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時間終為它正名

2021-01-21 澎湃新聞

孔鯉 | 文


2001年03月26日,這是一個在社會文化史上值得被記上一筆的日子,在那一天,四十集武俠電視劇《笑傲江湖》在央視八套首播。這在如今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卻在當年掀起了滔天巨浪。


因為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是現代通俗小說作家的頂尖人物金庸,而這部劇則是由央視牽頭、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作的。


相比於後來張紀中製片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和《鹿鼎記》等,《笑傲江湖》顯得意義非凡,它的播出標誌著主流文化對武俠文化的接納以及武俠文化向主流文化的靠攏。


一、共一生水遠山高


在李亞鵬版《笑傲江湖》(下稱01版)播出前後,還發生了這樣四件事。
1998年,坊間傳來消息,大導演李安打算將王度廬的原著小說《臥虎藏龍》搬上大銀幕。1999年07月31日,該片在新疆天山一號開機,2000年上映。2001年該片被評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99年01月,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出版了一本新書《金庸小說論稿》,在書中首次提出金庸作品的文學史地位。


1999年03月26日,金庸被浙江大學聘為人文學院院長。同年04月05日,金庸來到浙大講課,下午金庸接受中央電視臺《文化視點》專訪。訪談中,金庸提及願以一元錢向中央電視臺轉讓其作品的改編權。


1999年11月01日,作家王朔在《中國青年報》上刊登文章《我看金庸》,文中說:「這些年來,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金庸小說,可說是四大俗。」1999年11月05日,《文匯報》刊登了金庸的回覆《不虞之譽和求全之毀》。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兩篇文章引起了文壇的大爭論,作家格非與劉恆也被捲入其中,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這四件事都發生在世紀之交。


《臥虎藏龍》的藝術價值和碩果纍纍,意味著武俠題材不再是偏安一隅不入流的東西,而是可以被當作中國文化的代表存在的,這一點想必給了金庸以信心,金庸在接受訪談時就說過:「我覺得《臥》片拍得很好,編導處理都很好,但原小說並不好看。所以我不是說我的小說不能改,只要改得有才氣就行。中國文化不能由武俠片來代表,中國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如果由武俠片來代表,那別人還以為中國文化就是打打殺殺呢。」


很明顯,金庸在積極尋求主流的認同。而主流同樣報以回饋,從馮其庸、陳墨、嚴家炎開始,「金學」逐漸被人重視起來。


但是另一方面,以王朔為代表的一批主流小說家卻表示了對金庸的不歡迎,有的如王朔直接批評,有的如格非則在表示了金庸小說帶給他樂趣後又說金庸作品的寫法存在問題、王朔的批評不算過分。


那年的金庸已經75歲了,他已經老了,他需要給自己的小說正名。


但是在當年,嚴家炎和陳墨的評點尚沒有得到文學評論界的認可,社會上對金庸小說依然存在著許多批評,金庸作品還沒能真正進入文學史。


這時金庸將目光投入到了影視行業。


金庸小說的影視改編早已有之,在《射鵰英雄傳》還沒寫完時,由胡鵬執導的同名香港電影就已經在1958年被搬上熒幕了,而電視劇也早在1979年就有了鄭少秋、汪明荃版的《書劍恩仇錄》。


但香港畢竟是一個商業極其發達的地區,那些年的香港影視作品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大都帶有一定的商品性,講究快準狠,如何能引起觀眾喜愛就如何拍攝,也因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忠於原著的劉德華《神鵰俠侶》和梁朝偉《鹿鼎記》後,武俠影視迎來了天馬行空的九十年代。


上世紀九十年代是香港武俠影視的天堂,這裡有程小東的電影《笑傲江湖》、劉鎮偉的電影《東成西就》和王家衛的電影《東邪西毒》,也有張智霖版《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陳小春版《鹿鼎記》、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和呂頌賢版《笑傲江湖》等。


以上這些影視作品都有各自的藝術價值,但由於均屬於低成本快節奏的產物,因此不得已會對原著做大量修改,其中有的修改無傷大雅(如古天樂《神鵰俠侶》),有的修改則將原著精神改偏了方向(如陳小春《鹿鼎記》),這樣的修改是好是壞姑且不論,但金庸自己是很不滿意的:「香港導演把我的小說胡言亂改,我非常生氣,他們還經常加內容進去。要加進去,為什麼不自己寫武俠成名?孩子不好,幫我教教可以,但不能生了孩子說是金庸的孩子。」


而九十年代的大陸影視拍攝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呢?


