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中陰教授(一)

2021-02-17 法藏 心文化傳播

措尼仁波切  Tsoknyi Rinpoche2013香港中陰教授(一)

開示:措尼仁波切

 

 

四種中陰

大家晚安!

那麼,我到這裡來是代表明就仁波切,我不知道能不能夠做到,但我會盡力做到最好。那麼,今天課程的主題,如你們知道的,是中陰教授。中陰的意思是在中間,或介於某兩種事物之間。首先,我會給大家一個關於我們這次教授的一個概要的介紹。在一個電影播放前,它會有一個預覽,告訴你有關這部電影的概要。所以,我會給你們一個關於接下來我們要做些什麼的簡要介紹。

有四種主要的中陰:此生中陰──你可以寫下來,如果你記憶很好也沒關係,記性普通的話,寫下來,然後帶回家,別打開,(大眾笑),直到下次。第二個中陰是臨終中陰,或是死亡中陰。第三個是法性中陰,就是你的本然實相在一瞥間展現。第四個是投生中陰,這是常聽到的這種投生中陰。你們聽得到我的聲音嗎?還是聽不到?我這邊收到一個投訴,(大眾笑),現在好一點嗎?太大聲嗎?好的,我們檢查一下,現在好一些嗎?

兩種教授和學習方式

那麼,有兩種教授的方法,一種是立基於認知的、理智的瞭解,另一種教授是立基於修持、體驗和感受取向。我們必須擁有這兩種。認知、瞭解釐清許多事情,但它未必能改變我們舊有的、強烈的習慣模式。為了要改變我們舊有的習慣,我們需要感受來介入、然後一再一再地修持,直到它變成自動。為了要讓這種自動狀態發生,我們要一再一再地習慣它,最後,我們自動的腦就會修持法教。有很多習慣也是基於這種自動化的腦而來的,我們必須把這個自動的腦帶入法教,帶入中陰。就像我們開車一樣,我們學會開車以後,你就不需要思考,而是自動的開車。但是,法是這麼困難,我們必須一再一再地思考,透過這個方式,你的感受也投入了,如果我們繼續修持,它就會變成自動。認知的明性、理智的瞭解,與感受取向的體驗,兩者需要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擁有這兩個,那麼我們的生命就能轉變。

我會給講大家一些事例和故事。我在印度學習大約12年,在這12年間很瘦,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寺院的食物非常簡單。然後我去了尼泊爾,有一位僧人也從印度來找我,他說不管你想吃甚麼,我都會幫您煮。我說:好的,沒問題。他知道我的口味,他煮,然後我就吃。9個月後,有一天,有個我的美國朋友從印度來,他見到我,有點嚇到了:仁波切,你長大了(大眾笑)。但不是長高,是橫著長了(仁波切比手勢,大眾笑)。他說:仁波切,你完全吃錯了,我以前看到你,是又瘦又健康,現在你長胖了。他就約了我的廚師和我在明天早上跟他見面。我說:沒問題。第二天早上到來,他就和我以及我的廚師討論,結論是我吃的東西整個錯了,吃錯了,喝錯了。我吃這麼大一碗飯,很少的蔬菜,還有7瓶的可口可樂(大眾笑)。

在那個時代,喝可口可樂算是有點流行的,當然現在不是了。他就給我上了有關食物營養的一課:米飯不是那麼好,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很多的醣份,就如你們現在所知,很多醣份;吃一點飯來幫助你的肌肉,但是要多吃蛋白質和蔬菜。我說:好的。

然後他就講可口可樂。一瓶可樂大概有7到9匙糖,如果你把牙齒放在可樂裡面過一夜的話,明早起來牙齒就不見了(大眾笑)。如果牙齒掉到可樂的瓶子裡,明天就不見了!我就看我的牙齒是否還在那裡(大眾笑),所以我也聽到了這些。第二天我就減少米飯的量,多了些蔬菜。因為過去沒有人告訴我不要吃這麼多飯,所以我不瞭解,我欠缺有關米飯的知識上的瞭解,有人介紹這些知識後,馬上我就可以改變了。

