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觀後感

2021-02-21 阿財觀

以下為觀後感:

這本書是我一位朋友推薦給我的,很感謝。

早期只是聽說過「黑石集團」、「貝萊德」、「蘇世民」,並沒有深入了解。第一感覺是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取的這個中文名「蘇世民」取得真的很好,很具有中國氣息。

蘇世民先生畢業於耶魯大學,他本人說,這對他日後的經歷有著重大影響。無論放在哪個年代,能夠進入耶魯大學,在學業上是很值得敬佩的。對於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夠進入一個好的大學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個人認知、圈子、文化薰陶等會有很大的影響。當然,他本人在耶魯大學的經歷也非常的與眾不同,做了很多突破性的事情,特別是主導了樂隊進入校園。畢業之後,他先後進入帝傑證券、雷曼兄弟,後來創立了黑石集團,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也讓他的工作經歷得以豐富並且達到很高的成就。

全書通俗易懂,並不是大段的教條主義,更多是結合蘇世民本人的個人經歷,深入淺出地闡述一定的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難易程度是一樣的。所以要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偉目標,讓回報與你的努力相匹配。」這段話和王健林說的「定個小目標,比如先賺它一個億」有異曲同工的味道,大人物往往有大想法。其他的語句,例如「聘請10分人才」、「年輕時候結交的朋友會在日後有重大影響」、「做好準備」、「控制風險」、「優化流程」、「創新」等詞句也有一些理解。

讀一些(事業)成功人士的書籍,發現他們對於事業方面的很多說法、觀點絕大多數都是「非常」正確的。有的人會認為是「他成功了,所以他說的,你都認為有道理」,實則不然。很多普通人即使靠著做些生意、當XX二代等方式有錢了,也很難「系統性」地闡述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邏輯,或許只是自己會做,但不會通過科學的方式、方法教給別人。

以下為書中的摘錄部分:

25條工作和生活原則

1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難易程度是一樣的。所以要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偉目標,讓回報與你的努力相匹配。

2 最優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磨礪的結果。他們好學不倦,永無止境。要善於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組織,他們能 夠提供關於如何在現實世界獲得成功的免費教程,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 提升。

3 給你敬佩的人寫信或打電話,請他們提供建議或與其會面的機會。你永遠不知道誰願意跟你見面。最後你會從這些人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建立你在餘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際關係。在生命早期結交的人,會與你締結非同尋常的感情紐帶。

4 人們總覺得最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與自己相關的話題。所以,要善於分析他人的問題所在,並嘗試提出辦法來幫助他人。幾乎所有的人,無論他聲名多麼顯赫、地位多麼高貴,都願意接受新的想法,當然,前提是這些想法必須經過深思熟慮。

5 每個企業都是一個封閉的集成系統,內部各個組成部分性能獨特卻又相互關聯。優秀的管理者既洞悉每個部分如何獨立運行,也熟知各部分之間如何相互協作。

6 信息是最重要的商業資產。掌握得越多,擁有的視角就越多,在競爭對手面前就越有可能發現常規模式和異常現象。所以要始終對進入 企業的新鮮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無論是新的人、新的經驗,還是新的知識。

 7 在年輕的時候,請接受能為自己提供陡峭的學習曲線和艱苦的磨鍊機會的工作。最初的工作是為人生打基礎的,不要為了暫時的聲望而輕易地接受一份工作。

8 在展示自己時,請記住,印象非常重要。整體形象必須毫無瑕疵。其他人會通過各種線索和端倪,判斷你的真實面貌。所以,要重諾守時,要真實誠信,要準備充分。

9 再聰明的人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聰明人組成的開誠布公的團隊卻可以無往而不利。

10 處於困境中的人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途徑通常在於你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

11 一個人的信念必須超越自我和個人需求,它可以是自己的公司、祖國或服役義務。任何因信念和核心價值觀的激勵而選擇的挑戰都是值得的,無論最終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12 永遠要黑白分明、百折不回。你的誠信必須要毋庸置疑。當一個人不需要付出代價或承擔後果的時候,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並非難事。但當必須得放棄一些東西時,你就很難保持信用記錄。要始終言而有信,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誤導任何人。

