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龍網
「『十三五』以來,轄區首條鐵路——鐵路樞紐東環線加快建設,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渝湘高鐵已開工建設,設巴南惠民站。南川至兩江新區高速公路已於10月20日建成通車……」今(8)日上午,重慶市巴南區舉行「十三五」暨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巴南區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楊軍向與會記者詳細介紹了「十三五」期間該區以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以構建重慶主城區南部交通門戶樞紐為目標,著力打造「內外暢通、東西貫通、多式聯通、產業接通、公交外通」綜合交通網絡的建設成效,並就媒體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巴南區「十三五」暨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對外通道大拓展 旅遊交通大發展
「在對外大通道方面,巴南實現了多項突破。」發布會上,楊軍介紹說,「十三五」以來,巴南加快推進渝黔高速公路擴能、渝湘高速複線,連接貴州、廣西的出海通道,項目建成後,巴南對外出口通道數量將由18個增加到25個。佛耳巖碼頭一期、二期形成重慶港主城港區佛耳巖作業區,成為巴南水上運輸主要港口,依託龍洲灣隧道實現公路物流基地與佛耳巖碼頭的快速銜接,形成公、水、鐵多式聯運的綜合交通網絡。
安瀾至綦江的永仁路。巴南區交通局供圖 華龍網發
在幹線公路方面,巴南區大力完善「七橫八縱九聯」綜合交通網絡,建設「七橫八縱」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約47公裡,建設「九聯」路網中瓦青路、永仁路、豐黃路、東溫泉貨運通道等17個重要連接道及旅遊公路約111。4公裡,實施國省道升級改造(大中修)152公裡。
旅遊交通建設方面,巴南區在「十三五」期間完善「七橫八縱九聯」綜合交通網絡,建設「七橫八縱」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約47公裡,建設「九聯」路網中瓦青路、永仁路、豐黃路、東溫泉貨運通道等17個重要連接道及旅遊公路約111。4公裡,實施國省道升級改造(大中修)152公裡。
南彭街道多彩植物園公路路網。巴南區交通局供圖 華龍網發
當前,東溫泉、豐盛、天坪山片區旅遊環線交通網初步形成,全區普通幹線公路網對鄉鎮和重要產業園區、旅遊景區的覆蓋率達到100%。投資約10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近1500公裡,實現了貧困村主要道路硬化率100%,村民小組通達率100%,被評為重慶市「四好農村路」示範區縣。2014年-2018年,巴南區遊客接待總量與旅遊總收入逐年提高,2018年遊客接待總量達39萬人次,同比增長8。0%;實現旅遊總收入11。1億元,同比長9。3%。
打造綠色智慧交通 提升出行服務水平
「十三五」期間,投入500萬元建設投用「智慧公路」項目,實現全區公路管理靜態、動態信息一體化。投入250餘萬元建設投用貨運大數據動態監管平臺,330餘家貨運業戶、4500餘輛貨車納入平臺監管,重點加大對超速、疲勞駕駛等違規違法行為監管力度,平臺上線以來,貨車上線率達95。6%,貨車單車月均違章次數下降15%,在全市排名前列。
巴南雲篆山農村公路。巴南區交通局供圖 華龍網發
「除了硬體基礎設施的完善,公共運輸服務等也更加綠色便捷。」楊軍說,「十三五」期間,巴南建成投用龍洲灣換乘樞紐站、龍洲灣東公租房首末站,依託龍洲灣、外河坪綜合換乘樞紐和城市公交站場設施,實現長途交通與城市交通「無縫換乘」。
目前,巴南區二環內、外公交線路共計180餘條,擁有公交車輛1300餘輛,巴南區公交車人均擁有量由11標臺/每萬人提升至14標臺/每萬人,城區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達到40%,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旅客換乘時間不超過10分鐘,綜合運輸銜接效率和一體化水平明顯提升。
南兩高速公路。巴南區交通局供圖 華龍網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巴南有序推進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實現二環外公交全覆蓋,投入公交車380輛,開通54條常規公交線路、55條定製公交線路,巴南全域公交改造任務全面完成。公交改革實施後,二環外定製公交線路票價比原來票價下浮20%以上,二環外常規公交讓群眾和主城區同等享受「1小時優惠免費換乘」和敬老卡、愛心卡及學生卡公交優惠政策。例如:從李家沱經高速路至石龍,班車客車收取票價為20元,現乘坐公交車僅需12元。
鐵路東環線渝湘雙線特大橋連續梁邊跨順利合攏。巴南區交通局供圖 華龍網發
據悉,接下來的『十四五』期間,巴南交通將圍繞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目標,以提升外交通輻射能力、強化互聯互通水平、提升運輸服務水平、增強交通創新動能為主要發展思路,有效銜接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幹線公路和連接公路提檔升級,促進旅遊產業發展;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備的農村公路網絡,盡力提高公共運輸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經濟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依託境內的高速鐵路、長江航道、高速公路建設,提升對外通道通行能力,完善多式聯運的交通運輸體系,打造重慶南部綜合交通門戶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