但是可口可樂花了我7年時間(大眾笑),那是因為習慣,以及一些化學成分。我知道可口可樂不好,每次我喝可樂時,我就禪修「牙齒不見了」(大眾笑),我知道可口可樂不好,但我還是喝一點。於此同時,我做一些溝通,我的感受想要喝,我的理智知道可樂不好,我的感受呢,啊,也許明天我不喝了,今天再一杯。所以我需要從我的理智傳送訊息給感受,一旦感受接受了,覺得可口可樂已經夠了,那麼習慣就改變了。

很多習慣存在於身體、感受中,而不光只是存在於思想上。知識可以幫助一些像是吃飯的事,但幫不到可口可樂這種事。

這世界上有兩種教育,一種是立基於資訊的教育,傳遞資訊,但不需要完全改變行為。另外一種教育是自我成長的,聯結到習慣;如果我們不改變習慣,不論我們對於如何改變習慣的瞭解有多少,我們仍然做跟以前一樣的事。現在,我完全不喝可口可樂──但我喝百事可樂(大眾笑),開玩笑的,百事可樂也不喝。唯一的狀況,是當我吃很油膩、重口味的印度食物時,才會喝一點可樂幫助一下消化。

這裡的重點是,你覺察到你的習慣,親善地對待你的習慣,並且一貫地以正確的方式等待你的習慣改變。它不會一夜之間就改變。錯誤的理解可以在一瞬間就改變,但那不是習慣,那只是我們還不知道,當我們知道時,我們就改變了。習慣是存在於肌肉的記憶中,它就在那裡,像一小塊東西,但它能改變,只是需要時間。所以這是學習的兩種方式。一種是立基在認知、瞭解,作為道路的地圖。一個人可以坐下來,一次一次又一次地修持、思惟,在7年之後,你就可以改變,也許不需要用到7年。

死亡、法性、投生中陰決定於此生中陰的現在

在佛法的教導裡面,所有的現象和感知都包含在內,沒有什麼事物是被排除在外,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要逃離的。它可能是愉悅的經驗,也可能是不愉悅的。這意味著,做為一個佛法的修持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沒有死亡,生命就不能完成。我們可能會有一個非常無聊而且很長很長的人生。因為無常,死亡會發生。所以如果你要完成生命的循環,死亡也必須要納入我們的修持之中。不論你喜歡它或不喜歡它,它都會發生。為什麼不去認真研究一下。因為死亡,我們可能欣賞感激我們活著的生命。如果不會死亡,我們可能就不會珍惜我們的生命。所以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那麼,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把痛苦減到最小。有一種方法可以在臨終中陰和法性中陰得到解脫。所有這些都決定於此生中陰。中陰意為兩者之間(in-between),此生中陰意指你出生那一天,直到四大消融的時候,在這之間,我們稱之為此生中陰。從四大消融到外呼吸停止、內呼吸停止、到母光明出現,這稱為臨終中陰。緊接其後,有法性,意思是本然實相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投生中陰的現象,而是在這之間,有本然的實相,這裡有文武百尊,那稱為法性中陰,第三個中陰。

在此之後呢,就是投生中陰,大約有49天,沒有這一生的感知,也沒有法性的認識,這是一種等待投生到六道的狀況,依我們的業力而定。在那個時候,如果你有好的業力、一些修持,因為福德、善業、以及智慧的力量,我們就可能投生到比較高的善趣。但是所有這些,不論你能不能做到,那都決定於這一生,當下這一刻。所以,所有四種中陰都是依於此生中陰來決定。

藉著與學生的互動來調整教授方式

你們瞭解嗎?有跟上我說的嗎?因為我無法讀到你們的臉(大眾笑),太多燈光打在我身上(大眾笑)。展現一些表情給我看,你們瞭解嗎?展現一些臉部表情!(大眾鼓掌),不不不,還不要,抱歉,我不是要求掌聲。因為這是我這一生中第二次在香港給予開示,昨天在中心開示,今天來到這裡。所以,我還不知道香港是怎麼樣,因為在心智的模式方面,或許香港是比較像尼泊爾,或者像德國?我還不知道,我想是在兩者之間(仁波切說 in-between,這個詞也正是「中陰」的意思),是嗎?(大眾笑),工作很勤奮,而且很聰明(大眾笑)。我昨天也講過,我第一次在德國給予開示時,頭兩天時間,我吃了很多苦,因為德國人不知道如何表達,就像這樣子(仁波切表情嚴肅,大眾笑)。美國人就非常有表情,是非常好的演員(大眾笑),他們喜歡時就做這種表情,不喜歡時就做另一種表情,當他們覺得困惑時又是這種表情,覺得沒道理時則是這樣(仁波切示範各種表情,大眾笑),所以,我根據這些反應來給予教導。

