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龔鳴
秦新安故城並非今日洛陽市新安縣,魏晉時期針灸鼻祖皇甫謐第二故鄉「新安」在今河南省義馬市。近日,皇甫謐針灸術非遺傳承人李志鋒和原義馬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義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方智敏兩位皇甫謐文化研究學者,經過數年研究,證明——皇甫謐幼年徙居新安在今河南省義馬市。
皇甫謐畫像 李志鋒 供圖
皇甫謐何許人也?他是東漢名將皇甫嵩曾孫,幼年隨叔父徙居新安,一生以著述為業,先後編撰著述了《帝王世紀》《高士傳》《玄守論》《針灸甲乙經》等著作。皇甫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針灸醫學鼻祖、中國古代十大名醫」。
河南省義馬市新安故城遺址 李志鋒 攝
李志鋒是甘肅靈臺人,方智敏是河南義馬人。一位生活在皇甫謐祖籍,一位生活在皇甫謐遷徙地。二人都是皇甫謐文化研究學者,在2019年年底終於通上電話。
「對於皇甫謐徙居新安的注釋多以今河南省澠池縣或今河南省新安縣為主,但皇甫謐生活的晉朝新安故城置所並不在今洛陽市新安縣。」李志鋒表示,根據不同年代編撰的《新安縣誌》及《史記》《括地誌》《帝王世紀》等資料,可發現新安置縣於秦,直到隋朝才東遷,但縣城位置不在今址,而是河南省義馬市西南三公裡的千秋鎮二十里舖村。
甘肅省靈臺縣張鰲坡皇甫謐墓 楊亞鵬 攝
走進澠池縣博物館,對皇甫謐的生活地「古新安縣」注釋早已改為「今義馬縣」。「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國家進行文物普查時,確定了今義馬市二十里舖石河村西南一個巨型大坑,為項羽坑殺秦卒二十萬處,即楚坑遺址。經過文物勘探隊再次鑽探,在今天的義馬市境內找到了秦新安故城遺址城牆基夯土層,劃定了城區範圍。2019年,秦新安故城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方智敏表示。
在義馬市原20個行政村中有一個「禮召村」,村名別致,卻很少人能說清來龍去脈。「把『禮召』放進皇甫謐這段歷史中,則成為其生活在義馬市的又一佐證。」方智敏解釋,魏晉南北朝時期朝廷沿襲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皇甫謐一生六次被朝廷徵召,六次「以禮拒召」,他的居住地便與「禮召」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能被朝廷多次徵召,查遍義馬歷史人物,除卻皇甫謐外,再無他人。」
編輯: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