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餵奶,從物理學分析,胃容量、奶量和寶寶體重之間的關係

2020-12-23 路瑤育兒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物質和密度的關係用物理經典公式m=pV(p為密度;V為體積;m為質量)可以得到完美解答,這一公式反應了很多物體本質。

同樣的,該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釋寶寶的胃容量、攝入奶量和寶寶體重之間的關係。餵養和寶寶的體重,胃的發育是直接相關的。

為保障孩子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餵少了肯定不行,但餵多了寶寶也會吐出來,因此通過胃容量、奶量以及體重三者的關係式可以為科學餵奶提供依據。

在嬰兒養育過程中,媽媽們應該都發現了,剛出生的寶寶看起來不大,但是卻需要不斷餵奶,感覺怎麼樣都吃不飽。

但不給吃又會哭鬧。我們知道嬰兒的表達能力有限,有需求了就會哭鬧吸引注意,那麼寶寶鬧著要吃奶是真的餓了還是僅僅是心理需求產生的哭鬧呢?有關餵奶的科學養育,物理公式m=pV也許可以給媽媽們帶來啟發。

寶寶的胃容量發育

寶媽們在餵奶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孩子有吐奶的情況,吐奶是新生兒和嬰兒常見的情況之一,大多數的吐奶症狀屬於生理性,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生理性吐奶一半嬰兒到6-12個月階段就會自行消失。

吐奶溢奶大部分是生理性所致,媽媽們在餵養中可以先幫助寶寶把胃裡的氣體排出再繼續餵養,當然吐奶溢奶還有少部分情況是家長過度餵養所致。

孩子的胃比想像中的要小,因此餵奶其實是不宜過多的,否則嚴重性吐奶溢奶會影響孩子的生理健康和發育。寶寶胃部的發育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具體表現為剛出生的時候很小,但是到了一歲左右就可以達到大人胃容量的一半。

如果用食物來比喻新生兒胃容量的變化,那麼嬰兒在出生1-2天的時候胃容量只有花生米那麼大;到了30天可以發育到雞蛋那麼大;1-6個月,嬰兒胃容量會發育到相當於蘋果大小。

剛出生寶寶的進食需求很小,但出生半個月後就有所不同了,這階段胃容量擴充明顯,有研究表明新生兒的胃在兩周時間內會擴大9倍,這階段新生兒對營養的需求提升,一般產後媽媽們這時候身體也得到了恢復,是完全可以為寶寶提供足夠的母乳進行餵養的。

胃容量和奶量的關係

鑑於嬰兒胃容量很小,雖然早期母乳餵養的頻率很高,但其實寶寶每次吃的並不多,但即便是這樣新生兒也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為此一些家長會擔心,是不是給孩子吃多了?有關胃容量和奶量的關係,其實透過一項簡單的實驗也許能給媽媽們帶來啟發。

拿一個空瓶持續加水,加滿後用手輕微晃動,這時候水會出現輕微外溢;第二步更換容器,用寬口瓶進行同樣操作,水滿了之後再晃動,寬口瓶的水溢出情況更嚴重。

瓶身淺瓶口寬的容器其實就相當於寶寶的胃部,新生兒的胃部呈扁平狀,攝入奶量過多會導致吐奶的情況,而月齡大一點的寶寶胃部發育後就像豎直的瓶子,吐奶溢奶的情況就會減少了。

物理的質量密度公式延伸至嬰兒吃奶量也可以作為參考,有育兒專家給出建議,嬰兒每日吃奶量為100×[110×體重(千克)]/86,變形公式為吃奶量=128毫升×體重(千克)。

在這項公式中研究者將胃部容量用體重來做參考會有一定的偏差,通過實踐會發現正常寶寶是喝不下這麼多的,不過其作為上限參考,如果給寶寶的餵奶量超出這個限度,那麼媽媽們可以適當進行減量,這樣既可以保障寶寶的營養所需,又不會對胃部造成太大的壓迫。

母乳餵養影響因素

最後再說說母乳的問題,母乳是寶寶生長最自然健康也最衛生的食品,對於新晉媽媽們來說,能給到孩子母乳餵養的就儘量這麼做,母乳中含有適合寶寶吸收的免疫因子,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抵抗力。

