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2020-09-05 方大G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自己扮演的張牧之。張牧之身上有很多謎團,他的身份,他影射了哪個歷史人物,也引發了很多的聯想和猜測。



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可能被錯過了,就是張牧之根本就不是張麻子


電影裡,葛優扮演的馬邦德,一直都在懷疑張牧之的身份。當張牧之告訴他要站著把錢掙了,馬邦德問他:敢問九筒大哥何方神聖?張牧之回答說:鄙人,張麻子。


這個時候,馬邦德的心裡,肯定先是驚訝,然後是懷疑。眼前這個狠人到底是不是張麻子呢?


到了鴻門宴的時候,黃四郎說自己的貨十回有八回被張麻子劫走了。馬邦德說,那這個張麻子很富有啊。緊接著,他看似漫不經心地一轉頭,看向張牧之說,還有這種事兒?


這個小細節的表演,葛優演出了精髓。張牧之低頭喝酒,馬邦德眼睛快速眨了兩下。意思就是,這個時候,他對眼前這個張牧之的懷疑心更重了。



回去路上,張牧之假裝喝醉,馬邦德開始自己嘀咕這個事兒。你到底是不是張麻子?你那麼有錢,來冒充什麼縣長呢?搶黃四郎的貨,那是掙大錢的買賣,冒充縣長是個小買賣,是馬邦德他們這種小滑頭辦的事兒,你如果真是張麻子,你到底來幹嘛呢?


後來,再到了縣長夫人葬禮上,張牧之搞了一出綁架的戲,但只綁到兩大家族,黃四郎靠替身躲過了一劫。這個時候,馬邦德說,張麻子,你玩砸了。他雖然直接稱呼張牧之為張麻子了,但其實心裡還是有懷疑。


為什麼還懷疑呢?後面的一場戲證明了他心裡的真實想法。張牧之告訴了他,是怎麼又使出一計,從黃四郎那裡搞出錢來。馬邦德捂著嘴,驚訝地說:那你真是張麻子!



這話什麼意思?就是說儘管之前張牧之一再說,自己就是張麻子,但是馬邦德一直都不信。張牧之跟馬邦德講了自己的經歷,怎麼跟隨了松坡將軍,也就是蔡鍔,怎麼去了日本,又是怎麼回了國,落草為寇,變成了張麻子。


這段話,看起來就是張牧之自己講明身份了。但緊接著一場戲,就是假的張麻子登場。這裡其實內藏玄機,姜文是用了一個騙術,也是用了一個電影的手法,來暗示,張牧之其實也是一個假的張麻子。這個謎先放著,一會兒再說。



繼續說馬邦德對張牧之的懷疑。


張牧之從黃四郎那裡弄到了錢,開始出城剿匪。路上,張牧之說,你這麼油嘴滑舌,早晚讓張麻子崩了你。然後又說,你還真相信我就是張麻子?


這時候,馬邦德大驚失色,說,你要不是張麻子,那這山上可就有真麻子。張麻子一來,你我可就沒命了。接著,槍響了起來,假麻子登場,雙方展開了一場槍戰。


後來,馬邦德被炸成了兩截。張牧之把他從銀子堆裡挖出來,他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到底是不是張麻子?我可是快要死的人了,別騙我。



馬邦德是什麼人?是個超級大騙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擅長騙人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點,他覺得別人也都在騙他,誰都不可信。所以,馬邦德只認錢,他是個牆頭草,兩邊倒,在黃四郎和張牧之之間左右搖擺。


他對張牧之的身份,一直都在懷疑,直到死,也在懷疑。臨死前,他告訴張牧之,還有兩件事兒,騙過張牧之。然後沒說完,就死了。張牧之說什麼,騙了就騙了吧。


事實上,就在這段臨死前的對話裡,張牧之也有兩件事兒,騙了馬邦德。第一,他答應馬邦德,帶著錢走人,不回鵝城和黃四郎拼命,但他又回去了。第二,就是他再次承認自己是張麻子,可事實上,他並不是真的張麻子



其實,姜文一方面很雞賊,編織了一個又一個騙局,來迷惑觀眾。但另一方面,他其實也很實誠,馬邦德死後,緊接著一場戲,他就揭曉了真相,一秒鐘都沒多等。


張牧之說,我弄不清楚你到底是老湯,還是馬邦德,但是你沒了,張麻子也沒了,真的也沒了,假的,也沒了


咱們再看看這裡的細節,當張牧之說「真的也沒了」這句話的時候,燒的是什麼面具,一筒。再問一個問題,張牧之是大哥,其他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排行順序戴的面具,老二就是二筒,老三就是三筒,張牧之為什麼戴的是九筒,而不是一筒呢?


