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張曼玉:顛覆了花樣年華,驚豔了滾滾紅塵

2021-03-03 沉默的大娛樂家

作者:史蒂芬妖

來源:沉默的大娛樂家(ID:silentdayu)

前段時間,張曼玉因為搬進香港「貧民區」「晚景悽涼」,再次登上熱搜。有娛樂記者拍到,張曼玉素顏出現在香港平民區小西灣的大門。而居住在那裡的人說,張曼玉已經在那裡住了有一段時間了。

雖然後來有人出來說,張曼玉是為了陪家人才住在那裡的,但還是不禁讓人覺得她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藍潔瑛。

2004年息影的張曼玉,雖然還是偶爾會出現在公眾面前,但似乎每次出現,都不太風光,反而坐實她真的是個「花瓶」。但其實,張曼玉除了美,絕對是一個「硬核」明星。

硬核的人,他們對生活有獨特的態度,不隨波逐流,不在乎群嘲,對喜歡的事物還有死磕精神。

張曼玉就是這樣一個不管面對任何事情,都具有死磕精神的硬核女人。

提起張曼玉,第一反應就是「美」,她的一顰一笑都透露出清新透徹的美。

張曼玉身高1.68米,體重42公斤,膚白貌美,尤其擁有一雙筆直修長的鉛筆腿,所以在她20歲參加香港小姐的競選時,一亮相,就迅速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外貌出眾、伶牙俐齒的她在這次比賽中拿了亞軍和最佳上鏡獎,過人的天資註定了她必須踏進娛樂圈。

在那個沒有濾鏡、沒有美顏的年代,張曼玉可以用自己任何一張照片,告訴你什麼叫天然的美、真正的美。

但張曼玉,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美,就放棄努力。

張曼玉熱愛演戲,但是非科班出身,所以在演戲時經常無法找到感覺,演技一直受到嘲諷。

很多導演都不看好她,她接到的角色大都是傻白甜的女孩,空有其表,就如一個花瓶。

就連當年亦舒的作品《玫瑰的故事》搬上螢屏時,亦舒雖然指定張曼玉來出演那個「美則美矣,全無靈魂」的玫瑰,但看中的也是張曼玉的外表。

年輕的張曼玉雄心壯志,希望能拿到影后,然而導演們總是嘲笑她:「你想當影后?省省吧,你儘管很紅,可是你只有美麗沒有演技!」

骨子裡的倔強讓張曼玉選擇迎難而上,既然決定演戲,那一定全身心投入,做到最好,證明給所有人看。

張曼玉只要接到劇本,就會認真鑽研,每一句臺詞都要細細品味,直到摸索出最合適的表情和語氣。

曾經在拍《警察故事》中打鬥場景時,張曼玉拒絕替身,親力親為,被道具弄破了頭,最後還去醫院縫針。

張曼玉的努力最終引起了王家衛的關注,這個文藝的導演一眼相中張曼玉獨特的氣質和骨子裡散發出的要強,他邀請並指導張曼玉飾演《旺角卡門》的女主角阿娥。

電影中雖然青澀,但是一個微笑或一個眼神,不需要過多的臺詞,也能感受出她是個充滿故事的女人。

王家衛評價她:「Maggie(張曼玉)的肢體語言是全亞洲最棒的!」

而她說:「在遇見他之前,我一直以為演員就是作反應,遇見他之後我才發現演員是需要進入角色裡面的。」

自那之後,張曼玉越來越進入狀態,她終於悟出了演好一個人物的方法,就是盡全力變成那個角色,不錯過任何細節,而不僅僅只是一個演員。

《阮玲玉》這部電影的背景年代中,女人的眉毛都很細很彎,然而張曼玉的眉形偏粗,若是剃了眉毛,可能容貌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她一度擔心自己變「醜」。

張曼玉猶豫了幾天後,在某天半夜一兩點,突然想通了,她叫醒造型師,並讓她立刻剃掉自己的眉毛。

導演關錦鵬回憶這件事時曾說:「當張曼玉願意把眉毛剃掉,我就確定張曼玉進入狀態了。」

當換好服裝,確認妝容後,亭亭玉立站在大家面前的不是張曼玉,而就是阮玲玉。

張曼玉真的拼了,再也沒有導演說過她是花瓶,跟她合作過的導演和演員無一不對她讚賞有加。

她塑造了無數令人難忘的角色,《新龍門客棧》裡腹黑心機的金鑲玉;《花樣年華》裡純情痴心的蘇麗珍;《青蛇》裡妖嬈嫵媚的小青;每一個角色都是華語影壇永恆的經典。

張曼玉榮獲過5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4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1次坎城影后,還有1次柏林影后,至今無人能及。

