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電影配樂是什麼樣子?「星戰音樂會」給出答案

2021-01-08 界面新聞

3月8日,《星球大戰:新希望》電影交響音樂會在上海拉開巡演序幕。這場由保加利亞國家愛樂樂團帶來的全國巡演,將在此後的兩周,於諸暨、杭州、南京、長沙、武漢、深圳、廣州上演。

《星球大戰:新希望》在1977年上映後,不僅獲得極佳的票房成績,也開啟了整個星球大戰世界。留給觀眾深刻印象的,不僅僅是那個世界中的原力、光劍與曲折的故事,也留下了十分經典的主題曲。這部電影的原聲大碟《新希望》,也因「在文化、歷史和審美上意義非凡」,而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入美國國家唱片登記處。

《星球大戰:新希望》電影交響音樂會這些主題曲均由約翰·威廉士創作。作為一名美國作曲家,他最為知名的成就便是電影配樂,至今已經獲得了49次奧斯卡提名,早在1971年就憑藉《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此後,更是憑藉《大白鯊》的配樂,在1976年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在《星球大戰:新希望——與田老師一起聊聊星球大戰裡的音樂故事》中,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藝苗介紹到,約翰·威廉士很大程度上傳播了美國的音樂風格,十分天真、熱情,就像心裡住了小男孩一樣,有股異想天開的孩子氣,繼承於歐洲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後期浪漫派音樂。在這種音樂風格當中,大編制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體現出恢弘且渾厚的音響效果。

在寫《星球大戰》的配樂時,約翰·威廉士採用的是典型的古典奏鳴曲的形式來寫。田藝苗老師介紹,奏鳴曲的特點,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題,這兩個主題在過程中不斷交替對話、衝突,最終達到更高的和諧,一般是一男一女、一黑一白,對比越強烈越有張力,能夠通過配樂營造畫面感。

《Luke and Leia》這首配樂就是在不斷進行對話銅管是約翰·威廉士的寫作特徵之一,也在《星球大戰》的主題曲中佔據主導位置。銅管的號角聲音象徵著勝利,簡單的和弦也能帶來金色的氛圍,是戰爭電影中最為常見的配樂樂器。

不過,電影配樂中的管弦樂,跟傳統管弦樂還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同。電影配樂,更加需要去強調的是烘託性,將電影畫面、故事或者角色的特點烘託出來,基本都秉持了簡約派風格,整首歌會將主旋律車輪一樣旋轉。相比傳統古典音樂,電影配樂沒有傳遞出更多屬於音樂本身的信息。這樣的條件,註定讓絕大多數電影配樂都不太容易被觀眾輕鬆記住,「以為是用來烘託和造型的,信息量不足」。

電影配樂依然是將功能性列為主要創作需求,所以跟傳統音樂相比,在一首曲子裡,會有更多新的素材,也會有更多碎片化的片段。這些新鮮素材和碎片化,都是為了在影片當中,方便配樂與故事進行配合,能夠用於多個場景當中。

戰鬥場景中多次出現《帝國進行曲》一首好的電影音樂,不僅要有較高的音樂品質,而且還要能夠足夠形象地描繪對象,且具有鮮明的風格。在抒寫不同角色時,每一位對應的音樂風格都完全不同。萊亞公主是從溫柔逐步走向堅強、奮進,能夠聽出她是懷著心事,時常在思考著許多事。而表現安納金時,音符會上下會跳,表現了很多混沌、看不清的一面,也印證了他最終走向黑暗的命運。至於尤達大師的音樂,則有著穩定的中低音區表現,傳遞出他的淡定、開闊與沉著。

《星球大戰:新希望》電影交響音樂會並沒有單獨將這部電影的配樂拿出來單獨進行演奏,而是配合電影畫面完成作品。基本上,就是看了一部完整的現場配樂版的《星球大戰:新希望》。

