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民可上網 農村生活不遜色城市

2020-12-27 騰訊網

記得兩年前剛到美國不久,華盛頓外國記者中心一位官員就對記者說,「華盛頓並不代表美國,如果沒有到過廣大農村地區,那對駐美記者來說就不算是了解了美國」。記著他的話,記者一直盼望著能到一個典型的農業區採訪,並在一家有代表性的農場與美國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前不久,在美國農民協會的幫助下,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該協會向記者推薦的是位於北達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農場,農場的主人是名叫格雷格和瑪茜的夫婦倆。

農民協會剛剛把聯繫成功的消息通知記者,瑪茜就打來電話,主動詢問記者何時從華盛頓啟程。她還在網上把記者加為好友,通過MSNMessenger跟記者聊起了天,記者注意到她的網名叫「聰明狗的主人」。瑪茜說,她家的地址是河谷市109大道3546號。記者將該地址輸入電腦,很快就通過Mapquest網站列印出了從華盛頓到農場的行車路線圖。很顯然,雖然只是一個偏僻的農場,但它的地址也已經進入了全美聯網的衛星地圖資料庫。農民還有網名?農村還有街道名?真是有意思!還沒有啟程,跟美國農民短暫的遠程接觸已經讓記者大開眼界。

農場的居住條件一點不比城裡差

經過長途跋涉,兩天之後記者終於來到北達科他州的河谷市。北達科他州位於美國北部,與加拿大接壤,農業是該州最主要的產業。北達科他州生產的亞麻籽、小麥、大麥、葵花籽等11種農作物產量均名列全美第一,農業產值在全州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高達25%(約為美國平均水平的4倍),農業就業人員在該州整個就業人數中所佔的比例高達24%(全美這一比例還不到2%)。這確實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業區。沿途視線所及都是一望無際的農場和高高的巨大儲糧罐,由於正值春季,地裡沒長莊稼,露出黑黝黝的土地,看上去似乎肥得要流出油來。夫人說,沒想到這裡的風光跟她的老家中國東北三江大平原竟如此相似!

離開河谷市,開車不到20分鐘便到了一片農場,美國無處不在的柏油馬路終於變成了一條碎石鋪就的小路,汽車壓上去吱呀作響。循著109大道的指路標牌,還有當地農民的指點,記者終於找到了格雷格的家。一位身材高大、戴著棒球帽的男子來到記者面前,問「是中國記者嗎」,在聽了記者的自我介紹後,這位男子露出了熱情的笑容,說:「我就是格雷格。歡迎你們!」格雷格跟記者握手,記者感覺這是一雙巨大的手,但皮膚很粗糙,記者在美國還沒有握到過這麼粗糙的手。記者心想,在美國當農民也不容易啊,這顯然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結果。正想著,格雷格已經主動幫記者把行李往家裡搬,一邊還對記者說:「別客氣,這裡就是你們的家!」

格雷格的「家」並不是記者想像中的農家小院,而是一棟普通的民居,看上去跟美國城鎮裡的大多數私人住宅沒有任何區別。格雷格說,他和他的家人已經在這棟房子裡生活了二三十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老屋」。但記者怎麼看也看不出房子有任何衰老的痕跡。

安排停當之後,記者開始對這棟「老屋」進行全方位掃描。房子共分兩層,一樓最顯眼的是寬大的廚房。乾淨整潔的操作臺上,沒有擺放一件廚具,這些東西都被整齊地擺放在了壁廚裡。看來這裡的女主人生活比較講究簡約整潔。廚房是完全開放式的。所有的器具設備在記者看來,只要是這個世界上有的,在這個農民家裡就一樣也不缺少。一大一小兩隻咖啡壺,大的足夠20人享用,格雷格說這是在開派對時用的,小的則自己家裡小範圍使用。超大的冰箱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種食品。消毒洗碗機、電磁爐、烤箱、微波爐等等一應俱全。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電動垃圾處理器。格雷格說,這臺機器能將大量的生活垃圾進行壓縮處理,可以容納的垃圾比正常情況下多好幾倍。廚房操作臺上擺著一部電話,電話旁邊是一部CD播放機,格雷格說,瑪茜喜歡邊做飯邊聽音樂。