1994年,央視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電視劇《三國演義》;1998年,央視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電視劇《水滸傳》。



這才有了金庸在接受《文化視點》採訪時說下的話,他說如果央視能以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態度來拍自己的作品,他願意以一元錢賣給他們。


看到這則新聞的張紀中猶豫了許久,終於決定以中央電視臺的名義聯繫金庸。不到一個月時間,金庸先生就立刻給出了同意的回覆,這讓張紀中很是意外,同年十月,張紀中用有機玻璃製成製作了一塊匾額,匾右側刻「金庸先生《笑傲江湖》電視劇版權轉讓紀念」,左側落款「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間部分鑲嵌上一元錢的紙幣,為了表示紀念意義,專門從中國人民銀行挑選了一張號碼為25666666(寓意「爾與吾六六大順」)的紙幣作為紀念,紙幣的上部寫上了CCTV字樣,下部寫著年月日。


就這樣,央視拿到了《笑傲江湖》的改編權。


儘管今天大家已經公認了金庸小說的文學價值,但是在本世紀初這還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央視素來只創作文學劇本或改編名著,雖然也拍過蕭逸《飲馬流花河》這樣的武俠題材,不過顯然那只是「飯後小菜」,如此大張旗鼓地對待一部通俗小說,還是頭一次。


既然是頭一次,那就要慎之又慎。央視出品的劇是要宣傳主流意識形態的,比如真善美,比如正義與邪惡,比如愛情的美好,此外由於金庸的其它幾部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都需要大量特效,因此在金庸的眾多小說裡選擇了《笑傲江湖》這樣一部作品。


不同於之前港臺更注重市場化、快節奏的一些改編,這次,央視想把它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真正拍攝出來。


為了精益求精,央視決定請著名的電影導演黃健中出山。剛剛改革開放,黃健中就登上了導演舞臺。1979年他的《小花》獲得了百花獎;1985年又憑藉《良家婦女》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此後他的諸多影片獲得過多次重量級大獎。而編劇方面,則邀請了《三國演義》的編劇周鍇和陳兵。
經過了181天的拍攝,終於,《笑傲江湖》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下於2001年03月26日登陸央視八套。


作為一個文化現象,該劇在播出時始終擁有12%-19%的超高收視率,市場反響極佳。但與此同時也引來了非常多的爭議。


播出第二天,張紀中、黃健中、李亞鵬等主創人員進入中央臺的網站,做了一小時的網上座談,遭到網民的激烈批評——是的,《笑傲江湖》是大陸網絡上被全民討論的第一部電視劇,網易和新浪也都早早做好了專題和論壇,每天都有大量的帖子。


可以想見,由於原著小說的深入人心和港臺版本的風靡大陸,幾乎每個了解故事的觀眾都在心中有一個自己的《笑傲江湖》,他們有一個自己的令狐衝、任盈盈、嶽不群、林平之……因此一旦看到和自己預料中不同的人物形象時便會表示不滿,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部劇的口碑都不好,大家紛紛「笑罵江湖」。


金庸自己則同樣發表了看法:「這齣戲拍之前他們說絕不改動,我就送給了他們,不要版權費。但他們沒遵守諾言,我有點生氣,後來與他們成了朋友也不好當面罵他們了。不過,他們還是用心拍的,道具、布景呀,都挺努力,比港臺的金錢和精力都花得多,這點我很佩服。但他們的藝術思想與我不同。」


因為金庸的不滿,張紀中在後來拍攝《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作品時,則便得小心翼翼了起來,嚴格按照原著故事,只做細微調整。