這只能證明一件事兒,一筒不是沒有,而是已經死了。電影裡,還有一處細節給了提示。


黃四郎安排手下,殺雞取卵這場戲,一開始鏡頭交代了兩張麻匪面具,一個是一筒,一個是六筒。看起來是隨便一戴,但實際上,是在表明這倆已經都是死人了。為了強調這一點,緊接著黃四郎說了一個金句: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如果你死了,你永遠都活著。



黃四郎明白這個道理,張牧之更明白,他也說過,死人比活人有用


這話翻譯翻譯,就是真的張麻子死了,張牧之冒充張麻子,繼續未完成的麻匪事業,劫富濟貧。張麻子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變成了一個精神形象,這個精神形象,為窮人們出頭,讓惡霸們聞風喪膽,更重要的是,這個精神形象,不會死


另外還有一處地方,是在他們發錢的時候。張牧之還是戴的自己的九筒,而馬邦德戴的是一筒。這裡其實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張牧之覺得,可以拉馬邦德入夥,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他都對馬邦德不離不棄,因為在他看來,這個油滑的中間派,可以為他所用,另一個也預示了馬邦德的命運,他和曾經的一筒一樣,落得一個慘死的下場。



說到這兒,你應該就知道了,曾經的一筒,才是真的張麻子。而一筒,也是小六子的爹。多年以來,他們一直都盤踞在鵝城附近,黃四郎說的,自己的菸草被劫,也是真事兒,確實是被真的張麻子劫的。真的張麻子就是劫富濟貧的好漢


張牧之是什麼時候當的麻匪呢?電影說,他是在松坡將軍蔡鍔在日本死後才回國的,也就至少是1916年以後,《讓子彈飛》的故事發生在1920年。所以,張牧之的麻匪生涯,最多只有四年而已。也正因為他入夥得比較晚,所以他戴的才是九筒。在麻匪甚至是土匪的習慣裡,不是按照年齡排順序,而是按照入夥的先後。電影裡,老五也說了,這裡面,數我年齡最大。


排順序雖然這麼排,但真的選帶頭人,得按能耐,尤其是進入了土匪交班的時候,要是誰先來誰當頭,那肯定不行,萬一先來的是個弱雞呢?還不得連累所有人?


咱們試著還原一下之前的背景,真的張麻子帶著兄弟們一直在鵝城附近劫富濟貧,張牧之回國以後,入了夥,當了「老九」。但是他很有本事,所以在真的張麻子死了以後,老九變成了大哥,同時真的張麻子還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張牧之。這個時候,九筒就變成了麻匪頭目的象徵,也就是龍頭棍。



《讓子彈飛》裡還給了一條支線,就是這次麻匪頭目的交班,有一個人不太服氣,誰呢?老三。他假戴九筒面具,搶走九筒女人,最後和九筒分道揚鑣。電影裡這七兄弟之間的關係,遠比你看到的複雜多了,充滿了權力鬥爭,有機會我們再單獨講。


還是回到張牧之的身份上。現在已經基本破案了,他也是個假的張麻子。但其實,就連張牧之這個名字,可能都是假的


電影裡,是他自己說的,自己叫張牧之,後來被人叫成張麻子。但在原著小說《盜官記》裡,恰恰相反,這個主角先是當土匪,也是劫富濟貧,被人取了個「張麻子」的綽號,這當然是個被土豪劣紳們醜化的名字。後來,他決定自己買官當縣長,師爺就按照張麻子的諧音,給他取了一個「張牧之」的名字。他上任以後,做了很多得民心的好事兒,老百姓們又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張青天」,意思是,這是位青天大老爺。


那麼這個人到底叫什麼呢?小說裡有這樣一句話:張牧之到底是哪裡人,原來名字叫什麼,誰也搞不清楚



其實,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會發現,這個張牧之真正的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從這個人身上,能夠看到什麼。就像我上一集的節目講到的,這個角色只是一個化身,所以甚至可以無名無姓。他不代表任何一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人,他只是一個精神形象。


有的解讀甚至說,姜文選擇「牧之」這個名字,是為了隱喻「潤之」,這簡直是個笑話,因為張牧之這個名字是原著小說裡的,馬識途可並不是M的崇拜者,也並沒有想要用張牧之來影射M。有一個「之」字相同,不過就是個巧合罷了。