在上海前來購票的觀眾,幾乎都是對星球大戰世界有著一定了解的粉絲,粉絲團體「501軍團」也有不少人穿著星戰中的服飾前來參加。觀看《星球大戰:新希望》對他們來說,更像是與老友重逢。

來到音樂會現場的501軍團現場配樂版的感受與在電影院觀影的感受差別極大,恢弘的音樂廳讓整個過程更像是一場盛會,全編制的保加利亞國家愛樂樂團發出的聲壓會稍高於電影配樂本身,讓原本只是烘託電影劇情的音樂,變得更加立體。這種體驗,仿佛回到了上世紀初的默片時代,電影院都是禮堂規格,銀幕上播放畫面時,銀幕前的古典樂團隨著故事進行演奏。

古典音樂會莊嚴肅穆的觀看風格,也在指揮的鼓勵下被打破,每一位經典角色通常在一部電影結束進入字幕時,許多觀眾都會選擇離場,不過在這場音樂會上,當最終字幕出現後,樂隊開始了最後一首樂曲的演奏,場面恢弘且有爆發力。結束後,上海場整整謝幕了4次,才最終退場。

全場謝幕看完整場音樂會,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田藝苗老師的觀點,就是導演對音樂的理解是必要的,需要懂得音樂在影片當中的敘述作用,理解音樂帶來的敘述效果是鏡頭語言也無法替代的。喬治·盧卡斯與約翰·威廉士內心中,都住著同樣一位仰望星空的小男孩。