在這樣一片罵聲中,還有著不一樣的聲音,那些聲音來自沒看過《笑傲江湖》故事的觀眾:「央視拍的電視劇一貫很大氣,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我都很愛看,有人說《笑傲江湖》和《水滸傳》有點像,那又有什麼不好?以前看過一些港臺的武打劇,比如前一段中午播的香港版《笑傲江湖》,那些俠客們老是在房間裡說話、打鬥,演來演去老是那麼幾個人,每個門派似乎只有三四個人。央視就不同了,拍的畫面很精美,場面大,氣勢也大,故事又很吸引人。根本沒必要去想它像不像原著,你就當它是一部普通電視劇來看,就挺好的。」這些聲音始終是微弱的,就像小火星一樣多年來遊蕩於《笑傲江湖》的壞口碑之外。


在2008年的豆瓣上,這部劇僅拿到了5.5的評分。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上於正版《笑傲江湖》的橫空出世,大家終於意識到了它的魅力。


到今天,它已有7.7分。


但我想,這還不是它的最後評分,未來它的價值會更高。因為它不只是承載著通俗小說和主流文化之間互相接洽的社會意義,它還有著自身不可磨滅的藝術價值。


二、傳一曲天荒地老


在眾多對01版《笑傲江湖》的鞭撻聲裡,有這樣一種說法頗值得討論。他們說,這一部劇為了表現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故意放慢節奏,經常出現沒有人物對話、沒有劇情發展的空鏡頭,把《笑傲江湖》淪為了風景紀錄片。


這樣的說法乍看起來不無道理,但仔細針對內容分析卻能發現似是而非。
相比於港臺版的武俠劇,01版確實多了許多的風景畫面,但這樣的風景畫面卻並非毫無意義的景色拍攝,而是帶有意義、「會說話」的鏡頭。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一首詞膾炙人口,名為《天淨沙·秋思》,但是這首詞通篇沒有一個「秋」字,讀者卻能從它描寫的對象如枯藤、老樹、昏鴉等景物中感受到蕭瑟的秋日景象。遠處小橋流水波波,將斷腸人的身子攏在水氣裡。在這無以名之的糊塗時刻,他覺得物我兩忘了。


在文學上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列錦。將幾個有辨識度的名詞堆砌在一起,在讀者心中浮現出絕美的畫面,讓讀者身臨其境。「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裡有廝殺的壯烈,「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裡有旅途的不易。所謂「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便是如此。


「風景紀錄片」如果用好了,是會說話的。


本劇名為「笑傲江湖」,出自《西遊記》中「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一句,令狐衝身上也似有孫悟空的影子,令狐衝自在散漫,不拘小節,正派人士也有厭惡的,魔教中人也但交無妨,活脫脫一個武俠世界《西遊記》。
《笑傲江湖》的書眼則是一首譜子,名曰《廣陵散》,書裡劉正風和曲洋合奏的《笑傲江湖曲》就脫胎自《廣陵散》。《廣陵散》分四十五個樂段,每段標題都是二字,如「止息」、「衝冠」等。巧得很,《笑傲江湖》小說的標題也都是二字開頭,如「滅門」、「曲諧」等。金庸其它小說的標題沒有這麼肅殺凌厲過。



如何展現笑傲江湖?不需要靠著多麼精巧的情節,不需要靠著多麼精彩的音樂,只要看到這幅畫面,立刻就能感受到歸隱幽谷時的孤獨和喜悅,那是伯牙子期一般的神仙日子,山谷間雲霧繚繞,琴簫合奏就好比不食人間煙火。
這樣一個鏡頭足以。


而令狐衝和任盈盈之間的關係也是很微妙的。令狐衝心中始終記掛著小師妹,直到小師妹去世都不能忘懷,在小師妹喜歡上林平之後,令狐衝整個人都頹了,變成了渾渾噩噩的酒鬼,早沒了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勁。


好在終於令狐衝會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因為《笑傲江湖》一曲而結識綠竹翁和任盈盈,從而重新「活了」過來。任盈盈就是這樣一個能讓令狐衝十分舒服的存在,她應了老子那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當她和令狐衝在一起後,形成「曲諧」。


所以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係呢?這樣一幅畫面也足夠了,若即若離,彼此依偎。這個鏡頭不單單構圖美、色調美,更重要的是它傳達出了小說裡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



當然,這部劇依然有一些瑕疵。


其一,《笑傲江湖》裡許多演員的讀音不標準。


「令狐」的第一個字應讀作「líng」,但劇中都讀成了第四聲;「任」作為姓氏的時候也應當是第二聲,劇中除了童百熊外都讀成了第四聲;同樣還有「闢邪」二字,應該是「bì xié」而不是「pì xié」。


