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兩年前剛到美國不久,華盛頓外國記者中心一位官員就對記者說,「華盛頓並不代表美國,如果沒有到過廣大農村地區,那對駐美記者來說就不算是了解了美國」。記著他的話,記者一直盼望著能到一個典型的農業區採訪,並在一家有代表性的農場與美國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前不久,在美國農民協會的幫助下,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該協會向記者推薦的是位於北達科他州河谷市的一家農場,農場的主人是名叫格雷格和瑪茜的夫婦倆。
農民協會剛剛把聯繫成功的消息通知記者,瑪茜就打來電話,主動詢問記者何時從華盛頓啟程。她還在網上把記者加為好友,通過MSNMessenger跟記者聊起了天,記者注意到她的網名叫「聰明狗的主人」。瑪茜說,她家的地址是河谷市109大道3546號。記者將該地址輸入電腦,很快就通過Mapquest網站列印出了從華盛頓到農場的行車路線圖。很顯然,雖然只是一個偏僻的農場,但它的地址也已經進入了全美聯網的衛星地圖資料庫。農民還有網名?農村還有街道名?真是有意思!還沒有啟程,跟美國農民短暫的遠程接觸已經讓記者大開眼界。
農場的居住條件一點不比城裡差
經過長途跋涉,兩天之後記者終於來到北達科他州的河谷市。北達科他州位於美國北部,與加拿大接壤,農業是該州最主要的產業。北達科他州生產的亞麻籽、小麥、大麥、葵花籽等11種農作物產量均名列全美第一,農業產值在全州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高達25%(約為美國平均水平的4倍),農業就業人員在該州整個就業人數中所佔的比例高達24%(全美這一比例還不到2%)。這確實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業區。沿途視線所及都是一望無際的農場和高高的巨大儲糧罐,由於正值春季,地裡沒長莊稼,露出黑黝黝的土地,看上去似乎肥得要流出油來。夫人說,沒想到這裡的風光跟她的老家中國東北三江大平原竟如此相似!
離開河谷市,開車不到20分鐘便到了一片農場,美國無處不在的柏油馬路終於變成了一條碎石鋪就的小路,汽車壓上去吱呀作響。循著109大道的指路標牌,還有當地農民的指點,記者終於找到了格雷格的家。一位身材高大、戴著棒球帽的男子來到記者面前,問「是中國記者嗎」,在聽了記者的自我介紹後,這位男子露出了熱情的笑容,說:「我就是格雷格。歡迎你們!」格雷格跟記者握手,記者感覺這是一雙巨大的手,但皮膚很粗糙,記者在美國還沒有握到過這麼粗糙的手。記者心想,在美國當農民也不容易啊,這顯然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結果。正想著,格雷格已經主動幫記者把行李往家裡搬,一邊還對記者說:「別客氣,這裡就是你們的家!」
格雷格的「家」並不是記者想像中的農家小院,而是一棟普通的民居,看上去跟美國城鎮裡的大多數私人住宅沒有任何區別。格雷格說,他和他的家人已經在這棟房子裡生活了二三十年,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老屋」。但記者怎麼看也看不出房子有任何衰老的痕跡。
安排停當之後,記者開始對這棟「老屋」進行全方位掃描。房子共分兩層,一樓最顯眼的是寬大的廚房。乾淨整潔的操作臺上,沒有擺放一件廚具,這些東西都被整齊地擺放在了壁廚裡。看來這裡的女主人生活比較講究簡約整潔。廚房是完全開放式的。所有的器具設備在記者看來,只要是這個世界上有的,在這個農民家裡就一樣也不缺少。一大一小兩隻咖啡壺,大的足夠20人享用,格雷格說這是在開派對時用的,小的則自己家裡小範圍使用。超大的冰箱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各種食品。消毒洗碗機、電磁爐、烤箱、微波爐等等一應俱全。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電動垃圾處理器。格雷格說,這臺機器能將大量的生活垃圾進行壓縮處理,可以容納的垃圾比正常情況下多好幾倍。廚房操作臺上擺著一部電話,電話旁邊是一部CD播放機,格雷格說,瑪茜喜歡邊做飯邊聽音樂。