13 要勇往直前。成功的企業家、經理和個人都是具有志在必得的氣魄和一往無前的精神的人。他們會在恰當的時刻當仁不讓。當其他人謹小慎微時,他們會接受風險;當其他人瞻前顧後時,他們會採取行動,但他們會選擇明智的做法。這種特質是領導者的標誌。

14 永遠不要驕傲自滿。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如果不經常尋求自我重塑和自我改進的方法,就會被競爭對手打敗。尤其是組織,因為組織比想像中更脆弱。

15 極少有人能在首次推介中完成銷售。僅僅因為你對一些事物有信念,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也願意接受。你需要能夠一次又一次堅定地推銷你的願景。大多數人不喜歡改變,所以你需要說服他們為什麼要接受改變。不要因為畏懼而不去爭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16 如果你看到一個巨大的變革性機會,不要疑慮其他人為什麼沒有採取行動。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問題越嚴峻,競爭就越有限,對問題解決者的回報就越大。

17 歸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數的機遇。要始終保持開放的思維,冷靜觀察,高度警覺,隨時準備抓住機會。要統籌合適的人力和其他資源,然後全力以赴。如果你沒有準備好拼盡全力,要麼是因為這個機會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有吸引力,要麼是因為你不是把握這一機遇的合適人選。

18 時間會對所有交易造成負面影響,有時甚至產生致命影響。一般情況下,等待的時間越久,意料之外的事情就越多。特別是在艱難的談判中,要讓所有人都在談判桌上協商足夠長的時間,以此達成協議。

19 不要賠錢!!!客觀地評估每個機會的風險。

20 要在準備好時做出決定,而不是在壓力之下。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或因為內部政治鬥爭,或因為一些外部需求,其他人總會催促你做出決策。但幾乎每次你都可以這麼說:「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我想清楚了再回覆你。」即使是在最艱難、最令人不快的情況下,這種策略也非常有效。

21 憂慮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可以開闊人的思路。如果能正確引導這一情緒,你就可以洞察任何形勢下的負面風險,並採取行動規避這些風險。

22 失敗是一個組織最好的老師。開誠布公地客觀談論失敗,分析問題所在,你就會從失敗中學到關於決策和組織行為的新規則。如果評估得當,失敗就有可能改變一個組織的進程,使其在未來更加成功。

23       儘可能僱用10分人才,因為他們會積極主動地感知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朝著新方向開展業務。他們還會吸引和僱用其他10分人才。10分人才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

24 如果你認為一個人的本質是好的,就要隨時為這個人提供幫助,即使其他人都離他而去。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困境。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一個偶然的善意行為就會改變他的生命軌跡,造就意想不到的友誼或忠誠。

25 每個人都有夢想。盡你所能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目標。

渴望 堅持 成功

如果你足夠渴望一件事物,即使沒有條件,也總會找到方法達成所願。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堅持,就會變不可能為可能,就會功到自然成。

欲望 事與願違 志存高遠

僅僅有欲望是不夠的。追求高難度目標,有時難免會事與願違、不得其所。這是志存高遠的代價之一。

追求 決心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難度是一樣的。兩者都會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如果決心做事,就要做大事,要確保你的夢想值得追求,未來的收穫可以配得上你的努力。

定位 機會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是誰。越早認清自我越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而不是活在他人創造的夢幻中。

(摘錄)以下是我的成功面試規則:

1. 要準時。準時是你對面試重視程度和準備程度的首要指標。

2.要真實。面試是一種相互評估的過程,有點像閃電約會——每個人都在尋找合適的人選。要從容不迫、落落大方,對方會喜歡真實的你。如果你展現真實的自我,順利通過面試,得到工作機會,結果自然很棒。但如果面試不成功,那麼這個組織可能也不適合你,倒不如了解真相、繼續前進。

3.做好準備。研究要面試的公司,熟知公司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面試官總是喜歡討論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此外,這也可以使你更好地描述公司吸引你的地方和理由,讓面試官知道你對公司的熱情和嚮往,並了解你入職的動機,以此判斷你是否符合組織的文化要求。

4.要坦率。不要害怕談論自己的想法。不要只想著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而要更多地關注如何進行開放坦誠的交流,直言不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5.要自信。以平等的姿態參加面試,而不是作為請求者。在大多數情況下,僱主都是在尋找能夠把控局面的人。當然,前提是這 些人並不剛愎自用。

