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各個學校的體育藝術節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個學齡段的學生們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嶄露頭角。競技場上奮力衝刺的瞬間讓人熱血沸騰,運動健兒超強的耐力讓人羨慕。而雲南省教育廳於11月30日印發的《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考試方案》(以下簡稱《考試方案》),讓「體育」這個詞再次成為很多家長茶餘飯後的談資。
「雲南中考體育分值從原來的50分直接提升至100分。考試更加注重過程性,考試方式也從原來的三年一考調整為一年兩考,《考試方案》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施……」
體育和文化課如何權衡?面對新的考試方式孩子能適應嗎?如何才能讓孩子在中考體育中不丟分?這些「未知數」讓很多人議論紛紛。
網絡上曾經有個聽起來很搞笑的段子:「體育課改上語文,今天的體育課改成數學,體育課上英語……」笑過後,很多人仿佛找到了自己讀書時的影子。一段時期以來,重視語數外忽視體育課讓很多人「很受傷」。本該在操場上揮汗如雨的課時,被其他學科佔用,體育課不被重視,時常被忽略。大家能從授課習慣、思維方式、定勢思維中走出來,逐漸適應《考試方案》帶來的變化麼?
「體育分值從50分直接提升到100分」「考試更加注重過程性,避免一考定成績。」《方案》中的兩大亮點也是很多人的關注點。《考試方案》顯示,考試由原來的「三年一考」變為「一年兩考」,每學期均採用「隨時考」和「定時考」相結合的方式。100分由初一20分、初二40分、初三40分三部分構成。每學年得分均由上學期得分、下學期得分和競賽加分組成。考試內容包括基礎體能測試、專項技能測試、體育健康監測和競賽四部分。體育課有「分量」,如果在其他科目「分量」不減少的情況下,是否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分值比重增加,在導向上是好事,增加學生戶外鍛鍊的時間和機會。但有加也要有減,學校安排各學科課程時可以通盤考慮,讓學科設置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各個學科應該根據學生有限的課餘時間適當調整作業量,希望能真正做到『加有度,減有數』。」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家長說到自己的擔憂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體育運動是厚積薄發的過程,不能搞「突擊訓練」
每天下午四點以後,曲靖市一小的操場上,訓練足球和訓練籃球的高年級學生在教練的指導下揮汗如雨。這是一所有著較好體育傳統的學校,也是全國足球特色學校。這些年,學校堅持選拔體育運動「好苗」,但學生一讀到高年級,家長關注的重心開始轉移,有一部分學生的訓練時間明顯減少,或者直接終止訓練。「回歸教室,好好學習」似乎成為很多家長的共識。
提到《中考方案》的變化,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分值提升,注重考試過程是個非常好的導向,但是體育運動是個過程,只有在長期堅持科學訓練的基礎上才可能會有讓人滿意的結果,『突擊式』訓練不能解決學生日常缺乏鍛鍊的短板,也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現在堅持跑步的大多數是中年人或者是在醫生建議下必須進行體育鍛鍊的,不信你看,主動參與鍛鍊的青少年很少。」提到體育鍛鍊,張奶奶與周圍的人聊起來。
堅持體育鍛鍊,無論是身體綜合素質、肺活量、耐力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有體育老師建議,家長應該幫助學生提高日常體育鍛鍊的意識,在緊張的學習和生活中抽出時間帶孩子一起參與體育鍛鍊,教孩子主動掌握體育鍛鍊循序漸進的規律,把握好運動強度和時間,不能搞「臨時抱佛腳」式的「突擊訓練」,即使選擇課外培訓機構也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盲目跟風。
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商機與挑戰並存
籃球、足球、網球、遊泳等體育培訓機構的推銷廣告吸引著家長的眼球。《考試方案》的變化,是否會給校外培訓機構帶來新的商機?
採訪中,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家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從目前的招生情況來看,很多家長是帶著孩子試課後才決定來這裡訓練的,低齡兒童主要是以豐富課餘生活為主,高年級因為身體素質能夠達到一定標準,還是會有針對性訓練。任何一項體育訓練,如果能夠長期堅持,應該能夠達到考試要求。」位於南片區某籃球訓練機構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報名的學員大都以個人興趣愛好為主,但面對《考試方案》的變化,可能會有學員需要有針對性的訓練。
中考體育分值提升,可能會給培訓機構帶來一定商機,但同時也存在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家長期望值提升等各方面的挑戰。
「如果校外培訓機構能夠幫助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我願意給他報名。家長更多是從觀念、意識方面督促孩子參與體育鍛鍊,但是沒有科學方法指導,體育鍛鍊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家長也不能準確估量。」王女士對孩子如何科學參與體育鍛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的師資良莠不齊,如果市場需求量增大,很多人看到商機後可能會搶先佔領市場,但能否在盈利的基礎上實施科學訓練,保證教學質量,成為很多家長在報名時的擔憂。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有老師建議「報名時查看清楚機構資質、師資的穩定性等方面很重要」。
「當體育開始被重視的時候,機遇自然就來了,但是校外體育培訓同樣受場地、師資、市場認可度等方面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達不到標準和要求,就沒辦法得到客戶的認可,也就更沒辦法立足,校外培訓機構要做好,並不容易。機遇來了,挑戰也會隨之而來。」西片區某足球訓練學校相關負責人說。
曲靖日報記者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