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本科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現在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和眾多國際演出場所演出過——在音樂的道路上,高原幾乎一帆風順。
但是這個女孩兒的生活卻寫滿了坎坷與曲折。3年的時間裡,父親去世,母親突發腦溢血住院。她中斷學業回國,撐起了一個家。
經歷過這些後,高原說,小提琴依舊是她的快樂,生活依舊能讓她樂觀以對。
「小提琴,這輩子離不開它了」
高原對小提琴幾乎是「一見鍾情」。
4歲半時,她和父母來北京旅遊,跟著在樂團教小提琴的舅爺聽了半天課。像被某種神奇的力量抓住了一般,一向貪玩好動的她靜靜地坐在教室裡認真地聽完了一整個下午的課。舅爺看中了小女孩兒的天賦和興趣,送了她一把小提琴。
一回哈爾濱,父母就為她找來了老師。從此,高原「痛並快樂著」的學琴生涯開始了。
學音樂的孩子總會吃很多苦,尤其高原還有一對嚴格的父母和一位嚴厲的老師。「幾乎每節課練琴都會練到哭。」小孩子天性愛玩兒,雖然有幾分喜歡,但長期的嚴格訓練還是讓高原感到了痛苦,「差點兒就放棄了。」
在高原的回憶中,真正愛上小提琴,是高中以後的事。「雖然課程越來越難,但好像突然就不覺得痛苦了。」上高中以後,不用父母催,高原也會主動去練琴。本只打算走藝術特長生路子的高原,在那時也打定了考中國音樂學院的主意。
高原順利地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能吃苦、勤訓練、底子好,這些特質讓她深得專業老師的器重。本科畢業後,她成功地申請了美國波士頓音樂學院,和自己的小提琴一起,走出了國門。
出國的費用不是一筆小數字。儘管獎學金已經覆蓋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學費,但剩下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是讓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感到為難。2011年,高原從銀行貸款20萬元。
「高中時我就想,要是這輩子不拉琴,我完全不知道該幹什麼。它變成了我的一部分。」高原說,這輩子是離不開小提琴了。
「沒有什麼困難是挺不過去的」
在波士頓音樂學院,高原所學的專業必須在兩年的學習完成之後再申請一個學位,再讀兩年才能以雙碩士的身份畢業。2012年12月20日,高原與學校談妥後續兩年獎學金事宜的第三天,母親突發腦溢血。
身上只有100多美元的高原從同學那兒湊足了機票錢,頭也不回地上了飛機。
趕到醫院,點滴、導尿管、昏迷不醒的母親,這一切給高原帶來了太強的衝擊。醫生告訴她母親很有可能半癱,近乎崩潰的高原馬上聯繫學校辦理了休學。
高原的父親1999年得了腎癌,2010年去世,父親的病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讓這個家欠下了許多外債。如今母親病倒,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也中斷。「之前已經找很多親戚朋友借了錢,實在不好意思再向他們開口。」
最拮据的時候,高原的兜裡翻來翻去也只能找出32元錢,吃5毛錢的饅頭都要算計著一天吃幾個。
「只能自己去找工作。」但由於沒拿到畢業文憑,工作時間又不穩定,很多學校都拒絕了她。有一次,高原興高採烈去面試,對方一聽她是在校生,二話不說就拒絕了,態度很惡劣。「我當時真的有自殺的想法。」那一天,是高原27歲的生日。
後來,一位好心的學生母親給她出了主意——登報找工作。信息見報後的第二天,一家名叫「最東北」民俗風情飯店找到了她,高原終於有了工作。
曾經在國家大劇院這樣的平臺上演奏古典樂曲,如今卻在一家和小提琴完全不搭調的民俗風情飯店裡拉流行歌曲,高原說,她沒有心理落差,「我太高興了,因為我真的太需要錢。」
在「最東北」工作的兩個多月裡,工作人員對她格外照顧,點歌費全部給她,還額外地支付工資。生意最好的時候,高原一天可以掙七八百元。他們還在新浪微博上為高原作了宣傳,高原的母校中國音樂學院看到後迅速在學校舉行了募捐,並把募捐來的兩萬多元錢送到了高原母親的病床前。
今年4月,高原參加了央視《為你而戰》的錄製,獲得了25萬多元的公益基金。母親的住院費和還貸的錢終於有了著落。
如今,高原的母親已經出院在家休養,還能下床走動和簡單的自理。高原終於有時間重新撿起自己的小提琴。
今年8月,高原要回到波士頓繼續完成學業。雖然之後幾年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仍然使她發愁,但她卻說,自己從未失去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