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到過一位寶媽的分享:
在第一個寶寶出生的時候,發現剛剛出生的寶寶沒有哭。助產護士見狀就用力地拍打了幾下孩子的屁股,緊接著就聽到孩子哇哇的嘹亮哭聲。當時不了解情況的寶媽在情急之下還很生氣地質問護士:「你打我的孩子幹什麼?」
其實剛出生的新生兒會哭才是正常的表現,如果不哭的話,新生兒往往會接受「被動刺激」,即被其他人拍打下發出哭聲。
有過生育經驗的父母肯定都知道,產婦生孩子時候,若是聽到一聲聲嘹亮的啼哭聲那就證明孩子順利出生了,甚至很多人還會以新生兒的哭聲來判斷孩子是否健康。
新生兒剛出生時那一聲嘹亮的啼哭真的是因為臍帶被剪斷疼哭的嗎既然,新生兒出生後會立即哭是已經為人熟知的事,但是卻沒有多少人知道新生兒為何出生就哭的真正原因。
眾所周知,孩子出生後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把與媽媽相連的臍帶剪掉,由此不少人就會認為是因為剪斷了臍帶,孩子感到疼痛才會啼哭不止。
其實不然,臍帶作為連接胎兒和媽媽橋梁,為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育提供氧氣和營養,雖然臍帶上也分布著各種神經,但屬於非自主神經。
所以剪臍帶時孩子是不會感到疼痛的,對於孩子來說,剪臍帶的感覺就和剪頭髮、剪指甲是一樣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剛出生的寶寶委屈地「哭出來」了呢Ⅰ哭是孩子的本能
哭是孩子的本能之一,孩子剛出生還不具備用肢體動作和語言來表達他的情緒和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哭泣往往是更好的一種情緒表達的方式。
Ⅱ出生前後環境的轉變
胎兒在子宮中的時候溫度在37攝氏度左右,而產房的溫度22攝氏度左右,這是非常大的溫差。
這種溫度的較為強烈的變化會讓胎兒感覺到不適,同時胎兒在子宮中的生活環境是羊水,從一個液態環境到固態環境的變化會讓新生兒感到非常的不適。這時候的寶寶不能分辨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這時候的哭泣其實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而且孩子從本來熟悉的母體中突然分離,面對一個全新而陌生的世界,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
Ⅲ孩子在建立呼吸系統
有的專家提出,新生兒的「哭泣」其實是一種偽裝,本質上是氣體對聲帶的衝擊作用。
胎兒在孕肚子宮中的時候是不呼吸的,通過臍帶獲得氧氣,但是出生後就要自己學會呼吸了。
剛出生的新生兒哭泣是因為非常需要空氣,當孩子張大嘴巴用力呼吸空氣的時候,會使自己的呼吸系統實現第一次從封閉環境到開放環境的轉變,空氣進入使得肺泡開始正常工作進行體內和外界的氣體交換。
在這裡其實我們存在一個傳統的認識上的錯誤:其實剛出生的新生兒哭並不能稱之為是我們正常認知的哭,新生兒呼出氣體的時候經過喉腔會衝擊到聲帶,聲帶振動就會發出類似哭泣的聲音。
所以每個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都會「哭」上一陣兒,等到呼吸系統建立完成後就會停止。
新生兒出生後就會哭其實是一件好事,各位父母不用過度擔心,反而如果沒哭會有一定的危險後果,可能會造成缺氧、呼吸不暢等。如果新生兒不會哭的話,醫護人員會拍打他的腳步、背部來及刺激他哭出來。
新生兒的嚎啕大哭不是受到了委屈,反而是有很多好處的體現
Ⅰ新生兒出生後就哭的好處
①因為孩子還尚未學會說話表達,新生兒出生後哭的第一聲,是在向外界打招呼,告訴爸爸媽媽「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了」。
②新生兒出生後會哭說明呼吸系統已經建立,身體其他的各項器官也會開始運作起來。如果孩子哭得聲音越大證明他的肺活量越大,身體很健康。
Ⅱ不哭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呼吸系統受阻
在新生兒分娩出生的過程中,可能會將一些分泌物、黏液、羊水等吸入氣管,堵塞住呼吸道。等到孩子剛出生後想要藉助空氣呼吸的時候如果沒有哭出聲來,會出現孩子呼吸系統受阻的情況。
這時新生兒的哭是一種胎兒發育的檢測信號,醫護人員可以及時對新生兒進行檢查治療,避免更大的危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