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論三國】為何曹操恩人之子卻最終被曹丕所殺?

2021-02-13 說三國

曹操一生大多的時間都在軍旅之中度過的,他南徵北戰為曹魏建國奠定了基礎。曹操之所以能在漢末群雄裡脫穎而出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這個人會帶兵打仗,然而即使像曹操這樣會打仗的人也會有用兵不順的時候。根據史料的記載曹操有好幾次打仗都險些喪命,不過曹操運氣比較好每次遇到危難的時候身邊都有貴人相助幫他化險為夷。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席捲了大半個北方及中原地區,在當時的兗州活躍的黃巾軍就有百萬之眾。兗州牧劉岱不聽部將鮑信的勸阻貿然和黃巾軍交戰結果兵敗被殺。劉岱一死兗州一下子群龍無首,於是劉岱的部下鮑信、萬潛等人便前往東郡去迎接曹操為兗州牧。此時曹操的實力還很弱小,他手帳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由未經訓練的新兵組成。曹操和鮑信在攻打壽張地區的黃巾軍時被黃巾軍包圍,當時的形勢很危急鮑信拼死力護曹操突出重圍而他自己則死在了亂軍之中。

太祖以賊恃勝而驕,欲設奇兵挑擊之於壽張..信殊死戰,以救太祖,太祖僅得潰圍出,信遂沒,時年四十一。《魏書》

鮑信死後曹操懸賞購求鮑信的屍體未能如願,於是曹操便命人用木頭刻畫鮑信雕像來祭拜鮑信。曹操因為失去鮑信而悲傷痛哭,後來曹操追憶鮑信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將他一個兒子鮑邵封為了都亭侯另一個兒子鮑勳任命為了丞相掾。

購求信喪不得,眾乃刻木如信形狀,祭而哭焉

——《三國志 魏書 武帝本紀》

建安十七年,太祖追錄信功,表封勳兄邵新都亭侯,闢勳丞相掾。

——《三國志 魏書 鮑勳傳》

鮑勳為人清廉性情耿直深受曹操器重,曹操立曹丕為太子後便將鮑勳提拔為了中庶子(太子侍從官)。然而鮑勳這樣的一個德行兼備的人後來卻被曹丕所殺,並且當時曹魏大臣鍾繇、華歆、陳群等人一同為鮑勳求情還是沒能阻止曹丕殺掉鮑勳。那麼鮑勳究竟是因為什麼得罪了曹丕,以至於曹丕不感念當初鮑信救曹操之恩和大臣們的勸阻而一意孤行殺掉鮑勳呢?

1:舉報曹丕妻弟犯法得罪曹丕

曹丕的妻弟曾是曲周縣吏因為盜竊官府的布匹而被抓,按照當時的法令盜竊官布是要被斬首的。而恰好這個時候曹操在譙縣處理政務未歸,曹丕於是多次寫信給鮑勳為自己的妻弟求情希望鮑勳不要將此時匯報給曹操。而鮑勳卻絲毫不給曹丕面子並且搜集曹丕妻弟犯法的罪證上報給了曹操,因為這件事曹丕從此對鮑勳便懷恨在心。

太子郭夫人弟為曲周縣吏,斷盜官布,法應棄市。太祖時在譙,太子留鄴,數手書為之請罪。勳不敢擅縱,具列上。

——《三國志 魏書 鮑勳傳》

2:屢次直言勸諫觸怒曹丕

在鮑勳擔任中庶子一職時曹丕救不喜歡他又加上在妻弟犯事時鮑勳不給曹丕面子,所以後來曹丕便經常給鮑勳穿小鞋想方設法整治他。曹操死後曹丕篡漢稱帝後經常出行遊獵,鮑勳以天子應以軍農為重不宜縱情玩樂為由勸諫曹丕。曹丕大怒將鮑勳貶職為右中郎將,後來在司馬懿、陳群的推舉之下曹丕不得已再次重用鮑勳將其提拔為御史中丞監察百官。隨後鮑勳又因為勸阻曹丕徵討吳國而被貶為治書執法。

