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勒比5》聊到電影裡消失的女人

2021-02-16 雅君的好用分享

Hi,這裡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前幾天去看了迪斯尼出的《加勒比海盜5》。

我愛的傑克船長,還是那樣沒心沒肺,瘋瘋癲癲,生死可以不顧,美色可以放手,但骨子裡的自由浪蕩勁,絕對不丟。

在他之外,我的目光更多落到了女主卡琳娜·史密斯的身上。這姑娘是個天文學家、計時學家、數學家,不僅有智商,愛科學,勇氣也十分可嘉——雖然被愚昧大眾和當局看成女巫逮捕,但她沒有乖乖地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反抗自救。

既能打架越獄,也懂天文地理的她還能在關鍵時刻搭救男主,幫助大部隊找到破解謎題的關鍵。

總之就是一個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女主,而不再是以往好萊塢大片中,經常出現的那種花瓶女主設定。

我看完第二天發了個朋友圈,說這部《加5》在打破人們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在推動性別平等意識上,做得蠻不錯。

發完後,我想了下,之前的4部《加勒比海盜》,其實我也有看過,但是為什麼此前我從來沒關注過影片中女性角色的設定,沒思考過影片傳遞出的性別意識呢?

原因很簡單,我是最近這兩年才有意識地接觸、學習性別平等方面的理念,才知道什麼是性別歧視,什麼是刻板印象,也因此才開始反思自己是否有性別歧視/刻板印象,才會留意自己日常接觸到的那些書籍/電影/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是否有性別歧視/刻板印象。

這並不稀奇。當你都不知道某件事的存在、某個現象的名字時,你很容易壓根就看不見那件事,那個現象。即使這些事每天都在你身邊發生。

比如我會寫一些關於性騷擾/強姦 的科普文章,就會有女生在文章下留言說,「原來我之前遭遇那件事是性騷擾。我此前一直沒意識到。」

接著聊回電影裡的性別意識。

為了更好說明問題,接下來,我會給你介紹2個測試,都不大出名但蠻重要,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它們的存在。

第1個是The Bechdel Test ,「貝克德爾測試」,貝克德爾是一個漫畫家,她在1985年畫了一幅名為《規則》的漫畫發表在連環畫《Dykes to Watch Out For》裡。

講的是兩個人準備去看一場電影,其中一位說,如果電影不滿足這3個條件,她不想去看:

1, 電影中必須出現至少2名女性角色,而且得有名字。

2, 女性角色之間要有對話。

3,她們聊的話題和男性無關。

這就是「貝克德爾測試」的由來。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

現在給你一個任務。

你想一下,你看過的,喜歡的電影裡,有哪些可以通過這個測試?

發現問題了嗎?

很多電影都通不過這個測試,包括那些我們很喜歡的電影,比如《魔戒》三部曲,《阿凡達》、《飛屋環遊記》、《被解救的姜戈》、《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

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少數電影通不過而已。實際上,大多數大銀幕上的片子都通不過。

這讓我們意識到,負責為人們造夢的電影產業很少講述女性故事。大多數電影都是關於男人的生活、感情、歷險、事業,追逐的夢想。

女性在其中是花瓶、是點綴。女性之所以出現在電影中,往往只是為了豐富男性的故事線,交代男性的情感、家庭關係。女性角色的存在除了完善男主的人設之外,別無他用。

這個測試讓我們意識到,日常看的電影中,普遍缺少對女性真實生活的展示。你會思考,現實中,絕對不止2個女性,女人們也會彼此交流,除了關心男性之外,她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但為什麼電影裡很少展示這些呢?

最近這些年,「貝克德爾測試」逐漸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視,他們會把是否通過這個測試作為評論電影的一個參考標準,也有相應的網站( http://bechdeltest.com ),你可以查到歷年上映的電影是否通過這個測試。

當然這個測試的標準並不完善,比如像我在開頭提到的《加5》這部片,雖然有明顯的女權主義色彩(順便科普下,女權主義就是平權主義,核心訴求是,男女平等。),但是因為只有一個女主,她並沒有和其他女性角色對話交流過,也因此通不過「貝克德爾測試」。

