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早上,黑龍江一家12人參加了聚餐,家裡長輩9人全部食用了酸湯子,3個年輕人因不喜歡這種口味沒有食用。中午,9位食用了酸湯子的長輩陸續出現身體不適,已造成9人搶救無效身亡。
酸湯子是一種用發酵面碴子做的麵條狀的食物,是酵米麵的一種,吃起來會有酸味的香氣。據說在東北是一種與酸菜、粘豆包並列的小吃,也是傳統東北人所懷念的老味道。
導致本次食物中毒的酸湯子中,先後檢測出超標的黃麴黴毒素、以及高濃度米酵菌酸。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初步定性為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是什麼?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毒素。而椰毒假單胞菌容易在加工原料時汙染食品。
米酵菌酸的毒性跟我們比較了解的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相比,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可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大量食用後死亡率高達40%—100%。
更可怕的是,我們以為的高溫蒸煮,對「米酵菌酸」壓根無效。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因此不論製成何種食品、採用何種日常烹調方法都不能破壞其毒性。
中毒有哪些表現?
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長達1-2天
因食用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的酵米麵而發生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剋死亡。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中毒後應進行急救和對症治療。
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哪裡?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細菌產生的毒素,常見於變質銀耳、木耳,雲貴地區的吊漿粑,東北地區的酵米麵、臭米麵、酸湯子等。
容易產生「米酵菌酸」的食物都有一個特點: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而這些食物高溫潮溼天氣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牢記幾點遠離米酵菌酸
(來源:央視新聞)
另外,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籤,留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在選購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尤其是散裝銷售的,要現場查看產品原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是否符合包裝標示要求;食品經營者在購進溼米粉時,要嚴格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做好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工作,確保來源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冷藏保存並在保質期內銷售完畢。儲存銷售散裝的溼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應當在儲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繫方式等。
最後,如果懷疑發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儘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並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症治療。
這九種食物也得小心
以下這些常見食材在處理不當的情況下,也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需要格外注意:
1、黑木耳
不可久泡超過24小時
黑木耳遇水後會滋生微生物,久泡容易受到細菌汙染。如果食用受到細菌汙染的木耳,可能會產生腹瀉、嘔吐等症狀,嚴重者會引發臟器衰竭危及生命。
2、鮮黃花菜
應先用水浸泡,再炒熟、煮透
新鮮黃花菜含有大量的秋水仙鹼,成年人吃鮮黃花菜大概50~100 g就可能引起中毒,出現咽部發乾、噁心、腹瀉等症狀。為了安全,吃前應先在水中浸泡2小時,然後炒熟、煮透,再食用。
3、白果
應去種皮、胚芽,浸泡半天以上,煮熟透後食用
白果果皮中含有銀杏酸,體質敏感者接觸後易過敏;果肉中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氰甙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劇毒且致命的氫氰酸。白果的毒性成分能溶於水,加熱可被破壞。因此去種皮、胚芽,浸泡半天以上,煮熟透後可食用。
4、苦杏仁
應先用水浸泡,再加熱煮沸,同時去皮、去胚芽
苦杏仁的毒性來自於苦杏仁甙(氰甙)水解釋放出的氫氰酸,過量食用苦杏仁可能會導致身體抽搐、呼吸障礙、心率減緩、意識喪失和昏迷。在食用苦杏仁時,應先在水中浸泡多次,並加熱煮沸,減少以至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質,同時應去皮、去胚芽。
5、木薯
應去皮浸水,再煮熟食用
木薯的塊根富含澱粉,但其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莖、葉都含有毒物質。攝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湯,都有可能引起中毒。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其有毒的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熱煮熟,即可食用。
6、生豆漿
煮沸後應再煮10分鐘
當豆漿加熱到80'C到90'C時會出現假沸現象,此時出現的大量泡沫是豆漿內的皂甙受熱膨脹產生的。在溫度並沒有達到100攝氏度的情況下,生豆漿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如胰蛋白酶抑制劑,並未被完全破壞。只有繼續加熱沸騰,確保豆漿完全煮熟,才能避免食物中毒。
7、四季豆
應煮熟、悶透,確保完全加熱
四季豆加熱時間不夠會使其中的皂素等毒素未完全破壞。烹調時則要儘量煮熟、悶透,確認四季豆失去原有的鮮嫩色,並且吃起來沒有豆腥味。涼拌、爆炒的烹調方法,可能會因為加熱的溫度不夠導致四季豆內毒素殘留,需要格外當心。
8、土豆
不可食用發芽的土豆
已發芽的土豆龍葵素含量極高,會引起食物中毒。去除發芽部分或者長時間加熱也並不能有效去除龍葵素,應避免食用。
9、甘蔗
不可食用紅心的甘蔗
甘蔗的蔗心變成紅色,表示這根甘蔗發生了黴變。黴變的甘蔗會產生名為「3-硝基丙酸」的毒素物質,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中毒後的患者會出現嘔吐、噁心、腹痛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陣發性抽搐、意識不清等甚至因為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來源:健康人文
編審:王珂
原標題:《酸湯子中毒已致9人死亡,這種致命菌,最愛躲藏哪些食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