相關焦點

  • 「星戰」電影音樂會震撼首演,樂迷影迷星戰迷一起過節!
    真的很少能在音樂廳裡有這樣的體驗:當你走進大堂剛從包裡翻出音樂會門票時,一抬頭竟然看到黑武士霸氣領軍
  • 聽過現場版《星球大戰》視聽音樂會,才能說自己是星戰迷!
    星戰作為科幻IP的先驅者所代表的早已不僅僅是幾部電影而是一種文化現象星戰中許多創作概念延續至今深深影響著一代代流行文化締造者星戰的崛起必須從一個人說起《星球大戰》電影的成功帶動了星戰漫畫、動畫、小說等等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除了已上映的9部電影外,更有數不清的周邊產品誕生,包括由粉絲自發編撰的小說,漫畫,和在各種平臺上開發的遊戲。
  • 聽過以電影配樂為主題的音樂會嗎?送票啦
    都市快報 電影配樂有多厲害?今年看完《信條》有中差評的人紛紛表示:「你可以說《信條》不好看、看不懂,但是電影配樂真的太絕了!」極具現代感跟科技感的配樂,也是導演諾蘭得以成名的助力因素之一。當我們回憶起經典電影畫面的時候,同時「甦醒」的肯定也有耳朵。今年的7月6日,91歲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歐·莫裡康內過世,引發了全世界影迷的「憶往昔」。
  • 在「星戰音樂會」現場跟白兵合影的機會僅此一次
    ——501軍團創始人阿爾賓·詹森♫《星球大戰:新希望》交響音樂會在國內的巡演已經進行到第5站了,微博上隨便一搜熱評一片,就連作家馬伯庸也出現在上海星戰音樂會現場,並且連發兩條微博表示這種體驗很有趣:
  • 宮崎駿最美的配樂 ·你最美的童年 都在久石讓音樂會
    久石讓除了參與過宮崎駿的動漫電影的音樂外,他也擔任過作曲、製作、編曲和演奏等多項工作。久石讓曾為超過二十部電影擔任配樂工作,並曾四度贏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他還為許多電視連續劇以及不計其數的電視廣告製作配樂。2018年,久石讓憑藉《明月幾時有》榮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音樂獎和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約翰·威廉士計劃退休:為9部星戰配樂足夠了
    約翰·威廉士計劃退休:為9部星戰配樂足夠了 時間:2018.03.08 來源:網易娛樂 分享到:
  • 查理·卓別林《尋子遇仙記》視聽音樂會即將開場!
    查理·卓別林是現代喜劇電影的奠基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家和電影導演之一。他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拐杖、留一撇小鬍子的喜劇形象,家喻戶曉;但少為人知的是,卓別林亦是世界頂尖的電影配樂大師。《尋子遇仙記》中的曲調、節奏與畫面反映的環境和情節、人物心理完美配合,時而莊重嚴肅、時而悠揚動人、時而明快靈動,風格迥異同時銜接流暢的音樂串聯在一起,在整體上一氣呵成。上海輕音樂團將在現場配著影片,為觀眾現場演奏影片配樂。
  • 憑什麼說 《 星球大戰》的配樂是美國電影史上最走心的?
    當時才 28 歲的史匹柏,還是個懷揣著電影夢卻在電視界飄蕩著的文藝青年,他想拍部叫《橫衝直撞大逃亡》的電影,但卻沒人願意給他投錢。不死心的小斯竟然約到了當時已經很有名氣威廉士一起喝咖啡,在傾訴了對大師的敬仰之情後,小斯提到了自己的電影夢。結果威老相當仗義地答應跨刀相助,這片就這樣拍成了!一年後,兩人再度合作《大白鯊》,小老弟史匹柏便火了,成了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
  • 「李麗霞師生長笛音樂會電影配樂專場」在海口成功舉辦
    本報7月6日訊(記者吳雨倩)今晚,由海南啟智盛豐教育科技公司主辦的「李麗霞師生長笛音樂會電影配樂專場」演出,在蒙太奇藝術中心小劇場精彩舉行。現場餘音嫋嫋,掌聲陣陣。十餘個精彩的節目圍繞海南藝術名師、師生匯報演出為主,挖掘本土優秀人才,弘揚優秀傳統藝術文化。
  • 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配樂Top.10,加勒比海盜竟然排第二!
    《偷功》來自電影《太極張三丰》,由香港電影配樂大師胡偉立創作,琴蕭合奏就是他所創的。9. 《Seven Swords》來自電影《七劍》,由日本作曲家川井憲次所作。此曲大氣磅礴,聽了使人振奮。8.《The Godfather》來自電影《教父》系列,由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尼諾·羅塔(Nino Rota)配樂,他以義大利民謠和強悍的樂風,譜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教父》的配樂。(這當真是經典!)7. 《The Sunface of Sun》來自電影《太陽浩劫》,同樣是由約翰·墨菲配樂,這是他第二次和丹尼·鮑爾合作留下的第二首不朽神曲。
  • 【Pitchfork】電影配樂推薦50榜單
    Vangelis現場譜曲,即興創作,正如電影中他在倫敦錄音室的場景所展示的。「所有歌曲是由圖片譜成的,」他在2007年說道,並且補充說「我為這部電影創作配樂是因為我對其印象很深。」他的每一次按鍵都能讓人感到敬畏,潛意識的重複感是一種驅動力,不僅與他眼前的莊嚴相稱,還可能更甚。
  • 用心愛星戰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套比星戰更星戰的電影
