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段子裡的那些天津美食,吃的樂呵!

2021-02-23 天津族


在這個相聲與美食兼得的城市,相聲裡少不了美食,美食中還能尋找出段子!跟著族妹的腳步,去看看相聲裡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去吧!!!

馬三立的經典相聲《吃元宵》裡,用孔聖人做主角,講述他們提筆將一文錢一個元宵改寫為一文錢十個元宵的蹭飯趣事。可這裡面提到的天津美食,可不止元宵一種。


馬:元宵端上來聖人這麼一嘗啊,是好吃,又甜、又粘乎,可好吃也不行啊——元宵、湯圓、粽子、燒賣、果子、煎餅、酥油、茶湯麵…這些東西為什麼叫吃點心呢?就是吃著玩兒啊,真餓的時候吃這些東西?土地爺開包——白耽誤工夫。

馬:吃完了一琢磨,不飽啊,越吃越餓,再吃不行,沒那麼些錢。聖人一嘗這元宵湯,哎——不錯,甜麼梭的、黏糊糊的、像杏仁茶,聖人一想喝點兒這個不也解的了飽麼,反正湯也不要錢,白喝不是嗎,幹嗎不多來兩碗呀?


推薦店:老城裡鈣奶湯圓(佳園裡店)

地址:紅橋區辰昌路佳園北裡底商(靠近無名無號慄子)

人均:21元


《開粥廠》也是馬三立老先生的經典相聲之一,這其中最著名的天津美食就是八寶粥了。


甲:臘八粥連祭灶的都給。

乙:都給什麼呀?

甲:熬粥嘛,臘八粥啊!米料啊!拿!每人一份兒。


推薦店:一品狀元粥(紹興道店)

地址:河西區紹興道186號羅馬花園底商(近津工超市)

人均:22元


「你軋我腳了」,這幾乎是每個天津人都知道的經典相聲段子《糾紛》,這裡面肯定是少不了天津的美食。


「同志!同志!咱這派出所中午不是給窩頭嘛!」

「啊,窩頭啊?沒有沒有!你這不是拘留,不是拘留,沒有窩頭!」


窩頭

推薦店:宴味香窩窩頭

地址:南開區西湖道南豐裡8號樓底商(平湖路社區斜對面)

人均:8元


「沒有?沒有你受累給買兩套煎餅果子行嗎?」

「這大忙忙的誰給你買去呀!我也沒吃飯哪,再等會兒吧,再等會兒吧!」


煎餅果子

推薦店:趙師傅煎餅果子

地址:南開區衛津路(鞍山道口)

人均:10元


說起從相聲裡走出來的最著名的天津美食,《釣魚》裡的糖餅必須在其中,那可是咱老天津人最愛吃的早點之一,也體現了天津人愛吃甜這一好口。


「唉,我說二個他爸爸,你看人家西屋那倆大哥呀,沒事老釣魚去,回來就熬魚吃,這玩意兒多哏兒呀。咱們甭說熬魚啦,那怕咱們來頓魚湯呢!」

「嘛玩意兒?我也不是吹,我不去就完啦,我要去呀,到那兒閉著眼拿個百兒八十條來!」

「二個他媽媽,你給我烙個糖餅!」


糖餅

推薦店:愛味小廚

地址:河西區樂園道9號銀河國際購物中心B1-049

人均:52元


高英培先生所說的《釣魚》這段相聲,作為吃食的主角可不只是糖餅,還有魚,所以那句耳熟能詳的「這撥沒趕上,聽說下一撥是鹹帶魚!」


鹹帶魚

推薦店:寶軒漁府(各種魚)

地址:河西區體北環湖中道9號

人均:68元


馬三立另一經典相聲《吃餃子》,那就是提到咱天津的素餡餃子了。


我媳婦兒:「包餃子,你有錢啊?你買羊肉去啊?」

我說:「不買羊肉,咱素的啊,你剁點兒白菜,家還有粉條兒沒有?泡點兒粉條兒。」


推薦店:大餡餃子

地址:和平區同安道 (醫大代謝病醫院旁)

