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是個愛哭的人嗎?

2020-11-22 騰訊網

《三國演義》有兩個重要的版本,一是《明弘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是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改評加工後的《三國志演義》(俗稱毛本《三國演義》)。後者是最通行的版本。在毛本《三國演義》中,劉備因近三十件事而哭泣、垂淚、痛哭,甚至號哭至昏絕,次數達到近百。主要如下:

1.「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7回),「玄德執手揮淚而別」。(11回)

2.張飛失小沛欲自刎,劉備制止後大哭。(15回)

3.得知劉安殺妻供己食,劉備「不勝傷感,灑淚」。(19回)

4.劉備「因見己身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流涕」。(34回)

5.徐庶告知母親被曹操囚禁,「玄德聞言大哭」;二人「相對而泣」;送別徐庶,「說罷淚如雨下」;徐庶走遠,「玄德哭曰……。凝淚而望」。(36回)

6.三顧茅廬,諸葛亮不願出山,「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38回)

7.劉表託孤,「玄德泣拜曰」;劉表死,「玄德聞之大哭」;孔明、伊籍勸乘機奪荊州,「玄德垂淚曰」。(40回)

8.路過劉表墓,劉備「哭告曰」。(41回)

9.逃離樊城,「玄德於船上望見(百姓慘狀),大慟曰」;「船到傍岸,回望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有人勸劉備棄百姓先行,「玄德泣曰」。(41回)

10.劉備戰敗,見手下隨行只百餘,「玄德大哭曰」。(41回)

11.趙雲救阿鬥回,見劉備,「下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42回)

12.劉琦病亡,「玄德聞之,痛哭不已」。(53回)

13.東吳相親時,得知有伏兵,「玄德乃跪於國太前,泣而告曰」。(54回)

14.趙雲催劉備回返,於是「玄德見孫夫人,暗暗垂淚」;夫人問何事,「玄德跪而告曰……言畢,淚如雨下」;追兵到,看錦囊後玄德「急來車前,泣告孫夫人曰」。(55回)

15.逃離吳境,玄德「驀然想起在吳繁華之事,不覺悽然淚下」。(55回)

16.東吳魯肅提出歸還荊州,「玄德聞言,掩面大哭」;魯肅問原因,「玄德哭聲不絕」;孔明作了一番解釋,「觸動玄德衷腸,真箇捶胸頓足,放聲大哭」。(56回)

17.迎張松來,「玄德舉酒酌(張)松曰……。言罷,潸然淚下」。(60回)

18.入蜀見劉璋,「禮畢,揮淚訴告衷情」。(60)

19.龐統死,「玄德聞言,望西痛哭不已」。(63回)

20.劉璋出城投降,「玄德出寨迎接,握手流涕」。(65回)

21.廖化報知關羽危急,「玄德泣曰」。(77回)

22.關羽父子死訊傳來,劉備「哭倒於地」;關興號慟而來,玄德見了,大叫一聲,又哭絕於地;「眾官救醒。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劉備「出南門,招魂祭奠,號哭終日」。(78回)

23.傳言漢帝遇害,「漢中王聞知,痛哭終日」。(80回)

24.劉備在眾人的勸諫下未出兵伐吳,張飛得知趕來,「拜伏於地,抱先主足而哭。先主亦哭」。(81回)

25.關興來,「先主見了關興,想起關公,又放聲大哭」。(81回)

26.張飛死訊到來,「先主放聲大哭,昏絕於地」;張苞到來「先主曰:『見此二侄,能不斷腸。』言訖,又哭」;「先主曰:『二弟俱亡,朕安忍獨生!』言訖,以頭頓地而哭」。(81回)

27.「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83回)

28.劉備在白帝城染病不起,「又哭關、張二弟,其病癒深」;夢中見關、張,「先主扯定大哭」。(85回)

29.諸葛亮到白帝城,見劉備,先主「撫其背曰……,言訖淚流滿面」;「先主令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 。(85回)

30。託孤時,「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85回)

《三國志》及裴松之註記載了劉備因六次事件、六個人而涕泣,與「六哭」比較,《三國演義》對劉備哭的事件作了刪、換、不變、增次數和增事件等,達三十事、百次之多。哭法正、哭劉封被《三國演義》刪去;哭田豫換成了哭趙雲;在剩下的三件事中,除見髀肉復生的流涕和哭龐統之死不變外,增加了哭劉表的次數;然後就是大量地增加哭的事件,竟達二十多次;以及大量增加每件事哭的次數,使之難以準確統計;大量增加哭的烈度,使人難以置信。

