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點擊上方藍色【大家】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一
電影《梅蘭芳》裡,當年給慈禧太后唱過戲的十三燕(原型是譚鑫培)跟人打賭,把家產輸沒了,賭氣拿出當年慈禧老佛爺賞的黃馬褂,要押給人家。下人拿給他看,他萬般不舍,仿佛性命一般。最後戲輸了,馬褂也輸給了人家,老人家丟了命根子,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老炮兒》的結尾,有著異曲同工的意思。
馮小剛演的過氣有道黑社會,帶著心臟病要單挑當代無道黑社會,他虔誠的拿出一個重要的箱子,從裡面拿出家傳寶貝:一把日本軍刀,一件日軍暱子軍大衣,軍刀是戰利品,《牯嶺街》裡的司令兒子也有一把;暱子大衣也是,可能得自林彪在平型關打的日軍運輸隊,也可能是45年關東軍投降轉交的裝備。還有張涵予和當代小黑幫揸架,抄出的傢伙是兩把刺刀,不是我軍的三稜軍刺,是日軍的三八式刺刀。這些都是不明說的身份交待:他們就是傳說中的大院子弟,所以雖然沒有豪車,但卻有這些幾十年江湖未見的極品裝備。其實在這裡,軍大衣和黃馬褂有著完全一樣的精神意義,就是代表過氣的驕傲,十三燕說:我輸光了又怎麼著?當年慈禧太后是欣賞我的。而老炮兒們說的是:我混得不好又怎麼了?我爸爸,當年是打過江山,坐過江山的。
▲ 《老炮兒》劇照
所以,舉著三八式刺刀衝向法拉利,猶如唐吉訶德衝向風車。
▍二
《老炮兒》很好看,可是,如果沒看過王朔,那觀影的樂趣會少了很多。
從父子關係這層看,《老炮兒》似乎是王朔導演,馮小剛主演的《我是你爸爸》的續集,孩子長大了,父子接著死磕。可是從時代上看,它更多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續集,是馬小軍長大之後面對的世界。
是的,馬小軍長大了,成了姜文。就像方槍槍長大了,成了王朔。馮褲子長大了,成了馮小剛一樣。但,他們只是其中少數的成功者,可是更多的馬小軍呢?他們就是老炮,不過,可不是電影美化的那樣。他們在多年之後,從天之驕子混成了沒有一技之長,對現代社會完全不適應的一群人。他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對待世界?這就是《老炮兒》的故事。
▲ 《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照
我在一個紀錄片裡看過烏有之鄉在某紀念日的一個聚會,大家吃著簡陋的飯菜,其中一個女人忽然站起來,激動的說:我的一生,都獻給了最壯麗的事業……
人因為青年時代被利用,或者其它原因,落伍了,跟不上時代了。人心理會接受不了。這時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承認自己錯了,然後坦然安度餘生。另一個是認為自己沒錯,是世界錯了。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因為承認自己人生失敗,很難,很痛苦。承認自己錯了重新再來,就更難。
而容易的,是在想像中把世界定位成一個邪惡的世界,把下一代定位成一個需要拯救的下一代。《老炮兒》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就是選擇的容易的這一種。
所以在《老炮兒》裡,老一代是講理的,下一代人是不講規矩的。老一代是仗義的,現代人是貪婪的。還有電影裡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太明顯了(咱不是沒素質的人,這事兒就不提了)。
人老了,總是喜歡美化過去,美化自己。在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葉京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被記錄過的馮小剛,這次成為了一個英雄,為逝去的時代帶鹽。電影裡,那是一個仗義,血性,講道理的時代。而今天只剩下了炫富,軟弱,還有不講理。
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中國三十年從一個破舊國家成長成世界第二強國,靠的是這些嗎?
