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香港啟德機場咬著牙忍著淚,將右手三隻手指指甲剪短,發誓不再彈吉他的少年,一定不曾不會也不敢想到,三十年後自己唱的歌會紅遍大江南北,被無數人傳唱。
萌芽
那是1975年的夏天,在周華健國中(初中)三年級的暑假,他捧著學校郵寄過來的留級通知書正在被媽媽訓斥——周華健留級了。
這一年周華健15歲,在去年他收到了三哥送他的第一把吉他,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周華健掩飾不住自己對吉他的痴迷。就像金庸筆下的劍痴一樣,周華健也與那把吉他形影不離。
可一紙留級通知書卻像一隻匯集了無數電閃雷鳴的巨大手掌,輕飄飄地刮過他的臉。懊惱的周華健向媽媽提出了轉學的請求,他不希望再在他呆了三年的國中繼續丟臉了,因為他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留級生。
媽媽權衡了一夜,勸說他繼續留在這裡,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只要以後好好學習就好了。周華健只好不情願地順從,因為就算他不順從,媽媽的棒子也會勸他順從。
於是周華健暫時放下了自己的吉他夥伴,開始潛心讀書。
但命運不會那麼輕易地放過周華健,像是早已註定了的緣分一般,高中時期周華健的音樂天賦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在高三時,他與另外兩個同學組成了一個小團體,在哼哼唧唧打打鬧鬧練習了一個暑假後,去參加了香港無線電視歌唱比賽。這年他17歲了。
進入比賽場地的周華健晃悠著比同齡人大了一圈的小腦袋,掩飾不住自己對這個陌生環境的好奇。對於窮苦出身的他來說,這裡簡直就像是商紂王的酒池肉林一樣奢靡,而他與另外兩個同學也因此斷定了一件事——這場比賽必定是有內幕的,冠軍一定是哪個大佬的孩子某某早就預定好了的。
然而結果卻顯得有些滑稽——周華健和他的小夥伴們拿了冠軍。
故事發展到這周華健好像應該順理成章一腳踏入娛樂圈的大門,但並沒有。贏了就是贏了,冠軍也只是冠軍,除了一點可憐的獎金沒有什麼其他的,而這時的周華健17歲的小腦袋瓜裡也不知道什麼是娛樂圈。
也是在高三的這一年,學校為了畢業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晚會,周華健被莫名其妙地安排了一個15分鐘的小電影男主角的角色,小電影的名字叫《人生的初戀》。可能是因為這個電影名字要帶給這個註定不平凡的高中生一場人生的初戀,周華健與電影的導演——同樣是高三的女同學,開始了一場戀愛。
他長得極好看,大大的眼睛和纖細的身條,在她向周華健表白的時候,周華健早已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於是兩人便開始了交往。在那九龍半島的碼頭上,在那夕陽餘暉的撫摸下,交出了自己的初吻。
也是在高三的這一年,周華健所在的班級以優異的成績向高考進行示威——全班同學,一個都沒考上。當時周華健報考的是香港中文大學,理所當然的,他也是這個班級裡的一員。
而他的初戀小女友,也因為要去加拿大留學出國去了,兩人在寫信聯絡了一段時間後,也是不了了之。就這樣,周華健的18歲呆在家中與吉他一起度過,一邊唱著歌一邊幻想著,一邊思考著人生。
長勢
1979年,周華健的妹妹幫他報考了臺灣聯考,周華健以數學單科高分考進了僑生大學先進班。
那一年他19歲了。
在香港啟德機場,與家人告別後,周華健躊躇滿志。即將踏上異鄉的路,我可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不務正業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辜負爸媽的期望,考上大學。
「不務正業」當然是指的吉他,那是周華健這五年以來唯一的玩具,承載著他青春躁動的心。於是在這般想法下,周華健拿出了指甲刀,忖了一會兒,咬著牙含著淚,將自己右手的三根指甲剪得和正常人一樣短。
那是為了彈吉他故意留長的三個指甲,周華健摸著長期被指甲保護,終於歡欣雀躍地迎接新鮮空氣的指尖嫩肉,暗暗發誓以後絕對不再碰吉他了。
終於在1981年,為了見證這兩年對學業的刻苦努力,21歲的周華健考上了臺灣大學數學系,開始了嶄新的大學生活。
而這一年,27歲的羅大佑的第一首歌曲《童年》已經發行,23歲的李宗盛也已經進入了寶麗金,滿大街也都在放著譚詠麟和蔡琴的歌。
而我們的主角周華健,與現在的大學男孩一樣,當他充滿好奇地踏入了大學校園,滿眼都是新奇。在這裡他發現衣服是可以一直都不用洗的,在沒有衣服穿的時候精挑細選出一件相對「乾淨」的衣服繼續穿;襪子,也是可以立起來的;吃飯,也是可以被忘記的。還不知道自己將會不平凡的大男孩,開始在大學校園裡如同蹣跚學步一般學習著怎樣更好地照顧自己。