但我在德國時,我試了各種方法,他們就是保持沉默(大眾笑)。經過兩天之後,我瞭解到,他們非常聰明,非常有組織能力,他們運用極為分析性的心智。當我說笑話時,他們通常不笑(大眾笑),我知道為什麼,當我說笑話時,他們就分析我的笑話。笑話不該拿來分析的,是嗎?它就只是笑話啊,所以你看,他們是這麼的聰明。所以然後我知道了,好的,所以第三天之後,就變得相當容易了。這是第一天,我們以前沒有接觸,所以我希望我能夠認識你們,也希望你們認識我,然後在這個相互瞭解的基礎上,我們將一起走過各種中陰。

重點是此生中陰

我還不想去到第二、三、四種中陰。你想要活在此生中陰,你要正確的活著,以後要發生的事情都決定於現在。我不想去中陰,第二、三、四個中陰,不是現在,你想要活著,不是嗎?你想活著,我們現在在此生中陰。所以我們要適當地活著,所有未來會到來的其他事物,都完全決定於現在,當下這個時刻。

(未完待續...)



宗薩欽哲仁波切:我要懇求你,千萬不要到處收集上師,成為許多上師的弟子來增長你的我執...

宗薩欽哲仁波切:陷入宗教的時尚,完全是作秀、偽善,裡面空無一物...

宗薩欽哲仁波切】何不抄寫《金剛經》?即使每天只能寫五個字,也是一種積聚福德與智慧非常強而有力的方法!

【宗薩欽哲仁波切】像打麻將一樣的愉悅去修法,才算是「精進」...你是否帶著愉快去做功課呢?

【宗薩欽哲仁波切】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然的孤立!當你置身於一場聚會或足球賽時,試著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不融入於其中...

【宗薩欽哲仁波切】關於修持你必須採用這個態度:經歷一段長途旅行,卻不設定任何目標。這點很重要...

【宗薩欽哲仁波切】為了修行,我們是否必須放棄所有的享受?...

【薩迦法王子】這才是「七支供」的正確打開方式!(哈哈哈,好搞笑,真是這樣子~強烈推薦!)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很遺憾我得這麼說:靈性道路與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馳...

宗薩欽哲仁波切 | 如果你正好有間佛堂,絕對不要養成下面這個壞習慣..

各位同修道友,若有好的佛學文章,大德教言等歡迎推薦,阿彌陀佛,也可加末學私人微信號:mingxinputihuixin

關注後可查閱更多內容!

