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給我們的「極限生存啟示」

2021-02-10 精算視覺

最近心情有點糟。

昨天晚上看《權遊》的最後一集,追了八季的神劇就這麼爛尾了,長嘆一口氣。

早晨去公司的路上看到兩車追尾,司機下車互相破口大罵,引得路人紛紛圍觀,煩躁。

打開朋友圈,看到的也都是有關於貿易戰和宏觀形勢分析的文章,各種評述中透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焦慮。

我們每個人都生存在一個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時代之中。

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國家內部的政策調控、外部環境的競爭壓力、金融市場的神鬼莫測,都讓我們深感自身的渺小,無法掌握主動權,只能隨著媒體的輿論導向「飄搖」。

在「和平年代」,很多利益方之間都相安無事,大家埋頭各忙各的,沒時間爭吵。

但是一旦起了衝突,之前沒有顯現出來的風險和危機,就慢慢浮上水面

我一直都覺得,「風險意識」是這個時代特別難得的一種意識。

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大部分企業和個人都可以順勢而為,乘風起航,豬也能飛到天上去。

但是真正考驗一家企業長期生存能力的,卻不是能在短期把業務規模擴大多少多少倍,或者能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讓投資者來投很多很多錢。

而是能夠在一個順風順水的環境中,仍舊保持著清醒的「風險意識」,為未來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做好準備。

很明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盡情享受了「時代紅利」給我們帶來的喜悅,卻沒有真正地「居安思危」。

所以,我們現在才會感到如此不安。

華為海思在中美貿易戰中的「一夜轉正」,應該是最近幾天為數不多的令人感到還算有些欣慰的新聞了。

很多年前,在一個「雲淡風輕的季節」,華為的管理層意識到一個看上去不太可能發生、但是潛在影響卻非常巨大的風險——中美未來在科技領域的激烈衝突將使華為無法獲得美國的晶片供應。

華為將這個風險定義為一個「極限生存假設」,因為這個風險一旦爆發,將有可能直接威脅到華為未來的生存。

於是,為了應對這個極端情形,華為開始了長達若干年、投入巨大資金和研發力量的「備胎公司打造」。

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節選)

當然,我們在為華為大聲稱讚的同時,其實也無需過分驚訝於「為什麼華為可以洞察先機」。

畢竟華為是一家成熟的大型跨國企業,在公司的日常運營中,一定有一套非常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

這套風險管理系統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指導公司的管理層如何識別那些「可能危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風險,同時動用各種可能的工具,來將這個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降低至公司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華為在多年前開始耗費大量資源潛心研發國產晶片,其實就是管理企業風險的一種做法。

企業風險管理給華為帶來的價值,也在華為海思「備胎轉正」的那一刻得到了極致體現。

華為官網上關於公司風險管理的相關介紹

不過,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非常重視、願意積極主動去做企業的風險管理。

畢竟風險的發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很多人寧可抱有一點僥倖心理,也不願意去正視自己面對的風險

同時,管理風險還會消耗公司的成本,限制公司的「激進」發展,甚至有可能讓公司錯失一些機遇,成為一些專注短期利益企業管理者眼中的「枷鎖」。

這其實與很多人不願意花錢買保險、懶得去管理自己的風險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風險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因為一家公司經營的時間跨度越長,規模越大,遭遇風險的可能性就越高,所面臨的風險點也越多。

想要長久經營一家企業的管理者,肯定不希望自己做企業是在「賭博」。

如果沒做好風險管理,就算是華為這樣的成熟企業,都有可能挺不過貿易戰這場「寒冬」……

那麼,從華為這件事情上面,我們又能學到一些什麼呢?

雖然華為作為一家巨無霸級別的跨國企業,不可避免地要對危乎公司生死存亡的風險進行管理,可是我們自己作為一個小小的個體,難道就不需要對自己家庭和事業的風險進行管理了嗎?