美國人生活中花費時間最多的地方就是廚房和餐廳,所以美國家庭一般都很注重廚房和餐廳的裝飾裝修,格雷格家也不例外。餐廳連著廚房,是這棟樓裡面最寬敞明亮的一個房間。對著餐廳,是一面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窗子直接通向室外,可以看到茂密的樹林和廣闊的田園。記者坐在餐廳裡,一邊喝著格雷格送上來的飲料,一邊透過玻璃窗觀賞窗外的風景。突然幾十隻梅花鹿闖入了記者的視線,它們成群結隊嬉戲跳躍,很快它們那矯健的身影就消失在田野裡。格雷格說,那些都是野生的鹿群,他已經見慣不驚了。
格雷格家的客廳和所有美國現代家庭一樣舒適明亮。有電視、沙發、壁爐,壁爐上掛著兒子和女兒的照片。客廳裡有一把「老人樂」搖椅,坐上去讓人感到十分愜意,還有一把全自動躺椅,平常是一個單人沙發,一按電鈕,就會自動打開,變成一個躺椅。最有趣的是,客廳的牆壁上掛的所有裝飾畫全都具有濃鬱的田園色彩。這些具有剪影效果的農村鐵藝畫內容十分豐富,有快樂的牧馬人,有池塘邊遊走的奶牛,有凝固在風中的大風車,有炊煙嫋嫋的農家院落……就連沙發的靠墊上也都繡著體現農家氣氛的畫兒。記者後來注意到,幾乎每個房間都掛滿了這樣的農家畫。這些類似中國「農家樂」的美麗裝飾畫似乎在默默地提醒著來訪者,這裡住的是美國農民一家,他們對農民的生活都甘之如飴。
主人的客廳旁邊就是臥室,也非常寬大,浴室也在其中。超大的浴室顯得格外豪華氣派。浴室裡也同樣掛滿了野趣十足的風景畫。連牆上的時鐘都是一幅極為別致的鄉村風景圖。令記者好奇的是,所有的房間都沒有掛窗簾。格雷格說,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採光,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視野效果。看到記者不解的樣子,格雷格趕緊解釋:「隱私沒有問題!房子四周方圓數裡都沒有人!」
與客廳相連的部分是格雷格的辦公室。裡面是全套的現代化辦公設備。一臺電腦使用衛星連接方法上網,電腦旁邊是三合一印表機和傳真機。在這個過廳裡還陳列著一臺孩子們用過的老式鋼琴,記者仿佛可以聽到二十幾年前格雷格的孩子們彈出的叮叮咚咚的琴聲。
一樓一間客用衛生間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那是一間很小的浴室。花灑很低,水龍頭很矮。格雷格告訴記者,那是他的寵物貓和寵物狗專用的浴室。記者打量了一下這間浴室,發現牆上同樣掛滿了鐵藝剪影畫,裝飾中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樓上有兩個臥室,一個很寬大的衛生間,也有一個過廳。這個過廳也是一個簡易的辦公室或者稱書房。桌子上擺放著現代化的辦公設備,有電腦、傳真機和印表機等。格雷格說,這裡原來一直是兒子和女兒居住的地方。現在孩子們大了,都搬出去自己住了,這裡就全部變成了客房。格雷格說:「這裡就是你們今天晚上休息的地方。」
記者用水洗手,發現這裡的水不太一樣,有點滑膩的感覺。格雷格說,他們使用的不是城市裡「骯髒」的自來水,而是請專門的公司從當地的水井裡抽出來的「純淨水」。記者說,感覺美國農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甚至超過城市,格雷格開玩笑似地反問,「我們(農民)為什麼要受苦受難?」
剛參觀完房子,瑪茜就回來了,這位「聰明狗的主人」穿著帶星條旗的毛衣,戴著眼鏡,身材顯得很胖。一見面,瑪茜就熱情地跟記者握手,然後開始忙著收拾晚飯。很快我們就吃上了香噴噴的烤牛排。
一邊吃飯,格雷格和瑪茜一邊給記者逐個介紹他們所有家庭成員的大致情況,讓記者對這個家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格雷格今年47歲,有丹麥血統,但他出生和生長在河谷市,高中畢業後他就拿出一些錢買了一大塊地,當起了農民。後來他遇到了比他小三歲的瑪茜。他對這位具有挪威血統的姑娘一見鍾情,兩人很快就結了婚,並生下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名叫莎拉,今年23歲,本科畢業後在北達科他州一個印第安保留地當老師,教小學一年級學生,目前正在熱戀中。小的是兒子,名叫亞當,今年21歲,大專畢業後不願意子承父業,跑到河谷市一家建築公司當起了木匠,今年6月2日將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格雷格挺為自己的兒子自豪,說亞當「是個很棒的木匠」。當天晚上亞當帶著他的未婚妻來看望父母,正好碰上記者。亞當和他的父母親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但不知道是他性格內向還是不喜歡記者,亞當很少對記者說話,對記者的許多問題都閃爍其辭,倒是他的母親瑪茜老在旁邊幫他回答。