6.保持好奇心。最好的面試是互動型面試——候選人提出問題,徵求意見,詢問面試官在公司工作時最喜歡哪一點。要找到方法與面試官進行積極交流,並確保雙方始終你來我往,有問有答。面試官也喜歡聊天,喜歡分享自己的知識和心得。不要討論不合時宜的政治問題,除非面試官首先發問。在這種情況下,要直截了當地描述你的信念和理由,但不要爭論。

7.可以談到你在申請機構中認識的人,但前提是你喜歡並尊重這個人。你的面試官會以此來考察你對於人的判斷。

我會全神貫注地傾聽對方,由此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我可以回想起事件和對話的細節,好像這些細節已經印在了我的大腦裡。許多人失敗是因為他們從自身利益的立場出發,只選擇性地聽取與自己有關的話題,至於其他的話題他們總覺得「這對我有什麼用」,他們永遠無法從事最有意思和最有價值的工作。仔細聆聽對方談話的內容、認真觀察別人表達的方式,這種做法能極為有效地幫我找到「我能提供什麼幫助」這一問題的答案,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在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可以幫助別人,並成為解決其問題的朋友,那麼其他的一切都會隨之而來。

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永遠是「自己的問題」。如果你能發現對方的問題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案,那麼他們一定願意跟你溝通,無論他們的等 級或地位如何。問題越困難,解決方案越少,你的建議就越有價值。為人人避之不及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才是競爭最小、機會最大的領域。

蘇世民成功人生的十大信條

1 卓越成就=原則+經驗+教訓+做法。

2 有意義的人生=創造出人意料、影響深遠的新事物。

3 成功的秘密:發現機會、抓住機會、永不言棄。

4 面對問題時,要勇於挑戰權威、挑戰等級制度。

5 憂慮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它可以開闊人的思路。

6 人生有無限可能,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做成你想做的任何事。

7 了解問題的角度越多,越接近問題的答案。問題越困難,解決方案越少,你的建議就越有價值。

8 追求卓越的人往往對學習充滿熱情,孜孜以求,他們善於提問、勤於思考,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想法之間的聯繫,從不失手。

9 成功就是充分利用那些你無法預測的罕見的機會,但抓住這些機會的前提是你必須時刻保持開放的思維、高度的警覺和嚴陣以待的姿態,並願意接受重大變革。

10 有時現實與自己想像的生活和事業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這一差距會壓得人喘不過氣,幾乎令人絕望。人們往往只能看到成功的光環或 是失敗的黯淡,卻忽視那些可能徹底改變人生軌跡的轉折點,可正是在 這些轉折點上,我們學到了事業和人生中最重要的經驗和教訓。

決策 難度 利益

投資者一直在尋找極好的投資,你越是降低他們決策的難度,每個人獲得的利益就越大。

信息 視角 連接 預測

商業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息。你知道得越多,你擁有的視角越多,可以建立的連接就越多,進行預測的能力就越強。

競爭 機會 價值

問題越困難,解決方案越少,你的建議就越有價值。為人人避之不及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才是競爭最小、機會最大的領域。

付出 信念 資產

付出會逐漸變成一種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是無形的資產,當你需要的時候它就會在那裡供你擷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企業10分人才觀

得8分的人是任務執行者,得9分的人非常擅長執行和制訂一流策略。如果公司都是9分人才,就可以獲得成功。但10分人才,無須得到指令,就能主動發現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將業務推向新的方向。

創業 成敗 時機

創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時機。創業太早,客戶還沒準備好。創業太晚,競爭對手又太多。

時間 傷害 交易

時間會對所有交易產生負面影響。等待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棘手事件。

堅持 獲得

僅僅憑藉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你就可以讓世界筋疲力盡,做出讓步,把你想要的東西給你。

隨著市場疲軟和經濟下行,市場會逐漸觸底,但其底部是難以發現的。大多數公共和私人投資者過早買入資產,低估了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此時的關鍵在於保持沉著冷靜,不要過快地做出反應。投資者大都沒有信心和耐心,也缺乏自律精神,無法等到一個周期完全過去。這些 投資者沒有自始至終地貫徹自己的投資理念,因此無法將獲得的利潤最大化。

