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聚會時最大的問題:不知道神就在這裡

2020-12-23 基督教資訊平臺

很多基督徒聚會的目的都存在些許的問題,有的是出於對牧者的依賴,有的是想要得著自身的滿足,也有的是履行一些儀式條規。無論是哪一個方面,都是人內心的真實光景和現狀,雖明白掌權的是神,但總會被肉體左右,不知所措。基督徒所缺乏的醒悟就是,當時刻明白神就在這裡,是神聯繫每個人,不應該聚焦於人,無論如何都要知道神就在這裡。

其實大多數聚會,基督徒都喜歡相互通知:今天該禮拜了,要去聚會。彼此透過微信、電話進行相互提醒。當然這種提醒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但時間久了提醒就會成為一種負擔。長此以往,在以後的日子,如果聚會時間到了,當你不去提醒的時候,別人就沒有聚會的意識和預備。歸根結底的問題就是「不知道神就在我們中間,並參與我們的聚會,甚至日常生活」。

筆者走訪一些教會服侍,發現一些現象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一些信徒沒有去到教會報導,最後一些同工用微信或電話挨個通知,催促他們到教會進行聚會敬拜。更嚴重的現象就是,有時候聚會結束了,一些信徒才到地方,當然或許是有事遲了,也或許是別的原因。但這種現象並不是出現在一間教會或者一個人身上,乃是大部分信徒都有這些問題。

基督徒需要深思,聚會遲到是環境的因素?還是心不在焉的原因?還是真有事情不能準時參加聚會?其實一個基督徒不知道神就在這裡,是非常危險的,不但危機自己的生命進程,而且還阻礙自己向上結果的信心,時間久了愛心、信心、盼望逐漸冷淡了。

翻閱聖經,當雅各看見神的異像時,他並不知道神在這裡,他發出:「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創28:16)」 這是雅各初次地與神之間彼此聯繫,神也藉此打開了雅各人生的道路,給予雅各生命帶來了指望和信心。所以雅各稱這裡是神的殿,是神的所在,以及這地方何等可畏,因為神就在這裡。

當回顧雅各的心路歷程的時候,也看到雅各剛開始是不知道神與他同在的,所以會驚訝,這也提醒我們,當神與我們同在的時候,關鍵不是在於我們有沒有發現/察覺神,關鍵是我們如何與神合作,全然相信神對我們的帶領,做好基督徒的責任。

對於基督徒而言,無論我們或說話、或行事、或聚會、或禱告、或講道、或查經等等,當提醒自己神就在這裡,我們所做的屬靈工作不是為了讓別人看,也不是為了博取別人的誇讚,乃是為了使神的名得著榮耀。我們若在愛中順服,與神合作,神會向我們顯明祂自己,而這樣的彰顯正是掛名基督徒的生命、與散發神面容上的光的生命主要分別。有時候基督徒需要的是一種認知,一種嚴肅,一種聖潔,一種榮耀,一份卓越,這都因著神在我們中間而完成。

所以在以後的日子,我們理當做一個醒悟的基督徒,不要做一個掛名的基督徒,因為醒悟的基督徒知道神就在那裡,知道神就像一位慈愛的父親一樣,敞開懷抱等待著自己;而掛名的基督徒總不會有危機感,總覺得還可以得著更多,總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以為時間還很長,還可以索取更多,還可以消磨更多。

我們作為基督徒參與教會禮拜,也會看到很多對於聚會敬拜的不認真和輕視,比如說在教會裡唱詩/講道/禱告的時候,一些信徒在下面聊天、刷微信、刷抖音、打遊戲、談業務、玩平板、拍照、發朋友圈等等,把聚會敬拜當做了一種工廠上班打卡的模式,似乎還有偷懶的時間。其實站在講道人的視角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總會心生悲哀,總會為人的生命成長焦急,總會為靈魂擔憂,時而也會發出:「神啊,求你憐憫!」因為很多時候基督徒不會意識神就在我們中間,所以對於教會生活存在應付的心態,喜歡做一些表面的功夫,同樣是參加聚會敬拜,有的基督徒是帶著收穫回去,有的卻是空空而歸。

曾有人這樣問:「為什麼神只向一些人彰顯祂的同在,卻叫大多數人在暗晦且不完美的經歷中掙扎?」我們僅能如此回答,神對所有人的都未曾偏愛,祂曾為任何一個兒女所作的,也同樣作在祂所有兒女身上。差別不在於神,而在於我們。

總而言之,當我們走在成聖的道路上時,雖然我們依然有瑕疵,但我們不要隱藏起來,而是顯露出來,認真的做出改變和更新。基督徒如今並不是已經完全了,而是仍然需要多方的追求和造就。