在完成大學學習之餘,周華健還經常和同學一起打橄欖球,這也是後來的經典曲目《朋友》MV中想法的由來。而除了學業和橄欖球,周華健回到宿舍後,還要忍受隔壁同學吉他聲的折磨。
也正是這刺耳的吉他聲,將被他關在心中牢籠的音樂巨獸再次喚醒。於是在大二的時候,周華健在給媽媽寫信央求半年後,月薪在當時只有600元的媽媽,花了1000塊錢給周華健買了人生中第二把吉他。
當媽媽到臺北來看他,把那把嶄新的吉他帶到他面前時,琴身上反射出的光照射到周華健臉上,仿佛在說,「老朋友,好久不見」。
隨後周華健加入了學校的吉他社,從此除了學習和橄欖球有了第三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愛好。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的,他憑著出色的音樂天賦一躍成為了學校的風雲人物,與此同時,也收穫了他人生的第二段愛情。
吉他社的午飯一般都是去食堂買,然後大家一起在社裡吃,周華健作為吉他社的一員當然也不例外。非常浪漫的一個橋段,有一天吉他社裡沒有幾個人,在吃午飯的時候旁邊坐了一個女同學,女同學把自己飯盒裡的肉夾了一塊給周華健,告訴他其實我有點喜歡你。
懵懂的周華健不知道自己怎樣吃完飯,不知道自己怎樣走出吉他社回到宿舍,在第二天去吉他社時,還是那位女同學,在半路將他截住,送給他人生中第一本卡帶。周華健和女同學一起將卡帶放出來,裡面的音樂他到現在還記得。
「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with you」今晚和你一起慶祝我的愛我們的愛
當聽到歌聲時,青澀的周華健一下子紅了臉,這年他才22歲,雖然以前有過一段初戀,但對於「今晚」這樣的露骨的詞語,不禁讓他想入非非,但他轉念一想,是她追的我,我心裡沒鬼,我怕什麼?
就這樣,心裡「沒鬼」的周華健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約她看電影。隨後也就順理成章地交往了,兩人都很有音樂天賦,於是在臺灣大學的醉月湖邊,經常看到周華健和他女朋友的身影,他們在一起寫歌。
美好的大學生活總是飛速而逝,在周華健結束了大學生活後,開始了他早就做了一段時間的工作——在民歌餐廳唱歌。他似乎從來都沒想過自己也是個數學系的高材生,在那個大學生很有含金量的時代,相信憑藉當時的大學文憑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擁有一份可觀的收入,但周華健壓根就沒想起來,開始了他在民歌餐廳工作窮困潦倒的生活。
不久有個人來找到他,自稱是唱片公司老總,但表示不會給周華健工資,不過可以唱他自己寫的歌。於是周華健跟著「老總」來到了只有兩個人10幾平米的唱片公司,而這個不靠譜「老總」也沒有食言,給周華健製作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唱片——《最後圓舞曲》。
但周華健並沒有如他之前想像一般大紅大紫,接受記者採訪,粉絲鋪天蓋地,歌曲風靡全球,當然那都是幻想。事實是,在約定發行唱片的前一天,「老總」給他打電話,唱片公司倒閉了。
於是人生中的第一張唱片就這樣無疾而終,而同樣無疾而終的,還有那個現在已經想不起來因為什麼分手的大學女友。就這樣周華健又回到了那個民歌餐廳,繼續他窮困潦倒的生活。
在這段艱苦的日子裡,周華健往返於餐廳和出租屋之間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在詩和遠方的美夢憧憬外,還有更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填飽肚子,如何交房租。而在接下來這一段時間,周華健生命中最重要的姍姍來遲的兩個貴人也終於華麗登場。
爆發
擁有著西班牙藝術學和文學雙學位的美國人康粹蘭,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這一年康粹蘭25歲,在臺灣一家大公司工作,一同她和一群留學生同學聚會相約在一個普通的餐廳,沒有什麼特別,同學間嬉笑打鬧,相互寒暄。
正在吃飯時,誰都沒注意到臺上那個不起眼的唱歌的小子,正在唱著一首《龍的傳人》,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康粹蘭。出身美國藝術世家的康粹蘭對音樂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和敏銳,當周華健唱完一首她激動地站起身來鼓掌喝彩,而周華健看到有觀眾這樣欣賞自己,人來瘋的性格也上來了,開始更加賣力地演唱。
隨後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似乎是早有約定,康粹蘭每天都如約而至,而與第一天不同的是,她都是一個人來的。就這樣周華健在臺上唱歌,康粹蘭在下面鼓掌吶喊,周華健也喜歡這個擁有一雙靈動大眼睛,妖嬈身材的西方漂亮姑娘。