一部當年備受關注的電視劇,在這些重要讀音上屢屢出錯是會影響觀眾的,至於「女紅」、「星宿」等詞的錯音就不再贅述了。


其二,《笑傲江湖》裡幾個主要人物的出場設置不算妥當。


導演黃健中說,第一集就要吸引住觀眾,要尊重商業模式,引入矛盾點,讓男女主角登場,因此本劇早早地將分別在原著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登場的令狐衝和任盈盈移到了第一集。這樣的小心翼翼是沒有必要的。


在原著裡,頭一個登場的是林平之,就在讀者們都以為林平之是主角時,讀者隨著林平之的視角聽到了令狐衝的名字,那時的讀者大都會覺得令狐衝不過是個沒啥戲份的糟老頭。令狐衝第二次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是恆山派師太定逸怒斥其為淫賊。等到第三次,那時便是由和令狐衝相處過的儀琳口述故事,這時的令狐衝才慢慢吸引讀者興趣,人格形象也完滿起來。直到最後,令狐衝登場,讀者恍然大悟,原來林平之根本不是主角,那是金庸玩的障眼法,令狐衝才是主角。


這樣的閱讀快感是非常奇妙的。


但是縱觀歷代《笑傲江湖》影視版本,都沒有哪一版按照原著拍,如果說不符合藝術規律那也不見得,當林平之和定逸分別對令狐衝進行了評價後,再讓演員從儀琳的口述中登場,同樣能起到類似的效果。對於已經讀過原著的讀者來說自然不必心急,對於沒有讀過原著的讀者來說前面林平之的故事也同樣精彩。


如果說這樣的改動還算是遺憾的話,那麼將原著裡勞德諾的戲改為令狐衝的,那就有些不妥了,為此金庸十分生氣,陳墨也專門寫文批評:「令狐衝的性格不適合當偵察班長,也不會看到林家滅門慘禍見死不救;深謀遠慮的嶽不群本意是讓嶽靈珊去福建接近林平之,不可能讓她跟著舊男友去會新男友,也不會不考慮他『君子劍』的名聲,讓年輕的徒弟與女兒千裡同行。」


事後張紀中總結經驗時承認了這一點:「現在回頭來看,《笑傲江湖》在改編上有考慮不周的問題。比如開場的改編,那是只想著令狐衝要先出場,於是乎就把他和小師妹擱到一塊去看滅門。其實要令狐衝和小師妹一起去,你想嶽不群能放心麼?這是考慮不周,這段改得不好。包括其他的鋪墊,我們讓聖姑先出來了。」


但是把伏筆提前引出似乎是張紀中武俠劇的通病,試舉幾例。


《笑傲江湖》原著裡本來是令狐衝重傷暈倒,甦醒時發現自己在少林寺,經過一番折騰後才發現自己是被任盈盈所救,而任盈盈為了救他甘願在少林寺十年,這是以令狐衝為視角來看故事,讀者自然能體會令狐衝的心情,但是在劇中卻按照時間線先託出任盈盈的事情,而後再讓令狐衝知道,觀眾自然會難以體驗令狐衝的心境了。


在原著裡東方不敗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天下第一高手的名號如雷貫耳,所有人都想看看這樣一個人是什麼樣,等到了任我行等人上了黑木崖時,卻發現一個在玩弄繡花的閹人,如此反差足以讓讀者大呼過癮;但在劇中,當任我行聽說東方不敗學了《葵花寶典》後,畫面就立刻切到了東方不敗在花房的情狀,給觀眾以緩衝,同樣失去了快感。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天龍八部》裡蕭峰的身世之謎上,這裡不再贅言。


回到第一集,其實從文學劇本裡來看,並非是令狐衝代替了勞德諾的戲,只是不知為何要改成令狐衝。不過第一集雖然這裡不好,卻也有好處,那就是通過寥寥幾句話樹立了令狐衝的人格魅力。