美國人生活中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就是廚房和餐廳,所以美國家庭一般都很注重廚房和餐廳的裝飾裝修,格雷格家也不例外。餐廳連著廚房,是這棟樓裡面最寬敞明亮的一個房間。對著餐廳,是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子直接通向室外,可以看到茂密的樹林和廣闊的田園。記者坐在餐廳裡,一邊喝著格雷格送上來的飲料,一邊透過玻璃窗觀賞窗外的風景。突然幾十隻梅花鹿闖入了記者的視線,它們成群結隊嬉戲跳躍,很快它們那矯健的身影就消失在田野裡。格雷格說,那些都是野生的鹿群,他已經見慣不驚了。

格雷格家的客廳和所有美國現代家庭一樣舒適明亮。有電視、沙發、壁爐,壁爐上掛著兒子和女兒的照片。客廳裡有一把「老人樂」搖椅,坐上去讓人感到十分愜意,還有一把全自動躺椅,平常是一個單人沙發,一按電鈕,就會自動打開,變成一個躺椅。最有趣的是,客廳的牆壁上掛的所有裝飾畫全都具有濃鬱的田園色彩。這些具有剪影效果的農村鐵藝畫內容十分豐富,有快樂的牧馬人,有池塘邊遊走的奶牛,有凝固在風中的大風車,有炊煙嫋嫋的農家院落……就連沙發的靠墊上也都繡著體現農家氣氛的畫兒。記者後來注意到,幾乎每個房間都掛滿了這樣的農家畫。這些類似中國「農家樂」的美麗裝飾畫似乎在默默地提醒著來訪者,這裡住的是美國農民一家,他們對農民的生活都甘之如飴。

主人的客廳旁邊就是臥室,也非常寬大,浴室也在其中。超大的浴室顯得格外豪華氣派。浴室裡也同樣掛滿了野趣十足的風景畫。連牆上的時鐘都是一幅極為別致的鄉村風景圖。令記者好奇的是,所有的房間都沒有掛窗簾。格雷格說,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採光,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視野效果。看到記者不解的樣子,格雷格趕緊解釋:「隱私沒有問題!房子四周方圓數裡都沒有人!」

與客廳相連的部分是格雷格的辦公室。裡面是全套的現代化辦公設備。一臺電腦使用衛星連接方法上網,電腦旁邊是三合一印表機和傳真機。在這個過廳裡還陳列著一臺孩子們用過的老式鋼琴,記者仿佛可以聽到二十幾年前格雷格的孩子們彈出的叮叮咚咚的琴聲。

一樓一間客用衛生間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那是一間很小的浴室。花灑很低,水龍頭很矮。格雷格告訴記者,那是他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專用的浴室。記者打量了一下這間浴室,發現牆上同樣掛滿了鐵藝剪影畫,裝飾中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樓上有兩個臥室,一個很寬大的衛生間,也有一個過廳。這個過廳也是一個簡易的辦公室或者稱書房。桌子上擺放著現代化的辦公設備,有電腦、傳真機和印表機等。格雷格說,這裡原來一直是兒子和女兒居住的地方。現在孩子們大了,都搬出去自己住了,這裡就全部變成了客房。格雷格說:「這裡就是你們今天晚上休息的地方。」

記者用水洗手,發現這裡的水不太一樣,有點滑膩的感覺。格雷格說,他們使用的不是城市裡「骯髒」的自來水,而是請專門的公司從當地的水井裡抽出來的「純淨水」。記者說,感覺美國農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甚至超過城市,格雷格開玩笑似地反問,「我們(農民)為什麼要受苦受難?」

剛參觀完房子,瑪茜就回來了,這位「聰明狗的主人」穿著帶星條旗的毛衣,戴著眼鏡,身材顯得很胖。一見面,瑪茜就熱情地跟記者握手,然後開始忙著收拾晚飯。很快我們就吃上了香噴噴的烤牛排。