從萬人詬病的「花瓶」到人人崇敬的影后,「硬核」的張曼玉,終於可以傲嬌地說:「長得好看是優勢,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除了在工作中敢拼敢贏,在愛情中,張曼玉一樣敢愛敢恨

1988年,張曼玉24歲那一年,她遇見了導演爾冬陞,張曼玉一頭栽了進去,她無怨無悔地跟著這個在演藝圈頗有名氣的男人。

他教會她成熟,她帶給他浪漫,她嘗試接受他的喜好,觀看他的賽車比賽,甚至為他拔掉可愛的虎牙。

只不過柔情似水的張曼玉,碰到熱血似火的爾冬陞,水火難相容,最終兩人以分手收場。

既然愛了就奮不顧身,既然分了就各自安好。

1991年,她愛上了美術指導Hank,然而Hank竟然辜負了張曼玉的痴情,將她寫給他的情書曝光給了媒體。

憤怒和心痛之餘,張曼玉選擇結束了這段戀情。

1993年,她和房地產商宋學祺相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學祺虧掉她的1000萬資產後,悄然失蹤。

曾有圈內好友安慰提醒她,怕她再次受傷,倔強的她毫不妥協,在愛情面前依然飛蛾撲火,奮不顧身。

她說:「當我遇到另一個讓我心動的人,之前那個我會忘記得一乾二淨。我的愛情秘笈就是把每一段愛情都享受到盡!」

1997年,她做了一個瘋狂的舉動,在《花樣年華》的開機儀式上宣布:我要和那個叫阿薩亞斯的法國男人結婚了。

新婚不久,她就開始進行《花樣年華》的拍攝,為了電影的精緻和效果,誰又能想到,這一拍就是15個月。

天各一方的有情人,也無法忍受長期的兩地分居,何況和張曼玉搭戲的還是梁朝偉。

2002年5月,張曼玉和丈夫離婚。

後來,她還遇到了一些人,玉寶表總裁Guillaume,甚至還有比自己小15歲的建築師Ole。

張曼玉至少談了11次戀愛,每一段都真摯如一。

她從不懊悔自己的選擇,就像她說的:「我曾經歷過這麼多段感情,每一次都是享受到極致。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也許張曼玉的情史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結局沒那麼重要,張曼玉享受每一個過程,因為每一個愛人,都為她譜寫了一段最精彩的人生。

張曼玉,從來不是一個按套路出牌的人。

2004年,在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之時,張曼玉選擇了退出,她對現有的成就已經心滿意足,決定見好就收。

她說:「我已經沒有演戲的夢了,演了無數次別人,現在我想演好張曼玉這個角色,張曼玉是誰我都不知道。

她要回歸平靜,做回張曼玉自己,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2010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儀式上,張曼玉沒有去走紅毯,卻穿著最樸素的衣服跑到了威尼斯的街頭。

她早已膩了聚光燈下的閃耀,她寧可在這陌生而又浪漫的城市漂泊。

她說:「生命就是由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湊合而成,但如果以『細小』的方式欣賞和投入其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有趣和耐人尋味。

2004年她的最後一部電影《清潔》上映,她在裡面扮演一個搖滾女歌手。

張曼玉被女主角艾米莉堅強而又不羈的個性所吸引,她突然萌發了想當搖滾歌手的夢想。

夢想不是隨便想想而已,張曼玉跑去玩搖滾,是動真格的。那一年她40歲,她決定勇敢追夢,哪怕從搖滾界的新人開始。

她學著填詞、作曲,隨身帶著小本子記錄靈感,開始創作歌曲,從零開始,享受整個過程。

張曼玉刻苦鑽研,哪怕是搖滾明星的動作和神態她都要模仿。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朋友的牽線搭橋下,她終於登上了上海草莓音樂節的舞臺。