當然需要。

而且我認為,對於個人而言,對家庭和事業的風險管理,甚至更為重要

畢竟家人才是陪伴我們走過完整一生的人,事業則是我們養活家人的主要依靠。

大多數朋友都希望自己可以安然度過一生,在年輕時上進努力,在中年時積攢財富,在老年時盡享天倫之樂。

不過,這種理想的生活狀態,是建立在我們一生都沒有遭遇「致命危機」的基礎之上。

我曾經很多次地做過自己的「極限生存假設」,有關於如何保障家庭的風險,有關於如何保證自己事業的延續性。

所以我很早之前就給自己買了很高保額的定期壽險,如今寫文章也是小心翼翼,不再那麼「耿直」,儘量避免和某些利益集體起衝突……

有時候,我甚至在想,整個保險中介行業,是不是也要有一些可行的「備胎措施」。

比如說,網際網路對保險銷售的衝擊,在最近這一年已經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了,百萬醫療幾乎已經全部「淪陷」,小額重疾險其實也已經在「淪陷邊緣」。

退回幾年以前,網際網路保險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行業內人士曾信心滿滿地說「網際網路無法幹掉保險中介」,但是到了今年,好像很多保險中介已經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有些吃不消了

當保險產品的差異化逐漸消失、成為標準化產品的時候,如果大多數保險中介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無法被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替代的優勢,那麼等待著大家的,可能也會是一輪「寒冬」。

當然,除了網際網路的衝擊外,可能影響保險中介生存的風險還有很多,稍微舉幾個例子:

假如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外匯儲備進一步流出,國家開始對外匯進行更加嚴格的管制,香港有內地背景的保險中介該如何生存?

香港保監局今年下半年將正式接手保險經紀公司的規管,如果非持牌中介無法繼續給經紀公司轉介客戶,監管政策更加嚴格,香港的經紀公司該如何生存?

如果貿易戰長期持續,中國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人民消費水平降低、投資被套,根本拿不出錢來買保險,全國絕大多數的保險中介人又該如何生存?

很多朋友可能會說:「中國經濟怎麼可能那麼差,沒必要杞人憂天!」

「大灣區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香港保險業怎麼可能進一步收縮?」

我當然也和大家一樣,希望貿易戰的影響越小越好,起碼可以平穩地再多賺幾年錢。

但既然我們是在做風險管理,在制訂「極限生存假設」,我們就不能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每一個決策都要假設「最壞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這就是華為給我們的「極限生存啟示」。


很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樂觀地認為風險永遠都不會到來。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企業的破產倒閉與家庭的一蹶不振,都是因為在安逸的時光裡沒有為風險的到來做足準備。

華為的未雨綢繆與深謀遠慮,則是用正面例子給我們上的生動一課。

無論如何,在危機還沒發生的時候焦慮,總要好過危機已經到來時候才焦慮。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已經是我們在危機到來之前能做的最好準備。



想了解更多前沿的保險市場資訊嗎?

歡迎加入我們的星球——

(已有超過1,070人加入)