人均:25元


《核桃酥》是馬志明先生的經典相聲,諷刺了綜合商店中點心質量的問題,裡面的主人公愛吃點心,不僅提到了天津的大八件、小八件,還提到了槽子糕、核桃酥和江米條。


「買什麼點心呢?買槽子糕!它不叫渴,不用水!」

「我說,您給約一斤核桃酥,來這個,核桃酥。」

「你這哪行,瞧我的,撥弄來撥弄去,找來這麼一個挺長、挺細的一根江米條,順那縫插進去,出來了!」



推薦店:欣樂糕點店

地址:和平區榮業大街32號增1號新世界花園底商

人均:35元

怎麼樣?是不是看著這樣

帶著天津相聲的美食,

更是想去吃上一吃?

邊吃邊回想

一段段經典的相聲!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族妹工資就漲5毛錢!

幸福生活靠大家!

求贊求廣告!!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潮生活,侵權請告知

相聲段子裡的美食,您了吃過幾個?快告訴朋友一起去嘗嘗吧!!

相關焦點

  • 天津這些老相聲段子裡,藏著多少秘密?
    於是,以天津為主的演員們紛紛對相聲的表演形式進行探索和改變,以應對小品的衝擊。其中一個嘗試,就是天津電視臺與《曲苑雜壇》節目合作拍攝的相聲TV。相聲TV以畫面的形式對相聲內容和臺詞進行解構,用音配像的方法對相聲的表演進行填充,在當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本來只有天津人才聽過的段子,通過這種形式向全國輻射,讓很多南方人都喜歡上了相聲。
  • 倆相聲演員在天津街頭採訪,這回答亮了……都笑到車底下了
    天津人愛相聲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幾個相聲大師的名字近日 兩位相聲演員在天津街頭採訪想了解一下他們在吃瓜群眾心中是什麼樣的呢?哈哈哈哈哈……網友評論@Theory_2369 :師傅們天天聽相聲廣播,都被那些大家燻出來了,小一輩的相聲演員的表演真未必入得了他們的法眼@小野大輔控_老阿姨 :問誰不好問計程車師傅,師傅們成天淨聽相聲了,沒準是個掃地僧@多來點香菜啊 :刷臉的相聲在天津老師傅那裡是沒有位置的。。
  • 去天津除了聽相聲,還能幹點什麼?天津美食你還只知道「狗不理」嗎?
    上個世界二十年代後,許多相聲藝人從北京的天橋來到天津,先從撂地演出開始,逐步地進入了茶社、劇場,在四十年代達到鼎盛,之後走入低谷,直到十年前相聲才又開始重新恢復生機。距今,天津,人們不但可以隨時從收音機裡聽到相聲,電視機裡看到相聲,還可以在茶館劇場裡近距離地欣賞相聲。可以說,相聲這門笑的藝術,已經成為天津人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 李伯祥:我的相聲不是北京的,也不是天津的,我是大眾的
    在表演時總是口若懸河的李老師,電話裡說話顯得沒有力氣,原來是得了帶狀皰疹,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不方便接受採訪。而4月初在他家中見到他,才知道患病期間他還是堅持參加了早已答應好的演出,吃完止疼片強忍病痛在臺上堅持表演40分鐘。像很多老一輩相聲演員一樣,李老師住在一棟普通的單元房裡,家裡面積不算大,陳設也比較普通。
  • 津聲津事|聽胡先煦唱《津門謠》,解密天津城裡的吃喝玩樂
    茶館裡香飄四溢,樂呵把相聲聽......」一曲曲調鮮明、歡快活潑的《津門謠》以"侃侃而談″的形式,唱出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魅力,跟隨著歌詞一鍵解鎖那些天津城裡藏在街頭巷尾的吃喝玩樂吧。12月25日,由天津青年演員胡先煦演繹的《津門謠》正式上線。對於許多天津人來說,天津這座城市,不是一個適合用「最」來形容的城市,卻是一個可以用「醉」來形容的城市。
