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荷西謀殺案》終於上線了8個網絡平臺,這部戲從2017年完成拍攝,2018年亮相香港國際電影節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之後便銷聲匿跡,一直拖到去年報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後,今年才得以在香港上映,而內地則無緣影院,在八大平臺同步上線。
看完電影,便更加肯定之前的憂慮,只入圍演員單項獎的電影,質量上肯定存在問題。
《聖荷西謀殺案》從編劇、導演到剪輯仿佛都沒有了靈魂,故事不連貫,閃回突兀,人物轉折突然等問題,讓電影很難與優質影片掛上鉤。
可是儘管這麼多問題,卻依然掩蓋不了鄭秀文表演的突出。在片中,她是一個為了愛情十分偏執的女人,不僅謀殺親夫,還串通情人假扮她原來的老公,隨著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她慢慢展現出了邪惡、猙獰、執拗的一面,每一種情緒都呈現得恰到好處。
鄭秀文此前已經有九部電影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了,儘管每一次都沒能最終獲獎,但從她早期喜劇電影的所謂「本色演出」,再到看《花椒之味》以及《聖荷西謀殺案》中沒有了固有影子,她每一次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當前的港產片,出圈的大部分是合拍片,合拍片一般起用本土男演員加內地女演員,留給本土女演員的選擇並不多,再加上本地小成本電影越來越少,香港女演員是很難再回到張曼玉、鍾楚紅、鄭裕玲、邱淑貞等人百花爭豔的年代了,但看完《聖荷西謀殺案》之後,我會慶幸還有個戰鬥力如此強勁的鄭秀文,她在影壇摸爬滾打多年,漸漸地成長為一個真正的演員,也成為本土餘下不多的女演員中實力與魅力最突出的一位。
《聖荷西謀殺案》改編自莊梅巖的同名舞臺劇,劇情設置上是非常有看點,懸疑性質十足的。一對準備迎接小生命的模範夫妻,因為妻子的女性好友前來探訪,牽出了背後的一宗血案。
原來,所有人看到的只是表象,實際上女性的丈夫早已經去世,而我們看到的只是她的「替身」,這位替身因為捲入了女性的殺夫命案,不得不繼續「偽裝」,扮演著恩愛夫妻。
但他們的矛盾早已經深埋,丈夫阿tang(佟大為飾)想有自己的事業,妻子阿玲(鄭秀文飾)因為害怕東窗事發,一直控制著他,不給他接觸朋友,不讓他有外出闖蕩的機會,漸漸地兩人變得同床異夢。
阿tang更加與阿玲的女性朋友yanny(蔡卓妍飾)發生了曖昧,被控制得喘不過氣的他忽然心生一計,妄圖照搬此前的計劃,讓阿玲喪命,用yanny取代之……
這是不是很帶感?其實劇情有非常多可以發揮的地方,舞臺劇場景有限,靠的是肢體語言與臺詞,但是電影則不同,可以從多個維度去探討每個人的性格成因。為什麼阿玲會害怕前夫?為什麼阿tang會開始有了「復仇」計劃?Yanny每次談及工作和戀情都左右躲閃,她在香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過去?……這些疑問都會隨著劇情的推進去鋪開。
導演選擇了最零散的方法去揭開謎底,那就是:無處不在的閃回。每個人的過去都與現實交織,然而穿插得十分錯亂,以至於每次入戲的時候,就被拉回現實了。
而且全片幾次衝突都是靠臺詞完成,不能很好地借用電影語言去傳達人物內心,就像是把舞臺劇生硬地搬上大銀幕,也非常影響觀眾投入角色。最後還把一段道理化成了字幕,讓人看了也不太舒服。
一個好劇本,遭遇了不夠功底的導演就是災難,《聖荷西謀殺案》便是如此。好在幾位演員的表演還算是到位,起碼不至於讓觀眾那麼出戲。
此前鄭秀文和蔡卓妍也憑藉此片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的提名,從成片來看,提名一點也不水,尤其是鄭秀文,在成片如此災難、劇本如此零散的情況下,依靠一己之力把電影的質感抬了起來,非常不容易了。
電影中有幾幕戲是讓我印象深刻的。
首先是最後的監獄戲,五味雜陳的感覺被她詮釋得溢出屏幕。當最後阿sa說到了她的女兒,她低垂的眼角立馬抬了起來,眼神放出了一絲從未有過的光彩,她強行擠出了一絲微笑,任由淚水不停滑落,她不停點著頭,此刻沒有臺詞,卻像是道盡千言萬語,那份無奈、那份懊悔、那份愧疚……層次感滿分!