隨緣轉發,自利利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措尼仁波切《先幸福,再開悟》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實修法
    副書名:措尼仁波切指引「微細身」實修法 作者: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編譯: 臺灣芬陀利迦編譯小組 出版日期:2020年9月1日 語言:中文繁體 定價:460元(臺幣) 本書特色部分內容作者簡介目錄在身與心之間,有一個「第三世界」搞砸了是雷區,搞定了就是寶藏
  • 無雲晴空︱措尼仁波切回憶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
    就世俗的角度而言,我和我的三位兄弟——確吉尼瑪仁波切、慈克秋林仁波切、明就仁波切,當然都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兒子,但這不是我們和他的主要關係。我對仁波切最主要的想法是:他是我的修行導師,是我的根本上師。我相信,我的兄弟也有相同的感受。當祖古烏金仁波切健在時,他把自己主要修行的大圓滿和大手印傳授給無數人。我們也從他那裡領受教法,視他為上師。
  • 布達堪布仁波切簡介
    依止上師布達上師曾經依止過21位藏地的大伏藏師,如:白瑪才旺法王、法王晉美彭措、頂果欽哲仁波切、丹貝旺旭仁波切、白瑪旺嘉法王、拉華洛珠尊者、土登隆多降措活佛、班瑪逞列仁波切、堪布索地等。還有一次,布達上師同時出現在果洛、森格瑪尼堆、瑪曲瑪尼堆等三個地方,三個地方都有熟人或朋友碰到布達上師與其交談,後來大家互相打電話時都提到碰到布達上師的情況,為此還各自在電話裡爭執了起來,都說自己才是真正看到上師的人。想來都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
  • 竹慶本樂仁波切「大圓滿」教授報導
    竹慶本樂仁波切「大圓滿」教授報導本樂仁波切教授圓滿報導/黃靖雅唱著唱著,就證悟了!——本樂仁波切「大圓滿」教授圓滿道歌傳承感動270人  一場如水中月,顯而空、空而顯的「大圓滿」法會,在「吉祥光照全宇宙」聲空不二的道歌聲中,畫下句點。
  • ▷朗忍喇嘛 向巴恩珠仁波切 菩提道次第速疾道有聲書12
    平時因為大師高齡很少應允傳法任務了,因為視力不好,往往看不清楚法本的字跡,還需要旁人將法本用大字體重抄一遍才行,可是那天聽侍者一說,大師馬上答應傳法讓他上來。洛桑那加求法的時候,班禪的視力問題都消失了,馬上傳給他了,其實大師眼睛本身並無大礙,此乃大師的善巧方便。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加措活佛首度公開分享生命感悟的好書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並不是出自哪部佛經,而是出自加措活佛的首部作品,書名就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也是加措活佛,首度公開分享生命沉澱的軌跡與感悟的書!加措活佛是雅江扎噶寺活佛,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同時擔任菩提本願會會長;康巴愛心利民協會秘書長。
  • 明就仁波切的腦波測驗震驚了哈佛教授
    明就仁波切是一個非常自在的生命,這是第一個線索,無論生命中發生了什麼他都隨時放鬆和準備接受,具體可見,明就仁波切長時深入人心的印象,就是一種無盡的耐心和慈心的溫和質量。  為了保證偵測到的結果都可靠而非隨機,他必須很快地連續做四次。從一開始,理奇就深深懷疑這個是否可行。實驗室團隊裡禪修的人 —— 理奇也是其中一個 —— 都知道把心安頓下來,需要花些時間,往往都超過幾分鐘。
  • 至尊上師大寶與怙主司督仁波切之因緣
    尤其是在遍智蔣揚欽則旺波尊者對司督仁波切作了「密義交付」和加持後,便現證了勝義傳的密意。第三世司督仁波切依文殊麥胖仁波切的心願,興建了「講修百部經典之須彌寶山」佛學院,並以雪域藏地師君三尊的本派無垢緣法部,以及蘇氏祖孫、遍智絨隆二師及蔣貢麥胖法王等舊譯先賢們的不共殊勝教授法。
  • 丹貝旺旭仁波切於藏區所掘殊勝伏藏品簡介
    任波切把一生大部分的經歷去傳授隆欽巴大師大圓滿心要教言了,這和仁波切自身與隆欽巴大師的殊勝因緣有關,在任波切的傳記中記載仁波切曾經多次親見隆欽巴大師並獲殊勝加持,並且只要一作意上師就可以在夢境之中拜見大師請益教授。
  • 堪布阿瓊仁波切成就虹光身探究
    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二日的中午十一點鐘的時候,來到了堪布阿瓊仁波切示現修行的地方。那個地方距離婁茂繞寺,差不多一裡路的路程,是一個有著三間房子的破舊的木屋。右邊的房子,就是堪布阿瓊仁波切九年來一直修行、最後圓寂的地方;中間的房子,就是師徒們的餐廳,喝茶吃飯的地方;左邊的房子,就是三個近侍住的了。