老炮兒們成長的時代,文革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就說文革後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83年嚴打前,年輕的「老炮兒」們風華正茂縱橫四海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年輕人不務正業,飆車打架,用說相聲的話講,「是啊,你淨跟那尿炕的比啊」。那麼多90後讀哈佛上牛津的,為什麼不和他們比呢。
年輕人裡是有混蛋,可是踏踏實實幹事情,改變這個世界的是更多數。老炮兒們年輕時幹什麼了?造反,破四舊,背語錄,打校長,老了老了,嫌年輕人不務正業。這個邏輯,不敢恭唯。注,本人也不是年輕人,看不慣而已。
▍三
《老炮兒》是個好電影,只是導演的價值,讓我驚詫。
《老炮兒》一度讓我覺得有現代武俠片的影子,就像《喋血雙雄》裡說的:「我們都不適合這個江湖了,我們都太戀舊了」。
但《老炮兒》不是《喋血雙雄》,不是現代的武俠片。因為它太接現實,太接歷史,它的表達太明顯了。
孔子之徒謂之儒,墨子之徒謂之俠。兩者之末流,謂之流氓。
什麼是盜亦有道?不就是拋棄了理想,開始幹壞事兒了,心理上過不去,定點規矩,找點心裡安慰嗎?就像洪門因反清復明成立,後來反清無望,後人就開始搞犯罪活動,又覺得有點對不起鄭成功王爺,於是,義氣什麼的,就是那個時候發明出來的。
可是,有規矩的流氓,不還是流氓嗎?黃金榮杜月笙特別講規矩,難道就不是流氓嗎?
文革後社會秩序混亂,青年犯罪橫行,所以才有83年嚴打,這些在王朔小說中都有記錄。那是個盜亦有道的時代嗎?
高曉松有一句話特別好,本來是講軍閥的,「有道德,無文明。」講些舊時代的義氣之類,但對現代社會文明一無所知。電影裡美化過的老炮兒,不也就是這樣嗎?
「抽你丫的……」「你媽沒教你怎麼說話……」
這一套在電影裡好像成了國粹。居然還要傳給下一代為榮。
最無語的,是張涵予帶了一群小孩去打架,去砸場子。覺得很光榮。他這輩子打架毀了一生還不夠,年輕人不讓他們受現代教育,還要他們也跟他一樣,才滿意.
真應了魯迅先生的話:救救孩子。
▲《老炮兒》劇照
▍四
電影裡孩子有一句話:他不就是會打架嗎?爸爸情人說:你不懂。到底不懂什麼,也沒再提。
電影裡,打架好是個很光榮的事,道理很簡單,天天打架,當然打得好了。可是,天天打架,就光榮嗎?
我和寧奕聊《御法度》裡面北野武打劍道,招式和其他正派人士很不一樣,寧奕說,北野武的招式和步法,一半是拳擊的,一半是打野架打出來的。
馮小剛,我一直覺得是大師級演員,二流導演。他演的老炮兒,讓我想起北野武的黑幫角色。可是,北野武是真的混過黑社會的,北野武一直都很橫,真的不是有錢了才橫的。但人家拍黑社會,可絕沒有美化過黑社會,都充滿了黑色和諷刺。特別是看看《壞孩子的天空》,看看人家怎麼拍孩子,拍孩子和黑社會的關係。真的應該汗顏。
▲ 《壞孩子的天空》劇照
電影最後一幕揸架,以煽情的手法拍,可是它本質上不就是:讓我們這些老紅衛兵的青春再激情燃燒一次!
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壞人老了,還不甘心。
▍五
說了這麼多,最後想說,從技術上來說,《老炮兒》確實是部好電影,只是真的不能同意它的價值觀而已。
【作者文章推薦】
別以為會武術就不用吃飯了
逝者,劉家良
宮崎駿的世界
更多作者文章,請在對話界面輸入「@作者名」調取。
◆◆◆◆◆◆◆◆◆◆◆◆◆◆◆◆◆◆◆◆
《大家》在此等你來!
成為大家讀者成員,留下你們的聲音
當前,《大家》平臺互動通道有:微信後臺消息、文章評論功能、大家讀者信箱及官方微博等,另外還有日漸壯大的讀者微信群,該群旨在聚合更多讀者朋友,進行線上交流,即時互動,活動參與,福利回饋,等等。
即日起,微信群向讀者敞開大門,有願意加入我們編讀交流群的讀者,請通過微信後臺發送消息「微信號+申請加入大家讀者群」,我們會儘量及時回復並安排。
※本微信號內容均為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聯繫ipress@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