一邊吃飯,格雷格和瑪茜一邊給記者逐個介紹他們所有家庭成員的大致情況,讓記者對這個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格雷格今年47歲,有丹麥血統,但他出生和生長在河谷市,高中畢業後他就拿出一些錢買了一大塊地,當起了農民。後來他遇到了比他小三歲的瑪茜。他對這位具有挪威血統的姑娘一見鍾情,兩人很快就結了婚,並生下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名叫莎拉,今年23歲,本科畢業後在北達科他州一個印第安保留地當老師,教小學一年級學生,目前正在熱戀中。小的是兒子,名叫亞當,今年21歲,大專畢業後不願意子承父業,跑到河谷市一家建築公司當起了木匠,今年6月2日將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格雷格挺為自己的兒子自豪,說亞當「是個很棒的木匠」。當天晚上亞當帶著他的未婚妻來看望父母,正好碰上記者。亞當和他的父母親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但不知道是他性格內向還是不喜歡記者,亞當很少對記者說話,對記者的許多問題都閃爍其辭,倒是他的母親瑪茜老在旁邊幫他回答。

瑪茜剛開始還踏踏實實地跟著格雷格一起當農民,但他們倆很快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因為他們再也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保險。在美國,購買一般的醫療保險,每月需要支付800到1000美元,這對農民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好在瑪茜有一個會計學大專文憑,於是兩人一合計決定讓瑪茜離開農場,到河谷市一家公司當會計,沒想到這一幹就是23年。現在她的公司已經為她全家都購買了醫療保險。瑪茜說,她所認識的農民妻子絕大多數都已經離開了農場,到附近的城裡上班了,「為的就是幫助全家支付醫療保險」。所以嚴格說起來,眼下的瑪茜只能算是一個兼職農民,平時像城裡人那樣正常上班,公司休假的時候就幫著丈夫幹一些農活。不過瑪茜說她還是願意別人叫她農民。

格雷格和瑪茜還介紹說,瑪茜的父母就住在他們的農場附近,也經營著自己的農場。父親今年65歲了,母親60歲了,但兩人都還沒有退休。當天下午瑪茜的母親來看望自己的女兒,記者在餐廳裡剛好碰見她。她戴著牛仔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她說雖然自己在河谷市一家為殘疾人服務的慈善機構工作,但跟自己的女兒相比,自己「更應該說是一個農民」。記者問她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她爽朗地說:「工作讓你年輕!」記者後來也在參觀農場時見到了瑪茜的父親,戴著墨鏡和帽子,可能剛乾完農活,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但精神很矍鑠。記者要給他拍照,他非常固執地不願意讓記者拍攝他身後那些卡車,說「它們太破爛!」

除了瑪茜的女兒,記者見到了他們全家所有家庭成員。給記者的印象是,跟美國城市家庭成員之間少有走動不同,格雷格全家雖然都已經分開過日子,但仍走動頻繁,互相照顧著、問候著、體貼著,全家其樂融融。在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今日美國,這樣的親情讓旁人看著都倍感溫暖。

民風淳樸信仰虔誠

格雷格全家濃濃的親情只是北達科達州淳樸民風的一個縮影。格雷格說,他們平時外出經常忘了鎖門,但家裡一點事兒也沒有,真有點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感覺。農場裡的莊稼和牧場裡的牲畜都沒有人偷盜和破壞,農戶之間如果遇到麻煩彼此都會伸出援手。格雷格還說,他所在的農場從行政上隸屬於北達科達州巴恩斯縣霍巴特鎮。鎮一級的官員,包括鎮長在內,都是公益心比較強的農民,鎮裡的公務完全屬於兼職。這些官員從公務中得到的唯一收入,就是鎮政府為他們免費提供的「一點點汽油費」,因為他們經常要開車上山下鄉走訪農戶。記者還從網際網路上查到,北達科達州的犯罪率,在美國50個州中最低。

當地的民風為何如此淳樸?格雷格和瑪茜都認為,虔誠的信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農業存在一些不利的自然氣候條件,如山脈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長驅直入,影響中南部地區作物的生長。美國每年也有洪澇和旱災等自然災害,再加上每年都會光顧破壞性極大的龍捲風,對中西部一些州的農業危害較大。地理造就性格。正是這樣的自然氣候條件,使得美國農民更加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他們對信仰的虔誠程度遠遠超過城市居民。

