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根"王寶強的電影逐夢之旅第一篇
一、
1982年一部名叫《少林寺》的電影橫空出世,在內地以一毛錢的票價,創下1.61億元票房紀錄,在香港也一舉打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紀錄,豪取1616萬港幣。這部電影影響深遠,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本來已經衰敗的登封嵩山少林寺藉此片蜚聲中外,一躍成為武林聖地,訪客絡繹不絕,十幾年後登封縣城也因為旅遊晉級為登封市。出演覺遠的李連杰從此踏上影壇,一馬平川,書寫了屬於自己功夫片傳奇。
同年,4月29日,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裡 ,迎來了一個男嬰,父母為其命名王寶強。這個男孩是家中老小,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姐姐。(關於王寶強的出生年月,也有一說是1984年,本文以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為準。)
父親是一個退伍軍人,長得魁梧高大,身高1米80,可惜,王寶強並未能遺傳父親的優良基因,小時候的他長得十分瘦小,經常被同村的小孩欺負。
當然在奉行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農村,王寶強由於哭鬧,也沒少挨父親的毒打。身強力壯的父親打他時就如同打一隻小豬仔一樣,毫不留情,在他的自傳裡,曾有這樣的一段描述,讀起來觸目驚心。
我不敢當著我爸的面兒哭,我一哭,他就打我。打起我來,就像打小豬一樣,拎著一條腿就把我從路上拖回來,一把摔在院子裡。我立刻嚇得連哭都忘了。我挨過他的鞭子,就是趕車的那種馬鞭子,有兩個手指粗,抽在身上,印子一星期都下不去。
也許正是這些經歷,使得幼時的王寶強十分喜歡武術,希望自己能夠變強壯,不再受人欺負。他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四叔練習功夫,還被誇贊有習武天分,武術基本功正是得益於此。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些事情或者人對自己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我們可以稱之為機緣。只不過有的人機緣來得早,有的人機緣來得晚,有的人機緣多,有的人機緣少而已。
8歲的時候,王寶強的機緣來了,村子裡放映《少林寺》。生性愛動的小寶強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看完了整部電影。
晚上他竟然怎麼也睡不著了,"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樂曲一直在腦子裡迴蕩,小和尚覺遠痛打惡霸的英姿也一直揮之不去……
一個不安分想法突然冒了出來,如果自己和覺遠一樣武藝高超,小夥伴們還敢欺負自己嗎?甚至爸爸也不敢隨意毆打自己了吧?
二、
第二天小小的王寶強就對父母宣布了自己的決定,要去嵩山少林寺學武,父母怎麼可能放心讓這麼小的孩子,遠離家門闖蕩,斷然否決。
但是王寶強並未死心,天天在父母面前賣弄自己跟四叔學的三腳貓功夫,希望引起父母重視。可能是他的動作過於滑稽,父母看到了只是開心一笑,並未多說什麼。
這個方法不行,8歲的王寶強又想了一堆理由去說給自己的父母聽:第一,學好武功後,拍電影會掙很多錢來孝敬們。第二,以後,自己娶媳婦,也不用父母花錢。第三,即便自己不能拍電影掙錢,最起碼到了強身健體的效果,還有一技在手。8歲的時候就能想這麼多,看來王寶強並不像他電影中的角色一樣憨憨的,傻傻的。
理由看似很充分,但是都未能打動父母。百般嘗試後,小小的寶強,萬念俱灰,有一天偷偷地跑到自家玉米地裡放聲大哭,直接哭暈了。再醒來時,已經躺倒了自己家裡。父母沒有責罵他,也沒有提讓他去少林寺的事。
王寶強經過此次打擊,無精打採,天天悶悶不樂。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真怕他悶出病來。半個月後,還是同意了。
於是,8歲的王寶強就懷揣著拍電影,成明星,過和父母不一樣的生活的理想,由河北來到了河南,做了少林寺俗家弟子,師從釋延宏。
少林寺習武的生活,十分辛苦和枯燥。前三年,主要就是跑步,爬山,還有下盤功夫的練習踢腿、劈腿,馬步、虎步、撲步等等。
冬天凌晨五點,夏天四點訓練就開始了。
練習的強度也很大,跑步是從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區,再跑回來,路途遙遠,堪比一個半程馬拉松。有時候是從少林寺跑到山上的達摩洞,再從達摩洞折返山下。但是山坡很陡,呈四十五度角,弟子們要跑著上去和下來。下山往往手腳並用,稍不留神,整個人就會順坡滾下,摔得頭破血流。
至於扎馬步也是有很嚴格的要求:
而我們一紮就是三個小時,時間不到不讓下來,腿酸疼得打哆嗦也不行,哭也不行。有人專門站在身後監督,拿著棍子打。一棍子下去,屁股腫得老高,打完後繼續扎馬步。
即便訓練如此苛刻,幼小的王寶強仍然活得十分開心,他一度以為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在拍電影,每天都認認真真練習。
半年後的一天,他問師兄,"師兄,咱們練了這麼長時間,拍的電影什麼時候,才能看?"師兄哈哈大笑,"拍個熊電影,你咋想的小老弟兒,這兒又不是電影製片廠……",這才才知道少林寺只負責傳授武術,並不負責拍電影。後來還了解到,李連杰也並不是真正的和尚,而是來自於北京什剎海體校,電影中的那些少林僧人都不是少林寺出來的,而是武術運動員。
彼時的王寶強,如同看到美麗的泡沫,散做點點水滴,失望至極。
