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北鬥衛星……台州「中科院級」研學基地開張了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1-27 09: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椒江站 林 琦

11月24日,在大家的期盼中,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始試運行。

首批1000名學生,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科學實踐帶來的樂趣。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課程是根據不同年級設置課程內容,目前已經開設了北鬥導航、無人機、木工、中草藥、陶藝等17個科目,涉及學科技、學軍、學農、學工等領域。

北鬥導航

在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北鬥導航教室裡,前所中學的八年級學生正在認真地學習他們非常感興趣的北鬥導航知識。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航天事業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個過程,離不開我們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我們就來動手操作,體驗一下這個北鬥最基礎的定位功能。」北鬥導航老師張靈麗在簡單的介紹後,就帶著學生們正式進入主題。

經過十多分鐘的合作,同學們就將核心處理模塊、led顯示屏、定位模塊、電源模塊等組裝好了最基礎的北鬥導航定位設備,並精確地顯示出了所在地的經緯度。

「自己親手組裝設備,更有成就感。」學生尹江浩說,原本他對經緯度定位感受比較抽象,通過北鬥導航系統操作,對經緯度所表現的位置有了更加直觀的印象。

機器人總動員

在智能未來AI教室裡,同學們通過傳感器,將方塊運送到了指定位置。還通過同臺PK的形式,更展示了智能AI在力學、運動學上的運用。

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課程有團隊合作,又有團隊競爭,很有意思。

課程內容全部由學校自由選擇

當前安排的是前所中學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程,接下來安排的是前所中心校。課程內容全部由學校自由選擇。

浙江前所旅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賀龍:「所有科目都由前來研學的學校決定,再由基地進行安排,課程會不斷地進行更新。我們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把住宿樓建好,爭取在明年春季,滿足學校來這裡集體培訓時的住宿需求。」

台州中科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一期總投資2500萬元,佔地面積165畝;以北京中科院航空航天、現代科技為特色的全國性綜合實踐研學基地,整體採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教學區3大部分。

教學大樓區域佔地面積10畝,包括17個科技教室(含航天、人工智慧、AR科技、編程、steam等)、軍事營地、中草藥種植基地等;生活區佔地面積35畝,擁有學生宿舍、書吧、醫務室、餐廳、職業體驗中心、匯報廳等區域。

