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暴力傷醫一律從嚴從重追刑責

2020-12-24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日前,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意見》要求,準確適用法律,依法嚴懲十類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其中,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9類犯罪行為,將一律從嚴從重追究刑事責任。

另外,近期,一些地方出現了疑似甚至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拒絕接受隔離治療、擅自脫離隔離等情況;也有病患向醫務人員吐口水等行為見諸報端。《意見》對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定罪量刑作出明確規定。

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等犯罪行為

《意見》要求,依法嚴懲十類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包括: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暴力傷醫犯罪;制假售假犯罪;哄抬物價犯罪;詐騙、聚眾哄搶犯罪;造謠傳謠犯罪;疫情防控失職瀆職、貪汙挪用犯罪;破壞交通設施犯罪;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以及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行為。

最高法副院長楊萬明表示,對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有關違法犯罪的,要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量,依法體現從嚴的政策要求。

其中《意見》提到的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以及詐騙,聚眾哄搶,造謠傳謠,疫情防控失職瀆職、貪汙挪用,破壞交通設施,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9類犯罪行為,最高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表示,一律從嚴從重追究刑事責任。

據初步統計,截至2月7日,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檢察機關辦理妨害疫情防控案件363件。

其中,偵查階段提前介入324件,審查批捕44件,審查起訴3件,一審庭審1件,一審判決1件。湖北檢察機關辦理24件28人。

無主觀惡意可罰可不罰的以教育為主

近期,各地公安機關打擊了一些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造謠傳謠等違法犯罪行為。

對此,公安部副部長杜航偉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嚴格執行兩高兩部《意見》,及時果斷制止並嚴厲打擊嚴重違法犯罪。接到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警情,公安機關要立即出警,儘快趕到現場。對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傷害醫務人員、擾亂醫院秩序、暴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實施的,果斷採取措施,堅決予以制止,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處理。對那些沒有主觀惡意,危害不大,依法可處罰可不處罰的,以教育為主。

焦點1

拒絕隔離可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

《意見》明確,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具有下列兩種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應當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一是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運輸工具的;二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運輸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應當接受隔離治療。最高法副院長楊萬明表示,已經確診或者疑似病人違背法定義務,拒絕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的,顯屬「明知故犯」,屬於希望或者放任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危害公共安全,對此,依法應當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此外,還可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意見》明確,其他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意見》還表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採取的防疫、檢疫、強制隔離、隔離治療等措施的,以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務罪定罪,從重處罰。

焦點2

對醫護吐口水致感染可以故意傷害定罪處罰

《意見》要求依法嚴懲暴力傷醫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間,故意傷害醫務人員造成輕傷以上的嚴重後果,或者對醫務人員實施撕扯防護裝備、吐口水等行為,致使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隨意毆打醫務人員,情節惡劣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此外,採取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的,以侮辱罪或者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以不準離開工作場所等方式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

「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更加重視醫務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決不能讓他們流血流汗又流淚。」楊萬明表示。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付春愔