要確定觸底的具體時間並非易事,投資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原因在於,經濟真正從衰退中走出來通常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即使市場開始出現轉機,資產價值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這意味著如果在市場觸底前後進行投資,那麼投資者可能在一段時間內無法獲得投資回報。

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就是,當價值從低點回升至少10%時再開始進行投資。隨著經濟獲得動力,資產價值往往會隨之上揚。最好放棄市場 剛開始復甦時10%~15%的漲幅,以確保在恰當的時間買入資產。

金融圈到處都是充滿魅力的人。他們的演示材料做得漂亮,嘴皮子也非常利索,思路和語速快到讓人跟不上,你必須要叫停這樣的表演。

為了保護企業和組織,你需要打造決策體系、改善決策質量。決策系統不應再受制於一個人的能力、感受和弱點。企業需要摒棄「單人決策」的做法,審查並收緊企業流程,制定規則來剔除投資流程中的個人化因素。

我們再也不會讓某個人總攬一切、獨自批准協議。我們決定讓所有高級合伙人參與投資討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做出的正確決策比錯 誤決策要多,但埃德科姆的收購表明我也不可能永不犯錯。我的同事們有數十年的經驗,我們可以共同合作,一起討論,運用集體的智慧來評估投資的風險,提高交易審查的客觀性。

很多噪聲和情緒往往會影響投資者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而上述方法既可以排除這些因素,又能消除個人風險,交易團隊也不用承受壓力,無須保證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有時投資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如果這種壓力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就會給人造 成難以承受的心理負擔,因為一筆不良投資可能拖垮一家公司、毀掉一個人的聲譽。

蘇世民成功投資的十五條法則

1 充分使用手中的一切工具是投資的關鍵。

2在金融界,突如其來的運氣逆轉,一筆糟糕交易,一筆不良投資,都可能將你擊垮。

3 打造多樣化的業務類型以應對市場的競爭和變故。

4 在尋找投資人的過程中,投資人的決策難度越低,各方獲得的利益越大。

5 在充滿變化和高壓的投資環境中,啟動和管理變化是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

6 為了排除投資流程中的個人因素和風險因素,要鼓勵群策群力、增強集體責任感。

7 時間會對所有交易產生負面影響。等待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棘手事件。

8 洞察模式、研究新型解決方案、打造新模型,加上鍥而不捨的意志力,一切想法都能變為現實。

9 如何面對壓力?(1)客觀、理性地認識眼前形勢。(2)屏蔽其他所有內容,只關注交易要點。(3)花點時間讓自己舒緩下來,傾聽者不介意多花一點時間。

10企業需要摒棄「單人決策」的做法,審查並收緊企業流程,制定規則來剔除投資流程中的個人化因素。

11額外的付出一定會換來意外的收穫,並將逐漸變成一種志在必得的信念,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些會在投資過程中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形資產。

12 槓桿收購中投資者採取的運營改進措施包括:提高製造、能源利用和採購效率,投產新的產品線,拓展新的市場,技術升級以及提升 公司管理團隊的領導水平。

13 槓桿收購有三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1)無論經濟環境如何,槓桿收購都可以從經常性費用和投資利潤中收集資產、賺取收入。

(2)你可以通過槓桿收購真正改善你所收購的公司。(3)可以賺大錢。

14 投資的首要原則是:不——要——賠——錢!為了反映這一基本原則,需要創建一個投資流程,並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這一流程。需要打造一個極為可靠的風險評估框架。需要為公司內部的專業人士提供培訓,教他們如何把每個投資機會提煉為兩個或三個主要變量,這些變量將決定投資能否成功、能否創造價值。投資決策的核心在於程序嚴格、冷靜穩健的風險評估。這不僅是一個流程,更是一種思維方式。

15 任何投資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經濟周期的節點。周期會對企業的成長軌跡、估值及潛在回報率造成重大影響。周期最終是由各種各樣的供需因素決定的。理解這些供需因素,對其進行量化分析,就可以很好地確定你與市場離頂部或底部的距離。