樹下是一群人在圍攻,樹上是令狐衝跟曲洋談笑風生。「好酒」、「好曲」和「不懂,愛喝」、「不懂,愛聽」,所謂三句話不離一個「愛」字,足可見令狐衝乃是性情中人。



除了第一集外,最後一集也同樣被很多人詬病。很多人認為這部劇沒有按照原著,居然選擇讓令狐衝殺了嶽不群,十分不妥。——這一點我倒認為改得比原著好。


讀過原著的讀者,應該都能感受到金庸在《笑傲江湖》要收尾時的倉促。當故事剛剛展開到嶽不群五嶽並派、任我行千秋萬載時,金庸突然想要結局了,於是讓儀琳無意中殺死了嶽不群,讓任我行突然暴病身亡。金庸為了避免令狐衝遭受自己道德上的抉擇,直接把兩個最強勁的敵人寫死了,令狐衝失去了自己該承擔的審判,也便讓讀者失去了理解嶽不群和任我行的機會。
金庸在寫《笑傲江湖》時,是只站在令狐衝這邊的,令狐衝有自己的好惡,於是其他人也在讀者心中形成了好惡,殊不知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會隨著一個人轉動。當我們的世界觀不再是強烈的對錯分明,而是默認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是灰色的時候,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滿起來。


在電視劇裡,當嶽不群壞事做盡,令狐衝掙扎過,他猶豫了片刻後說:「你好自為之吧。」儘管後面的劇情頗為套路,反派想趁機暗算,但畢竟編劇讓令狐衝終於承擔了「弒師」的罪名。


一個道德上永遠不犯錯的令狐衝,是不真實的。一個具有痛苦抉擇並甘願承擔的令狐衝,才是有血有肉的。


除了上面的幾點外,還有一些比較突出的點。


首先是演員好。03版《射鵰英雄傳》吃虧就吃虧在李亞鵬飾演的郭靖上,但是李亞鵬飾演的令狐衝加上張震的配音,實在是把令狐衝的豁達樂觀以及落寞蕭條同時反映了出來,許晴的任盈盈足夠驚豔,苗乙乙的嶽靈珊很是俏麗,陳麗峰的儀琳也讓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至於巍子的嶽不群和李解的林平之,那更是出神入化,前後變化判若兩人,巍子是老演員自然能夠駕馭,但李解在出演時還從未接過戲,後來在08版《射鵰英雄傳》和《浪淘沙》裡也表現亮眼。


其次是細節足。舉一個例子,在本劇中,造型師給五大門派各設計了五套衣服和佩劍,非常用心,觀眾一眼就能區分出來,當已是恆山派掌門的令狐衝再次見到華山派時,觀眾能看出來,華山上下大家的佩劍是一個款式,但令狐衝的佩劍已是另一番模樣。


與之對比的是呂頌賢版《笑傲江湖》,在林平之和餘滄海決鬥時,正好給了他二人的佩劍以特寫,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這兩把劍是同樣的「道具」。



那它最好的是什麼呢?


是配樂。


結語 覓知音固難得兮唯天地與作合


如果說03版《射鵰英雄傳》只貢獻了一曲《天地只在我心中》,那麼01版《笑傲江湖》貢獻的則是足足六首。這六首曲子統統由趙季平作曲、易茗作詞,分別由劉歡、宋祖英、王菲和王燕青演唱。


在剛播出的時候,很多觀眾卻表示接受不了這樣的曲子。當大家習慣了用流行音樂作為武俠劇的主題曲和插曲時,突然聽到這樣的歌曲、這樣的歌詞,是適應不過來的。


但是一旦適應過來了,那就會像《天地作合》裡唱的那樣:「莽莽蒼蒼兮群山巍峨,日月光照兮紛紜錯落,絲竹共振兮執節者歌,行雲流水兮用心無多。求大道以弭兵兮凌萬物而超脫,覓知音固難得兮唯天地與作合。」


覓知音固難得兮唯天地與作合,我想這部劇也在等待這樣一個時刻。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14歲少年瘋狂打賞女主播16萬:一句「麼麼噠」讓我存在感爆棚