相關焦點

  • 兩高兩部明確將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哄抬物價等違法...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日前聯合制定《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造謠傳謠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 兩高兩部:依法嚴懲疫情防控期間暴力傷醫犯罪
    原標題:兩高兩部:依法嚴懲疫情防控期間暴力傷醫犯罪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今天(2月10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等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意見》針對社會關切,提出了依法嚴懲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十大執法司法政策,包括對確診病人、疑似病人拒絕執行疫情防控措施
  •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看•法丨全國人大代表李延萍: 嚴懲暴力傷醫犯罪 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2020-05-23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檢: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等犯罪,堅決嚴懲
    4月17日,最高檢發布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第十批)。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說,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嚴重刑事犯罪,拒絕接受隔離和治療導致的妨害公務、妨害傳染病防治、尋釁滋事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以及疫情防控期間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和生產銷售偽劣防治、防護產品藥品的犯罪,仍是檢察機關打擊犯罪的第一陣地,要堅決依法嚴懲
  • 為什麼要對傷醫犯罪依法嚴懲|知刑研討
    _吳亞安:傷醫就是傷己,尊醫就是抗「疫」上海一中院法官助理、法學博士《通知》明確要對相關傷醫犯罪進行從嚴從重懲治,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這類犯罪侵害的法益具有雙重性,既侵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等私法益,也侵害醫療秩序等公法益,特別是疫情期間更會影響國家對疫情的防控部署,
  • 女子毆打醫生致尿失禁 暴力傷醫如何預防
    有過暴力傷醫行為的人可以落戶嗎?最近上海就有關於暴力傷醫的女教師欲落戶上海引發爭議,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吧。  毆打醫生致尿失禁  據了解,事件起因是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其中第507名申辦人員,正是七寶中學的繆某。
  • 暴力傷醫犯罪的防範措施
    近年來,無論是在日常的診療過程中還是在疫情防治期間,針對「白衣天使」們的暴力侵害層出不窮。暴力傷醫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嚴重社會問題。對於該種犯罪,需要標本兼顧,辯證對待。一、從潛在犯罪入手,強化法治宣傳暴力傷醫犯罪的始因在於醫患糾紛解決的不當,終致犯罪人通過訴諸暴力的方式宣洩心中不滿。事實上,對於醫患糾紛的解決,我國法律能夠提供切實依據的除民法典外,還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規章存在。
  • 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從嚴懲治涉疫情犯罪
    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要認真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和最高檢《關於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刑事案件辦理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等規定,充分發揮刑事檢察職能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依法從嚴從快辦理相關案件,以實際行動維護疫情防控工作秩序,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白巖松稱暴力傷醫等於犯罪?
    #暴力傷醫#在節目《對白》中,白巖松再次就暴力傷醫給了自己的觀點:「暴力傷醫就是惡意犯罪,就不要再把暴力傷醫和醫患關係聯繫到一起。」就是因為兩者一直被聯繫起來,暴力傷醫的惡性才會被移花接木、混淆視聽,對此白巖松呼籲大眾堅定立場,如果犯罪,就應當被嚴打。這也不禁使人們思考:醫生們究竟如何才能保證自身權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安心行醫?同樣的,患者又怎樣冷靜客觀地面對自身的病況,而非用暴力發洩情緒、解決問題?
  • 代表委員關注傷醫問題,有委員建議將「襲醫」與「襲警」同罪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實證明,醫護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是保障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白衣戰士。然而,近年來暴力傷醫事件卻屢屢發生,即使疫情期間也仍有發生。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暴力傷醫事件也引起了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的關注。據《北京日報》5月23日報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臺聯會長高峰建議,與國外先進醫護體系看齊,將「襲醫」與「襲警」同罪,加強震懾效應,提高犯罪成本。
  • 暴力傷醫?這不是醫患糾紛,這是犯罪!
    疫情期間,廣大醫護人員抗疫在一線,舍小家,護大家。然而,讓人心寒的是,暴力傷醫事件屢屢發生。當「醫者仁心」遇上「無理取鬧」,當醫生面臨「救人」「救己」的選擇……人民法院重拳出擊,向暴力傷醫「亮劍」!
  • 法制日報:防範暴力傷醫還需法律亮劍
    原標題:防範暴力傷醫還需法律亮劍   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推出安檢措施後,陝西省人民醫院購買報警手環並部分投入使用。但由於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及「一床難求」、手術失敗等多方面原因,少數患者或患者家屬傷醫、辱醫事件仍時有發生,這不但嚴重擾亂了就醫秩序,傷害了醫患信任,而且也破壞了和諧的醫療環境。可以說,暴力傷醫行為是對醫生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更是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一種踐踏。   眾所周知,醫生由於其職業的特殊性,既擔負著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又肩負著人命關天的重大責任。
  • 全國人大代表金京哲:加大對暴力傷醫犯罪打擊力度
    2020-05-29 08:45:2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董星雨    近年來,醫鬧和暴力傷醫事件對醫療秩序造成負面影響
  • 成都中院:依法嚴懲利用疫情危害公共安全、暴力傷醫等犯罪行為
    精準打擊利用疫情危害國家安全犯罪行為,利用疫情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為,依法嚴懲暴力傷醫等犯罪行為,製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等犯罪行為,利用疫情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趁火打劫等擾亂市場秩序犯罪行為,藉機造謠傳謠犯罪行為,妨害公務犯罪行為,捕殺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走私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製品犯罪行為,醫用廢物處置不當汙染環境犯罪行為和失職瀆職犯罪行為。
  • 江西最嚴標準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 首例涉疫情詐騙案宣判
    九江中院供圖中新網南昌2月20日電 (記者 王劍)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趙九重20日在南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西法院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審判執行。採取遠程視頻提訊、開庭等方式審理刑事案件,依法從嚴從快懲處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詐騙等各類危害疫情防控的犯罪行為。
  • 楊文醫生遇害的100天內,疫情期間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
    然而,在楊文醫生被殺的100天內,暴力傷醫並沒有就此停止。在疫情期間又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疫情期間又發生7起暴力傷醫事件!1. 因等待時間長,湖北2名新冠康復者毆打醫生3月30日,一則關於湖北漢川市人民醫院醫師被患者毆打的文件,引發社會關注。
  • 嚴懲暴力傷醫...
    周強表示,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依法嚴懲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等犯罪,始終保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高壓態勢。其中包括「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報告中提到,「依法審理孫小果案、杜少平操場埋屍案,讓正義最終得以實現。」同時,堅決「打傘破網」,依法懲處一批作惡多端的「沙霸」「路霸」「菜霸」,淨化了社會風氣。
  • 最高檢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都是檢察機關剛剛辦理的案件,且屬於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易發的案件類型。
  • 最高檢: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危害疫情防控相關犯罪
    》,其中指出,辦案應以案卷書面審查為主要方式,依法從嚴從重打擊危害疫情防控相關犯罪。疫情防控期間應以案卷書面審查為主要方式《意見》指出,鑑於當前特殊的疫情形勢,檢察機關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案件辦理既要嚴格依法,又要嚴格落實隔離、防控的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妥善處理好辦案與防控的關係。
  • 北京:這些嚴重妨礙疫情防控工作行為將被依法追究刑責
    隱瞞病情、造謠傳謠、哄抬物價、暴力傷醫……這些嚴重妨礙疫情防控工作的行為,將依法受到相應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拒不隔離將被採取強制措施對目前疫情防控中比較突出的違法行為,《決定》強調要依法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擾亂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