相關焦點

  • 上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美國農村還有4200萬人,沒有網絡
    「上網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了,如果你沒有這種聯繫,你就會被切斷。」解決這種不公平問題的努力至少可以追溯到2009年,當時國會指示聯邦通信委員會制定一項計劃,讓幾乎每個美國人都能享受寬帶服務。據委員們估計,目前仍有大約2100萬人缺乏這項技術。這個數字可能仍被低估了:一項研究表明這個數字要高得多,約為4200萬。
  • 為什麼美國人更喜歡在農村生活,美國農村生活有哪些特點?
    在我國,很多老家是農村,很小就出來打拼的,上了年紀的人,都更加的嚮往農村的生活。當然,也有很多在城市裡呆慣了的人,選擇在城市裡養老。而那個成天說記者是假記者,新聞是假新聞的美國,那裡的人們更加嚮往農村的生活。
  • 農村生活又一大喜事,農村用電繳費標準變了,農民朋友要了解
    前言現在農村人民的消費觀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之前一些農村人在消費的時候會顯得比較節儉,在很多方面都不敢多花費,不過現在農村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建設越來越好,經濟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現在大部分的農村人民在消費觀念也大不相同
  • 農村裡,大多數農民都身無餘財,可為啥會感覺10萬塊錢不算錢呢?
    ,可往往讓人費解的就是有人如果真的需要借錢了,又會覺得不借錢給自己的農村親戚很「小氣」,才三五萬,才十萬八萬,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大錢,可為什麼就是不借呢?,很便利了,到了城市打工生活以後,加長的公交車,BRT,地鐵成了日常出行的工具,而回頭去看農村曾經生活的場景,會覺得差了一大截,這種感受,不僅體現在生活上,還體現在農村很多人對錢的看法上。
  • 美國遊客評價中英農村,英國農村像莊園,中國農村用兩個字表述
    現在城市建設非常好,這都得益於我們的國家,雖然現在很多人嚮往城市生活,但是城市的機會確實更多,城市的各種設備會讓生活更簡單,讓自己活得更像一個乾淨的城市白領。然而,中國畢竟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發展了這麼多年,國內的很多產業也在世界範圍內揚名立萬,但是總體來說,中國的生活水平和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是農村,根本沒有辦法比較。當中國提到農村到處都是黃土,無邊無際的原野時,也有勤勞的農民,他們可能種下一年的收成,還不如在外面工作兩個月,可以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現在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所以中國農民大多是貧窮落後的。
  • 為什麼十年前大家都嚮往城市生活,十年後都嚮往農村生活了?
    說也奇怪,這個世界的發展,真令人捉摸不透,在十年前,或者再向前二十年,那時的人們觀念都認為城裡的生活是這一輩子自己夢寐以求的,想方設法也要有個城市身份,在那個年代,農轉非成了進城的一個唯一通道,如果誰家進了城,或者在城裡的企業單位上個班什麼的,那就叫左鄰右舍羨慕得不得了。
  • 李昌平:農村苦麼?農民累麼?在豐收節這天,聽老農俺說說心裡話
    俺是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生活的老農,是真老農民,城市裡沒有房產,在農村居住,戶籍在農村,種著四畝耕地,分為兩塊,一塊五分在村邊,因為鄰居們建房,這五分地不能種糧食,就栽上樹了;另外一塊三畝半,重壤土,屬於高產田。說這些是誠實地向朋友們匯報俺是真農民。
  • 農村的一大喜事,農村用電繳費標準變了,農民朋友要了解
    前言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特別快,跟之前的農村相比,現在的農村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只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少不了國家政策的幫助,如果沒有國家對於農村的改革,農村也發展不成現在的模樣,所以作為一個農民,心中總懷揣著一顆感恩國家的心
  • 為什麼農民回流農村成為趨勢?農村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中心
    2021-01-09 09:32:52 來源: 淺風說你 舉報   別看現在的年輕人都嚮往城市的生活
  • 今年起,這3類農民可將戶口遷回農村,看其中有你嗎?
    在早些年的時候,不少農民都相繼離開農村,奔向了城市發展。而後這些農民為了工作或是孩子上學,都只能把戶口一同遷出農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如今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國家為農村的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幫扶,農民的權益也越來越大。因此有不少農民都想把戶口遷回農村,可無奈想把城市戶口遷回來卻「難如登天」。那麼今天小編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好消息!今年起,這3類農民可將戶口遷回農村,看其中有你嗎?
  • 農村『年味』變淡,集市購物冷冷清清,農民都不過年了?
    再過三天,就是冬至節氣,也就是民間說的『小年』,由於今年年末『限工令』的影響,好多農民工早早返回了家鄉,農村逐漸開始熱鬧起來,可是農村集市上冷冷清清,上午十一點的時候,集市除了幾個固定攤位,其他流動攤主也走掉了,似乎大家都不過年了,難道『年味』變淡了?
