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遛鳥是養鳥中最基礎的問題,沒什麼好談的,所以從未提筆談過。然而,就是這個最簡單的問題,始終有鳥友在問及此事,諸如生鳥要不要遛?發鳥如何遛?鳥遛多了好嗎?遛不遛與鳥性有關嗎?凡此種種,提問連連。
其實畫眉遛與不遛,回答是肯定的:必須遛!至於如何遛,則是把鳥養到最佳狀態的關鍵所在,值得探討。
今天,我就談談畫眉三個階段的一些不同的遛法。
生鳥階段的遛法:
畫眉從下山入籠到基本適應籠中生活,我們叫定籠期,此間,鳥將度過投食、撞籠、洗澡三關,是不需要遛的,只要找個安全的地方,將鳥蹲在桌上或掛在牆邊就可以了。
過了定籠期,鳥即進入生鳥盤帶直至逐漸上籠性為止,此階段叫生鳥期。進入生鳥期,鳥就應該遛了。最好的遛法是或開或閉上籠衣,多提著鳥籠走動,這樣既可加速鳥進一步適應籠內生活,又可使鳥順利進入上籠性階段。此間,我們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儘可能地讓鳥多接觸人,不斷變化遛鳥地點和環境;
2、儘量遠離發鳥,更不能與發鳥同場遛掛;
3、避免與鳥靠籠,尤其是發鳥。
注意到以上幾點,我們就能讓鳥順利度過生鳥階段了。
二發階段的遛法:
大約需要一年時間的生鳥盤帶期,畫眉就進入二發階段了。二發階段,就是指畫眉經過生鳥期的餵養,從逐漸產生籠性到性完全成熟之間這一階段。此間,如果我們管理到位,遛法得當,鳥就會由狂野變得乖巧,就會從無性變到有性,就會從怕人怕鳥到逐漸產生鬥性,其狀態也就一天天變好。這個階段,在遛鳥上我們應該做到一勤、二巧、三開閉。
一勤,籠不離手,勤遛多盤,堅持每天早中晚遛三次,尤其要堅持早起晨遛。
二巧,合理與發鳥拉開遛鳥距離50餘米,拒絕與發鳥打堆同遛,更不得靠近發鳥。與同齡同性或生鳥同遛,倒可以大開籠衣任其鳴唱。值得注意的是,每次遛的時間均不宜過長,控制在1~2小時為好,以保存鳥的體能,穩住鳥的性口。
三開三閉,即每天開三次籠遛三次鳥,每次遛鳥時也在鳥場開閉三次籠衣。這是無數前輩多年來總結出的絕好經驗,對提性、穩性效果奇好,此不作贅述,大家也沒必要懷疑它的正確性。我只在這裡簡述一下遛鳥過程中的三開三閉,即在每次遛鳥時都開閉三次籠衣,如以遛2個小時為例,每隔20~30分鐘開閉一次籠衣就行,事情就這麼簡單。至於為何要如此,只有敏感的人才會發現:每重開一次籠衣,鳥的狀態都會有所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弊性"產生的效果。
二發階段遛鳥的最大忌諱是:有性就想靠籠,見鳥就去試兩嘴,沒等鳥性發正,就讓鳥對打鬥早早的產生了"打鬥疲勞"的毛病,繼而失去好鬥的天性。
發鳥的遛法
發鳥該怎麼遛?是單遛、群遛、山遛,還是遛籠裡遛才好?
在我看來,問題遠沒有那麼複雜,也不是那一種遛法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疑問,倒是遛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探討和總結。
首先,發鳥是指鳥性已經發正、發透的鳥,此時再把遛與性關連起來談論顯然是文不對題,這時講遛,應相對側重於如何提升鳥的膘氣、氣水、打性和背量(耐力)而言,這才正中我們的選題。
在此,我願借鑑川中傳統遛鳥技法和當下名師的一些成功經驗,擇其重點略談一二。
以靜養膘,遛閉結合。動多傷神,叫多傷氣,時間長了則傷及膘氣,這是養發鳥的大忌。因此,發鳥應遛閉結合,或一日一遛,或二日一遛,遛時避免長時間開籠衣久動久唱,並且半小時左右開閉一次籠衣為好。那嗎,不遛時該咋處置,一則可以小開籠衣放於安靜處,不聞鳥叫,不見鳥影,獨處;或打個隔音木箱蹲於裡面即可。此其一。
走掛結合,以動為主。遛鳥方式眾多,但提著籠子走遛當屬最好的遛法之一。走遛不僅可以提升鳥的下腳功力,強壯鳥的全身筋骨,還能促進鳥的消化吸收,有效提高鳥的興奮度。把功好則勝一籌,筋骨強則力道夠,鳥興奮則旺火候,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至於每天該走多遠或多久,當然距離越遠、時間越長越好。此其二。
三開三閉,養精蓄銳。(見上)。
注重細節,事半功倍。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遛鳥方法大同小異,表面上,常人是很難看出遛鳥人之間在水平和功力上有什麼差異的,如都在同一場地遛鳥,同一桿上掛鳥,沒什麼不同呀。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是不難看出其中的門道的,門道上的這些微小差異,就隱藏在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動作上。
動作之一:進場先閉後開籠衣。凡人遛鳥,往往進場就開籠衣,從不觀察環境和風向。高手則不然,進場總是閉過三、二十分鐘再開籠衣。為什麼?一是讓鳥適應場地溫差,二是讓鳥先適應遛鳥環境的嗚叫氣氛,三是逼足了鳥性再開,四是觀察同場的鳥以避開兇頭開衣,五是判斷風向避免迎風開衣,六是選好朝向保證前方沒有外界影響??????看看,講究多不多?
動作之二:開籠後觀察,如遇旺過自己鳥性的兇頭則馬上避開;反之,若遇弱過自己鳥性的鳥則大開籠衣,任其逞兇逞強,以助己性。
動作之三:觀行察嗚,適時閉籠開籠。動多傷神,嗚久傷氣,不利發鳥養精蓄銳,所以,高手們總是忽閉忽開,以確保鳥兒隨時都神氣十足、鬥志昂然。
動作之四:輕提輕放,從不大手大腳讓鳥受驚。這一點看似無關緊要,其實個中講究頗多,有愛鳥如眼之取,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
以上是我對遛鳥的點滴認識,有些拉雜,更有隔靴搔癢之嫌,不能盡如鳥友們之意,大家就湊合著看看吧。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鳥友之家」(niaoyouzhijia)
廣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QQ:188011978
投稿請直接發郵件至1880119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