母乳餵養宜早開始

一般媽媽們在生產後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寶寶進行早接觸,早吮吸以及早開奶。通常媽媽在產後一個小時就可以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對寶寶進行餵養,對寶寶進行餵養不僅對孩子有好處。

其實也是在幫助媽媽進行產後恢復。在餵養中可以有效刺激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同時儘快地促進乳汁分泌對也是對之後母乳產生起到一個良好開端的作用。

哺乳期媽媽的營養攝入

初期寶寶的攝入量不多,大多數媽媽們分泌的乳汁都可以滿足,但隨著寶寶長大後攝入量會有明顯增長,這時候媽媽們要注意營養要跟上。

哺乳期媽媽們的營養攝入關乎產奶的分泌量以及質量,如果媽媽的營養不足,哺乳餵養出的孩子也會因為奶水中缺乏營養而瘦小。

在母乳分泌不足的哺乳期媽媽們一定都有過食補的經歷,平時多喝些下奶的湯是不錯的選擇,比如大骨湯,豬蹄湯等等。

美麗心情

哺乳期媽媽會經歷心理低潮,但情緒其實也會影響乳汁分泌。像焦慮、悲傷等負面情緒會導致乳汁分泌減少,對乳汁質量也會造成影響。

生理表現上,因為負面情緒影響甚至會出現堵奶現象。保持好心情有助於健康養育,這既是自己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也關乎孩子的成長。