    我去年看的時候一下子也說不出是哪裡不對,反正就感覺這不是星戰。甚至最後一場Rey尋回Luke在愛爾蘭外島Skellig Islands取景的戲,那麼銷魂的景色和配樂再加上Luke氣吞天下的壓軸登場,還是沒折射出那股星戰氣質來,總覺得哪裡充斥著一股迪士尼的繽紛娛樂感,我一身雞皮疙瘩好不容易到了毛孔最後一關硬是沒出出來,真心累覺不愛。
  • 【專訪】著名電影作曲家彭飛:電影配樂的魅力
    【專訪】著名電影作曲家彭飛:電影配樂的魅力11月11日晚,著名電影作曲家、流行音樂編曲、音樂製作人彭飛做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第七屆北京·九棵樹數位音樂節大師講堂,帶來了「中國電影配樂現狀與分析」的精彩講座。彭飛老師對「電影配樂」有著怎樣的見解?講座中有哪些精彩內容?
  • 梅林茂的配樂,為電影帶來了什麼?
    有人說,梅林茂是真正能夠將電影和配樂合二為一的配樂大師,這個評價絲毫沒有言過其實。早在《花樣年華》之前,梅林茂就創造了很多經典。就在他正式走上電影配樂之路的 1985 年,他為電影《朋友啊,安息》(友よ、靜に瞑れ)創作的配樂就讓他一舉奪得了日本電影學院獎音樂大獎,而他為森田芳光的電影《其後》(それから)所作的配樂更是令人讚嘆。
  • 哈利·波特20周年專場音樂會,總算來到中國了
    在他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寫出過不計其數的經典,代包括《辛德勒的名單》《星球大戰》《侏羅紀公園》《E.T.外星人》……根據2016年的影院票房數據,歷史上最熱銷的二十部電影中,他經手的就有八部。由這位「神筆」聯手電影音樂會公司(Cine Concerts),將電影和交響樂一起搬到劇院,開創出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的新玩法。
  • 影樂,樂影--那些經典的電影配樂【提琴專場音樂會】在即
    電影生動的畫面因為有經典的旋律音樂相伴而成為人們腦海中永不磨滅的記憶。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的音樂體裁,有音樂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當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電影音樂的主要特徵是視聽統一的綜合性,它與畫面配合在一起,能夠惟妙惟肖的展現出其特有魅力。這是著名電影《加勒比海盜》的配樂,每當電影的主人公傑克船長將劇情推向高潮時就會響起。
  • 你也是會格外留意電影配樂的人嗎?這裡有 15 個碎片信息分享
    雖然配樂的目的是為電影情節服務,配樂者們也總被告知在工作時注意不要喧賓奪主,但好萊塢電影中配樂的地位變得越來越舉足輕重。好的配樂不僅潛移默化地提升了觀眾的觀影過程,電影甚至希望在營銷時通過配樂吸引人們走進影院,不管採取的方式是提前放出包含配樂的原聲帶專輯,還是打起那些配樂大師的旗號——那些本來只居於幕後的配樂者們如今獲得了明星般的地位。
  • 久石讓 2017年宮崎駿電影作品(巴黎)音樂會
    與2008年武道館那場相比,新加入了《起風了》的配樂。這場音樂會充分展示了久石讓和宮崎駿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能容納3700人的音樂廳的門票早早被搶購一空,有些人甚至是純粹為了這場音樂會才去的巴黎。且大部分曲目均是用日語演唱,能夠讓高傲的法國人這樣做,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 一定要看的電影:《星球大戰7》,聽到配樂就燃了!!!
    蜜絲佛陀出的星戰妝容▽因為和迪斯尼公司的分歧,《星戰7》是第一部他從頭到尾沒有參與的星戰系列電影。▽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的,是J.J. 艾布拉姆斯——這次的導演、製片人兼編劇。雖然我們這裡要遲大半個月才能看到《星戰7》正片,但電影配樂總是能讓我們一秒鐘入戲~比如《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中的一個經典橋段,所有人的腦袋都炸了,炸出一朵蘑菇雲,其中每一朵,都落在配樂Land of Hope and Glory的重音上。太!爽!了!▽這位稱神的大師——約翰·威廉士,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傳統派作曲家。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開票啦!
    答案是「能」!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將於7月28—29日在陝西大劇院歌劇廳演出,震撼席捲西安,一同重溫約翰·威廉士的經典音樂,一同延續哈利•波特的魔法夢想!《哈利•波特》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將全本播放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由樂團現場配樂演奏,旋律和鏡頭幀幀對齊,不錯分秒, 「全聲道」聽覺享受,「沉浸式」感官體驗,打破銀幕限制,讓觀眾仿佛置身電影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