黃初四年,尚書令陳群、僕射司馬宣王並舉勳為宮正,宮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嚴憚,罔不肅然。六年秋,帝欲徵吳,群臣大議,勳面..帝益忿之,左遷勳為治書執法。

鮑勳在魏國因為剛正不阿直言勸諫受到士大夫們的推崇,可是曹丕對他一直懷恨在心這就註定了他悲慘的命運。曹丕率軍伐吳的時候路過陳留郡,當時陳留郡太守孫邕便前去參拜曹丕並順便去探望鮑勳。當時曹丕大軍並沒有建立營壘只是草立了營標,孫邕便棄大道而走小路被軍營令史劉曜發現舉報。鮑勳認為當時軍隊的營壘並沒有建成孫邕的行為可以諒解並沒將這件事上報,後來劉曜犯了法,鮑勳上書請求將劉曜罷免發配後來劉曜便將鮑勳包庇孫邕的事情上報給了曹丕。

劉曜的一道奏表便將鮑勳送入了監獄,曹丕嚴令廷尉追究鮑勳的罪行。當時廷尉根據法令判處鮑勳服勞役五年,而當時的曹魏三公大臣認為依照法令處罰鮑勳二斤金子就行了。曹丕對廷尉和三公大臣的判決都不滿意,他甚至認為朝中大臣和鮑勳沆瀣一氣大怒道:「鮑勳這次休想活下來了,你們這些人竟然縱容他!」後來太尉鍾繇、司徒華歆、鎮軍大將軍陳群、侍中辛毗、尚書衛臻、守廷尉高柔等人聯名為鮑勳求情,希望曹丕看在鮑勳之父鮑信有恩於魏武帝曹操的份上赦免鮑勳。後來曹丕終究還是將鮑勳處死,鮑勳死後曹魏的士大夫都為他感到惋惜而就在鮑勳死後不久曹丕也因病去世了。

不斷升級自己的勇士與英雄,消滅層層的敵人,闖入更高的難度。遊戲中可以開啟的三國武將近百名,各種華麗的武器裝備都可以為武將提供大量增益,玩法簡單易懂,樂趣多多。等你來挑戰哦!!

還在等什麼,妹子都爬到500層了!