周期 成長 回報

任何投資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經濟周期的節點。周期會對企業的成長軌跡、估值及潛在回報率造成重大影響。

開放 體驗 規劃之外

人生中重要的一點是始終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即使這些體驗並非完全在自己的規劃內。

人生中重要的一點是始終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即使這些體驗並非完全在自己的規劃內。

根據不斷變化的情勢調整自己的行為總是很難。特別是當人們正順風順水時,他們不想改變。他們選擇閉目塞聽,忽略和屏蔽不和諧的音符和曲調,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不和諧的信息會給自己帶來威脅,而他們又害怕變革的不確定性,害怕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做出改變。出於這種傾向,他們會在最需要主動靈活的時刻變得被動僵化。

市場 現象 本質

水滿則溢,在市場火爆的背後,必然會隱藏天大的危機。

投資原則 勿失良機

如果有機會不期而至,不要與其失之交臂,這體現了公司的投資原則:不要錯過良機。

朋友 際遇 人生

生命之旅是漫長的,在他人需要的時候施以援手,這一偶然的善舉往往會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回報你,因為每個人都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在艱難時刻扶危濟困的朋友。

需求 創新 市場

如果有人要求你提供新產品,那麼這個人是地球上對這一產品唯一感興趣的人的概率是零。如果有人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麼這背後可能代表了一個巨大的機會。

無論你的職業生涯如何開啟,都要知道,你的生活不一定會直線前進,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必須認識到,這個世界是不可預測的。有時,甚至像你們這樣有天賦的人也會遇到意料之外的磨難。在人的一生中,會難以避免地出現諸多困難和艱辛。面臨挫折時,你必須要想方設法繼續前進。能夠定義你個人品質的,永遠是你在逆境中展現的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永不言棄的態度,而不是逆境本身。

把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熱愛的事物上。熱情所至,卓越必成,單純為了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而做事,則很少能帶來成功。如果你對 追求夢想充滿熱情,如果你能勇往直前,如果你以幫助他人為己任,你的人生就會充實而有意義,你也永遠有機會建功立業、成就不凡。你為他人付出的善意和努力,最終會給你自己、你所愛的人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福報。

1 堅持成長就要不斷提出問題,預測事件、審時度勢,主動尋求進步和變革。

2 優秀的企業文化兼具規模優勢和小公司的靈魂,員工可以自由表達想法。

3 不斷創新,才能永遠不被淘汰。

4 為了取得成功,你必須有勇氣打破邊界,進軍自己無權進入的行業和領域。

5 謹慎做出決策:每一個微小的行為都有可能對其他人造成深遠的影響,無論好壞。

6 對企業進行精英管理,追求卓越、保持開放、堅守誠信,並竭力聘用擁有同樣信念的人。

7 創業的三項基本測試:你的設想必須足夠宏大,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時機必須是正確的。

8 企業的一切要素都相互關聯。企業如果要取得成功,那麼每一個部門既需要獨立運轉,又需要與其他部門順利協作。系統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虧損或破產。

9 創業的重要結論:創立和運營小企業的難度和大企業相差無幾。一個企業的創立,無論規模大小,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你會承受相同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籌集資金並找到合適人才的難度也同樣 大。在同樣的困難和壓力面前,要確保創業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全身 心的投入。

10       企業「八九十」人才觀:得8分的人是任務執行者,得9分的人非常擅長執行和制訂一流策略。如果公司都是9分人才,就可以獲得成 功。但10分人才,無須得到指令,就能主動發現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將業務推向新的方向。10分人才能夠為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

危機 變革 突破

我不僅學會了應對危機,而且學會了為自己和客戶製造危機,並以此為契機引發變革、改變現狀,達到因破而立的目的。

接班人 永續動力

如果領導團體不希望出現倦怠情緒,那麼在公司的動力、智力和競爭力尚未達到頂峰時,就要著手進行接班人的培養,以確保活力和動力永續不竭。

教育 責任

教育是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階梯。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善受教育者的人生。我們每個人不僅有責任學習和傳承知識,還有責任改進和發展知識,讓知識對後代更有用、更有影響力。

建立 傳播 企業文化

建立和傳播強大的公司文化既是企業發展的應有之義、必要之舉,也可能是任何企業家和創始人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但如果能找到正確的方法,打造企業文化也是最令人心滿意足的事情之一。

