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長春,有這樣一條公交線,歷經風雨,卻還保持著最初的模樣,它全長7.64千米,途經16站,起於工農大路,止於西安大路。它每天出現在鐵軌上,咣當咣當,上上下下,講述著長春的故事。
說到這兒,長春人就都知道了,它就是54路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作為一種有100多年歷史的公共運輸工具,曾經在20世紀初風行一時。電影《功夫》裡就出現過有軌電車的身影。
已陪伴長春人走過70餘年歲月的有軌電車,不僅承載著一代代長春人的回憶,更見證了長春的發展。在外地人眼中,它是長春獨特的旅遊景點;在長春人心中,它更是連接西部與市中心的重要交通工具,默默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往。
01
溯源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將長春定為「國都」,改名「新京」。有軌電車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1941年,為配合「大新京都市計劃」,當時的「日本新京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購置電車及鋼軌,修建了兩條線路,包括火車站到撫松路和沿西安大路至西安廣場,同年11月1日正式通車。但由於財力不濟,日本人建設長春有軌電車及設備時使用的材料多是東拼西湊來的。因此,最初的車大小不一、規格牌號雜亂。
此後,有軌電車線路不斷擴展,到1942年沿自由大路至動植物園線路,1943年修建了火車站至東大橋、三馬路至南關、撫松路至孟家屯等幾條線路。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前,長春的有軌線路已有7條。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更是無暇顧及電車的修繕和運營,在長春解放前夕,甚至沒有電力供應,有軌電車一度停運。
02
新生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人民政府整治交通,經過搶修,短短兩個月後,長春有4條有軌電車線路通車運營。有軌電車繼續發揮它的作用,仍是市區的重要交通工具。
至1960年,有軌電車迎來了它生涯的輝煌時刻。全市有線路6條,總長達52.63公裡,電車88臺。
70年代之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有軌電車軌道佔地影響其他交通方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到1987年,長春的有軌線路僅剩3條。而當時的4線,就是今天的54路電車,由紅旗街至和平大路的有軌電車線路作為長春特有的城市風景線,最終被保留了下來。長春也因此成為全國僅存的少數保留有軌電車的城市之一。
03
綻放
有軌電車是長春一張閃亮的名片。長春的老百姓,對有軌電車有著特殊的情懷。也正是這份情懷,才讓這一道移動的風景保存至今。
2012年,54路有軌電車改建並延長,車型也再次更新。2014年8月,55路有軌電車線路正式建成開通,將長春西站與紅旗街商圈有機連接。
「長春號」曾是長春人自己純手工打造的一臺電車,但由於配件缺少,現在已經無法修復。為了留住城市的記憶,長春公交集團還於2015年購置了三臺仿古電車,分別仿製1958年的老「長春號」和上世紀50年代的200型有軌電車,穿行在鐵軌林蔭道中的綠車皮、長辮子,成為了長春市獨特的風景線。
如今的有軌電車正承擔著新的時代使命,穿行在城市的歷史和現實中。作為一種有效的城市交通工具,它具有美觀、安全、載客量大、零排放等特點,不需要在地下挖掘隧道,施工成本低,建設速度快,兼具人文景觀價值。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