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團隊獲2020貝爾實驗室競賽二等獎,卻遭質疑論文只為「炫技」

2020-12-19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近日,2020貝爾實驗室獎出爐,該競賽旨在表彰將定義下一場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創新,其中,二等獎獲得者是華人教授李凱所在的團隊,獎項公布後,Reddit上有人質疑了其論文的實用性。

貝爾實驗室,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莫瑞山。

這裡被稱為最偉大的實驗室之一,孕育了射電天文學、電晶體、雷射器、光伏電池、電荷耦合器件、資訊理論、Unix以及C語言、C++和S語言等影響人類的發明。

可以說,沒有貝爾實驗室,今天的世界肯定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2016年,諾基亞完成收購,貝爾實驗室歸諾基亞所有。

2020年3月,諾基亞啟動了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競賽,決賽選手於2020年6月宣布。每位決賽入圍者均被分配了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研究團隊的負責人和研究導師,他們共同努力,推動了全年的創新。

該競賽旨在表彰將定義下一場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創新,共收到了來自26個國家/地區的208位學者的提案。

本月,2020貝爾實驗室競賽獎揭曉。

一等獎由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與系統工程系副教授Firooz Aflatouni摘得。

二等獎則由普林斯頓大學的印度裔教授Sanjeev Arora和華裔教授李凱所在的團隊獲得。

三等獎被授予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博士生Cheng Qi和他的隊友們:羅馬第二大學的博後研究員Francesco Amato和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教授Gregory Durgin。他們的提案「超級射頻識別:射頻識別革命的未來」。

前三名決賽選手將獲得10萬美元(大獎)、5萬美元(第二名)和2.5萬美元(第三名)的獎金,以幫助他們提高創新能力。

競賽一等獎獲得者

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與系統工程系副教授Firooz Aflatouni因其關於集成光子-毫米波深層網絡的建議而贏得競賽,因此獲得了10萬美元的獎勵。

他的系統使用深層神經網絡光子晶片作為人工智慧平臺,證明了光學領域的圖像和視頻識別為未來帶來了巨大的可能性。

光子平臺以每秒約60億次的光速解釋和識別圖像,使其比當今的數字計算平臺快得多。該系統體積小,全光學,節能和低成本,因此可以輕鬆地集成到眾多其他解決方案中,例如相機系統中的嵌入式AI。

二等獎:印度裔+華人團隊

此次貝爾競賽獎二等獎頒給了由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Sanjeev Arora帶領的團隊。

他們提出了一種叫做InstaHide的解決方案,這是一種用於加密訓練圖像的通用方法,可以在不洩露數據的情況下,允許對數據進行深度學習,解決了機器學習工具缺乏隱私性的重大問題。

團隊成員還有普林斯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李凱,他是深度學習研究領域的股肱之臣,在2007年,他與李飛飛合作啟動了ImageNet項目,推動了人工智慧基於深度學習的革命性發展。

在國內,李凱的名字也並不陌生,他是ACM Fellow、IEEE Fellow、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提出了計算機分布式共享內存(DSM)技術,遠程直接內存存取機構。

而且,李凱還為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科學的委員會委員。

而此次團隊中的另一名成員,Yangsibo Huang,是李教授目前帶的華人博士生。

團隊另一名成員趙松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博後研究員,在今年7月來普林斯頓之前,他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數學系學習了一年,方向是理論深度學習。

趙松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理論計算機科學(TCS)和理論深度學習(TDL)。

他在TCS方面和DL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建樹,而機器學習中的隱私和安全性問題正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

二等獎引爭議,「只是為了炫技」?

