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入甕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該成語由寓言故事演化而來,故事的兩位主人公分別是周興、來俊臣,兩人都是臭名昭著的酷吏,同時也是職場老狐狸。
初出茅廬的周興
科班出身的周興不僅精通律法,而且能力出眾,可以說是憑真本事吃飯的。
初入仕途就擔任縣令一職,後擔任尚書省都事,相當於丞相的秘書(唐朝設置六人),但以後仕途一直不順。
無賴出身的來俊臣
來俊臣從一出道就保持著「無賴」本色,年少時就是遊手好閒的無業青年,後來發展成地痞流氓,最後鋃鐺入獄。
獄中的來俊臣也不是省油的燈,一直聲稱有重大案情要上報,但查來查去,最後多是無中生有的誣告(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智慧文史」微信公眾號)。
但是,來俊臣一條道走到黑,堅持誣告,刺史震怒,將來俊臣毒打一頓,最後遭到毒打的來俊臣暫時終止了誣告,與此同時,也減輕了辦案人員的工作強度。
四面楚歌的武則天
如果沒有什麼波瀾的話,周興還是仕途不順的官場才子,來俊臣還是獄中的常客。但武則天的出現,給兩位帶來了希望和光明。
登基之後的武則天雖然黃袍加身,但很多前朝老臣和李氏宗族對此充滿排斥和憤恨,其中不乏權臣。政治根基不穩,武則天對此心知肚明(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智慧文史」微信公眾號)。
才子和無賴的翻身
此時的周興化身投機政客,接連告發反對武則天的權臣和李氏宗族,作為政壇頂級選手的武則天自然心領神會,藉此打擊消滅異己。
毒打來俊臣的刺史恰好犯事被誅殺,嗅到「政機」的來俊臣馬上披上正義的化身,將自己打造成揭發貪官汙吏的正人君子。
周興、來俊臣迎來了仕途的春天,告發的官越大,兩人的升遷就越快。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告發的官吏均為武則天的反對者,這是兩位投機者的紅線,也是武則天的底線(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智慧文史」微信公眾號)。
最後周興官至尚書左丞、刑部侍郎,來俊臣官至御史中丞、太僕卿。
請君入甕
有一次,有人告發周興謀反,武則天派來俊臣徹查此事,於是就有了請君入甕的故事(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智慧文史」微信公眾號)。
結局當然是周興招供謀殺忠臣的事實,武則天將周興流放嶺南。最後,周興在去嶺南的路上被仇家暗殺。
為什麼武則天要將周興流放嶺南,因為反對武則天的勢力基本消滅乾淨了,「有功之臣」的周興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武則天用酷吏周興來排除異己,最後充當劊子手的周興被流放,算是對朝野的一個交代,武則天又收買了人心。
自己的同僚兼同行被殺,這對來俊臣來說是個危險的信號(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智慧文史」微信公眾號)。
幾年之後,武則天將來俊臣斬於鬧市並陳屍示眾,算是對死去的忠臣一個交代,也順便用來收買朝野人心。
二人為了仕途,積極迎合武則天的政治需求,甘當劊子手,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最後兩人被誅殺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