還有一處是給佟大為縫針,拍得有點血腥,驚恐之後強行鎮定的情緒傳達非常到位,讓人看得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片中好幾幕是跟佟大為爭吵,每一處的情緒起伏和收放都恰到好處,可能是內地與香港表演方式的差異,佟大為的反應有點過,這裡指的是肢體語言方面雖然很到位,但是情緒傳達不夠精準。
在車上他摘掉眼鏡,意圖做回自己,回家才有如此舉動,但整體變化呈現得不夠立體,或許是劇本和剪輯使得最終呈現得不夠完美。
蔡卓妍整體不過不失,在家洗衣服以及最後開車離開的哭戲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成片沒有給她太多的加成空間。
港片式微,港產片的男主角們都老了,來來回回就是古天樂、劉德華、郭富城、張家輝,年輕人鮮有用武之地;女演員更甚,在合拍片盛行的當下,內地演員必須一定比例,因此合拍片選用的大部分是內地女演員來搭配香港影帝,港產片女演員的空間也在日漸縮水。
當前依然能打的女演員屈指可數,今年金像獎提名中我們驚喜看到了《幻愛》中的蔡思韻,但她畢竟太年輕,未來如何還說不定,參考此前《狂舞派》的顏卓靈,幾部片子之後也依舊沒有太多好機會。
而鄭秀文,可以說是持續了20多年的電影生涯,金像獎對手從張曼玉、章子怡再過渡到周冬雨,儘管每次都拿不到獎,但依舊存在感十足,這也是旁人難以企及的。
鄭秀文貴為樂壇天后,在影壇卻也不容小覷。
千禧年前後,她開始在香港開啟了自己票房天后的路子:從《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鍾無豔》到《盲探》,可以說是把喜劇天賦發揮到了極致。在內地電影圈,連章子怡都想嘗試喜劇路線而不得,鄭秀文卻輕輕鬆鬆就靠著自帶的神經質天賦,每一部都把觀眾逗得合不攏嘴。
她想轉型,她有一顆想當好演員,演好每一個角色的心,因此她挑戰了關錦鵬的《長恨歌》,可惜失敗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看到她獻出驚豔的銀幕演出了,2013年的《盲探》之後,忽然去年到今年她帶來了兩部讓人無比驚喜的作品——《花椒之味》與《聖荷西謀殺案》。
前陣洗盡鉛華,沒有一丁點鄭秀文的影子,她的樸實與真情流露打動了許多觀眾,包括我自己。沒想到《聖荷西謀殺案》的驚喜更大,執拗、偏執、為愛痴狂、隱忍與後悔,整人之後的沾沾自喜、陰狠凌厲的眼神……一切都不是從前看過的那個鄭秀文。
這次她不再是「本色出演」,我們看不到她身上任何的明星影子,好幾幕都是素顏,甚至有皺紋,這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她作為演員的那份韌性,走過無數年月,她靠著經歷、沉澱、不斷打磨的演技最終突破了自己,她不只是一個明星,更可以說是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演員。
實際上,能演好喜劇的女演員真的不多,儘管沒有誇張到「百年周星馳」這個地步,但放眼香港演藝圈,除了前輩吳君如、鄭裕玲之外,中生代能扛起喜劇大旗的女演員確實僅有鄭秀文。
喜劇的演出絲毫不比正劇來的容易,就像趙薇此前說的:「能演喜劇的演員很容易就演好悲劇,但是演悲劇的演員卻不一定能詮釋出喜感」,能讓觀眾開懷大笑已經不簡單,同時把藝術性與思想性悄悄地移注其中,其實已抵達喜劇片的高級境界。至於個人演出的類型化,其實能夠充分發揮到本人的獨特魅力並將其和諧地注入角色,形成一種獨特的個性表演,也並非人人都能做到。
從愛情喜劇中從獨樹一幟的表演,再到《長恨歌》轉型的失敗、再到《盲探》的演技「開竅」,多年的生活歷練與演技沉澱讓她再次投入光影的懷抱,給我們帶來了這兩部如此精彩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鄭秀文。
有人問她,《聖荷西謀殺案》沒有拿到影后,可惜嗎?她說,如果一個演員只拿獎項作為指標,那麼她該活得多麼痛苦。現階段,她只想爭取更多更好的角色,體驗不一樣的戲中人生便已經滿足,對獎項的執著早已放下。
拿獎靠的是運氣,但沉澱靠的是積累。人生如戲,有悲有喜,經過這麼多的風浪與波折,才迎來今天的蛻變。
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體驗角色的魅力,有故事有經歷她才帶來了這麼多不一樣的表演。在港片式微,本土女演員屈指可數的當下,慶幸還有鄭秀文,撐起了香港女演員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