  • 當代相聲傳奇郭德綱,一己之力拯救相聲行業,造就現在相聲盛世
    前兩次進京,結果都是不理想的,沒人願意搭理他,第三次進京,他自己的話說的就是無論如何就是想進入主流相聲的圈子。但是事與願違,當時的主流相聲沒人願意接納他,硬生生的把他又從北京勸退回到了天津,也正是因為當初所有人的看不起,才讓郭德綱有了今天這一份成就。
  • 聽胡先煦唱《津門謠》,解密天津城裡的吃喝玩樂
    茶館裡香飄四溢,樂呵把相聲聽......」一曲曲調鮮明、歡快活潑的《津門謠》以"侃侃而談″的形式,唱出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魅力,跟隨著歌詞一鍵解鎖那些天津城裡藏在街頭巷尾的吃喝玩樂吧。12月25日,由天津青年演員胡先煦演繹的《津門謠》正式上線。對於許多天津人來說,天津這座城市,不是一個適合用「最」來形容的城市,卻是一個可以用「醉」來形容的城市。
  • 用人生演繹相聲段子
    自七歲開始,跟隨天津評書藝人高祥凱學藝,十歲開始,跟隨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常寶豐等天津藝人學習相聲,最終拜在天津相聲演員、作家楊志剛門下,紮下跟來。在郭德綱的相聲作品裡,往往最容易招惹非議的,便是那些原創的作品。如若是論一些傳統段子的演繹,可是公認的功底深厚。至於為什麼新作品就這麼惹爭議呢?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雅俗」之爭了。這是藝術創作追求上的區別,也是個人的選擇,尊重是前提,隨後才是剖析是否值得被尊重,這是最基本的素養問題。
  • 這位天津小寶寶,你火了!
    以後就算不說相聲,也絕對能當個好演員圖片來源於網絡許多段子用普通話讀起來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些許無聊但要是忽然配上天津話不光一下子就能get到笑點連畫面都能自動給配上比如白雪公主說起了普通話圖片來源:掌上天津一個沒有感情的天津人他的世界裡只有捧哏,沒有愛情☟
  • 五個我們習以為常的流行詞,其實都是從相聲段子裡走出來的
    關公戰秦瓊《關公戰秦瓊》可以算是穿越段子的鼻祖了,現在我們形容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同框PK,第一時間想到的形容詞就是「關公戰秦瓊—亂了朝代」。這個段子當年深受偉大領袖的喜愛,經常演了一遍還讓侯寶林先生返場。
  • 郭德綱曾住平房吃大蔥、掛麵糊,三進北京終成功,愛相聲敬觀眾
    然後每天把這鍋糊糊熱一下,就著大蔥吃。就這樣,郭德綱吃著還挺樂呵,他曾自嘲自己通過的方式補充了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其實,這不是郭德綱第一次闖蕩北京,他前後一共三進北京。一進北京:年少懵懂郭德綱的父親是警察,母親是老師。
  • 當年天津最紅的五檔相聲都是誰,代表了相聲藝術第一個高峰期
    在相聲行業第一個高峰期裡,出色的相聲藝人很多,但要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天津的五檔相聲應該當之無愧。這五檔相聲一般公認的說法是,張壽臣一檔,常寶堃一檔,戴少甫一檔,馬三立一檔和侯寶林一檔。因為當年的相聲行業逗哏名氣遠大於捧哏,因此他們的捧哏就被省略了,有一種說法說五位捧哏分別是侯一塵,趙佩茹,於俊波,郭啟儒和劉寶瑞,中間三位肯定沒問題,侯一塵和劉寶瑞存疑。此外,田立禾先生曾經否認過五檔相聲的存在,但馬三立和侯寶林的回憶文章裡都有相同記載,雖然二老是當事人,但可信度還是極強的。五檔相聲,有以下幾個特點:名氣響亮,風格各異,藝術突出。