猛戳下面的  閱讀原文 無需下載,點擊即玩

相關焦點

  • 曹丕為何不顧群臣勸阻,決意要殺死曹操的救命恩人之子
    在曹操創立曹魏基業的過程中,曾經遇到無數次生命危險。但是曹操這個人命大,每到危難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救他於水火。在曹操擔任兗州牧的時候,曾被黃巾軍逼入絕境,幸得濟北相鮑信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脫,而鮑信卻被黃巾軍殺害。後來,曹操念及鮑勳的功勳,上表封鮑信長子鮑邵為新都亭侯,徵召另一子鮑勳擔任丞相掾。
  • 曹丕為何能最終戰勝曹植?你看看他的朋友圈,連曹操都不得不低頭
    在曹操晚年中,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是最引人關注的。因為論文採和人氣,曹丕沒法跟曹植抗衡。論被曹操寵愛(偏愛)的程度,曹丕更只能偷抹眼淚。
  • 【品論三國】常敗將軍曹仁為何受到曹操的萬分器重
    不過曹操似乎不同,格外看重的是曹仁,不僅僅因為曹仁是曹操的兄弟,而且還是一個屢戰屢敗的將軍。那不就奇了怪了,曹操為何對一個常敗將軍青眼有加。你看根據小說的敘述,曹仁可謂是逢戰必敗,能力稀鬆平常的庸將。「諸葛亮火燒新野」體現了曹仁的平庸不智,「雲長攻拔襄陽郡」又體現了曹仁的膽小如鼠。這樣一來,曹仁給人們感覺,屢戰屢敗,處處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實在是庸不可及。
  • 曹操為何殺楊修?和司馬懿有啥關係?
    曹操沒有除掉司馬懿,證明那個時候的司馬懿並沒有威脅到曹操,這也是司馬懿聰明的地方,知道要避其鋒芒。三國 時期,曹操當上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的時候,讓司馬懿和 曹真 等為輔助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但是,到三國中後期,司馬氏漸漸掌握了曹魏的大權。最後,司馬懿的孫子 司馬炎 拿下了曹魏,建立了西晉。
  • 曹操為何沒能一統三國?只因兩個致命錯誤:放跑一人,少殺一人!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縱觀三國多少風雲人物,我認為曹操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建立了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魏政權,相比孫權和劉備,曹操獨佔上風。因此後人評價「曹操是打天下,孫權是夢天下,劉備是哭天下」。首先,來說一下放錯一人,這個人就是劉備。
  • 三國抬槓之王,最終竟慘遭曹操無情滅門!
    三國要說誰口才最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諸葛孔明。前有王司徒被罵至幾乎氣絕身亡,後有周瑜被氣到一命嗚呼,可以說諸葛亮在嘴皮子功夫上無人出其右。但是在小喬看來,要論抬槓,有一人比諸葛亮還剛!他就是——孔融。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最後落到一個悲慘的下場。原因竟然是跟曹操抬槓?其實從後面孔融的事跡中,就能窺探到孔融的真正性格。從孔融讓梨來看,不熟悉歷史的人會說:這就是個老實巴交,忠實敦厚的孩子。但其實孔融是三國時代的有名憤青,成型之後的文風也鋒芒畢露,猶如一把鋒利的刀刺向對社會的不公和憤怒。
  •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時間:2020-04-10 18:4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曹丕當皇帝後為何不殺漢獻帝? 曹丕和漢獻帝之間是怎麼樣的關係? 曹操的後繼者曹丕,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病逝,長期以來是漢代的英雄,但更是令人尷尬。
  • 魏文帝曹丕為何要冤殺直臣
    當然還得感謝他老爹的一時衝動,色字頭上一把刀,他大哥曹昂成為老爹衝動代價下的犧牲品,否則嫡長子的身份也論不到他,還有天姿聰明的小弟曹衝,天不假年,早早夭折。至於他那個文青弟弟曹植,書生氣太重,政治智慧太弱,後人捏造的七步詩,這盆潑向他的髒水早就被證實是烏有之事。除了軍事上無法與他那個雄才大略,不世出的老爹難以媲美外,曹丕還算是個不錯的皇帝。
  • 面對曹操、曹丕和曹叡,司馬懿最怕誰?答案讓人有些意外
    其二背景硬,出於門閥士族之家,這就決定了他起點很高。對比草根出身的張郃就清楚了。徵戰一生,立功無數的張郃,卻成了一直擔任文官的司馬懿的副手,最終還被司馬懿逼著追擊諸葛亮時被射死,真是官大一級壓死人。若非司馬懿出身門閥士族,他豈能這麼輕鬆壓過張郃?其三就是對手太強悍。跟曹操、曹丕、曹叡、劉備、諸葛亮、陸遜等多位三國時期的頂級大牛都鬥過法。
  • 三國:為何曹丕在甄宓死後嘴裡塞滿穢物?
