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看過古裝戲,可以說,銀子這東西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其實在今天,銀質飾品依然被許多人所喜愛,價格也不便宜,在古代銀子就是錢,可是有細心的小讀者們會問,古裝戲裡人們買東西除了用銀兩,還有一串一串的錢,那是什麼東西呢!
原來古代的貨幣不僅有金子銀子,還有銅錢,一枚銅錢就是英文,就是那種圓形的中間有孔的錢幣,由於一文錢的購買能力很小,僅相當於現在的犄角人民幣,所以古人習慣把這種銅錢用線串起來,成為一串一串的錢,這種成色的錢就叫做貫,正常來說,一貫錢指的是1000個銅錢,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宋朝就有過一罐錢,沒770個銅錢的時候,也有過一罐鹹味850個銅錢的時候,不過大多數時候,一罐還是1000個銅錢,在這裡為了方便計算,我們還按一罐為1000塊錢來算,現在的人在街上買東西,會拿著現金或者銀行卡,而在古代就沒有那麼方便了,由於銀子的價值很高,所以一般人上街買東西的時候是不會隨身攜帶的,有錢的人帶著一罐錢沒錢的人拿了一些銅板,就可以在市集上買東西了。
小讀者們可不要小看這一罐錢呀,他有著不小的價值呢,有句成語叫腰纏萬貫,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富有,看來在古代有1萬貫的錢財就已經是富人了,那麼一貫錢究竟買多少東西呢?學者們在研究古代貨幣時,通常都會認為這樣一個換算公式,一兩黃金等於12白銀一兩白銀等於1貫錢,而一貫選擇等於1000文銅錢,這也就是說一兩黃金等於10貫銅錢,雖然不同朝代,貨幣換算會在這個等式上有一些上下浮動,但也相差不多,現在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是每克350元左右,如果按照每克350元這個價格來計算,那麼一兩黃金就是17500元,一兩黃金等於10貫銅錢,那麼一貫銅錢就相當於今天的1700多元,小讀者們,現在知道了吧,說一個人腰纏萬貫是非常富有的,其實一點也不過分,1萬個1700多元是多大的財產啊!
銅錢小知識
象徵天圓地方,天地同一的秦半兩,是華夏方孔圓錢的鼻祖,銅錢上的孔叫做內穿,最早為圓孔,而後演變成風筒,取笑於臂環或紡輪,銅錢作為貨幣已經流通了兩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後才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