從哭泣的情感分析,史籍中的哭,都含有真情實感的流露,都是內心受到衝擊、震撼而落淚,不是虛情假意和做作。這從他每次哭的背景和人物事件可以清楚看出。而《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哭則不然,很大一部分哭成為因政治、軍事鬥爭之需而使用的一種手段,一種策略,是做秀去獲得同情或信任,給人留下假、偽的印象;一部分哭雖然有真情又因其極度誇張而讓人難以信服;只有少數哭是因真情而發。那數十次假哭和誇張的哭,效果事與願背,反而揭示出劉備梟雄的詭詐、偽善。

從哭泣的原因分析,史籍中劉備的哭簡單明了,《三國演義》中的哭其性質則變得複雜繁多。有表示對漢室忠心的哭,如傳漢帝被害的「痛哭終日」;有突出劉備為國為民仁德形象的哭,如請諸葛亮出山時的哭,百姓追隨罹難時的多次大哭;有表現劉備仁義的哭,如哭劉表,哭劉琦之死,劉璋投降之哭;有突出重義氣、重兄弟情義的哭,如哭關、張之死;有表現器重人才的哭,如哭徐庶離去,痛哭龐統之死;也有人性真情流露的哭,如與趙雲分別的哭,得知劉安殺妻供己食的傷感等。

《三國演義》作為小說,將劉備的形象作了新的定位,為了強調突出劉備的仁德、義氣,在儘可能多的地方運用了哭這一形式。《三國演義》用哭的形式來凸顯劉備的仁德、義氣,則有過猶不及、弄巧反拙的地方。因此,《三國演義》所增劉備諸多過分的哭,並不成功,可以說是該書的敗筆,一直受到評論家的詬病。

不過,小說不等同於歷史,歷史上的劉備從來就不好哭。

劉備年幼死去父親,「與母販履織席為業」。孤苦貧窮的社會底層生活給予他的心志、性情極大的磨練。《三國志·劉備傳》說,年輕時的劉備「少言語,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平常少言寡語,善於尊重他人,喜怒不露於形色,性格深沉內向。檢閱《三國志》(含裴注)的記載,關於劉備的「喜」「大喜」「甚喜」「大笑」「大悅」「怒」「大怒」等情感描述各自僅數次而已。比較三國曹操、孫權、劉備三位創業之主的哭,曹操一生哭泣流淚十四次,孫權哭泣十三次,而劉備僅六次。從這橫向比較可以清楚看出,不管是真情或假意,哭泣不是劉備的性格特點。在逆境中成長的劉備並不好哭。

《三國演義》以關、張之死的哭最為突出,最為悲切。書中用了「哭倒於地」「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溼衣襟,斑斑成血」「號哭終日」「哀痛至甚,飲食不進」「以頭頓地而哭」等極致的詞語來描述,然而史籍卻沒有關、張之死而劉備痛哭的隻言片語。

性格內向的劉備,遇事難得流淚。年少時他懷有一顆不甘沉寂的心,拉幫結夥投身於亂世,在漫漫的打拼徵途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毫不氣餒,絕不放棄,不懈地追逐著自己的目標,直至霸業成功。從184年起兵到221年稱帝,三十八年的闖蕩,三十八年的徵戰,三十八年的坎坷,三十八年的艱辛,這期間部眾多次被擊潰,妻兒四次被俘,他沒有哭泣流淚,已學會了隱忍,日益變得剛毅、頑強。當他年近花甲之時,面對關羽、張飛的死,雖然「憤痛已深」,然而已是欲哭無淚,只剩下憤怒了。