1606442217000

相關焦點

  • 航空基地著力打造品牌航空文旅研學基地 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多種多樣的飛機模型,科技感十足的航空體驗設備,隨處可見的航空文化元素……4月22日,在位於西安航空基地藍天路的雛鷹展翅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學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對場館內各處細節做最終的修改完善,即將進入試運營階段。
  • 航空航天教育在寧波多所學校破土生根 - 現代金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12月舉辦的寧波市普高科創基地申報活動中,同濟中學申報航空航天項目天文教育科創基地,同濟中學擬在天文教育中心的基礎上,打造天文特色教育學校。目前,航空航天教室已初步建好,理論知識加實踐操作的三年課程體系也已初步搭建。接下來,學校將面向天文特長生和有志向從事這方面專業的學生,推出天文相關大學先修課程,作為選修課內容,為學生從興趣向專業發展打下基礎。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的發展歷程
    從用剛開始用民用導航至今,我們一直使用的都是美國開放的小部分GPS衛星定位導航。隨著我們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的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用上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讓我們一起了解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歷程。1994年,中國衛星導航工程獲批立項,我們正式開始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研製,以北鬥星來進行命名。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揭曉
    央視網消息:昨天(18日),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辦,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獲「技術先鋒」「大國工匠」「終身奉獻」等七大獎項。
  • 在線航天日專訪|航天馭星趙磊: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第五個中國航天日(4.24)即將到來之際,為統籌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推動航天產業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學會計劃聯合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衛星產業投資合作工作委員會讓衛星更好用,讓衛星更易用航天馭星CEO 趙磊航天馭星專注於為商業衛星提供在軌管理解決方案,如今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商業衛星測控網,累計服務衛星數量已達42顆。
  • 埃夫特旗下埃華路機器人與東方紅衛星戰略合作,深耕航空航天領域
    2020年9月,「智造專家,埃夫特」旗下廣東埃華路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華路機器人)與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紅衛星)在深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航空航天領域機器人應用新的徵程。
  • 冷水江:鄉鎮農場「蝶變」 成航天科普研學打卡聖地
    ,連日來的「學習航天文化·播種航天夢想」航天科普系列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市各地1000餘名師生參加。 活動中,師生們先後參觀了航天科普館、中國空軍和陸軍裝備模型、觀看航天科普紀錄片、組裝衛星和嫦娥三號探測器模型等互動體驗。「擴寬了青少年視野,提高青少年學習思維和動手能力。」冷水江二小帶隊李老師說,通過活動培養了青少年學習航天知識和探索宇宙的興趣。
  • 【最美科技工作者】李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五一三所...
    多年來,李林同志以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帶領513所科研人員開拓創新、頑強攻關,圓滿完成了以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北鬥導航衛星工程為代表的重大航天項目和防務裝備研製任務。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林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帶領全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生產,確保了新一代載人飛船、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火星探測器等國家重大航天研製任務在513所不停滯、不拖延、不誤點,為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軍隊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熱烈慶祝"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成功發射,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順利將包含智星一號A星(冠名"昆明一號"衛星)在內的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隨後,衛星天線順利展開,衛星對日,收到遙測信號,實現正常運轉,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航空營】「銀河補習班」中國航天科普教育研學旅行二日營
    是航天人。」-銀河補習班 導演俞白眉2020「銀河補習班」中國航天科普教育研學旅行二日營980元/人上午:麗水市青少年宮門口集合,乘大巴前往橫店,到達後辦理入住。橫店國防科技園營地報到,領取服裝、換裝--成為一名預備「飛行員」。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交匯點為你揭秘北鬥的前行之路
    前後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我國為何對於「北鬥」系統的建設如此執著?記者採訪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的聞新教授和康國華教授,一起探秘北鬥的前行之路。  你早就用上了北鬥,只是你可能不知道——  很多人知道我國發射了北鬥衛星,卻不清楚北鬥早已經提供給人民使用,並向全世界開放。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組圖]
    5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徵高軌、舉北鬥、探深空、出國門、頂風雲,在逐夢星辰大海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個個中國航天「第一」,創造了一個個世界航天「首次」,成功躋身世界先進航天發射中心之列。這是因為轉播電視信號的衛星是租用外國的,租用的時間到了。要是有自己的實用通信衛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放飛我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射高軌衛星的實力。
  • 中航大在「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再獲佳績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楊通 報導:近日,第十一屆「北鬥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BD-CASTIC)頒獎儀式在成都舉行,中國民航大學獲獎師生代表受邀參加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並領獎。在本次全國總決賽中,來自中國民航大學的學生奪得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9項。同時,中航大再次獲得優秀組織獎,2名教師獲評「十佳優秀科技教師」。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  有效載荷部件級國產化水平100% 全球導航定位精度優於5米  北鬥三號「收官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全部有效載荷的研製任務。  「兩年半發射30顆複雜衛星,戰略目標已圓滿達成」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北鬥三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介紹,兩年半的時間發射了30顆衛星,這麼高密度的發射,而且都是複雜衛星,對我國來說跨了很大臺階,戰略目標已經圓滿達成。  「這顆衛星的發射,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最後最重要的一步,也代表著工程建設的結束。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從1到327,為中國航天點讚!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四顆導航衛星。5月份,我國將按計劃發射最後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距北鬥全球組網僅一步之遙!為中國航天點讚!
  • ...少年志比天——記2018級3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研學...
    8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青島九中2018級3班的禮賢學子開啟了「問天」之行。惟茲何功,孰初作之?在綜合展廳,老師給我們講述了現代航空航天的發展歷程,航空專題中的固定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和水下無人機等見證了這個時代的創新科學力量;航天專題中的「東方紅」到「北鬥」,「神舟」到「天宮」,「嫦娥」到「天問」,中國航天從學習到引領,是一代代航天人的薪火相傳和一日萬裡的中國速度。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想要登天,沒有一個強大大火箭筒是不行的。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收官發射一波三折、玉汝於成。
  • 航空院校、航空航天研究所匯總
    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是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遼寧省裝備製造業緊缺人才(航空航天)培養基地,已經基本建設成為「國防科技人才培養基地」、「遼寧老工業振興人才培養基地」 和「空軍後備軍官培養基地」。
  • 南航大學生齊穿雨衣開學,北鬥三號總師雨中談「北鬥精神」
    交匯點訊 9月1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的大操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5000多名本科新生統一穿起藍色的雨衣,在大雨中迎來了開學典禮。  校友代表、航天五院通信導航總體部、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陳忠貴致辭。從南航畢業後,陳忠貴到了航天五院從事衛星的研製工作,所學的知識直接應用到了衛星、飛船等的設計分析中。
  • 2019航天五院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一、調劑專業   調劑專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研究方向:太空飛行器力學環境工程、太空飛行器總裝技術、太空飛行器空間真空熱環境工程、空間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技術、太空飛行器特殊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