神一直都在,如果有一天當發覺神似乎不在我們周遭的時候,那一定是我們自身出現了更大的問題和漏洞。我們當被神修正,被神填補,被神的生命深化。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基督徒如何榮耀神
    當一個人成就基督徒,努力為榮耀神而活時,他便無暇像過去沉溺於無意義的事,得罪神的事,而是單單為榮耀神而活。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榮耀神呢?在過去一段時間中,教會暫停線下聚會,只能在網絡上進行線上的聚會。如今大部分地區的教會都恢復了線下的聚會。但是有些弟兄姐妹卻認為線上聚會很方便,就不願意到教堂中敬拜神了。基督徒的線上聚會為什麼不能取代線下聚會?
  • 寫給基督徒:感受到神之後,我的生活發生的變化
    但他們說的那位神我還是半信半疑,迷迷糊糊的做了基督徒,信的也是不清不楚,但是我看到這些人信心灼灼,我自己也受到一些影響,這些人和以往我看到的信神不太一樣,總得來說他們中的部分人的生命不一樣,讓我很喜歡和這部分人在一起。我那個時候剛到上海,也需要朋友,也希望被接納,有一個團體接納自己總是感到不錯的,也就繼續去參加每周的教會聚會和小組查經。
  • 基督徒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問題?
    不管是同性戀還是變性人,其實他們不僅僅受自己心理問題的支配,而且也有罪惡的本性在他們裡面引導。教會雖然不是一個醫療機構,但教會有責任輔導一些同性戀或者變性人重回正常人的性傾向,或許更多的不是歧視他們,應該是為他們禱告,透過神的話改變他們對於自我的錯誤認識,以及被罪惡捆綁的問題。
  • 實體聚會未到之先,基督徒當安靜察驗自我信仰與生活
    但實際情形卻並非都是這樣,因為很多時候魔鬼也在其中工作和帶領,所以,教會裡雖然人數在增多,而內在信徒的素質不一,懷有各種目的和想法進入教會信仰的也不在少數。也因為如此,教會問題也在增多,混亂也在增多,與真正接受悔改的信徒相比,幾乎是不成比例的。如果貼切的說,進入教會只能說是與信仰相遇或者說與教會相遇,距離與神相遇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要走。只有真正的與神相遇,才可以說是聖靈的工作和帶領。
  • 基督徒當早睡早起親近神
    一些醫生也出來進行解說:「有些人,星期一上班時,總感到疲倦、頭暈、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等,工作和學習效率降低......這種現象,就是醫家常言的『星期一綜合症』。」許多人還強調說,其實不是僅僅周一,是「天天睡不醒,天天起床難」,「天天早上鬧鐘響了好久還起不來呢」。「周一到周五全部睡不醒,也是一種綜合症啊。」
  • 基督徒為什麼不慶祝萬鬼節
    基督徒最困惑的日子當屬Halloween(我稱它為萬鬼節而非萬聖節,容我後述。)因為它似乎不太像一個宗教節日,也弄不清它背後到底在搞些什麼,只知道有裝鬼裝怪的玩意兒在裡頭,感覺上更像一個社會商業活動,甚至認為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
  • 當下基督徒家庭信二代的危機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不認識信仰就會對信仰造成誤解,不認識福音就會輕看福音。這不僅僅引起基督徒家庭的反省與思考,更引起當代傳道人的思考。思考的問題就是:下一代的基督徒是否對於基督信仰模糊不清?筆者與一些信二代交談過一些問題,他們的最大的質疑聲音就是信耶穌能賺錢嗎?你信耶穌別人給你多少錢啊?還有一次筆者搭計程車時,和一個年輕的計程車司機聊了一些信仰,計程車司機的反應就是基督信仰是學好的,可以去學,但不要沉迷,畢竟踏踏實實工作養家才是正事。
  • 【證道】不可停止聚會
    主耶穌在山上聚會時向眾人宣布天國法律;主耶穌在曠野聚會時,行了五餅二魚神跡;主耶穌在海邊聚會時向百姓講道;最後的晚餐也是一場聚會,主耶穌在聚會上為我們設立了聖餐禮;主耶穌是在聚會時向門徒顯現;聖靈的降臨也是在門徒聚會時顯現。由此而見,我們三位一體的神非常重視聚會。教會的特點就是聚會。
  • 基督徒靈修:聖經中的燈
    基督徒若是有主的話語在心,作我們生命的明燈,便可以照明我們前面當行的道路。有一個基督徒,他是做石雕工作的。但當他面臨要雕刻偶像時,他猶豫了。想到聖經中的話,他堅守立志,只雕刻非偶像類的石頭雕像。感謝神,恩典夠用。雖然不雕刻偶像,但公司知道他的情況,知道他手藝很好,便把非偶像類的單子都交給他。他的業務量並沒有減少,反面增多。
  • 基督徒最大的蒙恩之法:接受聖靈的管治
    對基督徒來說,聖靈的管治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祝福。什麼是聖靈的管治呢?神有一個永遠的旨意,就是要把我們帶進祂的榮耀裡面。但神的兒女們與這份榮耀不相符,甚至相差甚遠。為了達成神的旨意,聖靈調動萬事,讓各樣的事情和環境在我們的身上效力,為要把我們製作成祂兒子的樣式,讓我們裡面的生命能夠長成基督豐滿的身量。聖靈在我們身上這樣的計劃和工作就是聖靈的管治。
  • 【訪談】職場基督徒不可避免的三大問題
