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漫畫,
從此一畫不可收
從小,吳信禮就喜歡看漫畫,閒來無事也喜歡畫上幾筆,但真正開始創作漫畫,得從1985年下半年說起。
有一次,吳信禮無意中聽別人談起一件事,某報紙刊登了一篇未點名批評文章,沒想到隔天一家醫院院長居然上門質問報社:「你們為什麼批評我?」吳信禮當時一想,這不就是那人自己對號入座了嗎?他便嘗試著是否可以通過漫畫的形式進行評議,因為漫畫不僅具有幽默感,還能起到諷刺作用。最終,這幅題為《為什麼影射我?!》的作品被《南通日報》選用刊登,這給吳信禮創作漫畫很大動力。
在20年的反腐倡廉漫畫創作中,吳信禮對貪、騙、行賄、受賄、假冒偽劣等各種社會現象進行辛辣諷刺,他不喜歡給漫畫取太長的題目,有些直接是無題,希望讀者通過畫面,就能夠直接讀懂其中的內涵,給人以啟發、教育。在漫畫《無題》中,一隻老鼠舉著魚竿,一隻貓已經走到懸崖邊,抬起前腳準備去夠魚竿上的魚,如果再向前一步,就會掉入懸崖。這幅警告腐敗分子懸崖勒馬的漫畫,曾獲全省二等獎。
退休後,吳信禮又迷上了肖像漫畫,先後繪製了各行各業人物漫畫300多幅。「肖像漫畫的特點是『惟妙惟肖』,追求形似,更求神似。講究造型誇張,筆墨簡練,用幾根傳神的線條和弧線,勾勒出幽默風趣的人物神採,藝術魅力很強。」吳信禮說,「對於我來說,畫人物漫畫的主張是,第一要像,第二要有趣味性,因此我基本以人物大頭配上小身子。」
以畫為媒,
傳播如皋長壽文化
「如皋是世界長壽之鄉,如果用漫畫繪製出城市文化名片,一定很有意義。」2010年起,吳信禮又將視線轉向了百歲壽星,以漫畫為媒,傳播如皋的長壽文化。
說幹就幹,吳信禮在當地民政部門、如城鎮、如皋長壽研究會的幫助下,搜羅到了近百位百歲老人名錄和相關資料,有的打電話聯繫,有的親自上門尋訪。從2013年到2016年,吳信禮先後拜訪了白蒲鎮、長江鎮、江安鎮等近10個鎮的百歲老人,通過與老人及其家人的交流溝通,他筆下的百歲老人更加鮮活。
記者注意到,吳老畫的百歲老人漫畫可不只是一幅畫那麼簡單,每一幅漫畫的旁邊都有一段文字,如實記錄著壽星們的生活習性、興趣愛好、長壽秘訣。有的漫畫更像在講述一個故事。丁堰鎮105歲楊美英凡事喜歡追根問底,在其畫像中,她身子微側,作聆聽狀,吳老還在畫上加了句「後來呢」,感覺楊美英真的在說話一般。102歲徐愛春喜歡手提音響盒聽越劇到處跑,吳老筆下的她步伐輕快,音響盒散發出音符,特別生動形象。
而為百歲老人畫漫畫的同時,吳信禮的另一大收穫就是總結出他們的長壽「秘訣」。經他總結歸納,主要有以下幾點:早睡早起,粗茶淡飯,心境平和;愛勞動,講衛生,勤洗澡,愛聊天,助人為樂,自娛自樂;絕大部分壽星子女孝順,兒孫滿堂,極少生病等等。他們長壽秘訣的核心,就是「心靈美」。
4年間,吳信禮一共創作了100幅百歲老人漫畫,其中有6對百歲夫妻、2對百歲姐妹,共計108位。這些作品先後在《老年周報》《江海晚報》《如皋日報》等報刊發表,後結集出版《如皋百歲壽星圖·世界長壽鄉如皋》一書,受到讀者廣泛好評。
致敬功臣,
傳遞社會正能量
「他們是這次抗疫戰鬥的功臣,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我要用筆表達我的敬意,用畫向他們致敬。」在吳信禮的家中,他向記者展示了5幅致敬抗疫院士的手稿,分別是肯定新冠肺炎人傳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武漢封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提出建設方艙醫院設想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領銜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肺炎疫苗並第一個接種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前段時間,他還為如皋市馳援黃石的11名白衣勇士精心創作了肖像漫畫。
眼下,畫畫已經佔據了吳信禮晚年生活的大部分時間。最近,他又開始創作國家重點工程總指揮、航天英雄等一批人物漫畫,從查資料、人物照片存檔、勾勒輪廓……每一步,吳信禮都細緻而認真,目前部分人物初稿已初見雛形。吳信禮說,自己的視力已經退化,就想抓緊這三五年的時間,再多畫一些英雄人物,向社會大眾多傳遞一些正能量。 本報記者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