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升職記》爛透了!

2021-02-09 有意思報告

對不起,你不是雷,你是爛。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周衝的影像聲色 ( ID:fuck_your_dick)

不得不說,《太子妃升職記》的主創非常聰明。沒有走正劇大牌風,也沒有精良製作範。相反,劍走偏鋒,一個勁地基腐,不要命地雷汙,自設槽點,自我引爆,在B站微博等熱衷獵奇的平臺,利用彈幕和吐槽,將劇情人設服裝等一一變成狂歡導火索,引爆大波小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輿論狂潮。

作為一個新團體,這種設定既保險,又討巧,特別容易逆襲。

果然,它成為一代現象級網劇,以11億點擊橫掃同期電影電視,在2015年的視頻PK賽中獨佔鰲頭。

但依然是那句話,流行的就是好的麼?當然不見得。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太子妃升職記》,都是一個反證。

雖然劇組自備了無數槽點,也用自我打臉的方式來營銷宣傳,看似坦蕩,實則不然,這不過是另一種高級的虛偽。

因為,所有這些都沒有說出最致命的地方:爛。

就好比,一個得了晚期肝癌的人,他對別人說,我是個病人。我頭生膿包,腳生雞眼,身長疥瘡。

話沒錯,但句句不在點上。因為,你病的不是頭腳身,而是肝啊。

換言之,你不是外面爛了,你是裡面爛了。

別以為在古裝神劇和現代雷句之間劈叉,你就不會扯著蛋。

別以為將基腐範和鬼畜風強行交配,你就能坐地升級。

別以為在二次元和三次元間花樣穿梭,就能玩轉全世界。

如果一部劇需要假借外力,需要發揮段子手的頭腦風暴,和彈幕天雷滾滾的輿論威力,而不是借自身飽滿的美學意義和劇情張力來討好觀眾的話,那麼,它就是不及格的。

別用窮做藉口了,你們窮的不是錢,而是才華。

更別強姦誠意兩個字了。

誰拍戲沒有誠意?誰砸大錢時會說,我就是玩玩而已?真有誠意,放在製作上說話。不要只花大錢在媒體布局,標榜自己窮也窮出花了,炫耀「快來看我們的服裝是山寨的大牌」,還有什麼「導演鳳凰浴火涅盤重生他心裡苦但他不說」。

現在,咳咳,本姑娘正式開課,告訴你們這部劇到底爛在哪兒?

為什麼張鵬會變成一個女人?重要嗎?不重要。於是,沒有介紹。

為什麼太子和趙王公開搶一女人,太后也視若無睹,任由那女人和太子私奔,公然睡在後宮,肆無忌憚地和皇后叫板?需要理由嗎?不需要。於是,沒有理由。

為什麼太子前去繼位,卻要把太子妃一個人留在遙遠的軍營?關你屁事?不關。於是,我管不著。

為什麼貴為九五至尊的九王爺會去妓院,為什麼他365天不間斷、360度無死角地對太子妃調情?你煩不煩?煩。於是,我閉嘴。

……不一一枚舉,因為一拎一串兒,一串一整劇。

總而言之,這些腦洞大開、漏洞百出的劇情,正常人的邏輯再開掛,也是無法理順的。你只有反覆勸自己:你爛你有理,你雷你必贏。認栽吧,認真就輸了。

屎屁尿橫飛,現代毒舌與金句強行亂入。

但凡編劇稍微有點才華,就不會在屍字頭的東西上大做文章。想像力有限,創造力缺乏,才會在排洩系統和生殖系統上擺道場。

真正的幽默,不是惡俗,不是這種低級的笑點脅迫,不是用無節操無底線的手段,撓著別人的胳肢窩,嘻皮笑臉說:好是不是很雷啊,是不是很汙啊,是不是停不下來啊……

還有臺詞,恕我直言,古今切換,如果做得好,的確會讓人捧腹。比如《武林外傳》。

但你這種臉一板,眼一瞪,頭一轉,以男聲說出現代金句的表演方式,與有趣無關,與出戲有染,它只是一種提醒:別忘了,我是男兒心女兒身,好不好玩啊?

對不起,也許你逗得很賣力,但我欣賞無能。

滿屏皆是黃肉,處處可見色情。

男男,女女,男不男女不女,雌雄同體,SM,窺私癖,三角戀四角戀多邊形不規則戀……成為該劇最大的賣點。

有些情色,當然會增色不少。

比如,太子妃和嗑瓜子F4之間的挑逗。

但有些,比如太子和太子妃忽如其來的SM片斷,實在令人無法消受。呃,講真,導演,你這種介於神經病和SM愛好者之間的瀟灑氣度,真的不怕世間難容麼?

