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領教工坊(ID:ClecChina),該文系星站TV創始人朱峰在領教工坊第七屆中國企業家私人董事會年會上的發言
導言:曹順妮,領教工坊品牌負責人
清華大學畢業的90後創業者朱峰,有了把自己打造成網紅的經歷後,乾脆做起了製造網紅的生意,用一套數據驅動的方法,直接幫助那些想成為網紅的人或者企業,成為流量大號。
網紅就是流量,流量意味著渠道。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時代,流量總量不變,只是發生了遷移。遷移背後,從以前的人找貨,演變到貨找人,如何被數以億計的網民發現、找到,朱峰在領教工坊第七屆中國企業家私人董事會年會上,給出了她的方法論。
五年前剛創業時,我做了一個體育類的自媒體節目後一下子成了網紅。大學的時候,我也一直在研究怎麼做「網紅」,也因此連續三年在清華大學新媒體學院獲得第一的成績,2017年被評為「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傑出人才」。我平時會在清華大學的一些傳播學課堂、清華的企業家協會和一些媒體平臺上教大家如何做內容,如何做流量。
人找貨 vs 貨找人
我們一直在說,現在生意好難做啊!線上流量越來越貴,流量紅利一直都在改變。從流量紅利的角度來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過去PC時代,大概是10年前,那個時候我們用電腦通過什麼方式觸達信息的?當時是不是上百度搜索?於是很多做廣告的商家去買推廣,或者去門戶網站投廣告,一個門戶網站能夠影響超過75%關注到這個垂直領域的用戶,那個時候通過連結來實現信息觸達,你點一下可以跳到另外一個網頁,這是10年前PC時代的網際網路。
PC時代電商怎麼玩的?人找貨,是搜索。淘寶上首頁搜索買一雙鞋子,是找貨,那個時候的傳播形態是一個意見領袖可以連接到不同的人身上去。我們現在進入到了移動時代,有了手機,手機怎麼構成傳播形態的?是不是APP?我們有很多的APP,APP之間不能隨意跳轉,再也沒有辦法實現影響一個意見領袖就能影響大量的人群,於是進入到了分布式流量多節點傳播的時代。
現在我們開始思考,這麼多APP在手機上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內容打通用戶呢?內容是APP時代的一個通貨,通過內容流轉到所有的APP當中去。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我們看到流量紅利起來,微信、微博,雙V運營。從電商的角度,剛才跟同桌的企業家交流,他說喜歡找網紅矩陣投廣告,去種草,種草了才能賣貨,這個時候貨不再是核心,而是貨找人,電商上貨找人,人是核心。於是阿里巴巴的電商負責人也提出,淘寶也要轉型了,淘寶不能做人找貨的事情,淘寶要做內容,因為內容可以打動心智,真正地連接人與人。
人人皆可成為網紅
微信、微博流量真的樂觀嗎?我們看到移動時代2.0來了,我們說線上流量現在枯竭了,微博股價下降了三分之一,很多微信大號,擁有很多粉絲,但打開率只有2%。
人的時間不變,時間到哪去了?於是我在想是不是流量做了一次遷移?
這個數據是2017年初由中國聯通公布的,戶均月流量排行榜前十的是什麼APP?前十的APP裡面有9家和視頻脫不了關係,我們找到新的流量窪地就是短視頻。短視頻背後不僅僅是用戶習慣的改變,而是科技帶來的改變。如果5G到來,我們的速度乘10,資費低於四分之一甚至免費,這個時候手機終端可以承載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的內容,以短視頻的方式實現了傳播。
視頻的分類有哪些?我們可以想一下,長視頻品牌像優酷、愛奇藝,這是大概五六年前特別火的長視頻平臺。直播平臺,虎牙、陌陌。短視頻平臺快手、抖音,我重點說這兩個平臺,他們的註冊用戶是7個億,每天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1.5個億,也就是說1.5個億的人每天活躍在平臺上觀看視頻。
第二個角度,我看到一個價值。我們公司大概是在兩三年前做轉型,我們為什麼打算進入到快手、抖音呢?因為我們發現這兩個平臺不一樣。
我說短視頻大家的反應是什麼?是不是精美的作品?後來我們發現在快手和抖音上,短視頻不是視頻,而是社交顆粒。怎麼理解?今天和大家交流很開心,於是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你們覺得這是作品嗎?根本談不上創作,但是我是用這樣的一條內容和我的朋友們社交。我給他們傳播我的想法,我的開心,我的情緒,短視頻也是一個個社交顆粒,它不是作品。
於是我發現在快手、抖音兩個新平臺上,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人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在這個背景下,人人可以成為網紅,企業也可以。你在線上的粉絲、你的播放量可以成為公司裡面的數字資產。
網紅即渠道
說到網紅,網紅真的這麼有價值嗎?現在你們是不是突然明白了90後每天都在幹嘛?都在看這些視頻。這是世界盃時很火爆的一個貓咪的視頻,你們覺得兩個視頻播放量哪個更高?
