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世界近代史中的明爭暗鬥,不得不提的就是當年的美蘇爭霸時期的冷戰了。雖然在兩國的較量當中沒有動用武力,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給兩國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損失。為了國家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其中就包括18位太空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就在美國和蘇聯戰爭中,美國取得短暫勝利沾沾自喜的時候,前蘇聯卻把兩者之間的戰爭搬到了太空當中,在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拉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序幕,1961年,前蘇聯又將太空人加加林成功的送入了太空,更為重要的是在一周之後成功的返回了地球,面對蘇聯的這場「騷操作」,很明顯美國措手不及,沒想到在這場戰爭中,前蘇聯會以高科技取勝。
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也提出了阿波羅計劃,決定將這項計劃提前實施。為了能趕超蘇聯,當時的美國提出了多項計劃,其中包括水星計劃,阿波羅計劃,雙子星計劃等等,本應該最後實行的阿波羅計劃在迫於蘇聯的壓力,只能提前在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駛離地球,美國成為了第1個登上月球的國家。在外界看起來美國給了蘇聯漂亮的一次回擊,蘇聯和美國都在航天領域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這些成功的背後,太空人們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嗎?
航天領域的發展讓人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新任務升級完成,但是在這些任務完成的背後是18位太空人的離去。對於國家來說他們是英雄,但是對於妻兒來說,他們失去了最親的親人。這18位太空人在離去之後,他們並沒有返回地球的能力。
對於當時的科技來說,想將一個人的屍體帶回地球,這並不容易,需要耗費非常高的成本和人力。所以你在他們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犧牲後,只能被永遠的留在太空當中,即使是以現在的技術也無法將一個人帶回地球。除了技術上的無法突破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屍體在太空當中漂浮一段時間後,再次返回地球,很難保證他的身體上沒有其他的細菌和病毒。
這18位太空人在犧牲之後留在太空當中是為了國家的榮譽,然而在歷史上還有一位太空人,在死後要求葬在太空當中,它就是來自於美國的天文學家,同時他也是冥王星的發現者,作為一位天文學家,出於對於太空和宇宙的熱愛,決定在死後將自己的骨灰飄灑在太空當中。
2016年1月19日,NASA的新地平線號攜帶著他的骨灰發射升空,目的就是冥王星,但是探測器在經過冥王星之後,似乎並沒有停留下來的樣子,最終新視野號後攜帶著他的骨灰飛向太陽系的深處,這次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