  • 秋英多傑仁波切談供曼達
    供曼達就是布施、供養,雖然累劫以來我們已經積聚了一些資糧,但是只有這少分的資糧要來獲得成就是不夠的,所以要不斷的累積資糧是為了能夠快速證得佛果來利益眾生,因此我們應當生起菩提心,為了利益一切的眾生而來修持供曼達,如此一來才能迅速的累積證悟的資糧。在密乘中,供曼達是最殊盛的的修法,透過這些訣竅,能夠最快來累積資糧,證得佛果。
  • 【竹慶本樂仁波切】上師與弟子的關係
    當我們談到金剛乘上師弟子關係中的虔敬心、三昧耶或其它層面時,這些主題有時會令人感到恐懼或備受威脅,但是虔敬心和圓滿的三昧耶戒只要從讚嘆與感恩之心便能生起;我們感謝自己的上師、感謝自己與金剛世界和傳承的聯繫、感謝自己當下的存在、感謝自身存在的延續。讚嘆與感恩之心也是真切體會上師心的關鍵,一方面來說,進入金剛乘世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另一方面,它卻也非常簡單。
  • 第四世多智欽•仁增•丹比尼瑪仁波切簡傳
    大灌頂時,仁波切僅用一寶瓶的甘露水為六千餘弟子灌頂,瓶中的水未加一滴卻流出不斷,使在場的弟子無不對仁波切生起不退轉的虔誠信心。《明晰未來明鏡》載曰:「聖鄔金受持奔也名,華果瑪塘之地脈穴,前未之聖物眾勝伏,緣此等大力域界安」。如是依緣,瓦赫僧珠•所囊挪布應圓滿十地善相而修建了色達大白塔。令人惋惜的是,此殊勝佛塔於公元一九五八年之時被毀。
  • 松吉澤仁仁波切自傳
    遍知上師阿格旺波在《自傳幻化戲論》中授記說:「在我年滿四十五歲的秋天作了一個夢,夢見蔡千·洛塞嘉措和與我無二無別的勒薩瓦·蔣央欽哲旺波一起行走,我們倆趕著一頭白色的騾,馱著一馱經典,到了一個地方。打水拾柴燒茶時,在爐灶的右邊有三枝黃花,左邊有七枝紅花。我問蔡千仁波切:『這是什麼意思?』他說:『三枝黃花是我還要投生三世為弘揚佛法的比丘,這些紅花是您未來七世要顯殊勝咒師相的標記。』
  •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幾件事
    頂果欽哲仁波切的根本上師:雪謙嘉察仁波切  在雪謙寺,每天中午,頂果欽哲會下樓到客廳吃午飯,每次他一出現,就會被曲吉羅卓攔住:今天天氣真糟糕,你為何不跟我一起吃午飯? 六十年代早期,很多大喇嘛到卡林邦去接受敦珠仁波切的教法,他們搭了一個合金的臨時建築來容納這些喇嘛們。在頂果欽哲及家人對面的房間,住著四位堪布。 從堪布們的房間,可以聽到頂果欽哲正在教授《幻化網根本續Guhyagarbha Tantra》,但他們假裝沒聽見。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既往有研究顯示,EGFR-TKI一線治療耐藥後,使用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可改善耐藥患者的預後。 山西省腫瘤醫院宋霞、田瑞芬教授團隊的一項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突變耐藥的患者的研究數據曾多次亮相國際大會,在本次2020 ESMO年會上,該項研究又有最新數據公布,現特邀兩位研究者為我們對該研究進行解讀與分析。
  • 喇嘛赤乃根珠仁波切歷代轉世簡介——大海水滴
    喇嘛赤乃根珠仁波切歷代轉世簡介——大海水滴   願吉祥!
  • 宗薩仁波切—— 《覺者》全輯
    一起來看這部片子吧。《覺者》欽哲仁波切回答——關於為什麼要採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梁冬老師是這樣回答的:「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不是為了快樂》裡面跟我們分享了很多人生的終極問題,這些問題跟我在學習《莊子》中感受到的莊子,高度契合。
  • 我的上師【頂果欽哲仁波切】
    那是個非常吉祥的星期一,當月的初三,米滂仁波切捎來一個訊息,告訴我父母要將我命名為扎西帕久[Tashi Paljor],並要將一顆文殊甘露丸化在液體裡,只要我一出生,甚至還未喝母奶前,就得馬上沾在我的舌頭上。在我出生那一刻,他們就用米滂仁波切的甘露丸,在我舌頭上寫下文殊種子字帝[DHI]。我出生後不久,雙親帶我去見米滂仁波切。
  • 桑傑年巴仁波切
    仁波切後來轉生為印度另一位大學者「森越廷也那」,並不斷追隨自已之願力,化身為多位護持佛法之大修行人,利益無量眾生。 第一世之桑傑年巴仁波切曾為第八世大寶法王‧米切多傑之根本上師,所以桑傑年巴仁波切在噶瑪噶舉傳承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在噶瑪噶舉皈依境中也有桑傑年巴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