姜文說到《讓子彈飛》裡暗含的「隱喻」,給出了這麼幾句順口溜:火鍋就是火鍋,火車就是火車。師爺不是縣長,麻子不是佐羅



《讓子彈飛》確實有很多的解讀空間,當然也免不了過度解讀。但歸根結底,還是姜文很賊,他設計了一個又一個騙局,讓我們猜了又猜

相關焦點

  • 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自己扮演的張牧之。張牧之身上有很多謎團,他的身份,他影射了哪個歷史人物,也引發了很多的聯想和猜測。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可能被錯過了,就是張牧之根本就不是張麻子。電影裡,葛優扮演的馬邦德,一直都在懷疑張牧之的身份。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到底誰背叛了張麻子?你看懂了嗎
    前幾年出來的一部電影,神奇地把中國最傳統方面展示了出來,而這部電影作為經典《讓子彈飛》也備受人們好評,全局分成了明暗兩條線,信息量也是極大,很多網友可能只能看明白明線,而對暗線也成為了許多人看不懂的地方,並且能看懂全局的網友對此劇的感悟也不少。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到底是誰背叛了張麻子?你看懂了嗎
    前幾年出來的一部電影,神奇地把中國最傳統方面展示了出來,而這部電影作為經典《讓子彈飛》也備受人們好評,全局分成了明暗兩條線,信息量也是極大,很多網友可能只能看明白明線,而對暗線也成為了許多人看不懂的地方,並且能看懂全局的網友對此劇的感悟也不少。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你知道到底是誰背叛了張麻子?你真看懂了嗎
    前幾年姜文導演的一部電影,神奇地把中國最傳統方面展示了出來,而這部電影作為經典《讓子彈飛》也備受人們好評,全局分成了明暗兩條線,信息量也是極大,很多網友可能只能看明白明線,而對暗線也成為了許多人看不懂的地方,並且能看懂全局的網友對此劇的感悟也不少。
  •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的幾個兄弟,到底誰背叛了張麻子?
    4,師爺突然會吹張麻子團隊的口哨,還散播主帥已死的消息,動搖軍心。5,張麻子殺回鵝城和黃四郎決死一戰時,唯獨老三不在。他去堵黃四郎替身了。而花姐是負責看守黃四郎替身的,居然能被一個無能的替身逃了。去追,居然還追了三天三夜。6,師爺死前對張麻子說,我有兩件事騙了你。我們還是說第二件吧,那誰你還記得嗎?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 讓子彈飛,姜文的子彈能飛多遠,眾多疑點深度解析
    讓子彈飛/宣傳報當張麻子劫了師爺之後,師爺帶領張麻子一行人來到並不是他將要任職的康城,而是鵝城。這裡不得不佩服姜文導演能將簡單的「鵝城」二字引申出許多劇情故事與人物性格。不但如此,他們在這之前就已經被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所腐蝕,深入骨子深處的每一滴骨髓裡。他們還習慣跪著判案,還習慣喊著:「青天大老爺!」雖已是民國時期,但封建思想還是像難以消除的毒瘤一樣。姜文對封建的深惡痛絕可見一斑。
  • 姜文說:別急,讓子彈飛一會
    姜文(張麻子):好了!我曉得你們個個身懷絕技!9、姜文(張麻子):這是穆扎的曲子。他們叫穆扎,我們這裡叫莫扎特。張默(老六):你還能聽出是穆扎來?姜文(張麻子):要分時候。張默(老六):什麼時候?姜文(張麻子):唱片上寫著穆扎的時候。10、發哥(黃四郎):我這是珍藏版地雷,世上只有兩顆,made in usa!胡軍(假張麻子):那另一顆呢?
  • 讓子彈飛一會兒,現代思維方式解讀張麻子贏得黃四郎的致命一擊
    姜文是大家公認的鬼才導演,作品不多但部部精品,本次由我帶大家解讀其站著還把錢掙了的電影-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取材自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章的一部喜劇。本影片上映於2010年,當年票房6.76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非常優秀的成績了。
  • 解密《讓子彈飛》師爺最後騙麻子的兩件事
    張麻子只不過是順帶被要**掉的一個而已。 所以至始至終完全是師爺導演了一齣好戲,後來自己的被炸後不要張麻子回鵝城,只是一種激將法,他看見了真麻子殺假麻子的手段後覺得,張麻子是能為自己報仇的人,因為他和黃老四一夥的,但是黃老四並沒有告訴他關於那個美國1910造的地雷的事情,在自己覺得能卷了銀子遠走高飛的時候命送黃泉,臨死還不忘借刀殺人。
  • 《讓子彈飛》15句經典臺詞,姜文作品,深刻而亢奮