  • 我們的身體進了城市,思想還留在農村
    蔡繼明:改革開放前,農民和土地緊緊捆綁在一起,剩餘勞動力是隱形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農民能自主支配剩餘勞動時間。富餘勞動力逐漸變多,同時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生產模式。
  • 為什麼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農民卻沒有以前快樂了?
    為什麼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卻沒有以前快樂了?農村從最艱苦、餓肚皮的生活現狀,到溫飽有餘、吃穿不愁,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激發了農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熱情,時至今日,農村的發展遭遇瓶頸。對比各行各業的如日中天、迅猛發展,給農民帶來心理不平衡。日益巨增的消費,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 農民退休制度引爭議,城市居民認為不公平,其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
    拿人這一輩子不可避免的生病就醫來說,如果是一位農民朋友不幸得了腫瘤,我們不提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哪怕即使是在一個最為普通的地級市,一次放療便要從農民的手裡拿走至少一千塊錢啊,而一個治療療程卻至少需要十五次,二者還不算上住院所需要的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即使有新農合的報銷,往往也至多只能抵消掉一半的費用,而價格高昂的抗腫瘤藥物更是嚇得一般家庭望而卻步。
  • 2021年戶籍改革,農村戶口全部遷走?農民:農村的房屋該怎麼辦?
    歸根結底,農業戶口全面取消是一次重大的戶籍制度改革,各省的進程各不相同。許多農民聽後都有這樣的疑問,農業戶口全面取消後,農民的戶口都要轉嗎?農夫的舊房子該怎麼辦?可以循環利用?農場主怎麼辦?農場主有這些顧慮也是正常的,畢竟農村是農場主的根據地,現在要徹底取消農場主戶口,大家的心都慌了,其實沒必要擔心。事實上,國家在提倡取消農業戶口的同時,也對後續農民的生活作出了一些安排。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戶籍性質改變,農民權益未發生變化。
  • 農村迎來的這個好消息,明明是好事,為什麼農民滿臉的不高興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鄉村發展得越來越快,農民的生活也變得很現代化,很多農民家裡都有冰箱,空調,還有路由器,和住在城裡幾乎沒有區別。這件喜事也是今年在農村發生的,明明是好事,為什麼農民們還那麼憂心忡忡?這意味著農村電費的下降。鄉村發展速度如此之快,離不開農村通上電,自從鄉村通上電以來,農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農民們也能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晚上也能聚在一起聊天、看電視、睡覺,而唯一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是,農村的電費比城市貴。
  • 農村「五通」後又一通,通天然氣入戶要收費,農民不接受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五通」後又一通,通天然氣入戶要收費,農民不接受。農村天然氣安裝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農村繼通路、通電、通水、通有線電視、通網這「五通」後的又一通。農村天然氣安裝,近兩年來在多地農村就已經有實施,但也正是因為開戶收費這一問題,不少村莊雖然通了天然氣,有農民因為嫌交錢太多,覺得交費不合理,因而不接受使用,那麼,農村天然氣安裝入戶交錢到底合不合理呢?
  • 農村戶口取消了,農村人和城市人沒有區別了?標準答案來了
    為什麼農村人與城市人有矛盾? 在大家固有的思維中,農村人他們所享受的待遇永遠不和城市人對等。在上世紀,農村戶口的人們,他們大多都是在農田裡辛苦勞作,他們的農作物收成後,還要上交國家一部分,其實到最後能留在自己手裡的糧食並不多。因此,農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甚至還存在一定的貧窮。
  • 各國農村是啥樣子?中國農村已經不錯了,看到美國:這是農村嗎?
    我國如今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在這種快節奏的發展下,我國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城市的發展也是越來越繁榮的,雖然我國農村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比較緩慢,但是在這些年中,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的不斷建設,農村已經煥然一新,如今我國農村的發展也已經跟上了腳步。
  • 農村戶口成為香餑餑?2020年戶籍新政策,4種情況可遷回農村
    近幾年很多人都在探討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問題,甚至有人覺得應該取消農業戶口。但農村的戶籍制度一直在經歷改革,怎樣才好,這個需要時間來決策。以前很多人都想成為城市戶口,甚至不惜花高價買戶口,也就是咋們常說的農轉非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