黃金周五天消費超4600億!旅遊大省們一天能賺多少錢



相關焦點

  • 李亞鵬《笑傲江湖》:時間終為它正名
    因為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作者是現代通俗小說作家的頂尖人物金庸,而這部劇則是由央視牽頭、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製作的。相比於後來張紀中製片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和《鹿鼎記》等,《笑傲江湖》顯得意義非凡,它的播出標誌著主流文化對武俠文化的接納以及武俠文化向主流文化的靠攏。
  • 淺談李亞鵬版《笑傲江湖》
    這幾天看完張紀中版《笑傲江湖》,總的來說真的很不錯,不像別人說的那麼早糟糕。相比後期張紀中的金庸作品,這版好的不能再好了。
  • 央視版《笑傲江湖》:它才是最好的江湖
    2001年,央視八套首播《笑傲江湖》,這部由央視牽頭,中央電視劇製作中心製作的電視劇,一經播出掀起了千層浪。在此之前,央視還沒有拍過這種類型的電視劇。那時,這類霸屏的電視劇主要產自香港,如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陳小春版《鹿鼎記》,均取得了超高的收視率。
  • 《笑傲江湖》呂頌賢版,李亞鵬版,霍建華版,誰優誰劣?
    在眾多的影視版《笑傲江湖》中,呂頌賢版和李亞鵬版脫穎而出,在豆瓣評分中,這兩版分別佔據頭兩名。而霍建華版是近來版本中改編得最大膽的,今天我們就從劇情,音樂,人物方面對呂頌賢版,李亞鵬版,霍建華版《笑傲江湖》進行探討,品評哪部才是你心目中最好的《笑傲江湖》。
  • 經典電視劇 | 笑傲江湖-李亞鵬版
    這部劇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整部劇都傳達著濃厚的武俠氣息與江湖味道,演員的演技更是精湛,將江湖中的各類人物描寫的繪聲繪色
  • 《笑傲江湖》2001李亞鵬版在線觀看
    笑傲江湖(2001版)產地:中國大陸集數:40集類別:古裝,武俠年份:2001
  • 無濾鏡,不誇張,呂頌賢版《笑傲江湖》遠超李亞鵬版
    金庸劇中,《笑傲江湖》的翻拍比較不如意。馬景濤、任賢齊、霍建華版簡直是鬧著玩的。周潤發版年代太久遠沒什麼討論度。能拿出來說的只有呂頌賢版和李亞鵬版。這兩句劇在我看來根本沒有比較的必要。呂頌賢版對李亞鵬版基本是全方位碾壓的。先吐槽一下李亞鵬版《笑傲江湖》,除了偶爾風景美一些,其他全都很糟糕。
  • 五大《笑傲江湖》電視劇,呂頌賢版經典難忘,它卻刷新評分下限!
    這版電視劇唯一受詬病的地方是女主任盈盈不夠漂亮,不過儀琳倒是很美很萌,深受觀眾的喜愛。2001年李亞鵬版《笑傲江湖》張紀中的這部《笑傲江湖》我們如今看來還過得去,尤其是其中的服化道堪稱最貼近原著的一部。但是在當年,這版《笑傲江湖》一面世就遭到了瘋狂的吐槽,儘管飾演令狐衝的李亞鵬帥氣無比,但人們總認為他不夠像令狐衝,演技也略顯浮誇。
  • 《新笑傲江湖》開播,呂頌賢李亞鵬版在前,這個令狐衝合格了嗎?
    這已經不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第一次進行影視化改編了,早在1984年,周潤發、陳秀珠主演的TVB版電視劇《笑傲江湖》就已經問世。而1996年TVB版的《笑傲江湖》,由呂頌賢、梁佩玲主演,堪稱《笑傲江湖》電視劇版的最經典。
  • 正在播出:李亞鵬、許晴版《笑傲江湖》
    首播時間:2016年1月10日17:52播出第一集播出時間:2016年1月11日起15:30時段四集播出播出頻道:CCTV
  • 搜狐央視版笑傲江湖版圖文報導
    :可以考慮換個男友(圖)   昨天,許晴隨《笑傲江湖》劇組飛赴臺灣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同行的有張紀中、黃健中、李亞鵬等人。   昨天許晴隨《笑傲江湖》劇組飛赴臺灣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同行的有張紀中、黃健中、李亞鵬等人。
  • 談談對李亞鵬版本《笑傲江湖》的看法