因此,哭泣不是劉備的性格特點;不哭,少哭,才是劉備的真實性格和形象。

相關焦點

  • 真實歷史上的劉備真的是一個偽善的小人嗎?
    話說三國中的歷史,有人回味了這麼一個人。他不算是很有才幹,很有武功,很有能力,但他卻讓天下有名武士投靠在他的腳下。他一開始一無所有,還是靠著那微薄的皇族血脈強撐著,到了漢室快要滅亡,他不忍心,逃奔各處,結交世人,漸漸自己重創漢室王朝,他便是——劉備。
  • 劉備:愛哭的男人,運氣不會太差!
    會哭的人,哭得深入人心,哭得恰到火候,能哭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效果;不會哭的人即使哭得死去活來,也毫無用處,反而會被貼上「懦夫」的標籤。當然,劉備不僅會哭,而且「善哭」。試看上下五千年歷史,除了傳說中「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外,何曾有人哭的似劉備這樣轟轟烈烈?
  • 歷史上劉備究竟有過幾個老婆?她們給劉備生了多少個孩子?
    文:花江雲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到底如何,我們暫按不表,因為歷史人物總具備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與民間形象
  • 聊一聊三國歷史上三個著名的陰謀論,有可能是真實歷史嗎
    陰謀論是很多歷史愛好者喜歡聊的話題,像三國時期這種大熱的歷史IP更不缺少陰謀論流行。應該如何看待陰謀論呢?小編認為既不能脫離史料,完全相信陰謀論;也不能看到陰謀論就鄙視、反對。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三國圈的三個陰謀論,哪個更可能貼近事實,那個最不靠譜。
  • 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可是個有文化有內涵的大帥哥
    歷史的真相從來都不是現在的人能夠揣測清楚的,看到的都未必是真實的,而由人撰寫的史書就一定能夠還原歷史的真相嗎?顯然是不能的。就比如說今天要說的歷史人物—張飛。現在人們對張飛的認識,都是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張飛的形象都是身高八尺黑臉虯須的粗獷壯漢,這些都是藝術加工的原因,文學藝術創作一定要考慮到人物關係和人物形象的構造與刻畫,他更關注情節設計的需要,而不是歷史事實。就像關平並不是關羽的義子而是親兒子,還是嫡長子。不得不說,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是顛覆性的,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又是什麼樣的呢?
  • 歷史上關羽、張飛、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別再相信《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開篇裡說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鴛鴦劍,又名雙股劍。真實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和鴛鴦劍。
  • 《三國演義》殺妻慘劇背後的真實歷史,劉備大軍竟真的吃人肉!
    《三國演義》裡劉安殺妻故事,可能是因為真實歷史上的劉備軍確實在斷糧時吃過人肉,所以熟悉歷史的羅貫中,既想表現這一歷史細節,又不忍心損傷劉備「仁義之君
  • 刺客刺殺劉備,劉備做出一個舉動,刺客直接向劉備坦白
    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劉備被行刺的一件趣事。要說劉備被行刺,那可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劉備身邊別的缺,唯獨不缺能打的人:「萬人敵」張飛和關羽就不用說了,氣場都能殺死人;再加上「王牌保鏢」趙雲和陳到,刺客想要靠近劉備都難,更別說行刺了。
  • 劉備稱帝時有三人反對,一人被殺,一人被貶,一人「真香」
    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他仁義的太過了,更像是一個虛偽的偽君子。其實真實歷史中的劉備雖然也愛哭,但是在該下狠手的時候,他也絕不留情。就比如長坂坡之戰時,劉備狼狽逃竄,還有人說趙雲投降了曹操,劉備大怒道:「子龍絕不會投降曹操!」並直接將造謠的人斬首,因為如果不及時遏制住謠言,撤退的軍隊恐怕很快就會分崩離析。
  • 真實歷史中袁紹是什麼樣的人?
    袁紹在真實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全靠後人對他的評價,後人對他的評價是依據各種史載,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判斷和看法。不管怎麼說,袁紹是三國時的一個梟雄,是一個有爭議的人,對他的評價話題至今不斷,今天咱也有幸從一個側面評價一下這古代的梟雄。
  • 歷史上的孫尚香,真的與劉備是恩愛夫妻嗎?她的結局如何?