    電影《讓子彈飛》,豆瓣評分8.7分,葛優、周潤發、姜文主演,15句經典臺詞,姜文作品,深刻而亢奮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2.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3.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遠活著4.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
  • 《讓子彈飛》不易察覺的三個細節,讀懂了他們,就讀懂了姜文
    2010年姜文自嗨之作《讓子彈飛》上映,該片一上映就引爆全網,網友一邊解讀該片各種隱喻一邊「人傳人」紛紛去電影院圍觀。當時無數電影人還在為3億票房努力奮鬥,《讓子彈飛》一舉砍下6.76億登頂年度票房冠軍,將常勝將軍馮小剛斬於馬下。
  • 最終還是站著把錢掙了-《讓子彈飛》姜文
    很少有導演,每部作品都是精品,在我有限的認知裡,韓國的奉俊昊是一位,還有就是姜文。而且姜文是少有的,很任性的導演。姜文自己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張麻子一行人到鵝城後,與地方一霸黃四郎鬥智鬥勇的故事。
  • 姜文的神作《讓子彈飛》的續集為啥沒有公映?網友:其實早就上映
    說來,同時擁有「票房黑馬」,「不算完美」標籤的文藝片其實不止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還有8年前姜文的《讓子彈飛》,但不同的是前者更多是因為口碑不完美,而後者則是因為情節和敘事不夠合理流暢這個硬傷。實際上,《讓子彈飛》不是姜文的導演處女作,而是他繼《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後導演生涯的第四部作品,他賦予了這部不算常規文藝片的電影,成人斑斕童話的開端,複雜荒誕脫離常規的劇情,各色誇張卻性格鮮明的人物,諸多伏筆、以及看似啼笑皆非、實則意味深長且開放式的結尾。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今年是《讓子彈飛》上映第10年。前幾天重溫,發現個有意思的細節:姜武扮演的黃四郎爪牙在縣長官邸囂張說自己是光緒三十一年的武舉人,誰敢動他?一句配角臺詞勾動我的較真,去查了下中國武舉的歷史。光緒三十一年是公元1905年,中國最後一屆科舉考試,卻不是最後一屆武舉考試,歷史上最後一屆武舉考試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式宣布廢除武舉則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查到這裡我不禁笑了,是有意設計武舉人說謊,還是劇本未考證細節,都不重要。有意思的是姜文電影裡一貫的真真假假和影射諷刺。
  • 《讓子彈飛》師爺最後要跟麻子說的秘密 以及其中隱藏的細節
    人生比之電影炫彩繽紛,電影比之人生套路層層,大家好,我是小峰,自《讓子彈飛》上映伊始便引來爭議不斷,尤其是電影中有大量的留白,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電影的結尾很多人都沒有看懂,最後,為啥花姐和老三要離開張麻子而遠赴上海,湯師爺臨死前在張麻子耳的兩個秘密又是什麼呢?
  • 10年過去了,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姜文暗藏了許多細節
    2000年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被禁之後,他曾失落過一段時間,再後來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敗的三年後,他又推出了一部「半妥協」之作——《讓子彈飛》。姜文站著把錢掙了,2010年的《讓子彈飛》收穫6.36億的票房,豆瓣也高達8.8分。
  • 10年過去了,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姜文暗藏了許多細節
    2000年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被禁之後,他曾失落過一段時間,再後來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敗的三年後,他又推出了一部「半妥協」之作——《讓子彈飛》。姜文站著把錢掙了,2010年的《讓子彈飛》收穫6.36億的票房,豆瓣也高達8.8分。
  • 子彈飛了40年,從《讓子彈飛》原著中淺析那些你不知道的姜文隱喻
    革命敘事是主旋律當中數十年如一日的音律,不過,在大片時代裡,卻出現了有趣的翻轉。《讓子彈飛》是2010年上映,不得不承認,這是姜文的天才之作,經典行列,最為奇妙的是作品引起不同政治立場的解讀而且各自都能自圓其說,堪稱公認的狂歡。
  • 《讓子彈飛》為什麼又火了?
    十年前的賀歲檔出現了三個葛優,《讓子彈飛》打破了國產電影票房記錄。幾乎人人都看過這部電影,而且對裡面的臺詞和橋段津津樂道,甚至還對其中一些暗線做了不少猜想。當然也有很多影評人表達了鄙視,說拍出《鬼子來了》的姜文,居然也會淪落到去拍這種商業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