好在,我們還有另一個針對這種情況的測試,叫Mako Mori測試

這個測試是一位tumblr網友在2013年提出的,和電影《環太平洋》裡的女主Mako Mori有關,Mako Mori在《環太平洋》裡是一個有自己鮮明個性和行為動機的亞裔女性角色,她有自己的痛楚要消化,有責任要承擔,也有使命要完成。她不是片中任何一個男性的附屬品。

可以說,Mako Mori的角色設定蠻女權主義的。但因為片中她是唯一的女性主角,所以這個有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作用的片子也通不過「貝克德爾測試」。

tumblr網友就此提出了「Mako Mori測試」標準。有3個前提:

1,電影裡至少有一個女性角色;

2,有她自己的完整故事線。

3,這條故事線的存在不是為了支撐其他男性角色的故事線。

用「Mako Mori測試」標準去衡量,《環太平洋》也好,《加5》也好,都能夠通過。

《地心引力》也是1部通不過「貝克德爾測試」但能通過「Mako Mori測試」的片子

當然無論是「Mako Mori測試」還是「貝克德爾測試」,都無法作為標準去判定一部電影的藝術成就高低,也無法準確檢測出一部電影是加重了性別刻板印象,還是推進了性別平等。

有的片子雖然沒有通過這2個測試,但依然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好片子,也有片子雖然通過了,但所講述的內容和性別平等一點關係都沒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一些女同性戀的色情片,能通過測試,但你能說這些片子和平權有什麼關係嗎?顯然沒有嘛。

看到這裡,你可能要問了,既然這2個測試既不能檢測一部片子是否女權,也不能說明片子水準高低,那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它們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做2個反向測試

所謂反向的「Mako Mori測試」,也就是說,片中至少有1個有名字的男性角色,並且他有自己的故事線,而且這條故事線不是為了支撐女性角色的故事線而設立的。

以及反向的「貝克德爾測試」,也就是,片中至少有兩個有名字的男性角色,他們會交談,聊的話題和女人無關。

你會發現,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大多數電影都通過了這2個反向測試。

發現沒有,在電影世界裡,男性的故事得到了廣泛、普遍的講述,男性角色之間也不缺少交流。他們的世界裡,有很多話題可以聊,而不只是圍繞女性。

這就是為什麼反向的「Mako Mori測試」以及反向的「貝克德爾測試」沒必要存在,因為男性沒有被忽視、 被遺忘、被誤解。

這也是為什麼「Mako Mori測試」以及「貝克德爾測試」有必要存在,因為女性被制度性、結構性地忽視了。而這2個簡單的測試讓歧視顯性化

是的,正因為絕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講述的都是男性中心,以男性主導的故事,以至於這成了一個行業慣例,它如此普遍,以至於很多人包括過去的我,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過這個問題的存在。

我看過的一個youtube評論說,如果有一天,我們能看到的,女性視角的片子和男性視角的片子數目相近,那這兩個測試就沒必要存在了。但現在還不行。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科林·斯託克斯(Colin Stokes)在他的TED演講《電影中的男性氣概》裡也提到了「貝克德爾測試」,以此指出電影裡女性角色的缺席。

他還提到了另1個讓人震驚的數字:在美國,每5個女性中就有1名遭遇過性侵犯。

他說:「聽到這個統計數字的瞬間,我想到的是性騷擾者的數量竟然這麼多? 他們是誰?他們怎麼被教出來的? 他們漏學了什麼? 他們是完全接受了電影裡的情節嗎?就是一個男性英雄用暴力打敗壞人,然後獲得獎勵——一個沒有朋友又不說話的女人? 我們是不是也接受了這種故事?」

他指出,他希望他的兒子能看到更多通過了「貝克德爾測試」、並講述英勇女主人公的故事的電影,他希望他的兒子看完電影後會說 「我想加入她的隊伍」, 因為他的兒子將來需要與女性合作。「他應該信任他的姐妹、尊重她們,想與她們為伍,一起對抗那些虐待女性的壞人。」他認為這才是男孩子們需要培養的男性氣概,是尊重女性,平等相待,共同合作,而非把女性當成戰鬥戰利品。