相關焦點

  • 從「補洞」到「求生存」 華為面臨新的「極限挑戰」
    去年進入實體清單的時候,我們手忙腳亂,一直在和客戶、合作夥伴、華為員工進行溝通,絕大多數都能理解,現在我們還在繼續溝通中。禁令給我們的經營和風險管理帶來巨大壓力,但好消息是我們還活著,並且研發、庫存都大幅增加。」在「補洞」的挑戰之下,華為平安度過了2019年,而2020年的山峰更加險峻,郭平直言:「求生存是華為現在的主題詞。」
  • 工程師講述5G在珠峰的「極限生存」
    不過,珠峰上亂石飛渡、狂風呼嘯、道路崎嶇難行,還有雪崩等自然災害……南方日報記者採訪了華為珠峰5G項目的相關技術負責人,講述工程師是如何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克服重重困難,幫助5G信號實現「極限生存」的。如何解決設備供電難題?極簡站點降功耗「接到這個項目之後,第一反應是手足無措。」
  • 從華為到TikTok,「成長的煩惱」帶來哪些啟示?
    前有中興、華為,現有微信、字節跳動,它們在美國的種種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企業揚帆出海時不得不經歷「成長的煩惱」。事實也一再證明,它們之所以成為美國當局針對的目標,恰恰是因為自身發展得足夠快、足夠好。面對海外風浪,中國企業應該會得出三點啟示:啟示一,「在商言商」只是理想。
  • 2020上半年面對極限挑戰的華為,結果怎麼樣?
    過去半年,面臨疫情困難期間,同時華為還面對美方愈演愈烈的制裁壓力,關鍵供應鏈的持續打擊。"極限生存"壓力之下,華為也在進一步重組供應鏈,加速全產業鏈布局。在智慧型手機同比下降的市場趨勢下,華為仍然逆勢增長,市場比重不斷上升。一季度華為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4250萬臺,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並在今年5月成功問鼎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第一的位置。
  • 圖文:華為中興事件的警示與啟示
    針對事件博客中國組織以「華為中興事件的警示與啟示」為主題的論壇進行討論,新浪科技全程直播。圖為華為中興事件的警示與啟示論壇。(2012.10.17下午)華為、中興事件的警示與啟示主持人:感謝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參加數字論壇第101期華為、中興事件的警示與啟示研討會。
  • 梅爾·吉勃遜電影《啟示》給我們的啟示
    梅爾·吉勃遜執導的電影《啟示》名噪一時,筆者當年看過後一直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片中寫實的血腥鏡頭,瑪雅人對面自然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智慧,都令觀眾耳目一新,大呼過癮。感官刺激之餘,又覺胸中塊壘,想要一抒為快。近日再次觀片,似有所悟,心胸豁然開朗。
  • 我的世界:極限生存就是一場人生,我們總要邁過一個個坎!
    本期內容極限生存是Minecraft默認版本中的最難挑戰,每一個喜歡挑戰的MC玩家,都要進入其中探索一番,企圖使自己的遊戲操作更上一層樓。在這個挑戰的過程中,玩家們體會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極限翻盤固然快樂,但大多數時候總是在終點和起點來回徘徊著。
  • 出售榮耀之後 華為以後如何生存
    出售榮耀之後 華為以後如何生存 東方林語 發表於 2020-11-17 16:08:59 華為整體打包出售榮耀手機業務,近日引起了吃瓜群眾的熱議。
  • 一心想著「極限生存」,怕是還不比撿餡餅的幸運者
    聽完講話,我打開了微信朋友圈,只見裡邊刷了屏: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華為任總講話,海思「極限生存」……一邊是意氣風發的勵志演講,一邊是嚴峻甚至兇險的貿易衝突。尖銳的對比,就在眼前發生了,就在過去的兩天,在法國土魯斯空中巴士2019年創新日的會場上。毋庸迴避,中美兩個大國的貿易摩擦已經成為全球性話題。
  • 華為P40「全時超清」超越人類感知極限
    可以說,人們不斷探索極致,追求極限。而近日發布的華為P40系列,更是超越了人類的感知極限,以全時超清的影像能力,再次樹立影像新標杆,吸引了無數用戶們的關注。那麼,對於大部分用戶們而言,華為P40系列的「全時超清」又有什麼樣的含義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華為P40系列全時超清背後的秘密。
  • 2019深指漲幅全球第三,華為今年任務是生存 | 財經日日評