    以前香港拍過很多遍,後來張紀中也幾乎拍了個遍,他也因此被稱之為「中國拍金庸第一人」。儘管有如此多的稱呼,2001年的《笑傲江湖》剛播出的時候,迎來一片罵聲,很多人吐槽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被很多人罵的原因,第一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的審美水平不一樣。對於新出現的東西總是會帶有很多偏見,而《笑傲江湖》就撞到槍口上了。
  • 《笑傲江湖》也躲不過,翻拍必爛?但我仍覺得李亞鵬版自成一派!
    比如黃日華、翁美玲83版的《射鵰英雄傳》,古天樂、李若彤95版的《神鵰俠侶》,吳啟華、黎姿01版的《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最經典的就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呂頌賢版, 呂頌賢演出了令狐衝的那種少年和放浪,雖然很不錯。但始終感覺是少了點什麼或許是港臺配音的緣故又或許太過於偏向煽情。
  • 商家看好《笑傲江湖》眾星 李亞鵬因「狐」得福
    央視版《笑傲江湖》劇中的男主角李亞鵬,因為出演金庸筆下瀟灑不羈的浪子劍客令狐衝而備受媒體矚目。最近他又一次成為傳媒的焦點,和劇中女主角許晴再續前緣,雙雙受邀廣州拍攝一個叫做「浪潮火狐」電腦的形象廣告片,聯手笑傲網絡江湖。
  • 你一定還記得李亞鵬版【笑傲江湖】裡那盪氣迴腸的壎曲吧.
    ,也未能逃脫如此命運,逐浪而逝,只剩一曲《滄海一聲笑》,把那說不盡的江湖往事一遍又一遍的唱著。    江湖,每個人心中都有,但也只有真正富有特色的才能經的起時間的考驗。     李亞鵬版《笑傲江湖》的人物造型和選景非常出色,實景拍攝的名山大川,為這個江湖增添了濃烈的厚重感。
  • 笑傲江湖金庸,這麼多版本你最喜歡哪一版?李亞鵬王菲合唱的不錯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當中,最出名的我個人覺得就是《笑傲江湖》了。李亞鵬版通過改編的電影,最為著名的就是1978年由香港邵氏公司拍攝的,該片由當時的邵氏紅人汪禹、施恩等人主演,應該說是《笑傲江湖》的首次改編成電影,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裡面的人物名並不和原著相同,還有竟然把「葵花寶典」改成
  • 《新笑傲江湖》開播,前有呂頌賢李亞鵬版本,這個令狐衝合格了嗎
    昨晚,重新改編的《新笑傲江湖》開播了。這已經不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第一次進行影視化改編了,早在1984年,周潤發、陳秀珠主演的TVB版電視劇《笑傲江湖》就已經問世。而1996年TVB版的《笑傲江湖》,由呂頌賢、梁佩玲主演,堪稱《笑傲江湖》電視劇版的最經典。
  • 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有四美,藍鳳凰墊底,嶽靈珊第二,最美是她
    央視版即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我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也是許多認兒時的經典武俠劇了。其實景拍攝和武打動作都廣受好評。劇中美女有很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一下。 第四:李菲飾演的藍鳳凰,是苗疆五毒教教主,服飾的還原度還是非常好的。
  • 李亞鵬:請不要再打擊《笑傲江湖》(圖)
    《笑傲江湖》開局不利,本來想搭順風車推出「電腦大俠」形象的李亞鵬在觀眾的責難和質疑聲中只有拱手求饒。日前,他與許晴主演的一個電腦廣告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由於許晴在外地趕拍一部電視劇,只能由李亞鵬演「獨角戲」。李亞鵬一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求你們別再打擊《笑傲江湖》了!」  記者:你現在有點兒心虛是吧?亞鵬:也不是心虛,其實我也是一個拍了很多戲的演員了。
  • 央視版《笑傲江湖》,令狐衝第一人選是李連杰?換角風雲有幾波?
    說起央視版的《笑傲江湖》,李亞鵬的令狐衝是被人詬病最多的。 從外形看,李亞鵬的長相過於方正,他整個呈現出來的效果過於心事重重。沒有演繹出令狐衝那種隨性不羈的江湖豪氣。他還經常使用擺造型這種俗氣的方式來展現令狐衝的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