其實女性不是唯一被電影產業邊緣化的群體。你也可以把上面兩個測試裡的女性替換成「有色人種」,把男性替換成「白人」,這就變成了種族版本的測試。

比如種族版本的「Mako Mori測試」就是有沒有一個有色人種角色,在電影中有自己的故事線,並且這條故事線不是為了補充白人的故事線而存在。

能通過這個測試的電影也不多,而且有些通過此測試的電影,往往也是為了襯託白人的高大形象。用一個YouTube播主的話說,「即使是黑人解放主題的片子裡,白人往往也是領導黑人解放的主角。」

所以,我們聊這些測試,也能讓我們自己對性別,對種族,對各種隱性或顯性的歧視/刻板印象更敏感,更能有意識地避免因為刻板印象而傷害他人和自己。

這些簡單易做的測試也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共同忽視了什麼?

我第一次知道這2個測試後的反應是:「哦,原來有這樣的問題。但我過去一直都沒有意識到。」

這兩個測試,只是一個引子,重要的是它們引發的我們對性別平等的思考以及討論和交流。

我們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為什麼那些片子裡一個女性角色都沒有呢?是因為故事發生的背景,不可能出現女性嗎,比如在男監獄裡?還是一個女性也會出現的場合?如果是後者,為什麼明明應該有女性存在的環境裡,女性卻被抹掉了呢?我們可以聊,為什麼片子裡的女性從來不彼此聊天,為什麼她們只和男性聊天,或者為什麼即使她們交談,談話的內容還是圍繞著男人呢?女性的真實生活就是這樣的嗎?

你會有意識地去思考、去鑑別電影傳遞給你的信息,你會意識到,其實不僅只有男性才能在電影中扮演英雄、冒險家,女性也應該有自己的英雄徵途要走,有美好戰役要打才對呀。

我作為一個會寫故事的人,知道這2個測試之後,我在創作時,會自我對話:我所寫的故事在推動性別平等上做得如何?

如果我寫的故事裡,沒有女性出場,或者即便出場了也只是打個醬油,我會思考,我這麼寫,是因為我受男權社會的影響,有性別偏見,還是因為我的故事設定真的需要這麼做,我有某些合理原因呢?

當我們知道了這2個測試設定的意義所在,我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測試標準去測試一部電影是否存在性別刻板印象。

比如,我也可以自創一個簡單的規則,姑且名為「雅君規則」:

1.電影裡至少有一個有名字的女性角色。


2. 女性角色有除了愛情之外的追求,比如事業、智慧、德性上的追求。

能通過這個標準的電影,其實也不多。

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依然是男權社會。女性被歧視、被忽視,被要求必須回歸家庭,必須做賢妻良母,被當成性慾、生育工具、被視為男性附屬物的現象依然存在。

我很喜歡的電影《隱藏人物》,講述黑人女科學家的故事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有人倡導說,希望電影行業從業者都能夠更關注女性的生活,講述更多聰明有力量、有社會責任感、有自我追求的女性的故事。

這個倡導當然很好,但是如何落實呢?

我覺得,需要更多的人去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去談論、去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這需要更多的人去表達、去傳播性別平等意識的思想。

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會做的事情:

作為消費者,我會更願意為那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電影/書籍 等藝術作品付費,我相信,每一分我花出去的錢,都是在為我想要的世界投票。

作為創造者,我會去寫關於性別平等議題的文章,會去傳播我覺得正確的價值觀。我也會鼓勵女性去講述自己的故事,敢於發聲,而不是完全指望男性性別意識覺醒,為自己代言。

我希望有越來越多女性,自己為自己發聲。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以上。

《隱藏人物》的劇照

ios讚賞專用碼

參考資料: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8JuizIXw8

2.http://tvtropes.org/pmwiki/pmwiki.php/UsefulNotes/TheBechdelTest?from=Main.TheBechdelTest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RFu1a143E

4. http://bechdeltest.com

5. https://www.ted.com/talks/colin_stokes_how_movies_teach_manhood

6.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51617/387592/

7.https://www.douban.com/note/219437832/

猜你喜歡:

殺了你,是因為我太愛你 | 有多少家暴,正以愛之名

關於強姦,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 30個謊言和真相

我是如何從厭女症變成女權主義者的


合作/勾搭 請聯繫郵箱

相關焦點

  • 老臘看片|《加勒比海盜5》:被重新定義的海盜電影
    老臘其人: 老臘,電影世界裡的一個遊客。喜歡流連於商業與藝術兼修的電影世界中,渴望享受到不同類型電影的變奏與創新;旗幟鮮明地反對呆板的複製粘貼,毫無保留地抨擊那些缺乏精氣神的電影。《加勒比海盜5》:被重新定義的海盜電影
  • 電影分享《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簡介《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是迪士尼電影公司2015年推出的奇幻歷險電影,也是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作品
  • 【加勒比海盜5】凱拉奈特莉回歸了?!
    繼奧蘭多·布魯姆確認回歸《加勒比海盜5》之後,近日又有好萊塢媒體傳出消息,稱凱拉·奈特莉也將在片中登場
  • 加勒比海盜5的隱藏彩蛋全在這了!
    為什麼所有電影裡殺主角之前都要有一堆儀式?不是要和主角聊人生談理想就是要先玩弄一下主角,搞到最後主角沒殺死自己的命也搭上了。至於影片中和片尾的彩蛋,在下面的章節會詳細的解析。之後這兩女人為了報復傑克,拆了傑克小船上的幾個螺絲,造成了傑克乘船的時候漏水,也就有了第一部電影傑克開場到海港船就沉的梗。
  • 系列電影:《加勒比海盜》1-5部
    迪士尼出品奇幻冒險系列電影《加勒比海盜》是由戈爾·維賓斯基、羅伯·馬歇爾、喬阿吉姆·羅恩尼以及艾斯彭·山德伯格執導,約翰尼·德普、奧蘭多·布魯姆、凱拉·奈特莉等人主演的奇幻冒險電影系列。系列電影包括《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以及《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共5部。系列電影主要講述了17世紀的海盜傑克·斯帕羅充滿危險的加勒比冒險之旅的故事。
  • 加勒比海盜5,網友:這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加勒比
    加勒比海盜5,網友:這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加勒比從第一部加勒比海盜驚豔上映至今已有15年,飄著黑色碳片兒的西班牙恐怖船長是記憶中最大的特點了,作為經典的系列電影續集,總體來說第五部已經很好地繼承了尋寶、解謎、詛咒等特色元素。
  • 《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裡有哪些難忘的細節?
    顯然這部漫威的系列電影沒讓我們失望,除了劇情臺詞讓人捧腹大笑,電影裡的配樂還是那麼的經典,以至於許多影迷都叫這部電影「勁歌金曲」。但比起介紹漫威的電影,我更關注這個5月將會迎來的另一部好萊塢大片 ——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是的,這也是這部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主要講述的是傑克船長一行人將尋找三叉戟,而傑克船長的父親蒂格船長則掌握著關於三叉戟的重要信息的故事...雖然不清楚這部收官之作會帶給我如何的觀感,但想想從2003年出的第一部到現在已經14個年頭了,看這部電影也算是一種情懷了。
  • 【免費看電影】《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DMAX巨幕版!
    ◆《加勒比海盜5》的故事講了什麼?加勒比海盜5發生在沉船灣大戰(加勒比海盜3)的20年後,亡靈船長薩拉查Salazar率領亡靈海盜軍殺出世界的盡頭(即陰間),而他正要尋找傑克·斯派羅船長Jack Sparrow復仇。
  • 【正在熱映】《加勒比海盜5》結局彩蛋解析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電影正在熱影中,這部電影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場面是哪個?是大海被劈開顯露出的絢麗海底世界?還是傑克船長搶銀行的轟轟烈烈?
  • 電影裡都是騙人的,真實歷史上的加勒比海盜,其實是這樣的
    文:木蘭不知不覺中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都已經拍完5了,據說6也在籌備之中。
  • 《加勒比5》史上最不正經主演採訪,講真比電影還搞笑
    時光網獨家採訪這四位清一色的男星們:上到60多歲的「巴博薩船長」傑弗裡·拉什,下到「鮮肉」布蘭頓·思懷茲;從《加勒比海盜》系列中初心未改的「威爾·特納」奧蘭多·布魯姆,到繼自己老婆之後同樣新加入本系列的西班牙大才子「薩拉查船長」哈維爾·巴登。