不過,這個獎項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在reddit的一篇貼子上,有人稱,「InstaHide令人失望地獲得了貝爾實驗室獎第二名,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作者質首先讚揚了論文一作的科研水平,因為身為博士生的Yangsibo Huang,她對實驗的過程是嚴格而準確的。

然而,作者卻質疑了文章的高級作者,即兩位教授。作者指出,「InstaHide很複雜,只是為了炫耀。」InstaHide沒有構建可能提供隱私的最簡單的方案,而是構建了一個複雜的方案,因為它使可視圖片看起來更漂亮。

實際上,InstaHide是對圖像進行操作的。給定一幅以範圍[0,255]的像素表示的圖像,InstaHide首先將每個像素轉換為範圍[-1,1]的像素。然後,在合併一些圖像後,它將每個像素乘以1或-1,如上所示。因此,它將左邊這張貓的圖像轉換為右邊這張圖像的「編碼」版本,其中每個像素都乘以1或-1。

敏銳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我們所做的只是刪除了原始列表的符號信息。因為我們乘以了1或-1,均勻隨機,理論上我們的信息完全去掉了符號。因此,InstaHide可以(更簡單地)釋放列表中每個項的絕對值:[1,3,5,7,2]。這和做一些奇怪的符號翻轉過程一樣,不會顯示更多或更少的數據。

那麼,為什麼要費事翻轉這個標誌呢?其實有一種東西叫「On Time Pad」。這是一種可證明安全的密算法,在不同的設置中,它依賴於通過將每個項乘以1或-1來屏蔽一個隨機的數字列表。

為了說明InstaHide是一個完美的加密算法,作者不得不引入這個瘋狂的符號翻轉過程。當然,用絕對值來描述它會更簡單。但這不可能叫做加密算法。

貝爾實驗室的興衰

用地表最強來形容貝爾實驗室再貼切不過。

在貝爾實驗室完成的11位工作者獲得九項物理學諾貝爾獎,其中有兩位華人(1997年獲獎的朱棣文和1998年獲獎的崔琦)。

可以說,它是美國高科技的一張名片。

1925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成立「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簡稱貝爾實驗室。由於AT&T能坐收美國幾千萬用戶的電話費,所以其利潤相當可觀。

每年,AT&T會拿出產值的3%用于貝爾實驗室的研發。這與當時其他美國實驗室比,已經是極其富裕的待遇。

就這樣,在優厚的研發資金下:

1947年,第一個電晶體出現。這是晶片的重要元件,沒有它就沒有現在我們手裡的電腦。

1954年,實驗室有人製作出第一個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4年後又有人發現了雷射的存在。

1962年,世界上第一顆通信衛星Telstar1發射成功且首次跨大西洋電視實播,出自實驗室之手。今天我們能看到各地的電視直播,還離不開通信衛星。

1969年,UNIX系統和C語言被成功研發;同年,實驗室還做出「CCD」,正是現在掃碼機器必備的感光組件;幾年後,手機通訊系統基礎理論也出現在實驗室裡。

然而,當時間來到1984年,美國司法部根據《反託拉斯法》對AT&T進行拆分,貝爾實驗室也因此縮減成貝爾實驗室核心團隊。

90年代,AT&T公司又被進行一輪拆分,貝爾實驗室和設備製造部門分離出來形成一個新公司——朗訊科技。

2000年以來,作為之前貝爾實驗室主要經費來源的AT&T公司,因拆分而削減了經費,貝爾實驗室只能依靠朗訊來提供支持。

慢慢地,貝爾實驗室的情況不樂觀了起來,被縮減研究經費和裁員成了常有的事。

2006年,新一輪收購開始,法國一家公司收購了朗訊科技形成阿爾卡特-朗訊公司,貝爾實驗室也一併合併了過去。

然而,隨著資金的繼續崩塌,不久之後,阿爾卡特朗訊不得不出售已經擁有46年歷史的貝爾實驗室大樓,至高無上的科研殿堂最終淪為按平方米估價的商業樓盤。

有人說,貝爾實驗室從神壇跌落了。

2015年,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公司,保留了貝爾實驗室。

「我們正處於由5G作為關鍵網絡基礎設施實現的『Remote X』新價值範式的邊緣,它將允許從任何地方遠程訪問,交互和智能控制所有內容。」貝爾實驗室的第13任主席馬庫斯·韋爾登表示。

參考連結:

https://www.telecomlead.com/telecom-equipment/nokia-reveals-winners-of-2020-bell-labs-prize-97958

https://nicholas.carlini.com/writing/2020/instahide_disappointingly_wins_bell_labs_prize.html#