有關哺乳期媽媽們的心理調節,一方面自己要放好心態,做好未來養育孩子的準備,此外家人們也要給予哺乳期媽媽更多的關心和體諒。

新生兒和嬰兒出現吐奶溢奶少量的屬正常現象,這種情況隨著孩子的身體發育會減少,而早期的少量吐奶,媽媽們用空掌心拍嗝,一段時間後寶寶就會把胃裡的空氣排出。但如果是嚴重的吐奶情況家長有必要帶孩子就醫檢查,照料孩子,特別是新生兒還是要多多上心才是。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一天餵幾次?每次餵多少?0~1歲寶寶餵奶標準一覽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寶爸寶媽都是新手,在餵寶寶的過程中很難控制量,結果導致寶寶經常吐奶,影響腸胃消化。那麼,新手寶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一天要為幾次?每次又要餵多少呢?另外,可以通過便便來判斷,如果寶寶的便便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2~4次,則說明奶量充足,而如果成綠色泡沫,這說明奶量不做。體重和情緒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6個月內的寶寶,平均每周體重增加應該在125g左右,6個月以後每月增加500g左右,說明營養充足。另外,寶寶吃飽後,情緒會良好,不容易哭鬧。
  • 寶寶睡眠「超時」,家長需要叫醒餵奶嗎?衡量標準:月齡和胃容量
    平常的時候寶寶餓了自己就會哭醒吃奶,可有時候寶寶突然睡得特別好,到底是該叫醒寶寶吃奶呢?還是默默地等待寶寶自己餓醒再吃奶成了大多數新手媽媽頭疼的問題。寶寶突然出現睡眠「超時」的情況,不給寶寶餵奶擔心寶寶餓到低血糖,給寶寶餵奶又擔心吵到寶寶逐漸變好的睡眠習慣。家長該不該叫醒寶寶吃奶呢?本文將為各位新手爸媽分享衡量的標準:根據寶寶的月齡和胃容量來判斷是否該叫醒寶寶餵奶。
  • 小寶寶還在睡覺,寶媽需要叫醒餵奶嗎?遇到這三種情況還是要叫醒
    對於新手媽媽,在如何照顧小寶寶的時候,肯定會很茫然,雖然提前做了很多功課,可真正到了「上手」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小寶寶還在睡覺,寶媽需要叫醒餵奶嗎?遇到這三種情況還是要叫醒「寶寶該吃奶的時候卻在睡覺,我是要讓他睡覺還是吃奶呢?」
  • 0-12月寶寶奶量,建議收藏!看看你家寶寶吃飽了嗎?
    那麼,寶寶的食量究竟是多少?新手媽媽又該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有呢?寶寶的胃容量寶寶的胃容量其實非常小。比如,體重3000克的新生兒,出生後第1~2天時的胃容量為5~7毫升;出生後3~6天為30~60毫升;出生後7天至6個月大為60~90毫升;6個月大至1歲為90~480 毫升,大約有一個西柚大小。因此,在成人看來寶寶只吃了很少量的食物,可寶寶卻已經吃飽了。
  • 【母嬰】不同月齡的寶寶參考奶量:這6種方法可以判斷寶寶吃沒吃飽?
    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如果掌握不好吃奶量,很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 那麼,不同月齡的寶寶,吃多少奶合適呢?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 0-3歲寶寶的喝奶量,沒掌握好也會發育遲緩!
    那麼如何平衡過飽or飢餓問題呢? 不同時期寶寶的奶量 新生寶寶:剛出生的寶寶胃容量極小,最初幾日只能吃15-30ml左右,按需餵養,大概一天6-8次。隨著天數增加平均奶量可達到60-100ml,餵養次數逐漸減少。
  • 如何判斷是否吃飽?迷茫的新手媽媽看過來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吃飽?△新生兒哺乳時間怎樣安排最科學?很多新手媽媽之所以將餵奶時間固定,無非是為了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規律習慣,但是硬性規定餵奶的時間和次數,往往不能滿足新生兒的生理和心理髮育需要,還會影響生長發育的。
  • 「天使寶寶」愛睡覺,嬰兒期睡眠時間過長,需要叫醒餵奶嗎?
    1)月子期的寶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容量很小,身體卻長的很快,所以吃奶的頻率會比較頻繁。2)滿月後的寶寶滿月之後寶寶的胃容量明顯增大,消化系統也逐漸發育完善。特別是天使寶寶,晚上睡眠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有的可以直接睡整宿覺,晚上無需餵奶。這種情況下,寶媽可以選擇順其自然,不需要強行打斷寶寶的睡眠,給他餵奶。
  • 寶寶的奶量有多大?應該喝多少奶?看完這篇你就全明白了~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對於新手媽咪來說,了解嬰兒每個月的吃奶量非常關鍵。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奶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新手爸媽掌握不好的話,少了會餓著寶寶,多了又擔心把寶寶給餵胖了!所以今天小U就給大家好好說說餵奶這件事吧!不同月齡的小寶寶吃奶量是有區別的,這是因為寶寶的胃容量是變化的!
  • 不同階段寶寶的胃到底有多大?如何判斷寶寶吃飽?
    寶寶的胃不是看不見底的「小漏鬥」! 其實,對於嬰幼兒的胃容量會隨著年齡的的增大而逐漸擴大,而對於一個剛出生的寶寶,他的胃僅僅只有一顆櫻桃大小,等寶寶長到1-6個月之間,胃容量才能變得像成一顆檸檬一樣大!