相關焦點

  • 蘇世民給我的印象,關於《蘇世民 我的經驗與教訓》|丕餘周報
    另外一段文字是:對我而言,生命中最大的收穫是創造出人意料、影響深遠的新事物。我一直在追求卓越。當人們問我如何成功時,我的答案基本都是一樣的、:我看到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然後竭盡全力去抓住它。總之,永不言棄!       1、蘇世民的成功首先源於偉大的信念: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難易程度是一樣的。所以要選擇一個值得追求的宏偉目標,讓回報與你的努力相匹配。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讓我感覺「如獲至寶」,一口氣讀了兩遍,悟出一個道理,真正做大事的人往往堅守「兩件事」!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就讓我有了上面的這種感覺,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如獲至寶」,簡直太開心了,一口氣就讀了兩遍,這本書就是《我的經驗與教訓》,這本書有個不一般的作者,他的名字叫做蘇世民!蘇世民是何許人也?
  • 薦書┃《蘇世民 我的經驗和教訓》
    《蘇世民 我的經驗與教訓》是一本投資、管理類的書,介紹了蘇世民創業的經歷和處世哲學。 全書共分為追夢、決策、掌控和準則四個部分。 蘇世民說:「這本書記錄了我在人生和事業中的重要轉折點,正是由於這些轉折點,我才成為今天的自己,希望我從中學到的經驗和教訓也能對諸位有用。」
  • 賭王女兒將去蘇世民書院攻讀「領導力」,我們能向蘇世民學什麼?
    賭王最小的女兒何超欣將於明年從麻省理工畢業,而後就讀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何超欣是一位集美貌、才華、財富於一身的女子,但是我更好奇何超欣為什麼會去清華蘇世民書院讀書。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二、蘇世民先生——蘇世民書院背後的男人1、蘇世民,美國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執行長,黑石集團管理著超過5500
  • 賭王女兒何超欣在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深造,蘇世民書院厲害在哪?
    蘇世民書院的厲害之處蘇世民是美國黑石集團共同創始人、全球主席兼執行長。他於2013年4月,以個人的名義向清華大學捐贈了1億美元,創立了蘇世民學者項目,建立了蘇世民書院。那麼,蘇世民為什麼要建立這個項目?蘇世民建立這個項目的原因蘇世民建立這個項目的原因是他重視教育,而且他十分看好中國。
  • 蘇世民:很少能見到有這麼一個國家能夠永遠追求第一
    蘇世民搖搖頭說到。兩人聽了他的回答後都吃了一驚。於是,建立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的想法在蘇世民的腦海中有了雛形。2012年,清華校長陳吉寧跟蘇世民通話,後者說他正在巴黎,現在可以就學院的事談論。陳吉寧立刻推了所有的工作飛到巴黎,在巴黎機場和蘇世民聊了三四個小時,敲定了大體的框架,隨即就飛回了北京。
  • 耶魯大學有一校規,存在了268年,蘇世民另闢蹊徑,成功將其廢除
    03隨著自己年齡和學歷的增長,在一次野營回來的時候,父親意味深長的說道「你將步入一個我一無所知的世界,我沒有什麼可以幫你的,有的僅僅是愛你以及讓你有家可歸。」在這之後,蘇世民步入了大學,通過學習,他成熟了許多。
  • 蘇世民自掏腰包捐贈清華大學一億美金,他憑什麼這麼做?
    蘇世民對自己如何取得卓越成就、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怎麼追求有意義的人生進行了思考總結,把這些精華經驗分享給大家,悟透了,你就成功了。走過的路多了,看過的風景也多了,當他站到頂峰的時候,他不想私藏,也想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與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所以,蘇世民寫下了《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一書。
  • 美國華爾街明星投資人蘇世民,創始初期花20美金連計程車都打不到
    對於他們兩個創始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二人在校門口等了半天不見一輛空車,蘇世民只能忍著全身名貴西服被雨淋的命運,去街上攔已經拉了乘客的車。為了保證能和已經坐在車裡的乘客拼上車,他拿出20美金的酬勞答謝他們,但車裡的人望著車外穿著西裝革履,卻已是落湯雞的蘇世民,都表示既懷疑又驚訝,沒有一人肯停車讓他們搭乘。
