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入京,二次復興相聲,德雲社郭德綱的江湖氣藏在這三句詩裡

2021-01-16 冬月的書影小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最具有江湖意境的詩句,要從具有「江湖氣」的人口中說出來,比如創建德雲社的郭德綱。無論是相聲界流傳已久的改編詩句,還是郭德綱自己「編」的半文半白的詩句,都「江湖氣」十足,江湖意境滿滿。

這裡分享三句郭德綱說過的具有江湖意境的詩句,可能沒有那麼高雅,但細細品讀別有一番滋味,值得好好琢磨。

郭德綱

1、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這句話當年是說蘇秦的,大意是,如果當年家中不是一貧如洗,而是有兩頃良田,怎麼可能身兼六國宰相之職。

說起蘇秦這個人,他當年也過得特別苦,家人就是普通種地的老百姓,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但蘇秦很爭氣,他到鬼谷子那裡學成了一身本事。

學成歸來的蘇秦,剛開始混得並不好,還遭到親朋好友和同行的嘲諷。

但他從來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努力,後來才有了蘇秦遊說諸侯,身兼六國(趙、韓、燕、齊、楚、魏)宰相之職,風光無限。

當蘇秦再次回家的時候,看到曾經嘲笑過他的人現在向他行禮跪拜,又想起了從前的遭遇,不禁發出感慨:使我有洛陽二頃良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蘇秦

而郭德綱說這句話也是有原因的。當年郭德綱還沒紅的時候,曾經三次進京想要一展宏圖,但都以失敗告終。

當時沒人肯收留他、幫助他,可以說為了活著,只要賺錢,他啥都肯幹了。

幸運的是,郭德綱老師終於在相聲界闖出了一片天,成為現在相聲界演員之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說這句話,是在拿蘇秦比自己,嘴裡說的是蘇秦的故事,其實心裡想的是自己曾經的遭遇,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郭德綱

2、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

這句話裡包含了兩個典故,其一:《三國演義》裡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其二:《隋唐演義》裡瓦崗寨46位兄弟結義。

桃園結義一直被人們看作是義結金蘭的典範。劉關張三人的關係也非常好,稱得上是兄友弟恭的典範。

即便劉備好多次都被趕成喪家之犬,關羽和張飛始終都沒有拋棄過他。甚至在面對曹操給出的高官厚祿的時候,關羽也依然是無動於衷,堅持千裡單騎尋找大哥。

桃園三結義

反觀瓦崗寨中結義的這些兄弟就不行了,當初結拜時候說好的兄弟義氣,卻在面對個人前途和利益的時候產生了難以癒合的裂縫,甚至陷入手足相殘的境地。

所以才有了「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的說法,這也是在告訴我們交朋友要志趣相投,三觀一致,有共同目標,否則如果像是在古代拜錯了兄弟,交錯了朋友,下場真的是有點慘。

瓦崗寨結義

3、裝三分痴呆防死,留七分正經謀生

這句話其實講的是一種生存觀念,大意是,做人可以拿出七分能力來謀求生存,而剩下三分痴呆的樣子,則是為了不引起人們的注意。

換句話說,如果拿出了10分的力氣,就相當於把弓拉得太滿,容易暴露,在引起大家注意的同時,容易招來禍患。

以七三比例來做事,其實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分配方式,就像郭德綱老師一樣,幽默中不乏智慧,大智若愚,受人尊重,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生存與生活的方式。