相關焦點

  • 對話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要著眼實際痛點,人工智慧不僅是炫技
    此次大賽協辦單位之一平安科技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科技解決方案專家、平安集團高科技內核,在「金融+科技」雙輪驅動下,擁有著龐大的商業體系,專注於為機構、企業、政府提供端對端智能科技服務,帶領生態合作夥伴觸達更多、更廣的業務場景,為 AI 技術升級不斷提供輸入和數據。 2008 年平安科技成立,開始了金融領域技術創新的嘗試。
  • 又有2 家論文工廠被揭露!上百篇論文被質疑,涉及超 80 家中國醫院
    本文作者:SOOF2 月 21 日,曾質疑曹雪濤院士論文造假的知名撤稿觀察網站 Retraction Watch 活躍撰稿人,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 Elisabeth Bik 再次在其推特曝出驚人消息:Bik 的團隊發現,超過 400 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可能都是由同一個論文工廠產生的,極有可能存在偽造數據的情況
  • 剛剛,曹雪濤本人正式回應「論文造假」質疑!
    點擊上方的 行舟Drug ▲ 添加關注最近關於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論文造假」事件甚囂塵上,引起全行業的高度關注,就在剛剛曹雪濤正式在
  • 被質疑鼓勵虐殺流浪貓,一位南大教授的「動保」羅生門
    每年有無數的年輕人加入到「吸貓」大軍裡來。據統計,全中國大約有 5300 萬隻家貓,每 25 到 26 個人擁有一隻家貓。。但不是每隻「貓主子」都是幸運的。由於存在棄養、散養等行為,很大一部分貓只能淪落街頭,過著以天為蓋、以地為輿、四海為家的日子。這群看似人畜無害、楚楚動人的小傢伙在城市裡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迅速成為城市生態環境的一個「隱患」。
  • 上海交大電院光纖所符夢凡同學獲2020年OFC康寧傑出學生論文大獎
    2020年3月8-12日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舉辦的光纖通訊大會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OFC) 上,上海交大電子系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諸葛群碧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符夢凡榮獲康寧傑出學生論文大獎
  • 2020年馬歇爾(Marshall)經濟論文競賽題目大揭秘!
    盼望著,盼望著Marshall 2020 經濟論文競賽終!於!放!題!啦!01為什麼要這麼關注馬歇爾論文寫作比賽?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大部分王牌競賽都取消了,而論文競賽只需按時提交即可,因此非常推薦11年級同學們參加。很多同學都不是很了解這個競賽,但Marshall Society Essay Competition作為含金量極高的經濟類論文競賽,非常受到英國和美國各大頂級院校的認可,對於申請經濟專業的小夥伴來說,又被稱作「斬獲牛劍經濟專業Offer」的標配競賽。
  • 北京理工大學2020徐特立獎學金揭曉:1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
    「5313」大學生創業專項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市二等獎、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非物理A類)二等獎、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一等獎;獲「CASC獎學金」、「周立偉獎學金」;獲評「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等。
  • 逐鹿最佳論文!程學旗團隊獲ECML-PKDD最佳學生論文獎
    作者 | 陳大鑫 進入2020年後,國內最優秀的人工智慧研究團隊,都在暗暗地調整自己的目標——頂會論文數量已不是最終目標,逐鹿Best Paper
  • 深圳大學學子再獲數學建模「奧林匹克」特等獎!
    今年深圳大學獲特等獎的隊伍選擇了MCM競賽中的C題,該題共被7445支隊伍選做,是今年所有六道題目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道題目,最終6支隊伍獲該題的特等獎(約前0.08%)。據悉,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包括中國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 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智源學者計劃,攜手曠視成立聯合實驗室
    今日,在智源研究院成立五個月之際,智源研究院重磅發布「北京智源學者計劃」,同時宣布與曠視共建北京智源-曠視智能模型設計與圖像感知聯合實驗室。首批擬公示的智源學者候選人名單目前,已經確定「人工智慧數理基礎」重大研究方向,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張平文教授任首席科學家,該方向智源學者候選人名單如下:1. 北京大學特聘研究員朱佔星:他在深度學習的泛化性和魯棒性方面取得了高水平成果,曾獲國際計算機安全領域頂級會議 CCS2018 最佳論文提名。
  • 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發繪圖機器人,相關論文被...