    但最終,歷史上還沒有真正證明這個女人,所以假貨畢竟是假的。大美女甄宓的三國時期,她的丈夫是曹丕。曹丕在埋甄宓的時候,竟然還做了一個「披髮覆面,以糠塞口」的事情。換句話說,甄宓的頭髮被解散,覆蓋甄宓的臉上,而甄宓與塞在嘴裡麩。
  • 十七、三國殺武將技能典故之曹操篇
    1.標曹操技能1【奸雄】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技能名稱同標曹操戰功【治世之能臣】見上文【奸雄】稱號【魏太祖】曹操,是三國曹魏集團的始創人,以一己之力開創出大魏的天下,但始終未稱帝,是曹丕追封的魏之「太祖」。
  • 三國最刻薄無情的皇帝:殺老婆、害兄弟、誅殺恩人的兒子
    曹丕是誰?曹操的兒子,曹魏的開國皇帝,還是著名的文學家,「三曹」之一。後世對曹丕的評價還不低,但我卻對曹丕這位皇帝不怎麼欣賞,甚至覺得他是三國時期最刻薄寡恩、冷酷無情的皇帝!這是因為曹丕在位期間,殺死結髮妻子,殘害受阻兄弟,甚至忘恩負義,誅殺了恩人的兒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輕鬆聽書】《易中天品三國》第四十四集 坐斷東南
    《易中天品三國》是央視CCTV-10歷史頻道演播類節目,《百家講壇》系列之一。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將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還原真實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縱論天下,閒話三分。細品是非功過,總結成敗得失。縱論三國天下大事,細品英雄成敗得失。易中天教授將從平民角度為大家解讀,共52集。
  • 曹操很欣賞曹植,為何卻傳位於曹丕?曹植比曹丕差在哪裡?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孫劉兩家為抵禦曹軍,果斷結成聯盟,並在周瑜的指揮下大破曹軍,曹操統一天下的願望破滅。自從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逐漸形成,儘管曹操的實力最強,卻難以吞掉孫劉。公元220年,六十五歲的曹操去世,留下些許遺憾,同時也為子孫奠定了基業。曹操活著時,已是東漢大丞相,且被封為魏王,漢室江山名存實亡,大權皆被曹氏掌控。
  • 姻親與血仇:論張繡之死
    牛輔之死(192)歷歷在目,曹操收買張繡身邊的胡赤兒(197),絕對是有意為之,也因此立刻引起張繡的恐懼與警惕。當夜遂反。換言之,曹操初次招降張繡時,便密懷「殺繡之計」。至於張濟遺孀受辱,反倒是叛亂的次要原因。最終張繡未死,反倒是曹操的護衛典韋意外被殺。現世報來得如此迅速,令人目瞪口呆。
  • 同樣出身世家大族,曹操為何沒殺野心勃勃的司馬懿,而殺了楊修
    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地位幾乎象徵著官職和富裕,諸侯要想問鼎天下,都不得不仰仗世家大族,三國時期非常有名的氏族為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河內司馬氏,其中又以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最為強大。
  • 曹丕為何40歲就病逝?曹操屍骨未寒他就做了兩件令人不齒之事
    有句話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不過,這句話在曹丕身上卻是一點沒看出來。曹丕與其父親相比,差了好幾個等次,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提起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是「亂世之奸雄」,甚至可以說「無曹操,不三國」,也就是說,沒有曹操的三國,根本就不能稱之為「亂世三國」。
  • 被遺忘的三國猛將(六):曹操的邊疆柱石:黃須兒曹彰
    被遺忘的三國猛將(六):曹操的邊疆柱石:黃須兒曹彰曹彰,字子文,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陳王曹植之兄。可見,曹彰也是曹操的嫡子之一,可憑什麼曹彰就在世子之爭中完全沒有影響力呢?這與他的天賦與志向有關。
  • 司馬懿為何能終結三國?
    毫無疑問和曹操一樣,司馬懿在後世的小說中和舞臺上,都是以老奸巨猾、陰險毒辣的反面形象出現的。趁著現在《大軍師司馬懿》電視劇熱播,博雅君也想聊聊這個話題。三國專家方北辰,易中天在百家講壇品三國時曾多次引用他的研究成果。
  • 三國時期的曹操有幾個兒子
    曹操是三國時期所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而對於在三國時期裡,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還有對抗劉備還有孫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