你們覺得是貓咪的,答對了。你們猜一下視頻的創作者誰的粉絲更多?突然很難回答了。其實是採蜂蜜的人粉絲更多,你們猜一下他們倆誰能賺更多的錢?你在想錢從哪來?不就是廣告嗎?賣貨、直播,網際網路所有的變現模式就那麼幾套。答案是賣蜂蜜的人賺的更多,他的客單價是170塊錢,100萬的粉絲,每個月穩定收入是80萬元人民幣,我不相信,我要了成交截圖,他有15個微信號,每個微信號有5000個粉絲加滿了,通過這樣的不斷導入賣貨,每個月保證80萬。這是普通人玩快手。
這是快手一個頭部帳號,他的年收入大概2億人民幣,他的生日直播是500萬人民幣,他每天都在直播,有次直播他賣菠蘿,我們猜一下一場直播賣了多少菠蘿?他賣了200多萬菠蘿,這個帳戶他們至少做了三年,持續不斷更新優質的視頻,並且他們還很幸運,因為大部分做網紅的人,都沒有堅持到能賺錢的那一天就不幹了。
這兩個案例是什麼?他們有幸運的成分,有堅持的成分,做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但是,短期來看,企業怎麼辦?企業真的能夠花3年時間賭一個不確定的事情嗎?有沒有一個方法論告訴我,給我一個投入產出比,投多少錢不虧。
這有一個很好的案例,客單價1700塊錢,第一次上熱門,8萬元的銷售額,第二次上熱門,33萬元的銷售額,他剛開始做抖音帳號,總的播放量曝光次數是3500萬。這是一個小公司,一個A輪公司。
不知道劉潤大家認不認識?他背後是一個諮詢公司,有非常多的付費學員,他的粉絲也是遍天下,之前做了一個抖音帳號只有一百多粉絲,他問我,是我的粉絲不在抖音上嗎?我告訴他不是這樣的,有個套路幫他做網紅。幫他做了一個月時間,大概20多條作品,現在大概70萬粉絲量,總的播放量是3200多萬,突然之間劉潤變成了一個抖音網紅,他的內容講什麼?講的管理,講的是商業邏輯,各種商學課程。按理說,在抖音這樣的娛樂平臺上,他很難實現傳播,但是通過細分內容,找到了那一群對商學院內容感興趣的學習者,匯聚到他的粉絲平臺上。
網紅大號的本質是什麼?剛剛我的同桌那位老闆說,投網紅矩陣的廣告。我說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做成一個大號?做成一個大號就意味著你成為一個渠道。我開始把自己做成足球自媒體網紅,發一條內容可以直接影響到200萬真球迷、偽球迷,我可以通過它收廣告,如果你是一個公司,也可以收同類型的廣告費,因為你是一個渠道。
網紅方法論
我說到做網紅是一個非常隨機的事情,你需要運氣,但是我們在想有沒有方法論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這兩個平臺,為什麼能夠實現人與人連結?為什麼短期之內讓一個帳號達到很大的曝光?
這是快手的算法、解析,快手有一個視覺識別系統,我不知道你們大家用不用快手、抖音。用的人多一些,它上面有一個發現頁,平臺給你推薦,以前門戶網站有一個推薦的頭圖,發現頁就是集中最大流量的地方。我怎麼讓自己的視頻上發現頁?上發現頁才有粉絲看我的東西。
在快手上一個視頻放上去,有視覺識別系統,再完成匹配。
你的內容不僅被人喜歡,最重要的是被機器認可,要被機器認識你。要通過各種標籤的方式,定義人設的方法,讓機器識別你是誰,你是幹嘛的,你想影響什麼樣的人群,第二個才說你的內容讓大家喜歡。
其實大部分的網紅運營者都在第一個環節上,他發的內容根本沒有辦法精確地被機器打上標籤。
抖音也相似,它不做系統識別,你操作多了就帶有標籤了,抖音通過標籤匹配做分發,所以保證你上發現頁的目的就是給大家看的,這就是平臺的邏輯,它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傳播,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這樣。
在這樣的大邏輯下,如果你賣貨或者你想當網紅怎麼辦?你就是要吸引跟你相同的人,跟你不相關的人,你沒有必要關注他的內容。
流量是王道
我們公司怎麼得出方法論的邏輯,我們先在算法分發內容的平臺上去找。我們解析平臺的算法,得到了一些算法特徵,於是開發一些工具,配合我們的視頻根據這些特徵做「賽馬」定量定性分析什麼因素決定了帳號或者不能上熱門。循環往復做賽馬的工作,於是更清晰了解平臺到底用什麼規則推薦內容。一年之內做了500多個大號,累計8000萬的粉絲.我有流量,可以引入到我想到的地方去,流量是王道。
在內容上,你千萬不要擔心短視頻拍攝手法是不是高端、高級。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在運營上,機器識別你決定了有沒有機會第一波推薦到你想認識的人群,如果機器不識別你,你再好的內容上傳了沒有人觀看。
最後我強調一點,在現在這個大時代,內容為王已經過去了,內容不再為王,永遠是「內容+運營+數據」的組合拳,才能讓品牌成為企業的網紅。
本文來源領教工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