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毆打醫生致尿失禁 暴力傷醫如何預防

2021-01-12 99健康網

  有過暴力傷醫行為的人可以落戶嗎?最近上海就有關於暴力傷醫的女教師欲落戶上海引發爭議,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吧。

  毆打醫生致尿失禁

  據了解,事件起因是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其中第507名申辦人員,正是七寶中學的繆某。不少市民指出,這個「繆某」就是去年醫鬧國婦嬰並打傷醫生的繆某。據悉,去年9月26日,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的一位醫生被女教師繆某打到骨折、尿失禁。

  事件發生後,市人社部門今晚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近日,有市民對我局「居轉戶」落戶人員公示名單中一名疑似「醫鬧」人員有疑問,且反映監督電話打不通。經核查,相關本市「居轉戶」落戶人員名單,系根據相關區人社部門上報材料按規定進行審核,有關人員的申請材料情況真實,程序清楚,於10月24日起進入公示階段。現根據市民反映,我們將對相關情況進行覆核。

  各方人士怎麼看

  記者發現,除了一些網絡大v的聲討,不少醫務人員也表示難以接受這樣的人落戶上海。有醫生表示,「堅決反對,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有人表示,「堅決投否定票,不能讓壞人得逞」,還有醫務人員說,「網友真的很厲害,雖然這是網絡暴力,但她的戶籍審核應該暫緩!」

  延伸閱讀:暴力傷醫的五大危險人群

  1.患者或患者家屬酒後,控制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爭端。個別人借酒發瘋,製造事端,易引發糾紛。

  2.患多種疾病,與多科室有關的病人。

  3.勞改、保外就醫的患者或有打架鬥毆前科者。

  4.車禍或打架傷者和某些工傷者。

  5.有潛在生命危險的人。

  如何預防暴力傷醫

  1.擴展入院常規檢查,以免部分入院時即存在的疾病,因未查出而導致患者認為「住院期間因醫療錯誤所至」。凡患者拒絕之檢查(包括各項血生化,乃至肛門指診),須在病程記錄上描述記錄,並由患者或其家屬籤字。如果家屬拒籤,也要記錄並有其他醫務人員作證。

  2.自己管好自己的病人,禁止他人管理。別幫熟人的忙,你和他熟,但患者也是和他熟,不是和你熟。上級醫師的指示一定照做,切記將其分析及醫囑納入當天的病程記錄。

  3.及時書寫病案,務必不要塗改,尤其發生糾紛後,原有病例不能調換,確需要改動,由上級醫師用紅筆划去原內容,在旁邊補充,並註明修改人員、日期,但是原內容必須仍能看清。