張曼玉搖滾範兒十足的出場,卻把那首搖滾版《甜蜜蜜》唱得面目全非,猶如車禍現場。

很多觀眾對著舞臺大喊:「你下去吧!唱什麼歌啊。」開唱還不到10分鐘,大批歌迷紛紛退場要求退票,高呼:「太失望了。」

第一次登臺,就眼睜睜看著歌迷不斷退場,稀稀拉拉的掌聲也被噓聲掩蓋,夢想第一次被打擊。

兩天後,張曼玉站到了北京草莓音樂節的舞臺上,面對人們的質疑和不尊重,張曼玉眼神中透著堅定,她笑著說:「我在百度搜索『怎麼在草莓不走音』,但沒有結果,所以今天還是走音的哈。我演了20部戲的時候還是被說是花瓶,這次就請大家給我二十個機會吧。

這句很幽默的自黑,贏來陣陣歡呼聲,對於50歲,但是依然一身朋克裝扮,努力想表現好自己的張曼玉,值得每個人讚嘆。

只不過那天天公不作美,北京掀起了沙塵暴,演出只好被迫取消。

當時工作人員通知了正在舞臺上的張曼玉,她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忘我的歌唱,直到工作人員拉她時,她還在說:我不想停!

寧可做錯,不留遺憾,夢想來之不易,那就要盡全力去珍惜。

就像張曼玉對臺下的觀眾說的那樣:我覺得現在實現年輕時的夢想一點都不晚,我很驕傲!

鮮少有人知道,在張曼玉大半生的歲月,她做得最多的事是慈善。

她曾去湘西探訪留守兒童,陪伴他們聊天,和他們一起做農活,也親手熬湯給孩子們喝。

她去雲南箇舊,一個偏遠的山村,那裡全都住著愛滋病患者。

張曼玉看到這個愛滋病村的破舊,看到村民們生活的艱辛時,她難過得留下淚水。

或許其他人會遠離這裡保護自己,而張曼玉卻和愛滋病兒童同吃同住,傾聽他們的心聲。

她也會給感染愛滋病的小朋友一個擁抱,讓她們感覺自己並不是被孤立的人群。

她還會耐心地和愛滋病老人談心,拉著他們的手,聽他們說過去的故事。

在接受採訪時,記者問她公益是不是目前的事業重心,張曼玉認真地說:「我的電影、我的音樂、我的代言,完全是工作,而公益不是一項工作,它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投身於公益活動的張曼玉比熒幕中任何一個時刻,都美得耀眼。

戲裡演繹了不同的人生,經歷了各種悲歡離合,而讓張曼玉改變最多的是做慈善的這些年。

拍戲作為明星時,被所有人捧在掌心,只有回歸平淡的生活,看到人間的疾苦,才能頓感生命最真的意義。

她說:「看得越多,經歷得越多,就越知道幸福的含義。

平實,是張曼玉對自己後半生的承諾。外表的美只能延續一時,哪怕容顏將逝去,歲月終凋零,唯有精神永不會變。

張曼玉早將屏幕上的美看得雲淡風輕,於她而言,美要加上滋味、加上開心、加上別的東西,才是人生的美滿。

有人說張曼玉活得放肆,活得瀟灑,但或許,對她最中肯評價應是,活得從容和真實。

人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所有人都可以活得「硬核」一點,只需要用力的工作、用力的生活、用力去愛。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介紹:史蒂芬妖,一棵初心旗下特約作者。金融碩士,重度電影發燒友。熱愛生活,只願記錄下所看、所聽、所思,專注寫好每一篇文章。文章來源:沉默的大娛樂家(ID:silentdayu)做有態度的娛樂,為有獨立觀點的你。

想加大娛粉絲群的,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搜索ID:Dayu111_

備註:娛樂家   即可

不定時福利、各種八卦等著你們~

因為微信又雙叒改版了,為了大家能夠非常容易找到大娛這個小機靈鬼兒,動動你的小手指,跟我一起星標三步走,灰常簡單哦:


「沉默的大娛樂家」已入駐


相關焦點

  • 張曼玉唯一一次春晚之旅,和梁朝偉合唱《花樣年華》太迷人
    而深受大家喜愛的影后級人物張曼玉,也同樣以這種方式登錄過春晚。對於張曼玉,我想但凡對娛樂圈有點了解的朋友,都不會不知道這個名字。她出生於1964年,在1983年的時候,因獲得香港小姐亞軍出道。進入影視圈後,張曼玉先後出演了《人在紐約》、《滾滾紅塵》、《阮玲玉》、《新龍門客棧》、《甜蜜蜜》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影視佳品,超高的顏值,精湛的演技,被粉絲們親切地稱呼為「曼神」。在人們的印象中,張曼玉這樣的演員似乎與春晚是不沾邊的,一方面,相聲小品等節目明顯不適合她的表演戲路,另一方面,「曼神」似乎也沒有在歌唱方面給人留下太過深刻的印象。
  • 55歲張曼玉和小鮮肉打水仗,再現《花樣年華》經典臺詞
    一開始張曼玉被稱為花瓶,但是張曼玉卻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花瓶,她獲得了5屆金像獎最佳女演員,4屆金馬獎最佳女演員,還獲得了坎城最佳女演員的獎項,被網友們稱為曼神,也是公認目前影壇上成就最高的華語女演員,也是很多女演員不可逾越的高峰。張曼玉自從息影之後便很少出現在人前,曾經還有媒體拍到張曼玉去街上買十幾塊的拖鞋,可見張曼玉生活的相當接地氣。
  • 65歲林青霞和55歲張曼玉近照:我以為歲月會饒過你……
    ▣ 公號:洞見(ID: DJ00123987)前幾天電影《滾滾紅塵》重映,許久未曾露面的林青霞再成焦點。有人不解:為什麼八九十年代的女星這麼驚豔,現在頂多只能算漂亮?知乎上一個高贊回答是:我們鍾愛舊時光的美人,並非完全驚豔於面容,而是那股超越時光的氣質。從她們臉上,你看到的是一個時代。伴隨她們的老去,那個時代也消失了。爭不過朝夕,又念著往昔,於是時間偷走了青絲,留不住最初的你。
  • 張曼玉綜藝首秀上《少年可期》和範丞丞要對視10秒,再現經典鏡頭
    從來沒有見過55歲的張曼玉參加過任何綜藝節目,這一次如果不是梁詠琪鄭秀文轉介紹的話估計也不會參加的。張曼玉是經典港片的女主角,也是很多影迷心中的女神,只不過這些年不再演戲了而是專注愛情婚姻專注家庭生活畢竟已經遠離電影很多年了,到了這個年齡是時候要享受天倫之樂了,所以張曼玉不參加任何商業活動綜藝。張曼玉綜藝首秀上《少年可期》和範丞丞要對視10秒,再現經典鏡頭。這是電影《花樣年華》中的難忘的畫面。
  • 《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
    想必大家都知道,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前後一共換了20多件旗袍。
  • 《花樣年華》中的意難平:梁朝偉與張曼玉
    《花樣年華》裡身著旗袍的張曼玉不知俘獲了多少男人女人的芳心。38歲那年,梁朝偉正在與導演王家衛和張曼玉合作《花樣年華》,這部電影讓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梁朝偉和張曼玉,橫掃當年的各大電影頒獎禮。然而這對華語電影的黃金CP直到《花樣年華》再度合作卻有了不同的火花,有了互相博弈的感覺,對方也是她至今覺得最合拍的搭檔。
  • 氣質女人張曼玉,旗袍裡的花樣年華!
    由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通過一個憂傷無望的愛情故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65歲林青霞和55歲張曼玉近照曝光:我以為歲月會饒過你……
    前幾天電影《滾滾紅塵》重映,許久未曾露面的林青霞再成焦點。▲張曼玉近照一眨眼,《窗外》那個女學生林青霞 65 歲了,《旺角卡門》的小表妹張曼玉也 55 歲,都已紅顏換青絲。原來,歲月真的不饒人。▲《甜蜜蜜》她是《花樣年華》的旗袍女神蘇麗珍:
  • 65歲林青霞和55歲張曼玉近照曝光:我以為歲月會饒過你...
    在採訪中她回憶和張曼玉在拍戲中的往事,爆料張曼玉曾自嘲「長得不好看,要更努力演戲」,為此還哭過鼻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喜歡居裡夫人說過的一段話: 「17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於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30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日子裡,你沒有往生命裡注入新的東西。」有時候我會去想,為什麼現在有人會感慨美人「消失」了。
  • 《花樣年華》上映二十周年,張曼玉的「旗袍秀」驚豔了時光