  • 傳統相聲也抄段子?《笑林廣記》裡的這些段子有點耳熟
    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給人們帶來很多歡樂,脫口秀作為一門新興藝術也為現代人所津津樂道。在這兩門藝術的成長道路上,都曾經受到抄襲段子的困擾。段子是在網絡上流行並經過了眾多網民驗證過是「可樂」的,有些語言表演者隨手拿來用了就變成了抄段子。不得不說,有些雖然是老段子,但是在經過不同的表演者演繹,的確有不同的風味。
  • 《于謙小酒館》:一位被相聲耽誤的美食大師帶給我們的美食盛宴
    愛喝酒就喝唄,但酒肯定不能幹喝,有喝的肯定得吃的。關於吃的,於老師在《于謙小酒館》這本書中,給我們詳細地說道了一番。他這一說道還真不是白話,真真讓人體會到什麼是「相聲演員的肚子是雜貨鋪」書中關於美食的知識,寫得是從天上到地下,從遠古到如今,令人嘆為觀止!看他的書讓你開眼界,長學問,但是我覺得,更多的是讓人心靈受啟發。
  • 誰說天津只有包子大麻花?細數天津那些不為人知的特色美食!
    對於天津美食,很多外地人可能只知道狗不理包子,還有火遍大江南北的煎餅果子。但是前一陣天津的銀絲卷突然在網上走紅,好多衛嘴子竟然也不知道它是天津特產。其實除了銀絲卷,恐怕還有很多外地人聽都沒聽說過的天津特產,那才是老一輩天津人留給我們的美食巔峰,下面小津就帶著大家一塊瞧瞧都有哪些。
  • 郭德綱首次披露天津德雲社倒閉原因?寫的段子都可以說五年的了?
    郭德綱也正面的回應了這個問題,首次在大眾面前披露這個原因,其實天津德雲社關閉並不是因為觀眾的水平太高,所以才不開了。其實,我們知道德雲社一直都是相聲分社的領軍人物,所以天津社的關閉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些人認為郭德綱是想給同行業的人讓出來一個機會,還有一些人爆出來郭德綱和天津相聲界的一些感情恩怨,還有一個道聽途說的事情,何雲偉和觀眾起了矛盾,當時這個事情還轟動不小呢!
  • 天津相聲廣播【現世報】英語裡又多了不少新詞彙
    近日,長沙某酒吧品牌部組長在群裡通知事情,一員工回復從23樓掉下來都沒死,本來是不應該吃的……但是這雞翅一定很有嚼勁兒!如果您覺得光看手機版【現世報】還沒過足癮呢,歡迎您鎖定天津相聲廣播fm92.1 am567,每晚八點到九點,康建翊和趙旭繼續為您帶來廣播版《天天現世報》,咱讓他們倆接著給您現~
  • 用相聲為天津616歲歡樂賀壽
    今晚報訊(記者王瑞豐)為了給天津616歲生日賀壽,由謙祥益文苑組織的慶生堂會專場演出將於明晚在謙祥益文苑與觀眾見面。記者了解到,這場新作品專場演出既有精心打磨的創編作品,也有以「天津」為題的相聲佳作。楊澤寧、管新成,孫躍、王加林,任鵬飛、蔡寶恆,楊奇君、婁鳴等組合將先後為觀眾帶來《相聲新說唱》《書法會》《風味天津》《特別治療》等作品。攢底由許健、谷宗翰合說由許健創作的相聲《天津閒人》。「快板書《話說天津城》是為天津616周年慶生特意寫的作品,介紹了天津這座城市的由來,為什麼叫『天津衛』,天津老城、鼓樓以前是什麼樣子。」
  • 天津相聲有什麼獨特,能與北京相聲分庭抗禮,德雲社都無法生存
    北京是官場城市,相聲偏文雅,天津是平民城市,相聲偏鬧騰。譬如你大喝一聲嚇他一跳,北京只是上身往後一仰就行了;天津往往動作要大得多,身上就透著一股哏的勁。天津相聲有以下特點:注重傳統,講究傳統技法;民間立場,來自小民,為百姓說相聲;以說為主,唱為輔;小型戲園子和茶館裡演出,市場化生存,平地扣餅。
  • 烤肉店復工,顧客點整本菜單,沒想到嶽雲鵬相聲段子成真了
    喜歡看嶽雲鵬相聲的網友,應該聽過這樣一個段子,「服務員拿菜單來,炒一本」。什麼是炒一本,意思是把菜譜上的菜全都要了。相聲很搞笑,原本只以為這只是個段子,沒想到嶽雲鵬這個段子竟然成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