  • 加勒比海盜5中的「三叉戟」真的毀滅了嗎?
    時隔六年以後,迪士尼推出了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的第五部,2017年5月26日《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上映。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傑克·斯帕羅船長·瓊斯的不死之身,而威爾不僅獲得了重生,還成為了飛行荷蘭人」海盜船的新船長,得到永生,威爾付出的代價就是每隔十年才能上岸一次,其他時間都要待在海洋裡,長大後的亨利·特納聽說了有關神器「三叉戟」的傳說,只要得到三叉戟就能解除大海上一切詛咒的力量。
  • 《加勒比海盜5》:大海啊全是水,這電影啊也很水
    傑克船長(德普飾演)對我來說,《加勒比海盜》從第一部就一下吸引我的主要有兩點。一是電影給我打開了一個海盜世界的大門,跟著他們在無邊的海洋裡冒險,感受驚險和刺激。雖然這些年德普在拍爛片的路上一去不復還,但是對每天看片的猴哥來說,還是看過他不少好片,這裡把我認為德普最好的5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分別是《剪刀手愛德華》《殭屍新娘》《艾德·伍德》《邦尼與瓊》和《加勒比海盜1》,其中前三部都是蒂姆·波頓導演。
  • 《加勒比海盜5》:冒險,永不靠岸
    比如,這是該系列兩部之間間隔最長的一次,長到足以讓人忘記前作的不快並還能重新期待。這也是該系列片長最短的一部,對於故事的七拼八湊也不足以撐起更長時間,這樣就大幅度的省略了那些波瀾不驚的情節和沒完沒了的對話。14年過去了,「加勒比海盜」慢慢變成了「傑克船長曆險記」。眼下,正如調侃的那樣,直接成為了「老人與海」。尤其是傑克船長和年輕男主角在小船裡一起面對鯊魚攻擊的時候。
  • 《加勒比海盜5》:傑克船長德普歸來
    對於忠實「粉絲」來說,《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裡有他們見證過的歲月。時隔六年,傑克船長雖然老了些,但這個角色與約翰尼·德普本人一樣,有個不老的靈魂。電影《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劇照「船的意義,就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就是自由。」時隔6年,傑克船長約翰尼·德普與他那象徵自由的「黑珍珠號」又回來了。一亮相就是熟悉的味道。
  •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宣傳海報◎譯  名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加勒比海盜:惡靈啟航(港)/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死無對證(臺)/加勒比海盜
  • 炸裂電影: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艾略特 / 斯圖爾特·貝亞蒂耶 / 傑夫·內桑森 / 傑·沃爾伯特主演: 約翰尼·德普 / 哈維爾·巴登 / 傑弗裡·拉什/ 布倫頓·思韋茨 / 卡雅·斯考達裡奧 / 類型: 動作 / 奇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5-26(中國大陸/美國)片長: 129分鐘又名: 加勒比海盜:惡靈啟航(港) / 加勒比海盜
  • 《加勒比海盜5》的好與壞
    時隔6年,《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在今年暑期檔強勢上映,於是這部電影怎麼樣?它的表現會如何?我們來分10條細說。1.檔期極佳先別操心差評,《加勒比海盜5》選在了5月26日全球上映,這無論在我國還是北美來說都是絕佳的檔期:在我國,這是端午節小假期前夕;在美國,這也是陣亡將士紀念日前的周末。
  •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死得其所的巴博薩
    、《新木乃伊》以及《加勒比海盜5》這三部所謂的好萊塢大片。不過逐一看下來墊底的還得是《變5》,《新木乃伊》次之,而《加勒比海盜5》又稍好一些,至少在敘事條理上還是比較清晰的,個人認為甚至要好於第二和第三部。當然,作為一個本系列的非死忠粉,也許我的眼光並不那麼苛刻。事實上,如果要把《加勒比海盜5》稱作爛片,那麼「系列電影」可以說是原罪之一。
  • 《加勒比海盜5》彩蛋,你得知道!
    《加勒比海盜5》登陸中國市場兩天天,就捲走了近3億票房電影距離上一部已經過去了整整6年,真的等了好久啊在觀看第五部之前,小景為海盜迷們總結了20個電影信息,希望對你的有用2、改檔期《加勒比海盜5》原本計劃在2015年上映結果延期到了2016年又推到了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