  • 寶寶也會「吃到撐」嗎?寶寶的胃不是無底洞,4個表現是吃飽信號
    我按著媽媽的說法,給小糖果適當減少了奶量,果然寶寶吐奶的次數明顯減少了。 寶寶的胃有多大? 相信很多寶媽都和糖媽一樣想知道「寶寶的胃到底有多大」?明明個頭不大點,卻每隔1-2小時就要吃一次。難道寶寶的胃真的是無底洞?
  • 各月齡寶寶奶量有標準,奶量輔食講平衡,3招輕鬆判斷寶寶吃沒飽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一般情況下會在30-35ml之間。  在和很多寶媽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提及最多的一個問題便是寶寶的奶量,有的寶寶食量很大,剛出月子就能達到一頓120ml的母乳。
  • 各月齡寶寶奶量有標準,奶量輔食講平衡,3招輕鬆判斷寶寶吃飽沒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一般情況下會在30-35ml之間。在和很多寶媽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提及最多的一個問題便是寶寶的奶量,有的寶寶食量很大,剛出月子就能達到一頓120ml的母乳。但有的寶寶食量就比較小,那麼寶寶的奶量是否有個對照的標準呢?其實奶量也要分月齡。
  • 0~12個月寶寶:每天喝多少奶合適、如何看是否吃飽,新媽媽需知
    文/笑雪育兒思考作為女人,一旦寶寶出生後,自己身上就又多了一層身份:新媽媽。面對這粉嫩的小嬰兒,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都會面臨同樣的困擾,那就是寶寶每天喝多少奶合適,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呢?因此,在頭幾天要注意的是增加餵奶頻率,這樣可以有利刺激泌乳,等到後面寶寶對乳汁需求量變大時,媽媽體內泌乳量也會增加。第1個月的寶寶:母乳餵養時,每天約8~12次哺乳,按需哺乳。配方奶餵養時,由於月子裡的寶寶胃容量小,可以採取不定時餵養,類似於按需餵養。
  • 母乳VS配方奶,奶量計算這樣拿捏
    新手媽媽對於嬰兒奶量計算肯定一頭霧水,純母乳餵養要怎麼確切知道寶寶真的有喝飽?配方奶寶寶要如何控制與增加喝奶量?這邊提供奶量計算小訣竅,母乳餵、瓶餵觀察方式不同哦!母乳餵養VS配方奶,奶量計算訣竅純母乳餵養建議每2-3小時餵食一次,每次大約為1小時,等寶寶吸到不想吸即可,但母乳無法算出奶量,媽媽可以從寶寶的排便量來推測奶量是否足,如果每天換尿布6-8次,每次尿布都幾乎裝滿,那表示寶寶喝的量是夠的。
  • 一張表讓你讀懂,寶寶的規律作息該如何安排(上)
    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需要頻繁的吃奶,對於母乳媽媽而言,頻繁的吮吸也更利於開奶和下奶。    頭幾個星期儘量按需餵養,這樣才能儘快達到供需平衡。    至於母乳和配方奶到底需要喝多少,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可以幫到你。    攝入的配方奶粉量(毫升)=[嬰兒體重(千克)x 100] X (1.5~1.8)    比如體重4公斤的寶寶, 24小時內就需要600-720ml的配方奶,母乳的話會更多一些。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發育遲緩!寶寶吐奶雖常見,這些異常需重視
    濤濤由於長期吐奶導致營養無法吸收,身高體重已經遠遠落後於同齡孩子,處於瘦小的水平,這讓媽媽後悔不已!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經歷過吐奶的問題,很多媽媽簡單地以為是生理性吐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吐奶的那些事兒,教大家來分辨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以及如何預防寶寶吐奶!一、吐奶、漾奶、噴奶如何來區分?
  • 頻繁吐奶致4月齡寶寶僅10斤!寶寶吐奶雖常見,但這些異常需重視
    幾乎所有的寶寶都經歷過吐奶的問題,很多媽媽簡單地以為是生理性吐奶。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吐奶的那些事兒,教大家來分辨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以及如何預防寶寶吐奶!一、吐奶、漾奶、噴奶如何來區分?1、吐奶寶寶吐奶是指餵奶後就有1-2口的奶水返流入嘴裡,從嘴角邊漾出來出來,也有少數情況是因為乳母在餵奶後不久,馬上給嬰兒換尿布而引起的。
  • 寶寶在該吃奶時睡著了,寶媽要不要叫醒餵奶?不同月齡要區別對待
    新生兒寶寶新生兒的胃容量是很小的,每次喝飽了奶大概兩三個小時就消化完了,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寶寶在月子裡的時候都是三個小時左右吃一次奶。不過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個月裡,也是按需餵奶的,所以如果寶寶真的睡得香甜,寶媽也不必刻意叫醒寶寶來吃奶。
  • 新生兒成長體重標準對照表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身高、體重,胸圍、腦圍等成長發育都有哪些標準?以及餵奶、睡覺等生活照顧有哪些要點呢?1.新生兒體重身高發育標準男寶身高:48.2-52.8;體重:2.9-3.8;女寶身高:47.7-52.0;體重:2.7-3.6;2.新生兒頭圍發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