  4.「出院醫囑」寧多勿少。該寫的一定要寫,出院後此患者執行不執行是他的事。

  5.加強醫風醫德建設的過程中,增強衛生醫療的公益性,避免醫療的過度市場化,讓醫生創收的壓力大,江湖騙子機會多,切實減輕病人的負擔和受騙的可能性。

  6.始終保持打擊涉醫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對醫療場所暴力傷醫行為「零容忍」,發生一起打擊一起,從嚴從重處置,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絕不姑息。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暴力傷醫?這不是醫患糾紛,這是犯罪!
    當「醫者仁心」遇上「無理取鬧」,當醫生面臨「救人」「救己」的選擇……人民法院重拳出擊,向暴力傷醫「亮劍」!被告人趙某憤怒地對孫醫生實施毆打,導致孫醫生腰椎體壓縮性骨折,頭部、頸部、腰部多處受傷。經鑑定,孫醫生所受損傷屬輕傷二級。福田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趙某的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對其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宣判後,被告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那麼暴力傷醫涉及哪些罪名,你知道嗎?
  • 北大第一醫院醫生遭患者家屬毆打,警方通報來了!
    公安部:暴力傷醫,零容忍13日下午,@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 轉發了該條聲明,並表示: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涉醫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對傷醫、鬧醫、辱醫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嚴格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堅決依法追究刑責。暴力傷醫,零容忍!
  • 最高法報告:嚴懲暴力傷醫犯罪,依法處死殺害醫生的孫文斌
    最高法報告:嚴懲暴力傷醫犯罪,依法處死殺害醫生的孫文斌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邵克 2020-05-25 15:47 來源
  •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2020-05-23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巖松稱暴力傷醫等於犯罪?
    #在節目《對白》中,白巖松再次就暴力傷醫給了自己的觀點:「暴力傷醫就是惡意犯罪,就不要再把暴力傷醫和醫患關係聯繫到一起。」就是因為兩者一直被聯繫起來,暴力傷醫的惡性才會被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對此白巖松呼籲大眾堅定立場,如果犯罪,就應當被嚴打。這也不禁使人們思考:醫生們究竟如何才能保證自身權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安心行醫?同樣的,患者又怎樣冷靜客觀地面對自身的病況,而非用暴力發洩情緒、解決問題?
  • 如何看待《對白》中,白巖松稱暴力傷醫不是醫患關係是犯罪?
    每一個人都希望醫院變得更加親民,可是再怎麼說,都不應該成為暴力傷醫的理由。畢竟褪去醫生的光環,他們也只是普通人。歷史上最早的醫鬧事故應該發生在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有一個名醫華佗。曾為關雲長刮骨療毒,刀子刺破皮肉,噗哧一聲之後,關羽胳膊上的黑血就開始往盆裡滴滴答答地流。
  • 尿失禁,你不能忍著
    咳嗽咳出尿液、聽到水聲就會尿褲子、鍛鍊身體時不由自主地漏尿……這種尷尬的「尿失禁」現象,是由於分娩或子宮手術後盆底支持結構損傷而造成的,很多生育過的女性深受其困擾。來,再來一次……」做檢查的讀者劉女士躺在床上,聽著醫生的「口令」,隨著盆底功能障礙治療儀做著收肛運動。「第一次做這樣的治療,有點緊張。」劉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說,80多歲的母親患尿失禁很嚴重,只要一聽到水聲,就會尿褲子,已經30多年了,「我50多歲開始漏尿了。一看到你們這個活動,就趕快打電話報名。」
  • 暴力傷醫犯罪的防範措施
    近年來,無論是在日常的診療過程中還是在疫情防治期間,針對「白衣天使」們的暴力侵害層出不窮。暴力傷醫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嚴重社會問題。對於該種犯罪,需要標本兼顧,辯證對待。一、從潛在犯罪入手,強化法治宣傳暴力傷醫犯罪的始因在於醫患糾紛解決的不當,終致犯罪人通過訴諸暴力的方式宣洩心中不滿。事實上,對於醫患糾紛的解決,我國法律能夠提供切實依據的除民法典外,還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規章存在。
  • 疫情期間暴力傷醫一律從嚴從重追刑責
    其中,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9類犯罪行為,將一律從嚴從重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近期,一些地方出現了疑似甚至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拒絕接受隔離治療、擅自脫離隔離等情況;也有病患向醫務人員吐口水等行為見諸報端。《意見》對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定罪量刑作出明確規定。
  • 最高法: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對殺害北京民航總醫院醫生的孫文斌等一批犯罪分子依法判處並執行死刑,為醫護人員築牢安全保障。針對高空拋物墜物嚴重威脅群眾安全問題,出臺司法政策,加強依法懲治和源頭預防,公開審判一批高空拋物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守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 法制日報:防範暴力傷醫還需法律亮劍