    孫尚香為劉備殉情?這個情節只存在於民間傳說和《三國演義》之中,正史上對於孫夫人在記載,在他回到東吳之後便消失了——對於古代的史官而言,女性永遠不可能是歷史的參與者,除非在他們與某位「帝王將相」相關之時。
  • 當時的劉備是個無權無勢的人,他有資格與曹操「煮酒論英雄」嗎?
    羅貫中之所以會有這個靈感,其真實故事的原型來自於劉備依附於曹操麾下時所發生的一些事情。歷史上劉備好心收留呂布,但被呂布奪取了徐州城後,劉備一直心有不甘。後來曹操東徵呂布,劉備眼見機會來了,因此劉備投靠了曹操,幫助曹操對付呂布。在滅了呂布後,劉備跟隨曹操一起回到了許都,在這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如衣帶詔、徵討袁術等事情。
  •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實力究竟有多強?至少這5位大將死在他手上!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曾經評價劉備在曹魏、蜀漢、東吳的三位主公中,自稱「仁德之君」,是最能哭,也是最會哭的,用魯迅的話來說,那就是「劉備之德近乎偽」。劉備作為一個三四十歲才打下基業的主公,從一個織草鞋的普通百姓,到自稱漢室後裔的漢中王,巔峰時期甚至能與曹操並列的梟雄,他的本事遠不止小說中那麼簡單。在真實歷史中,有五位大將就死在了武功不高的劉備手中,讓我們來盤點一下。
  • 原來真實的劉備這麼渣?居然丟了四次老婆!
    >劉備到底有多少老婆,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但劉備總是丟老婆,這似乎是真的,即使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至少丟過四次老婆,第一次是公元196年,劉備被呂布戰敗,被呂布俘虜了老婆和孩子,後來,呂布求和,將老婆孩子還給他了;第二次是公元198年,劉備再次被呂布戰敗,老婆孩子再次被呂布俘虜,劉備又是單身逃走,但這次呂布是否將劉備的老婆孩子還給他沒有,歷史上沒有記載;第三次是公元208年,劉備被曹操打敗
  • 劉備真的吃過人肉嗎?
    在中國歷史上,人吃人的事情經常發生。在那個經濟匱乏,糧食低產的年代,軍閥混戰時候,糧草是供應不上的。
  • 三國中,劉備真是哭出來的江山嗎?是什麼原因讓他多次東山再起?
    不過話說回來,劉備這輩子哭得確實有點多,幾乎遇到大事沒有不哭的,這就很讓人費解了,劉備真是哭出來的江山嗎?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多次東山再起?劉備在民間自然是一個「仁君」形象,尤其在《三國演義》渲染後,劉備愛民仁義的名聲更加深入人心。而哭對於劉備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下面看看劉備在演義中都有哪幾次精彩哭戲。
  • 三國演義第一猛將呂布,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肯定不是第一
    但是,三國演義也好,電視劇、遊戲也罷,這其中所描述的呂布形象都不是正史上的呂布,而是一個被小說、電視和遊戲神話了的呂布,如果說到三國中誰被神話的人物,那麼呂布能排第一,呂布的很多戰績在歷史上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了解呂布在三國正史中的事跡,你就會明白,呂布只不過是三國歷史上一個忘恩負義、有勇無謀、自私自利、能力一般的三國將領,連名將也算不上。
  • 關羽這麼傲氣的一個人,劉備是怎麼折服他的?
    壹墨帶你走進歷史長河,發掘沉睡在時間中的秘密關羽,這麼驕傲的一個人,是怎樣被劉備折服,並死心塌地的跟隨劉備的呢?今天,壹墨就來講講這件事。關羽,這麼驕傲的一個人,是怎樣被劉備折服,並死心塌地的跟隨劉備的呢?今天,壹墨就來講講這件事。
  •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時間:2020-12-23 16:3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翡真實歷史上有王麟這個人嗎 是否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 《有翡》這部劇相信已經有不少朋友們開始追了,在這部劇當中謝允受王麟將軍所託,帶著安平令前往四十八寨請甘棠公下山
  • 真實劉備十易其主,誰罵他是反覆難養的小人?
    這倒也是,不管是哪一版的電視劇裡,劉備的長相,一看就是忠厚、老實、仁德。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又是什麼樣的人呢?劉備心裡認定他要把自己拿下,想「得了,我也不想好了,乾脆出口氣吧」,於是掄起鞭子噼裡啪啦把督郵一頓好打,差點兒沒給打死。真實的歷史是,張翼德張飛沒打督郵,是劉備打督郵,這說明什麼呢?劉備有火氣,是個挺有脾氣的人——你要惹著我,不行。那麼為什麼《三國志》裡寫的是這樣,到了《三國演義》裡就給篡改成那樣呢?就是為了顯示劉備脾氣好,仁德——張飛打督郵,他還不讓打呢,凸顯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