三、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想開了,不管在哪兒學,只有學好武術才有機會拍電影。電影裡的覺遠不也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成為大英雄的麼。
於是,他又安心了。期間還練就了一手絕活,翻跟頭,一口氣能夠翻四五十個,領先於眾師兄弟。但是那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項引以為傲的絕技會成為一個叫馬蓉的人說他無情趣的理由,更想不到這個花兒一樣的女人會給他戴上一個顏色非常特別的帽子。
四年後,他被調入少林武僧團,開始參與團隊表演,並有了一些表演津貼。這樣又過了2年,王寶強在少林寺已經整整六年。他的電影夢越來越熾烈,在師父與師兄的啟迪下,他知道了很多人都是在北京電影製片廠尋找機會,於是決定去北京闖一闖。
1999年3月,即將18歲的王寶強懷揣著500元錢,孤身一人來到了北京。費了一番周折,來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開始了群眾演員的生涯。
劇組來挑演員時,他都盡力擠到前面,因為個頭低,長相一般,被拒絕了很多次,陷入了無戲可拍的待業狀態。此時的王寶強,被殘酷的現實,打擊得抬不起頭來。原來拍電影,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他甚至一度把自己和老家集市上的騾馬,聯想到了一起。
我想起了家鄉騾馬市場上的騾馬,它們茫然地站立在空地上,手裡的韁繩,緊緊抓在馬販子的手裡。買馬的人挨個摸過它們的頭,扒開嘴巴看它們的牙口。然而,大多數人也就是看看而已。
這種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感覺並不美妙,但是路是自己選的,再苦再難,即便爬也得爬完全程。雖然個頭沒有得到父親遺傳,但是倔犟的個性卻深得父親真傳的王寶強,同他的父親一樣,只要自己認準的道,一定會堅持走下去。
前期沒有收入,為了節省開支,他和合租的室友們,很少吃菜,即便吃菜也是比較便宜的土豆。以至於,有段時間,渾身上下都是土豆味,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快變成了土豆。
經過半個月煎熬後,王寶強終於獲得了一個演出的機會,飾演清朝時期的一個路人,從街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只有十幾秒的時間,想從電視劇裡找到自己幾乎不可能。
此後,王寶強的機會好轉起來,又接拍了幾次這樣的龍套角色。一天能拿到二十元左右的報酬,劇組還給盒飯吃。有了收入的寶強,就請室友們下館子。熱氣騰騰的麵條端上來,他們像餓狼一樣撲了上去,根本顧不得飯燙不燙嘴。
可是一個禮拜後,他又沒活了,沒活意味著就沒有收入,就得重新過幹吃饅頭,連一口熱湯都沒得喝的生活。
王寶強很擔心有一天,每月20元的房租都付不起,不得不和很多群演一樣露宿街頭。正當他坐臥不寧時,忽然一個叫"李哥"的穴頭,通過BP機聯繫上他,說有一個十萬火急的活。
四、
這次王寶強要扮演的是一個逃荒的難民,被一個軍官一腳踹翻到溝裡去。拍戲時,軍官的大頭皮鞋一下踹在腰眼上,竟然是真踹,王寶強疼得倒在上,動彈不得。由於沒做出翻滾動作,被副導演臭罵一頓,又重新拍了2次才過關。這頓毒打,王寶強獲得了一百塊錢的高額片酬。但是腰上的青紫鞋印,一周後都沒有消散。
這只是他群演生涯裡的一個小片段,那些不堪回首的往昔裡,有無數次令他精神和肉體都飽受折磨的痛苦時刻。
有一次拍戲,王寶強走錯位,劇組的人衝上來就問候王寶強父母。還有一次,他不小心踢翻了一把古董椅子,直接被人扇了一耳光,兩眼直冒金星。
王寶強憤怒地攥緊了拳頭,卻又逐漸鬆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是自己怯懦,只是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打了劇組人員,那麼自己可能永遠沒有機會拍戲了。
殘酷的現實,使他認識到:群眾演員,在某些人眼裡,與地上那一群群黑壓壓的小螞蟻沒有什麼不同,多一隻或者少一隻,也無關緊要。
如果自己不能成功,一輩子就只能這麼卑微地活著。成為明星,才能成為塔尖上的人。王寶強的目標越來越明確了,工作起來更加拼命。
不久,通過一個少林師兄的介紹,王寶強在一部叫做《巴士警探》的電影裡,做男主角的武打替身。他需要從一個高達2米的梯子上,摔倒在下面的水泥地上。也許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目標,王寶強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硬生生地掉在了地上,手肘上鮮血迸流,直到導演滿意為止。
第二天,還是往地上摔,不過不是從梯子上了。我要被人扣住手腕,然後被扔到地上。我還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假摔"。這次摔完,眼眶烏青,一邊臉頰上高高地腫了起來。
收工時,副導演朝我走來,拍拍我的肩膀:"演得不錯,很真實。"
從此,許多穴頭都知道了一個叫王寶強的武替,他是一個不怕死,敢玩命真摔的人。王寶強的活兒也越來越多了,他開始把多餘的錢存放在一個餅乾筒裡,憧憬著美好的明天。可是命運總愛捉弄人,他所憧憬的美好的日子並沒有到來,一段更艱苦的生活,正在前方等著他去體驗!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關注皮皮魯娛樂,繼續為大家揭秘
更多精彩娛樂八卦事請翻閱
「國際章」情海浮沉錄四部曲
北京土產小妞楊冪的愛恨情長三部曲
王志文、徐帆、馮小剛那些年的那些情事
從《天道》悟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