    原標題:防範暴力傷醫還需法律亮劍   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推出安檢措施後,陝西省人民醫院購買報警手環並部分投入使用。但由於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及「一床難求」、手術失敗等多方面原因,少數患者或患者家屬傷醫、辱醫事件仍時有發生,這不但嚴重擾亂了就醫秩序,傷害了醫患信任,而且也破壞了和諧的醫療環境。可以說,暴力傷醫行為是對醫生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更是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一種踐踏。   眾所周知,醫生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既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又肩負著人命關天的重大責任。
  • 醫生提醒:尿失禁也要治,別拖著
    如果遇上不得不外出的時候,這些女性就會使用尿墊。而且一咳嗽或者大笑就會漏尿的情況也會嚴重打擊到女性的自信心,不過就算如此也有大多數的女性會選擇拖著,覺得不是什麼大病,其實從醫生的角度來說,尿失禁也要及時治療的,不能拖,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首先大家要知道尿失禁為什麼不發生在別人身上,偏偏發生在你身上。
  • 這是尿失禁 這樣的女人最易中招!
    關於尿失禁的症狀,根據不同程度尿失禁的表現分為以下幾種:輕度:發生在咳嗽和打噴嚏時至少每周發作2次;中度:發生在走路快等日常活動時;重度:發生在站立位時。咳嗽、打噴嚏等腹壓增加下的尿失禁是輕度尿失禁的典型症狀,隨著病情的持續,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發展為中度甚至重度尿失禁。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 打一個噴嚏或咳嗽就漏尿,40%已育女子有壓力性尿失禁,如何減輕症狀?
    咳嗽或打噴嚏時就尿褲子?叫壓力性尿失禁(張力性尿失禁),在45 歲以上的已育女性中發病率更高達40%,且隨著年齡增高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壓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噴嚏、咳嗽、大笑或提取重物等腹壓增高時出現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滲漏。
  • 健康生活|不能被忽視的女性尿失禁
    您聽說過女性尿失禁嗎?您了解過女性尿失禁嗎?您是否在某個階段也有過尿失禁行為?據調查顯示,我國約一半以上中老年女性和部分產後女性有過尿失禁的經歷。尿失禁是一種患者不能控制排尿的疾患。大部分患者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提重物時發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廁所的路上褲子就尿溼了,尿液不停地從尿道內流出,為了避免尷尬,這類患者只能悄悄的使用成人紙尿褲來勉強維持生活。女性尿失禁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前者多繼發於先天性骶裂;後者則可見於各種損傷或手術後,如分娩過程中引起的損傷、脊髓損傷、膀胱尿道損傷、前列腺切除術後等等。更嚴重的是尿失禁引起的逆行感染,最終將引起腎功能障礙。
  • 女人一咳嗽就漏尿,是尿失禁?3個原因女人都該了解
    原來,阿霞在三年前剖腹產下第一胎,產後複查的時候,醫生發現阿霞有輕度的子宮脫垂,但阿霞工作忙又覺得自己身體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更沒有進行治療,這次漏尿,就是盆底功能障礙導致的壓力性尿失禁。
  • 「笑尿了」可不一定都是好事,這些常見因素都可能導致女性尿失禁
    在泌尿外科門診,女性尿失禁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尿失禁又稱小便不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從膀胱經尿道自行外溢的一種病症。尿失禁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但在女性和老年人中更為常見。目前,全球有2億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困擾,其中成人女性尿失禁發生率為25%-45%。國內一項多區域調查表明,中國女性尿失禁發生率為30.9%,中國男性尿失禁發生率為3%-10%。哪些因素會導致女性尿失禁?
  • 女性得了壓力性尿失禁應該怎麼辦?
    女性得了壓力性尿失禁應該怎麼辦?川泌馬上告訴你! 其中壓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最高(10%~25%),其次是混合性尿失禁(5%~20%),再次是急迫性尿失禁(3%~10%)。 尿失禁的不同類型所佔的比例在各年齡段差別很大。年輕和中年女性主要為壓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則以混合性尿失禁最為常見。
  • 女白領咳嗽後尿失禁 尷尬元兇竟是哮喘
    女白領咳嗽後尿失禁?原來罪魁禍首是哮喘。昨天,鄒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複查。3年前,她「感冒」後咳嗽,一直沒完全好,每逢天氣變化,咳得尤為厲害,「像被人掐住了脖子」,一用力就尿失禁。  一年四季咳不停「怪病」折磨整三年  尷尬女白領一咳嗽就「尿失禁」  一年四季都咳,嚴重時常常「尿失禁」,30歲的白領被頑固的咳嗽折磨了三年,最近才查出是哮喘。  昨天,鄒虹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複查。
  • 年輕「寶媽」產後咳嗽竟導致尿失禁 醫生提醒:女性應注意防治盆底...
    經過檢查,小李被診斷為產後壓力性尿失禁,醫生為她制定了專屬方案並進行產後盆底康復治療。治療剛結束時,小李就感覺效果明顯。劉靜主任介紹,女性盆底由封閉骨盆出口的多層肌肉和筋膜組成。盆底肌猶如一張「彈力十足的吊床」,緊緊吊住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並參與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的緊縮度等多項生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