  • 黑石集團蘇世民:2020,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蘇世民是誰?或許你對這個名字不熟悉,但他創造的黑石集團所收購過的希爾頓、文思海輝等品牌你一定很熟悉。黑石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著超過5500億美元的資產。蘇世民也因此被《財富》雜誌譽為「新的華爾街之王」。
  • 萬科鬱亮向黑石蘇世民請教了三個問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雅楠 2020年,哪怕是全球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掌門人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也沒有逃脫直播帶貨的命運。鬱亮說,參觀黑石時,發現不同辦公室裡的人都很優秀,像在一條船上,得知黑石採取了跟投機制,後來,萬科也學習了跟投。此外,萬科企業股中心捐贈2億股萬科股票設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科發展專項基金」,也受到了蘇世民的影響。
  • 黑石創始人蘇世民自述:我閱人無數,這一種人最會賺錢
    CFIC導讀◆《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一書記錄了蘇世民在人生和事業中的重要轉折點,正是由於這些轉折點,蘇世民才成為今天的蘇世民。這本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記錄了我在人生和事業中的重要轉折點,正是由於這些轉折點,我才成為今天的自己,希望我從中學到的經驗教訓也能對諸位有用。所有交易背後都是信息1.商業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信息。
  • 蘇靖軒: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給我敢於選擇的勇氣
    我叫蘇靖軒, 1996年3月出生,蘇世民書院2018級學者,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系,非典型理工男、漢服愛好者,喜歡查寢、開班會、做心理輔導、請學生喝奶茶的本科生輔導員。今天,想跟大家講講,我與蘇世民書院的故事。
  • 黑石蘇世民回應希爾頓酒店收購:無意義的數據指明通向未來的路
    來源:新浪財經黑石蘇世民回應希爾頓酒店收購:無意義的數據指明通向未來的路6月17日晚19:30,黑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蘇世民,與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博士進行在線對話
  • 沈南鵬對話蘇世民:那些「10分」人才都長什麼樣?
    因此,一旦遭遇過這種情況,並且這與政府指令無關,普通的生意人就會說,我不能再讓自己的風險敞口全部集中在一處——不管是哪個國家——我必須讓自己的供應鏈更加多元化。我認為世界各地都有人學到這樣的教訓,未必是要針對中國。也許是其他關閉邊境的國家。關閉邊境在我有生之年肯定是頭一次發生。除了世界大戰之外,不能從他國獲得供應還是頭一次。
  • 蘇世民勸告青年:找個比你大十歲的人請他們分享人生道路和決策
    來源:新浪財經在11月20日-22日「年度觀念」劇場活動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韓秀雲,黑石集團創始人蘇世民對談「看清周期,穿越周期」。年輕人是一個比較焦慮的群體,關於此,蘇世民表示,「我們都曾經年輕過、焦慮過,所有的年輕人都試圖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他們想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什麼適合自己的心理、生理狀態以及財務狀況。青蔥歲月就是探索和實驗階段,因為你不知道到底什麼樣才是適合你,什麼才是正確的事情。」
  • 蘇世民:我閱人無數,這一種人最會賺錢
    本專欄明年將轉為會員收費,凡是在今年年底訂閱的,終身免費收聽,這是最後一個月免費終身收聽的機會了,手慢無~我閱人無數,這一種人最會賺錢文|蘇世民作者 | 蘇世民 [美] 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來源 | 正和島
  • 從瀕死經驗的人身上能夠學到什麼經驗教訓?
    NDE主持人們共同的一個主題是,治療他人身體和情緒的能力。另一位經歷過瀕死經驗的主持人,有一個有趣的能力,用一個複雜、有方法的程序,能查覺靈魂導遊和命令其他人這麼做。當她離開研討會的時候,快速穿越旅館,匆忙地搭上計程車。她帶著手提箱跑步通過旅館大廳,在她行進的路上撞到別人,要求人們離開她所行進的路徑上,且讓自己搭上飛機。她不相信自己的導遊嗎,我很好奇?再者,當人類的身體狀況恢復正常時,從光所學到的經驗教訓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