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給孩子餵飯的家長看過來:教你5個妙招,讓娃從此愛上吃飯

2020-12-22 Ada媽媽深呼吸

導讀:

今天去朋友家,她的兒子快4歲了,吃飯時孩子說沒玩兒夠,朋友就端著碗跟著孩子後面,一口一口的邊餵邊玩兒,Ada看到小弟弟玩兒,也有點坐不住了,朋友說道:

你可別學小弟弟啊,小弟弟吃飯習慣不好,阿姨如果不餵他就不吃。

然後,朋友跟我感嘆,孩子在家吃飯從來都得喂,要不就不肯好好吃。

接著我們聊起了Ada大概2歲半的時候,我們一起參加一個婚宴,吃飯時全程我沒有管過,大快朵頤之後,她自己就下地玩兒了。最後上麵條的時候,我又把她喊上桌,吃了半碗麵條。

那個桌上基本都是當姥姥、奶奶的人,都對Ada喜歡的不得了,說這孩子吃飯也太省心了,一點都不用管,如果我家孫子/外甥也這樣,就知足了......

閨蜜問我,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有沒有什麼訣竅,我想想還真的有,就是早早鍛鍊孩子獨立吃飯,不要破壞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和感覺

其實讓孩子愛上吃飯,真不是什麼難事兒,吃飯是所有動物的天性,現在的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的這份天性給抹殺了。

包 麻麻為大家總結了5個妙招,讓孩子吃飯不再困難。

第一、手抓吃東西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各種敏感期,在6、7個月時,就可以鍛鍊用手抓食物吃了,千萬不怕麻煩,如果因為怕孩子弄髒衣服和地面,而不讓孩子經歷這個過程,將來想讓孩子自己吃飯就不那麼容易了。

這個階段可以準備各種食物,讓孩子鍛鍊用手拿著吃,比如溶豆、煮熟的水果丁、磨牙餅幹之類的,這個過程不僅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還會鍛鍊手指的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

第二、技能再上新臺階:把勺子還給寶寶

當寶寶能夠嫻熟的用手抓東西吃時,接下來就是用勺子舀起食物送到嘴裡了,大概是在10個月到1歲左右

其實這時候特別考驗家長的耐心和毅力,畢竟孩子有可能需要練習好久,才能做到把勺子送進嘴裡,他可能會弄得滿身都是,也可能會把飯碗打翻在地

但是這個階段對寶寶而言非常重要,建議給孩子準備個專門的寶寶餐椅,可以準備個吸盤碗,戴上防水圍兜,然後讓孩子可勁兒「霍霍」吧。

等孩子吃飯香香的時候,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辛苦忍耐的你。

第三、讓孩子獨立進食

1歲到2歲的孩子,是培養獨立吃飯的最佳時機,尤其是前面基礎打牢了,父母就該放手了,這個時期孩子也慢慢開始發展出自我意識,喜歡探索、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如果不儘早讓孩子獨立吃飯,等到3歲上幼兒園前,才想起來訓練孩子,已經晚了,孩子已經習慣了被父母喂,幹嗎還自己動手呢?多少孩子上幼兒園的開始階段,都需要老師餵飯,還有的每頓飯都能吃到飯涼了才完事兒。

第四、放下你的焦慮,不要讓孩子討厭吃飯

當精心製作了一頓營養全面的輔食,孩子卻不愛吃,這時候你會是什麼反應呢?是不是會苦口婆心,甚至威逼利誘讓孩子把飯吃了?

這時候不妨想想:

你做飯的時候會做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嗎?你愛吃的東西一定有營養嗎?你的味覺是不是更喜愛垃圾食物?你會每頓飯都有胃口嗎?是不是也有不愛吃飯的時候?當自己回答完這些問題,你所焦慮、憂心的孩子吃飯的種種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了。

當孩子不想吃飯時由他去,孩子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不要以有營養為藉口逼孩子吃,把孩子吃飯當作一件平常事,不要過多的關注。

總之,吃飯是人的本能,如果一個人連吃飯的自主性都沒有,那麼一定是這種感覺被人為破壞掉了。

第五、切記:不要給可以獨立進食的孩子餵飯

現在有多少家長,孩子都五六歲了,甚至更大,還在追著餵飯?

吃飯既然是本能,有誰餓了會不知道吃飯呢?天天被餵飯的孩子,說白了,家長從來沒有把他當作獨立的人。

還有的孩子哪怕餓幾頓,也對食物提不起興趣,那就是平時餵養孩子過程中,把脾給傷著了,脾負責運化食物,輸送水谷精微給身體各個部分,脾不足的孩子就會不愛吃飯

父母強制餵飯,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更吸收不了,形成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不妨找專業的醫生調理一下。

孩子被動餵飯,就會失去對食物的興趣,還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孩子變得不聽話,餵飯也會是深層次的原因之一。因為餵飯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破壞孩子感覺的行為,大人打著愛的名義,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覺不到被尊重