    (圖:基督時報) 在這個以金錢為導向的社會,對於職場基督徒來說可謂挑戰重重,到處充斥著跟聖經真理相悖的價值觀,不僅要面臨各種潛規則,有時候還會遭到因信仰而來的不解和委屈。雖然職場基督徒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有三大問題是最不可避免的基本問題。
  • 基督徒的後浪,如何面對這個時代?
    2、方便讀神的話語以前的人,讀聖經並不容易。一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另一點就是聖經是珍貴的書,不容易獲得。而今天,這一切都不成為問題。 每個基督徒的家裡,基本上都有聖經,有的甚至不止一本。3、隨時隨地敬拜神記得小時候,去禮拜堂要走路,或是騎自行車,到很遠的縣城或是鎮上。現在的基督徒不一樣,都可以很方便地到神的聖殿敬拜神。即使這段時間教堂暫時停止線下的聚會,透過網絡線上的聚會,仍然可以做到隨時的敬拜。
  • 基督徒應當注意異端的問題
    (啟2:6)」說明以弗所教會雖然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很感恩的是,沒有受到異端的影響,教會沒有被破壞。異端的一個可惡之處,是他們不是像正統教會那樣去向不信的人傳福音,而是專門到已經信主的教會的弟兄姐妹中間來拉人,去參加他們的聚會。這是神所不喜悅的。
  • ESPN基督徒評論員遭遇同性戀點評風波 以「我被討厭,神得榮耀」回應
    據基督郵報報導,ESPN基督徒評論員克裡斯•布洛薩德(Chris Broussard),本周二在一次基督徒弟兄聚會上說,雖然他自己被討厭,但是神得到了榮耀。日前,在國王運動(K.I.N.G Movement)組織的國家電話祈禱會議上,布洛薩德表明:「雖然我被很多人討厭,但神是值得稱頌的。」
  • 基督徒當如何與神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很多青少年不理解,就來到我這裡訴苦,說自己生活在沒有民主、沒有自由、專斷獨裁的家庭中,自己活得一點都不快樂。我就在想,明明他們的父母很愛他們,但是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誤解父母呢?——因為父母和孩子的思維方式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產生的行動也就會不同。
  • 從羅得的選擇與結局反思:基督徒遠離神的危害性
    亞伯蘭也並不是不知道約旦河全平原的豐富,但他卻以神為中心,他的腳步由神定奪。此時的迦南地顯然沒有約旦河全平原那麼富饒,亞伯蘭他依然留在此地,是因為他相信並依賴神的應許。而羅得的選擇不是出於神的旨意,是憑他自己的眼光與喜好選擇的。
  • 基督徒的奉獻觀(二)
    我們透過上個主日的講解,知道那些反對什一奉獻之人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他們所認為正確的理由其實都是錯誤的。而且我們透過聖經的查考更知道,什一奉獻是聖經清楚而明確的命令和教訓,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遵守的。可能有人會問說,神是萬有的主,祂並不缺少什麼,就如祂自己所說的:「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飛鳥,我都知道;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
  • 那一夜,在鐵達尼號上基督徒的見證者——不一樣的選擇
    這一事件帶給我們全體人類的思考是長久的,而當時有一幕真實場景卻要遠比電影更讓我們回味悠長,讓我們更深刻地思考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神、我們的天堂和我們的現實……許多人並不知道鐵達尼號上真正的愛的故事,也不認識鐵達尼號上真正的英雄。
  • 基督徒父母,你當按照神的旨意來教導兒女
    悲劇發生在我們鄰市的某中學初三年級,某班級的兩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因為成績不理想,經常受到父母的責備,然後三個人相約,分別到藥店購買了大量的某種藥物,三人一起服藥自殺。最後經過醫院全力搶救,兩個男孩脫離了生命危險,而那位女孩卻在花季般的歲月離開了這個世界。女孩在給父母的遺書寫道:「你們作為父母,只知道關心我的成績,只會逼迫我去上我不喜歡的各類補習班,我考試成績不好就會受到批評和責罵。
  • 注意,注意,注意基督徒對待'耶穌的像'你是怎樣理解的
    倘若一個人在教會待久了,參加教會聚會也有多年,每次聚會都不缺席,也很喜歡聽自己喜歡的講員講道,可這些是不是就確定自己是真基督徒了呢?喜歡來教會總比不來教會好,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僅僅是喜歡來教會,而是要來到主面前;喜歡聽道總比喜歡聽歌喜歡看節目好,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僅僅是喜歡聽道,而是要行道,知行合一,聽道是知識,行道才是生命,聽道是為了行道,也只有行道才是真的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