    論文收錄結果目前已公布,其中就收錄了同濟大學「智能大數據可視化實驗室」開發的繪圖機器人 AI-Sketcher 的相關論文。從技術角度而言,AI-Sketcher 是一個基於「變分自動編碼器(VAE)」的深度生成模型,它在傳統 VAE 的基礎上引入了新的數據編碼方式,通過採用綜合使用構成草圖的筆畫信息以及筆畫之間的相對位置信息等措施,極大的提高了設計草圖的生成質量。
  • 「2019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26位嘉賓首公布,直覺會火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控制和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和 863 機器人專家組海外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員和「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以及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機器人,感知,智慧機器人,以及醫療機器人和醫療器械與設備。他已發表了約 600 份期刊和會議論文,並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過 50 多個研究項目。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陝西賽區2020頒獎儀式暨2021動員大會舉行
    12月18日下午,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陝西賽區2020頒獎儀式暨2021動員大會在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陝西省內79所高校數學建模競賽主管領導及2020年競賽獲獎的教師和學生代表等近400人參加了頒獎大會。
  • 本期關注 | ①公交智能化重點實驗室獲獎 ②科發公司與中銀金融...
    >1交科院城市公共運輸智能化交通運輸行業重點實驗室獲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20年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此外,由實驗室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論文《基於全樣本大數據的公交停靠站時間規律分析》獲評「十佳科技論文」,並收錄大會優秀論文集。
  • 昆工學子在2020年「清潤獎」大學生論文競賽中獲得6個獎項
    9月22日,2020《中國建築教育》•「清潤獎」大學生論文競賽評選揭曉。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翟輝老師指導的博士生張欣雁論文獲碩博組三等獎、博士生陳桔論文獲優秀獎;楊大禹老師指導的博士生蔣雪峰、碩士生韓瑋剛兩位同學論文分別獲碩博組優秀獎;曾巧巧老師指導的本科生褚子婧和高攀玉論文獲本科組三等獎;同時建築學院還獲得「優秀組織獎」。
  • 她獲獎無數、發論文、科研、競賽、圍棋……高度自律源於從小的習慣
    右起第四位為徐靜 攝於2019年度學生表彰大會學習過程中,徐靜有著自己的節奏與方法。她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每每前往實驗室,她都會帶上書籍或是作業,這樣就算在實驗室準備階段的空閒時間自己也不會無事可做。她還會製作長短期學習計劃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 黃霄雲哭上熱搜,過度炫技卻遭批評,杭天琪全程陪跑很無奈
    黃霄雲哭上熱搜,有人心疼她,也有人繼續質疑她,小姑娘是當之無愧的話題人物。前不久,黃霄雲因為不妥當的言論導致被罵,很多人批評她既沒禮貌又沒情商。黃霄雲在節目中哭訴了很久,心疼自己也心疼家人。黃霄雲哭上熱搜也引發了熱議,很多觀眾也莫名有點心疼這位小姑娘了。不過,黃霄雲過度炫技卻遭批評,老前輩杭天琪全程陪跑很無奈。
  • 他是武藝非凡的超能俠還是沉迷炫技的獨行客
    本期嘉賓,正方代表是網絡上「橫刀立馬」、通吃各路音樂的Jamie;反方代表是專攻當代爵士樂的「即興」作者幾兀;特邀技術指導是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現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的爵士樂青年才俊張雄關老師;行雲作為主持人主要負責煽風點火,哦不,拉架。那麼,James Carter究竟是武藝非凡的超能俠還是沉迷炫技的獨行客?掐架開始。
  • 長春大學在2020年「華為杯」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
    中國教育在線 訊 日前,2020年「華為杯」第十七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公布,長春大學在本次競賽中,共獲國家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首次實現國家一等獎的歷史性突破。
  • ECCV 2020最佳論文講了啥?作者為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作為計算機視覺三大頂會之一,備受矚目的ECCV 2020(歐洲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最近公布了所有獎項。其中,最佳論文獎被ImageNet一作、李飛飛高徒鄧嘉及其學生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