瑪茜剛開始還踏踏實實地跟著格雷格一起當農民,但他們倆很快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因為他們再也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保險。在美國,購買一般的醫療保險,每月需要支付800到1000美元,這對農民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好在瑪茜有一個會計學大專文憑,於是兩人一合計決定讓瑪茜離開農場,到河谷市一家公司當會計,沒想到這一幹就是23年。現在她的公司已經為她全家都購買了醫療保險。瑪茜說,她所認識的農民妻子絕大多數都已經離開了農場,到附近的城裡上班了,「為的就是幫助全家支付醫療保險」。所以嚴格說起來,眼下的瑪茜只能算是一個兼職農民,平時像城裡人那樣正常上班,公司休假的時候就幫著丈夫幹一些農活。不過瑪茜說她還是願意別人叫她農民。
格雷格和瑪茜還介紹說,瑪茜的父母就住在他們的農場附近,也經營著自己的農場。父親今年65歲了,母親60歲了,但兩人都還沒有退休。當天下午瑪茜的母親來看望自己的女兒,記者在餐廳裡剛好碰見她。她戴著牛仔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她說雖然自己在河谷市一家為殘疾人服務的慈善機構工作,但跟自己的女兒相比,自己「更應該說是一個農民」。記者問她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她爽朗地說:「工作讓你年輕!」記者後來也在參觀農場時見到了瑪茜的父親,戴著墨鏡和帽子,可能剛乾完農活,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但精神很矍鑠。記者要給他拍照,他非常固執地不願意讓記者拍攝他身後那些卡車,說「它們太破爛!」
除了瑪茜的女兒,記者見到了他們全家所有家庭成員。給記者的印象是,跟美國城市家庭成員之間少有走動不同,格雷格全家雖然都已經分開過日子,但仍走動頻繁,互相照顧著、問候著、體貼著,全家其樂融融。在世態炎涼、人情淡薄的今日美國,這樣的親情讓旁人看著都倍感溫暖。
民風淳樸信仰虔誠
格雷格全家濃濃的親情只是北達科達州淳樸民風的一個縮影。格雷格說,他們平時外出經常忘了鎖門,但家裡一點事兒也沒有,真有點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感覺。農場裡的莊稼和牧場裡的牲畜都沒有人偷盜和破壞,農戶之間如果遇到麻煩彼此都會伸出援手。格雷格還說,他所在的農場從行政上隸屬於北達科達州巴恩斯縣霍巴特鎮。鎮一級的官員,包括鎮長在內,都是公益心比較強的農民,鎮裡的公務完全屬於兼職。這些官員從公務中得到的唯一收入,就是鎮政府為他們免費提供的「一點點汽油費」,因為他們經常要開車上山下鄉走訪農戶。記者還從網際網路上查到,北達科達州的犯罪率,在美國50個州中最低。
當地的民風為何如此淳樸?格雷格和瑪茜都認為,虔誠的信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農業存在一些不利的自然氣候條件,如山脈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長驅直入,影響中南部地區作物的生長。美國每年也有洪澇和旱災等自然災害,再加上每年都會光顧破壞性極大的龍捲風,對中西部一些州的農業危害較大。地理造就性格。正是這樣的自然氣候條件,使得美國農民更加相信超自然的力量,他們對信仰的虔誠程度遠遠超過城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