    華為輪值主席稱今年首要任務是生存   12月31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布新年致辭,預計華為全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85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左右。智慧型手機發貨量超過2.4億臺,2018年華為的手機發貨量為2.06億臺。   徐直軍表示,儘管沒有達到年初預期,但公司整體經營穩健,基本經受住了考驗。
  • 探索丨極限生存遊戲
    「生存裝備」外便一無所有。傑克的目標就是戰勝納米布沙漠的熱浪,創下新的生存紀錄。然而,38度的高溫和徹底的缺水狀態使這次生存遊戲變成了生死一搏。而他到達臭名昭著的骷髏海灘之後,才發現那裡到處是人類的累累白骨、海豹的腐屍和致命的捕食者。這有可能成為傑克最後一次極限生存遊戲。
  • 桌遊《殭屍商場》給我們的生活啟示
    5號房間是一個監控室,在5號房間存活下來的人可以看監控室,也就是可以知道殭屍會在哪些房間出現。4號房間藏有各種保命用的道具卡。   因為殭屍每一輪都會固定新增,而且美女最多的房間因為美女的尖叫會額外吸引一個殭屍,另外就是人數最多的房間因為人聲嘈雜也會額外吸引一個殭屍,也就是一輪最多可能吸引6個殭屍入場。面對不斷增多的殭屍,我們終究有守不住的時候,總會被投票投死出去餵殭屍,或者冒險在4號房間搜及道具卡,或者牢牢佔據5號房間觀察殭屍在哪裡出現。
  • 華為P40系列可可西裡自然秘境探索全景記錄
    但因其高海拔、高寒缺氧等極限地理條件,還有出於對原始高寒生態系統的保護,三江源一直維持著它神秘的面紗,是一處人跡罕至的自然秘境。    這一次,《中國國家地理》籤約攝影師張超音用華為P40 Pro手機記錄了這場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自然秘境探索之旅,定格了一幀幀精彩的自然與人文瞬間,拍攝了一部震撼人心的視覺大片,給我們帶來生命的啟示與思考。
  • 吳鑫磊: 從特種兵到極限挑戰生存專家
    吳鑫磊認為作戰任務和極限挑戰還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軍事生存是建立在不喪失基礎戰鬥力的情況下,通過克服或規避自然環境和敵人兩個方面的迫害,最終完成任務。但荒野求生的極限生存挑戰不是。荒野求生是裸奔式挑戰大自然,因此這個基礎戰鬥力裡,就包括了戰鬥時所需的最低體能、武器裝備和戰鬥策略,當然也包括了客服自然環境時所需要的最低體能、生存裝備和生存技巧。
  • 在《我的世界》極限模式生存600多天後,你的MC會是什麼樣子?
    在Minecraft極限模式生存了600多天後,網友@Sonava終於下定決心要擁有自己的城堡,然後他花費了30個小時建造完成了這座日式城堡。
  • 《我的世界》15個「高級」保命技巧,MC極限生存很難?呵呵噠!
    1、極限生存最難的是「第一天」,因為你只有一條命,死亡就意味著存檔徹底消失。2、請記住,在生存初期原石和木頭,就可以製作木炭。不要費勁心思的去挖煤,浪費時間。後期的生存你絕對不會缺煤。                                              3、極限生存請避免「高空作業」, 要知道《我的世界》玩家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手殘黨!
  • 企業的極限生存模式:如何用最少的資源消耗,堅持最長的時間?
    因此必須找到極限式生存模式:用最少的資源消耗,堅持最長的時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局部環境中,企業越困難,越要穩住基本盤;企業越困難,越要建立廣泛的合作聯盟;企業越困難,越要做活邊緣地帶。只有如此,才能如與恐龍同一時期的鱷魚,不僅存活而且迄今為止在生物鏈上除了人類,沒有什麼天敵。
  • 華為:死亡是命運,活下去是責任
    主要從4個方面進行分享:第一,企業文化與創業界的核心理念;第二,華為如何強化員工的危機意識;第三,華為發展過程中如何化危為機;第四,華為的危機管理對我們的啟示。顧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我們要以服務來定隊伍建設的宗旨,以顧客滿意度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準繩。從這兩條基本法的摘錄來看,《華為基本法》不僅是華為人的行動準則,還是華為崇尚的價值標準的濃縮。那麼華為的價值標準究竟是什麼?
  • 迷你聲控平板 華為平板M5青春版評測:8英寸影音尤物
    一、前言:與iPad mini系列同臺競技 華為發布8英寸平板新品這些年來,無論是通過媒體報導、統計機構數據,還是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周遭身邊的感知,都能夠發現近年來我們所看到的平板市場走向是越來越低迷,遠甚於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