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殺妻款待劉備,其實是害了劉備,至少在當今社會在痛罵劉安的同時也會責備劉備,劉備仁義之君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但在當時看來卻不以為然,劉安反倒成了正面人物,忠誠的代表,就連梟雄曹操也誇讚劉安忠義無雙,賞賜金銀。劉安究竟是社會的敗類還是忠誠的代表,為何古人的觀點與當今社會相差甚遠,劉安究竟應不應該受到譴責,劉備究竟是否不仁不義,枉稱賢德之主,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劉安殺妻的經過和心裡。
張飛因呂布巧奪徐州,懷恨在心,終日謾罵呂布,呂布忍無可忍,與劉備交惡,率大軍討伐劉備。劉備兵敗,匆忙投奔曹操,但在途中饑渴難耐,無法前進,只能隨即找個村莊借宿。有一日便到了劉安家中,這對於劉安可謂是天大的事情,劉皇叔跑到自己家吃飯,這是何等的榮耀,祖墳上冒青煙了,於是劉安不敢怠慢,急忙打獵尋找食物,但忙活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找到。關鍵是別人家都有好酒好肉伺候著,劉安也不想失禮,但自己又窮困潦倒,身無分文怎麼辦,於是他打定了自己妻子的注意。
一忍心,咬牙跺腳,將自己的妻子殺掉,將手臂上的肉剃出來,蒸煮好給劉備吃。劉備因味道不對,也曾反問劉安,於是劉安就謊稱是鹿肉,劉備才敢包餐一頓。第二天啟程的時候,才看見柴房中劉安的妻子屍體,劉備這才恍然大悟,感激涕零,想要任用劉安,但他卻以家中有老母親,不敢遠行,劉備於是便要孝敬劉安的母親。之後劉備才依依不捨的離開。曹操知道後,也誇讚劉安忠義無雙,賜給劉安二百兩黃金,讓他另娶賢妻。
再次分析劉安殺妻本來應該受到譴責,為何還成了正面人物,受到獎賞,以下做簡要分析。
其一《三國演義》正是想通過劉安殺妻來表達劉備愛民如子,仁義道德,深受百姓的愛戴。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成為忠義無雙的代表,賢德之君,尤其是愛民。比如劉備無論是在豫州、徐州、還是荊州的新野,都治理有方,興修水利,灌溉農田,人民的到了修養生息,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自然對劉備感恩戴德,每次劉備離開的時候,都有百姓扶老攜幼前來相送。尤其是長叛坡大戰,百姓幾十萬跟隨劉備逃亡江夏,劉備是何等的等的得民心。羅貫中正是想通過劉安殺妻獻肉,表現劉備在民眾的威望,劉安本來只是一介平民,都能為劉備這樣付出,劉備的仁德幾乎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以此來襯託,只有劉備才配得上這大好河山。
其二三國連年戰亂,百業荒廢,民不聊生,百姓和士卒之間都有相互蠶食的景象。魏晉時期十室九空,百姓忍飢挨餓,經常相互殘殺相食。就連守城的將軍也會殺害自己的小妾給部下吃,男人們能殺嗎,不能,戰場上太有用。而對於劉備來說,吃人肉恐怕不是第一次,《三國志》中記載,呂布打敗劉備後,缺衣少食,劉備的軍隊就有相互殺戮蠶食的情況。作為最高統帥的劉備,也就習以為常,因此劉備對劉安是萬分的感激,而不是譴責,再說劉安也是出於忠心。
其三婦女在古代一直不收到重視,社會地位低下。古代後宮裡的嬪妃,就經常被用來培葬,民間的女子也要遵守三從四德,被封建禮法束縛,古人也稱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何等的愚昧。三國時期的孫尚香也被用做收復荊州的工具,當時殺害自己的妻妾理由得當,也並不違法。因此古人的無知不能用現代文明做評價
最後劉備仁義道德不能用食人來衡量,筆者不能接受劉安殺妻。首先無論出於何等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劉備都不能贊同劉安殺妻的正確性,更不能獎賞,沒一個生命都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筆者認為劉備此舉配不上仁義之君的稱呼。
其次劉安殺妻邀功,草菅人命,枉為人。首先不討論殺人最大惡極,單說殺害自己的老婆是何等的禽獸不如,為自己養家,傳宗接代,不嫌棄你一貧如洗,任勞任怨,就要厚顏無恥,如何下的去手,為何不下自己的肉給劉備吃,也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
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