久而久之,他也很難學會尊重他人的感覺,難以形成同理心,教育起來就會有困難

當有權威監督時,孩子或許會因為懼怕守規則,但是由於沒有完成自我的整合,沒有外在壓力時,很容易放飛自我、破壞規則

如果愛自己的孩子,請從小教會他獨自吃飯。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相關焦點

  • 「中國式餵飯」坑了媽害了娃,獨立吃飯的重要性,多數媽媽忽略了
    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吃飯,整個餵飯的過程不僅耗費時間還異常艱難,不是追來追去,就是東一口西一口,到最後孩子到是吃好了,可媽媽只能吃些餐桌上的殘羹剩飯。
  • 「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父母學會「1期3招」,讓娃乖乖吃飯
    孩子「吃好睡好」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小孩子不吃飯就成了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對於爺爺奶奶而言,看到寶貝孫子孫女不吃飯,怎能「善罷甘休」?於是他們追著娃,一口一口地喂,最後,飯涼了,孩子也吃不了幾口。但其實,這種「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的,要想讓寶寶乖乖吃飯,家長還需「刨根問底」,對症下藥。
  • 孩子吃飯總要人餵,如何讓娃獨立進食?
    橙子始終認為寶寶自己吃飯是個很自然的事情,能力到了,肯定就會了。以前都是一窩蜂的去追著喂,現在好像衝向另外一個極端,一窩蜂的逼著孩子自己吃,一歲不會用勺子好像就落後了似的。要注意觀察,覺得娃折騰累了,就提供一下餵飯服務。如果被拒絕,那就乖乖撤桌子。不要妄想讓娃「多吃最後兩口」,你絕對餵不進去的,相信我!如果擔心寶寶實在吃太少,就提供一些手指食物作為補充。關於娃怎麼餵自己,用手還是用餐具,怎麼拿勺子等等統統不要管也不要教,頂多教一次做個示範,讓娃自己去探索合適他自己的方式。
  • 餵飯寶寶走紅,一娃吃飯全家「伺候」,「小皇帝」是這樣煉成的
    如果孩子有能力自己吃飯,卻仍然保持著需要餵飯、追飯的習慣,很可能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孩子的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小朋友就像天生不知道餓似的,吃頓飯特別費勁,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家長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中國式餵飯」給孩子帶來傷害,做到這3點,孩子自己乖乖吃飯
    隨著孩子逐漸地成長,家長們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吃飯問題。大多數孩子是不愛吃飯的,如果不愛吃飯,就會缺乏營養,導致孩子成長受到影響,這也就是家長為什麼如此頭疼的原因。為解決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家長就會端著飯碗追著孩子到處跑,「中國式餵飯」由此產生。
  • 這樣餵飯,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改還來得及!
    其實我們也應該理解老人,他們心裡也不想給娃餵飯,但確實也是害怕孩子會有吃不飽、不長肉、長不高、營養不良的情況。不過,話說回來,孩子獨立吃飯也有敏感期!咱還是得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什麼是孩子自主吃飯敏感期?一般來說,當孩子表現出自己吃飯的意願,這時,會伴隨一些「信號」,就是我們所說的敏感期了。
  • 「中國式」餵飯影響孩子發育,父母快停手,學會三招讓娃乖乖吃飯
    但其實這種「中國式」餵飯的行為對孩子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案例:「中國式」餵飯對孩子影響大小張家有個兒子,由於夫妻倆工作忙碌,沒有太多時間管孩子,所以大多數時候,孩子的飲食起居都是奶奶在負責。在這種強烈的控制欲望下展現出的「餵」的確是中國人特有的方式。傳統的餵飯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利,作為家長一定要立即停止,教會孩子主動吃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收穫更好的成長。學會這3招寶寶乖乖吃飯不是問題「想要身體好就好好吃飯」,這句話流傳至今,好好吃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孩子不吃怎麼辦?王宏哲:不哄不騙的餵飯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餵孩子吃飯,一個媽媽們看似簡單的事情,卻是很多媽媽總在觸犯的教養雷區。由於父母錯誤的餵養習慣,不但自己會慪氣發火,而且孩子的飯量也越來越少。孩子不愛吃飯,出現偏食厭食,問題的根源不是孩子不愛吃,而是父母錯誤的餵養方式導致的。
  • 請停止「中國式餵飯」,越餵孩子越不吃,3招讓寶寶乖乖自己吃飯
    原來,孩子到了自己要學會自己吃飯的年紀了,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特別鬧騰,王奶奶每次餵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是端著飯碗追著孩子滿屋子跑,通常一頓飯吃下來就要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孩子不肯老老實實坐著吃飯,王奶奶只好把平板電腦放在面前,播放著動畫片,趁孩子專心看動畫時餵他。結果後來孩子不看動畫片,就不肯吃飯了,常常為此大哭大鬧。
