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的嘎嘎們》是繼明子抓馬季後,讓我最失望的綜藝。
今年《明子4》和《嘎嘎們》的退出,我真的以為騰訊視頻要在新時代起飛了。
結果交出來的答卷,居然就這?
這麼失望,主要是愛之深,責之切。
它給了我不該有的希望。
某種時刻,我感覺像是孟煩了附體,想為這群認真的嘎嘎們與節目組爭一爭。
認真的嘎嘎們,可謂是開局即巔峰。
節目一開始便給人題材新穎的感覺。別人都在搞音樂選秀,這節目卻搞綜藝咖選秀。
二是比賽形式新穎。導師們在遊樂園裡跟逛景點似的,四位導師插科打諢,驗收學員們的臨場一發技。
一直備受期待的昌叔起了個好頭,放大鏡那個段子真的是有些出人意表。
但那個瘋狗派脫口秀代表付航起初在選手中挺受好評,結果表現拉胯。
付航在B站是有號的,我看過幾個他線下的視頻,風格跟卡姆相似,喜歡亂炸場。
我本以為他會有那種低開高走的劇本,結果居然一直垮到淘汰。
不過一發技考核這麼下來,儘管亮點與尬點齊飛,但確實給我非常大的驚喜。
之前是不知道這節目,是看了郭本尼的恰飯視頻被安利的。
但評論區很多網友都說看不下去,其實技巧就是:亮點看選手表現,尬點就看導師反應。
每次看李誕跟大張偉刨爛梗,我都喜聞樂見,因為尬的點就該拆。
前面幾期的觀感不要太愉快,一度讓我都不太想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了。
當時我還跟朋友立了個FLAG:認為這麼新穎的節目,是可以載入國內綜藝進化史的。
結果後面就讓我啪啪打臉,賊疼。
疼的不是臉,是心。
一發技以後,接著又是舞臺考核。
讓各位選手選導師的舞臺考核,然後李誕、大張偉、陳偉霆、何炅開堂授課。
但看下來除了大張偉的課堂是有乾貨的以外,其餘三個都是看了個寂寞。
何炅讓大家考試?李誕傳授電梯廣告經驗?
陳偉霆講什麼表情管理,但結果一直在跟錘娜麗莎搞CP線?
然後就到了考核當天發現,選舞臺考核也是選了個寂寞。
因為之前許多選手都因為怕李誕——主要是李誕就是搞喜劇的,要求高——紛紛優先選擇何炅和陳偉霆的舞臺。
但最後無論是哪個舞臺考核,依舊是四位導師一塊給選手打分。
黑人懵逼臉二連擊。
節目已經這麼多期了,都沒有給選手足夠的形象塑造。
大家對於選手的印象都只停留在第一次候場間裡的自我介紹,和一發技考核上。
比如李飛,就是一個完全被高估的例子,因為沒有足夠的喜劇底蘊,只是靠人氣走到了後面。
但其他的選手,許多是一直做喜劇過來的,卻臉也沒露幾回,觀眾對於他們連臉熟都說不上。
而且現在的觀眾不傻,對於一個選手的評判:永遠不是看他怎麼介紹自己,而是看這個人做了什麼。
並且這些選手分組後,我們也無從得知他們最後舞臺呈現中每個人的司職安排。基本都是素人選手,裡面也有男團女團的成員,但普通觀眾根本不了解他們。
所有東西都混亂的,然後一股腦的就上去了,就感覺他們腦門就差寫上「就是要逗笑你」的幾個大字了。
本來我覺得這裡已經算是節目組的蜜汁操作巔峰了,
沒想到考核結束以後,他們就開始搞聯歡晚會了?
接著還莫名其妙的宣布,接下來要淘汰一批選手?
拜託,我連選手都還沒認全呢,這就開始淘汰了?
而且他們有被訓練過嗎?
四位導師給他們就上了一節課就叫訓練過了嗎?
接著好幾個之前一發技和舞臺考核都表現得很好的選手,結果因為人氣問題被淘汰了。
而從頭尬到尾的許天奇,還有一些男團女團選手的表演比許天奇還沒亮點,居然就這麼撐過來了。
後面的四角大戰,確實很有想法。
大張偉發現局面失控後,硬著頭皮尬演到結束。
而何炅也展現了一波什麼叫專業主持人的降維打擊。
李誕跟大張偉等於是在這個賽段被碾壓了。
陳偉霆那組儘管很有想法,但還是抵不過何炅強大的控場能力。
其實四角大戰這一段,我認為確實可以載入國內綜藝進化史了。
這種呈現是我在國產綜藝裡沒見過的,臺前幕後都呈現在觀眾面前,具象化的展現出電視人們之間的廝殺。
(國外的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有人知道原始出處,可以在評論區給我普及一下)
但實在架不住節目組太坑。
浪費了許多好選手,而讓一些光有人氣卻沒實力的選手撐了那麼多輪,結果依舊沒有好表現。
而且最新一期昌叔在人氣值公布的時候,他居然說這些人在這邊已經呆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
我原本以為節目組因為壓縮拍攝周期,所以才這麼著急。
結果真相是,這麼一群選手已經讓節目組養了快半年,結果才拍出這麼些東西。還要用少兒聯歡晚會跟人氣值公布的部分,塞滿整整一期時長。
節目組這種蜜汁操作,我真的是服了。
果然是用心做製作,用屁股當導演。
其實《認真的嘎嘎們》的問題是現在許多無論什麼類型選秀類節目的典型:到底是作品綜藝,還是選秀綜藝?
目前國內只有綜藝導演嚴敏看出了本質,也付諸實踐——它們就是真人秀。
真人秀應當是以人個主要線索,把整個臺前幕後都放在觀眾視線內。
因為現在的觀眾已經不是只滿足於舞臺上的東西,他們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東西,比如「本質」。
之前爆紅的爸爸去哪兒、超人回來了,觀眾們真的在意這些明星是怎麼跟孩子相處的嗎?並不見得,更多的是觀眾們想看到明星光鮮亮麗背後的那一面。而後面芒果的我家系列,就更接近這點,但還是差了點意思。
但這個所謂的「本質」是不可能被看見的,也是不可能被放在檯面上的,所以真人秀導演需要滿足觀眾——為觀眾創造一個「本質」。
認真的嘎嘎們面臨的就是以上的問題。他們一味的去展現臺上,卻不給觀眾看這些綜藝咖背後的努力。
其實認真的嘎嘎們已經一隻腳踩在真人秀的門檻上了,但結果還是退回到了喜劇選秀節目的限制中去。就差一步,沒能實現質的飛躍。
認真的嘎嘎們其實就是一個游離在選秀與真人秀之間的時代悲劇。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