    2000年,電影《花樣年華》公映。20年來,《花樣年華》藝術魅力不減,它將華語世界之美,優雅的銘刻在全球視野之中,成為全球影迷和媒體心目中的時代經典。近日,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近日官宣,王家衛導演作品《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於5月20日在本屆"坎城經典"之修復單元中進行全球首映,以慶祝影片上映二十周年。
  • 驚世絕俗港姐系列之——花樣年華張曼玉
    這是張曼玉參加綜藝節目《少年可期》最經典的一句話,55歲的張曼玉對這個世界還有這太多的好奇。張曼玉的人生也和她演過的電影一樣,是花樣年華!父母離婚後她便和母親一起生活,8歲和母親移居英國,學生時代張曼玉都是在英國度過的。1982年,張曼玉在學校假期時間回到了香港,沒想到被星探公司相中,從而開始做起模特,就沒有再回香港了。
  • 《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亮相坎城,張曼玉穿旗袍的樣子,驚豔時光
    為紀念《花樣年華》上映20周年,影片的4K修復版將在今年第73屆坎城電影節亮相,王家衛導演也將親自出席本次放映,《花樣年華》是世界影壇的經典,每一幀都很有藝術感,張曼玉穿旗袍的樣子,美得驚豔了時光,不妨一起來重溫一下!
  • 花樣年華:張曼玉和旗袍
    這兩天剛好又重溫了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不禁為蘇麗珍(張曼玉)和周慕雲(梁朝偉)的故事唏噓,燈光流轉,色調昏暗,慵懶音樂,曖昧流動!最難忘的還是昏黃的燈光下,風姿綽約的蘇麗珍:薄薄的嘴唇,大大的眼睛,以及泛著青筋的雙手,清冷優雅,又帶著一絲落寞!以下呢,是我在重溫過程中,記錄的片中張曼玉所穿的旗袍!
  • 《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一襲旗袍驚豔世人!
    相信沒有人會不被《花樣年華》所打動,它以浪漫頹廢的鏡頭拍出了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也拍出了蘇麗珍和周慕雲的曖昧糾結。
  • 作家三毛唯一編劇作品,張曼玉林青霞共同演繹《滾滾紅塵》
    終於看了老電影《滾滾紅塵》,這是著名女作家三毛唯一編劇作品,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電影於90年11月上映,當年便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8項大獎。《滾滾紅塵》大概就是「文青鼻祖」眼中「祖師奶奶」的愛情故事。
  • 那是屬於張曼玉的花樣年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江昭和,ID:suxinrenjia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轉眼間張曼玉56歲了。這個女人,越來越寡淡於螢屏,與世俗的浮華仿佛漸去漸遠,美成一種相忘於江湖的姿態。一直以來,她都在自我蛻變。
  • 關於張曼玉,不只是《花樣年華》
    在我的潛意識裡,「張曼玉」於一個女孩子而言,便是「有氣質」的代名詞,比如「哇,你看她好像張曼玉」。人們對她的評價常常落於兩點,溫婉且富於女性之美的容顏,以及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表演。亦舒好喜歡張曼玉,曾評價說:「最愛張曼玉,模樣好,白皙得離奇,一頭好頭髮,小小眼睛,腫厚小嘴巴,體格無懈可擊,笑起來如純潔兔寶寶,無論穿什麼戴什麼古怪東西,仍然可愛活潑。」(說到底就是講她傻白甜)即使如此亦舒也不得不承認:「張曼玉不會演戲。」而Maggie的容貌放在當時的港娛中真的能屹立不倒嗎?
  • 張曼玉拍《花樣年華》那些鮮為人知的事
    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的旗袍裝,感覺是一個空虛的貴族婦人,對生活厭倦,卻對自己的真愛苦苦追尋。拍《花樣年華》時,每次上戲都要花5個鐘頭化妝,張曼玉說,「我最開始時恨死了穿旗袍!」對於《花樣年華》中為什麼要換那麼多套服裝,張曼玉說:「最開始我是不知情的。
  • 《花樣年華》20年,梁朝偉、張曼玉的如花綻放
    2000年,《電影手冊》首次評選年度十佳,《花樣年華》位列第五。15年以後《電影手冊》再次評選電影史的最佳250部電影,《花樣年華》又是唯一入選的華語片。2012年,《花樣年華》被英國著名的電影雜誌《視與聽》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唯一一部上榜的華語片。
  • 張曼玉《花樣年華》旗袍將被展
    張曼玉《花樣年華》旗袍將被展(9月15日14:57)  令梁朝偉榮膺康城影帝的《花樣年華》,這個月底終於上映,但此片早在半年前已賣埠歐美、日、韓國多個地方,且反應熱烈,比同時間一齊賣埠的《2046》迴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