  • 「中國式餵飯」對寶寶沒有好處,父母該早點停止,讓娃獨立吃飯
    很多生活上面的問題也都需要父母在背後去幫著處理,自己也很難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這樣的一種中國式餵飯的情況,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深思。為什麼中國式餵飯會出現呢?1、父母對孩子的寵溺心理其實孩子很多的習慣,很多的行為都是在父母的驕縱之中養成的,正是因為在孩子第一次不想自己吃飯就有父母在旁邊餵飯,感受到了這一份輕鬆之後,很多的孩子便養成了依賴性,中國式餵飯的情況會盛行,歸根到底都在於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沒有從根源上去制止,一味地對孩子寵溺。
  • 別再自作多情式給孩子餵飯了!苦了自己毀了娃
    我煮的飯到底是有多難吃扭頭閃躲死不肯張嘴大型餵飯戰場實錄鬥智鬥勇心太累2、剝剝剝【幫廚寶寶】盼盼,1歲3個月【親媽反饋】盼盼都是讓我來餵飯,飯來張口。2.第一次教剝雞蛋,家長可以先給蛋殼弄個缺口,讓寶寶順著剝。3.留意看寶寶剝殼過程,以防劃傷手指、誤食碎殼。
  • 孩子貪玩不肯吃飯,婆婆經常餵湯泡飯?當心,孩子身體發育成問題
    鄰居寶媽晶晶家的寶寶也是如此,1歲9個月的寶寶已經學會走路了,跑也不成問題,但讓晶晶和孩子奶奶煩惱的是寶寶不肯乖乖坐下來吃飯。為此,晶晶每次給寶寶餵飯還會費心思給他買玩具或陪他做遊戲,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玩著玩著就不餓了,飯也沒有吃多少。
  • 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
    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時間:2020-12-14 19:15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育兒小課堂:讓娃愛上吃飯 這些小竅門你學會了嗎? 有的寶寶總是把零食當飯吃,不好好吃飯,讓爸爸媽媽十分頭疼。
  • 比鹽和糖「危險」的調料,若每天餵娃吃,積食脾虛,個頭矮不長個
    休年假的時候,去了遠方姑姑家度假,姑姑的孫子5歲了,小名叫六六,一家人都很寵愛他。去到的當天已經晚上九點了,鼓鼓還在給自己的孫子餵飯,好奇問了下為何這麼晚了才給孩子吃飯?姑姑搖搖頭說,六六最近總是不想吃飯,餵幾就跑,姑姑擔心六六營養不良,所以即使到了晚上也會抽空餵孩子。
  • 「我不追著娃餵飯」說這話的人,為啥最後都打臉了?很無奈的
    90後閨蜜,自詡新時代女性,每次看見有家長追尾孩子餵飯,都搖頭嘆氣,一臉恨鐵不成鋼地說:「這實在是太寵愛孩子了,等我有了孩子以後,一定要摒棄傳統落後的育兒方法,讓孩子自己吃飯」。但是,你能想像嗎?閨蜜有了孩子後,卻打臉了,每天追著孩子餵飯......追著給孩子餵飯,不利於成長健康中國父母追著孩子餵飯的場景,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
  • 拒絕王祖藍式「恐嚇+欺騙」餵飯法,愛孩子,從給他吃飯自由開始
    在某節目中,新晉奶爸王祖藍給女兒餵飯的視頻火了,不僅引來節目裡嘉賓們的誇讚,網友們更是盛讚王祖藍的餵飯方式堪稱「教科書」。王祖藍的做法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如果孩子經常經歷強迫進食,可能會導致他內心對吃飯的恐懼,這種恐懼會成為他「好好吃飯」的內在障礙,孩子可能會將吃飯、飢餓感、坐餐椅都與這種恐懼聯繫在一起,這種負面經歷會讓孩子即使感到餓也不願意吃飯,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家長只會覺得自己餵飯越來越辛苦。
  • 改變吃飯的「規矩」,孩子愛吃飯,開心你我他!
    孩子不會規矩吃飯,因為規矩「太枯燥」了。如果,你讓孩子一本正經坐著吃30分鐘的話,孩子想出去玩的想法可能有100分鐘。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快要瘋了:「每次吃飯,像追野狗一樣!」孩子吃飯,到底是餵的問題,還是吃的問題,還是氛圍的問題?該這樣吃飯,每天不用擔心孩子不長肉。
  • 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五歲男孩不餵不吃飯,寶媽跟著頭大 樂樂是一個五歲的男孩,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別看樂樂在幼兒園聽話乖巧,可一回家就變成了小少爺,尤其到了吃飯的時候,樂樂就變了樣子。
  • 「寶寶不吃飯,餓一頓就好了」?:拜託,別再害孩子了!
    前段時間,我在《別再「自殺式」給孩子餵飯了!苦了自己還毀了娃!》中有提到:爸爸媽媽就要尊重寶寶的進食意願。這話一說,然後很多爸媽就get到了——不聽話,餓一頓就好了!可沒過幾天,又有一些家長來問我:「為什麼這個方法不見效呀!我家孩子餓了一天,也沒主動要飯吃呢!
  • 對於不愛吃飯的孩子,追著餵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們有做對嗎?
    對於不愛吃飯的孩子,追著餵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們有做對嗎?沒有孩子之前,家長們都是想吃啥吃啥,有了孩子以後,家長們是想吃啥沒啥,自己吃不飽不說,還要追著孩子餵飯,那麼孩子不喜歡吃飯,非常的挑食,到底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