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吉他 VS 1000美元吉他,1美元鋼琴 VS 1000美元鋼琴,1美元小提琴 VS 10000美元小提琴,10美元架子鼓 VS 1000美元架子鼓……這波合輯可以說是很勵志了!1美元樂手真的是很努力~
接下來,我們針對小提琴做個分析。
到底什麼決定了小提琴的價格呢?這可是一個非常複雜但是也很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把事情歸納一下,影響小提琴價格的因素大概有如下幾個:
第一,製造者的名氣。如果是阿馬蒂,史特拉底瓦裡,瓜而內裡,施泰納等著名琴師製作的,那價格一定是非常貴的。不管琴的聲音如何,只要是這些人親手做的,都是價值連城。相反,如果是隔壁張木匠做的,不管做工有多好,價格也遠遠比不上前者。
第二,制琴的生產方式。首先分手制和機制的。機制的琴,不管木料和演奏者的需要,千篇一律,如法炮製,多快「差」省。價格便宜,質量也差。現代的工業世界上,大多數的琴是這麼製造出來的。很多家長以為先買一把便宜的讓孩子試試,喜歡了再買好的,不喜歡了就扔。其實是一個錯誤的選擇。這樣的琴再怎麼拉聲音也不美好,只能引起孩子的厭惡。
第三,木料的選用。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且巧婦難為「差」米之炊。不信?用紙糊一把提琴試試,工藝再怎麼精製,材料不對,也是枉費心機。因為小提琴是歐洲樂器,傳統上製作小提琴的木料多是歐洲的。可是現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發現有很多製作小提琴的優秀木料。木料砍伐後要自然乾燥幾年到幾十年。自然乾燥期越長,音色越好,價格也自然越貴。木料貴了,琴的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第四,琴購入成本的高低。很多歐洲琴,因為人工昂貴,同樣質量的琴,購入價格就高好幾倍。讓這些買入時就很貴的琴便宜下來幾乎不可能。成本高,售價就高。成本還跟琴行的管理方式有關。有的琴行有很多僱員。不少是親戚,裁減誰也不合適。有的琴行佔著很大的店面。看起來非常氣派,其實每個月的租金都進入了琴的成本。還有的琴行,以「一口價」為榮耀,好像「一口價」對顧客最實惠,其實是價格高居不下,死不讓利。還有些琴行,胡亂抬價。比如,我們在紐約見過一個琴行的琴,開價一萬二。當顧客準備購買時,那個琴行竟然說,一萬二是個誤會,而真實價格是一萬四。開始還以為是一時疏忽,後來發現該琴行常常故伎重演。真是缺乏商業信用。
第五,聲音的好壞。很多琴行在決定價格時,把聲音的好壞放在最次的地位。我們訪問過新州北面一個挺大的琴行的女老闆。她一口咬定,音色在決定價格時候不重要。她打了一個比方:25元的毛衣跟250元的毛衣,哪個穿著更合適跟價格無關。她的話,雖然荒唐,可是也指出一個事實:很多琴行賣琴不注重考慮音色。
到底買什麼價位的琴最好呢?哪怕是買給孩子學習,我們也覺得不應該買最便宜的琴。最便宜的琴常常是粗製濫造的結果。行家一看,毛病一大堆。最糟糕的是很多低劣提琴的尺寸也不規範。學生使用這樣的琴,不但聲音刺耳令人厭惡,還感到特別不順手,也容易養成不良習慣。
我們也並不提倡給孩子買特別昂貴的琴。有些古琴據說是某某名家製作,但是琴中的標籤不可輕信。得請專家鑑定。琴還沒買,鑑定費用已是累贅。有時鑑定家意見不一致,買了也是將信將疑,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就是真琴,比如是保羅-包爾斯(Paul Bowers)本人的作品,一般家長也不懂該君為何人。很多古琴傷痕累累。到處有裂紋,華而不實。動不動就上萬,不小心一個失手,千古遺恨。到了冬天還得保證溫度溼度。這就是一種冒險,不但是在錢上冒很大風險,而且是在琴的耐用性上冒險。再說,很多名家的琴不是個個都好。比如,我們見過一個制琴家,他每次制琴都是同時製作兩隻。一隻是重點,另一隻是用作熱身。有時作熱身的琴反而比作重點的琴聲音好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相反,很多工作認真的制琴師,雖然從不譁眾取寵,卻製作出很多音色優美,工藝細膩,價格合理的琴。這樣的琴隨著日月的流失,在將來會不會也是價值連城呢?
可是話也不能講絕對了。我們覺得買琴要有個目的。什麼目的買什麼琴。你要是買一把琴來裝飾房間,那便宜些也無妨。你要是收藏家,又有錢,儘管花個幾萬去買名人的名琴,去買琴的歷史。買來以後,你可以儘管向人誇耀琴的名氣,可是去比賽去欣賞音色的完美,不一定都能如願以償,因為你買來的也許只是古董。
如果要給學生學習,或者是在交響樂團演出,甚至是給專業提琴家用來獨奏的,應該買一個音色優美,製作精良,而且實際耐用的。
我們也見過一些家庭,好像不給孩子花上一兩萬,不過癮。但是我們發現有些提琴價格雖然只有貴琴的1/2或者1/3,音色也能趕上或者超過那些價格昂貴的琴。如果一個琴行,節約成本,懂得選琴,注重音色,進貨嚴格,樂於讓利,你就能在這個琴行找到物美價廉的提琴。看了本文,讀者應該了解為什麼價位較低的琴的音色可以超過價位元較高的琴的道理了。
小提琴4弦加起來後,面板的承受壓力,就有30多公斤。
雖然小提琴輕的出奇,但上緊弦後小提琴變成受很大的壓力及張力。面板的承受壓力約有11公斤。E弦定準了音後,張力可達到9公斤強;而G弦則有6公斤。4弦加起來後,就有30多公斤了!然而這渾然一體的琴身,由許多部件組成,部件的數目70件以上,其中顯然有力學的匠心。
學琴沒進步、練琴沒效率、家長不知如何陪練,推薦柚子練琴!!!
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領取一節陪練課!
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