還有,四妃的捆綁式衣裙,太子的胸大肌馬甲,開叉開到腰間,讓男人女人全都裹挾上一種濃濃的露陰癖氣質的裙子……都讓我們嘆為觀止。

觀眾趨之若鶩的真正原因原來在此:太子妃狂歡的深處,其實是一種欲蓋彌彰的性狂歡。

布景粗糙得令我佩服。一股子濃濃的廉價影樓風,大紅大綠大藍大粉,足以藐視任何一個六線小城的KTV會所。

可能劇組也知道,除此之外,一無真料,必須用其他東西來湊。

於是,鼓風機一天到晚吹吹吹(我倒,不是窮麼,鼓風機也要電的好吧),假到極致的乾花到處擺擺擺,雪紡窗簾不分場合地飄飄飄(特麼地連營地都飄),亂牙狀的塊狀物參差不齊地放放放(第一眼以為蒙了花布的木架,後來才知道是床)……如果這就是你們說的美,我從此自絕於此詞。

窮不是高贊的理由,用最少的投資,做出最精緻的效果,才值得追捧。並且,你劇投資了2000萬,也不算少了好嗎?

但如此粗製濫造,敷衍了事,作為一隻無奈的觀眾,我只看到兩個愈來愈大的繁體字:窮且爛!

剪輯混亂,邏輯缺乏,前後矛盾,這些都不說了。

就說說劇組拿來反覆宣傳的服裝:太子的露點黑胸肌裝、假冒香奈爾帽、羅馬涼鞋、跟京劇武生背後插的靠旗一樣的莫名其妙的布、準備隨時下鄉慰問演出的雪紡裙,都透露著一種任性的殺馬特風。

你告訴我們,這靈感來自歐洲時尚,劇組fashion著呢。你這麼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你媽媽知道嗎?

如果這是,那我在乳頭上畫兩個工,是不是致敬愛馬仕;我在身上貼滿帶血的衛生巾,是不是致敬lady gaga?我在頭上頂個爛香蕉,是不是致敬Piers Atkinson?

時尚不是這麼玩的好嗎?做一個劇就好好做,把邏輯理順點,把人設弄豐滿點,不要整這些有的沒的。最噁心的是,還強行和老百姓根本無法消受的時尚攀親戚,為自己的胡作非為正名。這就好比出了事,就拉出自己在省城當大官的七大爺的二兒子的三表姑的表侄子,為自己壓陣一樣。

欺負大家因未知而畏懼的心理咩?!

真正有才華的網劇,我們看完之後,一定有一些臺詞留下來,繼續為我們提供樂子。

比如,當年的《武林外傳》,那句「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嗎」,「葵花點穴手」,「排山倒海」……十來年過去了,然而它們還在記憶裡,甚至還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玩笑中,調劑氣氛,拉近距離。

再比如,《萬萬沒想到》創造了更多經典臺詞,比如「我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不用多久,我就會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嘿嘿」 ……等等,都飽含著屌絲的幽默與才華,同樣,在網絡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但試問,《太子妃升職記》有什麼經典臺詞?

你告訴我,你告訴我,你告訴我呀!

對不起,沒有,我看到現在,一句都不記得。

原因很簡單:《太子妃升職記》的臺詞都是消費現有網絡用語,而非創造。

這幾天,我也看了大家的評論,一邊倒、倒無可倒的好評,我當即就絕瞭望了。你國還有沒有一個能正常看劇的人?

你們說顏值高,我忍了忍,認了。

但你們說,演技好,我特麼地當時就噴了。

演技好?你是猴子派來的逗逼麼?

試問,全劇除了女主差強人意,還有哪個演員能捱到演技的邊兒?

太子,全程除了面癱,有第二個表情麼。

九爺,全程面癱外加玻尿酸注射過多感。

綠籬,你真是太天真爛漫了,以至於每句話都要帶一聲銀鈴般的假笑。

而張天愛,劇中的演技擔當,據說研究過男性的生活習慣,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也不過是甩開大臂走路,見到女人摸大腿,坐著躺著大開腿。

因樂視同時間段強推的,就是《羋月傳》和《太子妃升職記》。因此,它們從一開始,就免不了被比較。這是命。

清一色的聲音都在說,我們看透了《羋月傳》中綠茶婊們陰暗的上位史,所以,我們轉而觀看能讓女人真正活一把的《太子妃升職記》,想愛就愛,想恨就恨,取悅自己,不討好男性,不以色侍人。

可惜,無論太子妃如何花樣折騰,最終仍墮入老套路:利用姿色、身體和生育,來討好男權。

自始至終,它都在窠臼裡,性特權仍歸屬於男人,故事模式仍是「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只不過,它給這個過程,加了一點鹽。