於是,在第五天演出結束後,周華健鼓起他向來都不缺乏的勇氣,表示希望送女孩回家,女孩欣然同意。但讓周華健沒想到的是,在回家的途中女孩向自己表白了。周華健很激動,很欣喜自己喜歡的女孩也喜歡自己,但想一想自己渺茫的前程,他還是自卑了,還是不敢接受女孩的愛。
可是康粹蘭對他說,「我父親也是一個搞藝術工作的人,當年很多人對他的選擇不可思議,可是他現在在這一行幹得很出色。你也絕不能放棄自己所喜愛的事業。」就這樣一句話,堅定了周華健繼續唱歌的決心,也迎來了他和康粹蘭在艱苦的環境中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
1986年,周華健與康粹蘭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有多簡單呢?沒有婚紗和蜜月,沒錢請客吃飯和布置新房,。在老舊的出租公寓中,二人躺在地板上,周華健將自己從路邊地攤買來的戒指戴到妻子康粹蘭的手指上,結束了這場堪稱簡陋卻如此幸福的婚禮。而在婚後,仿佛自帶「旺夫相」的康粹蘭促進了周華健的事業,周華健之後的路如同開了掛一般開始爆發。
也是在1986年,二人結婚後沒多久,周華健決定向一位老熟人尋求幫助——那個經常來餐廳吃飯,一來二去已經熟識了的,自己當時唯一認識的臺灣娛樂圈大人物,李宗盛。
當時滾石唱片公司已經成立,羅大佑、潘越雲、小蟲、齊豫等大佬早已在滾石籤約,而李宗盛也是其中之一。有著歌手和創作人雙重身份的李宗盛,經常來這個餐廳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這個唱歌不錯的周華健,於是他順水推舟答應了周華健的請求,沒過幾天就把滾石唱片的老闆請了過來。
於是周華健便進了滾石唱片,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圈內人,給李宗盛做起了助理。
1987年,李宗盛幫助周華健打造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心的方向》。同年,周華健結識詹德茂,自此以後二人合作了《這城市有愛》、《刀劍如夢》、《擺渡人的歌》等歌曲創作。
說起詹德茂也是個牛人,當年在圈內有很大名氣,曾為張國榮出了首張國語專輯《英雄本色當年情》,在其中創作了《當年情》等三首歌曲的歌詞。還有beyond樂隊的《長城》、《可否衝破》、《命運是你家》等歌曲的國語版,也是詹德茂填寫改編的。
而自從與周華健認識了以後,二人變成了知音,成為了周華健的御用創作人。在去年,2019年9月,詹德茂肺癌擴散全身,離世了。周華健悲痛欲絕,發文悼念——阿茂哥是我的天使。
讓我們把進度條再拉回到九零年代初,周華健厚積薄發的音樂之路從這裡展開篇章。
1990年,周華健大兒子降世,取名周厚安,周華健為兒子寫了一首歌,《親親我的寶貝》。1991年,《讓我歡喜讓我憂》問世。1992年,周華健成立擺渡人音樂工作室,獲得第三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歌曲男演唱人獎提名。同年,與李宗盛、陳淑樺、趙傳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辦「大家樂」滾石大陸演唱會。1993年,發行專輯《花心》,其中除了主打歌《花心》,還有《明天我要嫁給你》。1994年,發行專輯《風雨無阻》,專輯同名主打歌《風雨無阻》獲得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ChanneIV中文Top20,同在榜單上的還有張學友《祝福》,張宇《用心良苦》,巫啟賢《太傻》,王菲《我願意》等。1995年,為古天樂版神鵰俠侶創作主題曲《神話情話》,與齊豫共同合唱;出版專輯《愛相隨》,並將《神話情話》發行國語版本《天下有情人》。1996年,發行粵語專輯《生·生活》,其中收錄歌曲《難念的經》為電視劇《天龍八部》主題曲。1997年,發行專輯《朋友》,其中主打歌《朋友》獲得醉心龍虎榜十大金曲獎。1998年,成立擺渡人工作室,與李宗盛、品冠創作的《最近比較煩》出版。2000年,《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問世。2007年,與李宗盛、羅大佑、張震嶽組建樂隊「縱貫線」,一時紅遍大江南北,舉辦超過50場巡迴演唱會。
「有沒有這樣一首歌
會讓你心裡記著我
讓你歡喜也讓你憂
這麼一個我」
有一種音樂,無時無刻,無所不在,貫穿你的生活。
有很多心情,悲傷難過,歡喜憂鬱,感慨惆悵,這所有的心情卻有同樣一個名字——周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