郭德綱和于謙

這三句話理解起來都很簡單,但把為人處世的道理講得很透徹。江湖是一群人的人生百態,江湖意境的詩句也寫盡了人生的羈絆,包含著生活的智慧。

最後以郭德綱老師的經典語錄介紹來結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叫郭德綱。

相關焦點

  • 走紅十幾年來,郭德綱經歷三次風評反轉,活成相聲裡的自己
    本文的起意,是有人在網絡上邀請筆者回答一個問題,郭德綱的風評為何會反轉。在這位提問者的眼裡,似乎郭德綱的風評只經歷過一次反轉,而事實上從郭德綱小有名氣的2004年開始直到2020年,他的風評經歷了至少三次反轉。
  • 郭德綱如何用一己之力復興相聲?網友:不成功天理難容
    相聲仿佛進入寒冬。這年,郭德綱第三次赴京。郭德綱三進京第一次來北京,孤身如飄萍的郭德綱在全總文工團打雜,臺上那些體制內演員頭髮高高梳起,眉眼間儼然一個個大權在握的樣子。小茶館裡設備簡陋,甚至沒有舞臺,可臺上的年輕人侃侃而談,說學逗唱間,相聲該有的一件不落這是當地的票友攢的場子。郭德綱在臺下沉默不語,可偶而一兩句「黑話」,讓臺上的王玥波不由得打量起這個小黑胖子。
  • 相聲奇才盧鑫,為何三拒郭德綱不入德雲社?
    這也足以見得如今的德雲社發展的是有多麼的繁榮,因此相信肯定是有很多的年輕人都想要加入到其中。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位在相聲界被稱為是奇才的人物,他曾經被郭德綱連續三次邀請進入德雲社,但是每一次都拒絕了。實在是很難相信,竟然有人會拒絕郭德綱本人的邀請。那麼這位名氣不響,但是實力不凡的年輕人究竟有著怎樣的不同之處呢?
  • 三次入京都無功而返,今門徒擠進娛樂圈,郭德綱在相聲界什麼地位
    需要在一個大櫥窗裡呆滿48小時,窗外路過的人能看見他的一舉一動。洗臉、吃方便麵、打毛衣,人們來來去去,有的人多看幾眼,有人直接路過。熬到第二天下午的時候,精神有些崩潰,他哭了。後來聊起這段經歷,他用了四個字,刻骨銘心。很快,屬於他的時代來了。其時,相聲的格局是青黃不接,死氣沉沉。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等前輩或駕鶴西去,或退隱江湖。
  • 德雲社恩仇20年:爭食狗、看墳人、金手指,老郭人生的三次轉變
    一來二去,大家熟了,胖子說自己也學過,上臺票了一段《金龜鐵甲》。說完,孩子們都驚了,其中有個大眼兒孩子心說這是哪路神仙,沒見過這麼說相聲的。這個孩子,就是李菁。」故事開始之地,京味茶館」 正是這句話,讓三次進京、三度飄零的郭德綱有了一個說相聲的落腳處。
  • 住80元月租房,一包泡麵吃三天,三次拒絕郭德綱,29歲終於爆紅
    "狂妄"的盧鑫:住80元月租房,三次拒絕郭德綱,到底有何能耐作為相聲界的扛把子,如今的郭德綱撐起了相聲界的半壁江山,也捧紅了無數相聲人才,他的德雲社則是每個想要學習相聲的人削尖腦袋也想進入 有相聲達人,郭德綱曾三次真誠邀請他加入德雲社,但他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 200多天後,德雲社終於開箱,網友:郭德綱這25年太不容易了
    然而早在25年前,早在德雲社創立之初,沒人能想到那年才22歲的郭德綱能闖出這樣一番天地,能讓相聲這一「大俗」的藝術備受年輕小姑娘的追捧。與此同時,他也讓大眾重新關注到了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僅2011年一年,郭德綱就主持、參與了包括《笑傲江湖》、《德雲喜樂匯》在內的7檔喜劇節目。
  • 郭德綱的北漂史:第一次夢碎了,第二次老婆跑了,第三次他哭了
    住著幾平米的集體房,擠著最擁擠的公交車,在最繁華的城市裡,過著最孤獨的生活。這樣的一群在大都市裡追逐夢想的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漂!但是,在北漂組裡,也不乏成功人士。歷盡艱辛,終於迎來光環。郭德綱,著名相聲演員。他曾經有過3次北漂經歷。
  • 從德雲社的前世今生,看郭德綱《過得剛好》說江湖
    這當然是戲說,德雲社在北京運營了那麼多年,家大業大的,還至於指著這幾個人的綜藝來養活。曾經德雲社走過的日子比現在要難過百倍,江湖幾乎容不下德雲社。此後德雲社又經歷過被主流相聲媒體圍追堵截,不斷的被主流相聲界批評&34;&34;等,總之一些人就是處心積慮的要把德雲社扼殺在搖籃裡。
  • 郭德綱嫉惡如仇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相聲江湖故事多
    ……郭德綱的藝術理念很簡單,就是回歸相聲最初的功能:搞笑。觀眾只有笑了,才願意花錢。在這一點上,郭德綱做得非常好。那兩年,郭德綱把他攢了十幾年的作品、勁頭兒,一股腦都使了出來,優秀的作品層出不窮。觀眾也很買單。郭德綱曾連續創下了22、23、25次的返場記錄。
  • 困境的時候看看郭德綱,三次入京皆遭辱,一朝成名天下知
