗試。一個新的東西是需要考慮到市場接受度的問題,剛出道時我是會走比較穩的路線,如果一開始就寫很跳的東西,可能成功,但更大可能是失敗。剛出道時你寫失敗,對信心打擊會很大,所以一開始我以求穩為主,它可能不會很成功,但至少不會失敗。
  • 獨家專訪紫金陳:每本書都寫得很痛苦,我也有「禿頭危機」
    「我現在已經不懼怕任何攻擊了,因為錢賺到手對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但同時也告訴Ifeng電影,「我不會再回豆瓣了,因為被傷透了心。」儘管文筆受到質疑,但當《沉默的真相》大火,紫金陳的《長夜難明》銷量還是猛增了。
  • 朱朝陽原型紫金陳: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點
    紫金陳不知道如何理解父親突然的轉變,「可能只是因為我長大了吧」。大學畢業,紫金陳去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產品經理。每天穿梭在寫字樓的格子間裡,埋頭畫流程圖,工作很辛苦,一個月只能掙3500塊。耗了兩年後,他覺得這份工作看不到前景,身體也變得很差,常常感冒,索性辭了職。那時,杭州的房價剛開始漲,紫金陳把大房子賣了,掙了快30萬。
  • 浙大學霸辭職寫暗黑小說,書爆火翻紅秦昊!紫金陳:錢是最大動力
    一個人能寫火一部劇可能就是要感謝「老天保佑」了,而紫金陳不僅今年寫紅了兩部,而且連去年口碑很高的《無證之罪》也出自他手!部部都爆火,而且評分就沒有低於8分的!啊~這寫書的能力也太強悍了吧!等真去了解他時,又措不及防地被他的真性情給圈粉:他真是太愛錢了!在一次採訪中,他被問到對過去的自己說些什麼時,他說:我會跟我說,版權晚點賣,那時那會賣的更貴些。
  • 《沉默的真相》反響不沉默,可紫金陳的IP庫真的見底了
    這是類似於湯川學(東野圭吾小說中偵探)般的人物。而在劇中,嚴良扭身一變,成了加賀恭一郎(同為東野圭吾小說中偵探)式的刑警隊長。這不難理解,過往的《無證之罪》中,嚴良的身份就被改編成了警察,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柏林影帝廖凡作為壓軸卡司,也不能只當一個特別出演。
  • 除了紫金陳的《壞小孩》,還有哪些國產懸疑佳作?
    好的推理小說在我看來,是在玩一場高智商的邏輯推理遊戲,每一點線索,每一絲端倪都惹人猜測,優秀的作者會將讀者「玩弄在股掌之中」,同樣優秀的讀者也能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看破作者的詭計,揪出背後的「真兇」。說起流行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常年盤踞在暢銷排行榜前列,更讓人可怕的是他的出書速度。
  • 為什麼東野圭吾在中國這麼火?
    然後她仿佛靈機一動,提出一個荒唐的「犯罪」邀請:你想要錢,我想要存在感,不如我們共同來玩一場綁架遊戲? 對於熟悉東野圭吾的讀者來說,在最近熱播的網劇《十日遊戲》(改編自東野2002年的《綁架遊戲》)中,金晨所飾演的善惡難辨的「魔女"形象似曾相識。東野圭吾在代表作《白夜行》中,塑造出集美好脆弱與險惡卑劣於一身的唐澤雪穗。
  • 《隱秘的角落》作者紫金陳:我是朱朝陽原型,但不是他
    工資還算可以,但實現不了「掙很多錢」的小目標,他思量再三,決定辭職。  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紫金陳讀了很多書,對《嫌疑人X的獻身》印象深刻。再一盤點讀者市場和寫作圈子,他得出一個結論:寫推理小說應該能掙錢。  這條路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有一年過年前,紫金陳還不得不向出版商預支兩萬塊版稅。寫到抓耳撓腮的時候,他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有文學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