    ,1988年郭德綱考上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但他的工作是整日的端茶倒水刷廁所,不得已郭德綱只能選擇回到天津,第二年郭德綱再次入京,求了很多人給自己一個表演的機會,但無人理睬,身無分文的郭德綱不得不再次返回天津,1995年,他第三次來到北京,每天都在為吃飯交房租發愁,好不容易有一個劇組答應演出一個月就給他1000塊錢,結果卻沒有兌現,上門討工錢反被羞辱一番,那段時間對他來說是最困難的幾年。
  • 養活整個德雲社,還是要靠郭德綱,郭麒麟拿錢當命
    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父子倆就回應了這個話題,郭德綱笑稱:郭麒麟拿錢不當錢,當命。郭麒麟也說養活德雲社還是要靠郭德綱。德雲社如今這麼火,也是因為郭德綱和他四百多個徒弟共同努力的結果。所有人都有功勞。近幾年德雲社大火,許多的綜藝節目都可以看到德雲社成員的身影,特別是《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等搞笑喜劇綜藝節目,在這些節目上德雲社輸送出了許多現在非常有名的相聲演員,像嶽雲鵬
  • 郭德綱三次進京,拜侯耀文為師,師兄陳韓寒柏怒斥他欺師滅祖
    郭德綱從一開始說相聲,再拜師學藝,然後成立德雲社,做別人的師父,在這條路上,可算是受盡了委屈。有時候不僅會被自己的同門師兄弟排擠,還要接受主流相聲的排擠。郭德綱三次進京,拜侯耀文為師,師兄陳韓寒柏怒斥他欺師滅祖1988年是郭德綱第一次來北京。報考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下邊的一個說唱團。在團裡呆了一年沒什麼發展回到了天津。
  • 德雲社「三進京城」郭德綱的大器晚成
    哈嘍,大家好,我是愚小蝦今天咱們來聊一聊德雲社的頂梁柱郭德綱,郭德綱,德雲社班主,相聲大家,可以說現在國內外的相聲大型商演基本上被德雲社壟斷了,德雲社也是現在全亞洲最大的傳統藝術團體,現在的輝煌都是郭德綱嘗盡酸甜苦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 【家國閒雜事】四:德雲社恩仇20年:爭食狗、看墳人、金手指,老郭人生的三次轉變
    說完,孩子們都驚了,其中有個大眼兒孩子心說這是哪路神仙,沒見過這麼說相聲的。這個孩子,就是李菁。 而孫越回憶當年,只說面對一幫「爭強好勝」的小孩兒,老郭很不服氣,所以上臺秀了幾手。沒想到,擂臺打完,馮老闆過來說: 「郭先生您留下吧。」 這句「您留下吧」,不但對郭德綱意義重大,對整個中國相聲界,都意義重大。
  • 郭德綱做爺爺了?德雲社相聲演員劉筱亭曝光「祖孫三代」的大合影
    要說目前國內誰的徒弟最多,那可能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郭德綱了。退出的、開除的,加上一些轉做幕後的徒弟,不完全記載也有數百位了。因為不僅「雲鶴九霄」均有可獨當一面演員,最關鍵的是現在德雲社第三代的「筱」字輩也慢慢成長起來了,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劉筱亭和高筱貝這兩位師兄弟了。
  • 張鶴倫三進三出德雲社
    張鶴倫1985年1月2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伊春市,目前也是德雲社6隊的隊長,現在也是比較火的角兒了,之前網傳張鶴倫三進三出德雲社是真的嗎?其實也不是德雲社開除了張鶴倫,三進三出是張鶴倫之前在一個相聲作品上講的
  • 郭德綱的攻,嶽雲鵬的受,張雲雷的騷:德雲社的美色相聲
    郭德綱生於天津,長於天津,卻被天津主流相聲圈排擠得不要不要的,甚至發起了大規模的倒綱運動。理由很簡單,一是郭德綱是野路子,拜了侯耀文為師也沒用,二是郭德綱抖機靈,把相聲變了味,我們不承認。在天津相聲江湖,大大小小茶館有二三十家,浩浩蕩蕩幾百號演員,想要聽相聲,上大麥買張票就成,幾十塊錢也不貴。郭德綱說,天津是個保守的城市,所以傳統相聲和煎餅果子都保存得很好,但這種保守,又很大程度地制約了相聲的發展。
  • 從「假」主持到「蹭」相聲,3次拒絕德雲社的盧鑫,到底有何本事
    最近幾年德雲社火的不行,除了小嶽嶽和郭德綱名聲在外,其弟子孟鶴堂,張雲雷的大名也是如雷貫耳。如今的德雲社,已經成了當初的京城相聲協會,毫不誇張的說,很多人擠破腦袋都進不去這個相聲新豪門。,這讓當時很多網友都震驚不已。
  • 嶽雲鵬只見師父大哭過三次,最後一次最讓他傷心,至今無法釋懷
    那就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先生,在天津衛視相聲春晚現場公開承認:郭德綱就是馬氏相聲傳人。他並將自己一直使用的醒木傳給了郭德綱,上面赫然寫有「馬派傳人」四個大字。這對於郭德綱來說,無疑是這個春節最好的禮物。因為他得到了最正宗相聲傳人的認可,這是對他從藝以來的最好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