最難以忍受的,是在男權面前,直的都被掰成了彎的。而且,徹徹底底的彎。

這比《羋月傳》更讓人絕望。

當《羋月傳》因自身質量太差,因而遭遇滑鐵盧,但這是必然的因果,也是作品賞析的正常程序:存在,欣賞,評論。

但《太子妃升職記》質量也差,卻被捧上西天,這便不是正常的審美現象了,它還牽涉到了群體心理。

網絡是一個意見叢林。個人的聲音是渺小的,但個人語言變成群體語言,就會出現聲勢浩大的從眾現象。這就是沉默螺旋理論。

即,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

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這就是沉默的螺旋發展過程。

當一個說「窮雷汙」,我們不以為然;

當一百個人說「窮雷汙」,我們半信半疑;

當一萬個人說「窮雷汙」,我們就會淪陷;

當十萬個人說「窮雷汙」,我們也會說「窮雷汙」。

因為,我們都害怕孤獨,所以會參與最熱鬧的事件,比如觀看《太子妃升職記》、《太子妃結婚記》、《太子妃變形記》;

我們也害怕被孤立,所以避免單獨持有與大眾相悖的觀點。

但我想,當荒誕充斥的時候,總有人得在這種聲勢浩大的集體意識中冒出頭來,說,不,皇帝沒有穿衣服,《太子妃升職記》很爛汙。

沒人說,那就我來唄。

文章為有意思(ID:youyisi_cn)轉載,轉載請聯繫作者

投稿或版權合作:✉ youyisitougao@163.com

-有意思大家族-

youyisi_cn

有意思網 | 中國新聞周刊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開Fun | 反觀 | 財迷 | 劇逗 | 百萬莊的小星星


點擊圖文閱讀|看到女友在王思聰微博底下喊老公 | 生無可戀的30個瞬間

相關焦點

  • 太子妃升職記演員表 太子妃升職記人物關係揭秘
    如今穿越劇隨處可見,各大網絡視頻公司都出了各類的自製劇,裡面不乏大量的穿越劇集,可都沒有像《太子妃升職記》這般火熱過。太子妃升職記演員表出爐,一起看看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太子妃升職記》《太子妃升職記》是樂視網自製古裝網絡劇,由侶皓吉吉執導,甘薇監製,張天愛、盛一倫、於朦朧、江奇霖、郭俊辰等主演。該劇改編自鮮橙同名網絡小說,講述了男兒心女兒身的「太子妃」一路順利地升職為「太后」的故事,於2015年12月13日起在樂視網播出。劇情簡介花花公子張鵬為躲避前女友們的圍堵,意外落水。
  • 《太子妃升職記》播出5年後,男角「涼」透了,男N號卻成準影帝
    不得不說,其實盛一倫他的資源還是很好的,從當初的一部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中,我們就能看出。這部太子妃升職記可以說是很多人都大火,尤其是劇中的女主張天愛,張天愛當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通過太子妃升職記裡的女主角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此後的張天愛事業順風順水,出演了很多電視劇的女主角,更是曾經參加過多部綜藝而反觀男主卻沒有這麼好的待遇,雖然盛一倫確實接過一些劇的男主角,但是並沒有大火,跟張天愛的流量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 《太子妃升職記》播出5年後,男主角「涼」透了,男N號卻成準影帝
    它與5年前播出的國產穿越網劇《太子妃升職記》大同小異,看過《太子妃升職記》的觀眾應該都知道,該劇的主線就是一個有男兒心、女兒身的現代人,逐步拋棄自己的男性身份之後發生的各種事情,中間還穿插著各類不古不今的調侃,而改編的韓劇劇情與其相似度高達80%,只是摘去了其中荒誕、大膽的部分。
  • 《太子妃升職記》播出5年後,男主自嘲「涼」透了,男配角卻飛升成準...
    《太子妃升職記》這部網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應該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走紅的網劇,一下子捧紅了張天愛和盛一倫兩個人,當時這部劇播出之後,張天愛和盛一倫迅速走紅,網上都是關於這兩個人的信息,而且在那段時間,兩位的影視資源也是非常的好,各種商務代言也比以前多了,沒想到這部劇距離現在已經過去5年的時間了,而在五年後,發現裡面發展的最好的居然不是男女主
  • 盛一倫涼透了,彭昱暢火了,太子妃升職記裡有這麼多熟悉的演員?
    從五官上看,盛一倫胖了一些,就像郝蕾說的,《太子妃升職記》看過,但是後來就沒見過你,這五年時間,你去哪了?盛一倫的言論引發了哪些爭議和討論?於正問:你之前也有很紅的經歷,你覺得你現在不紅的原因是什麼?盛一倫:我試鏡的成功率幾乎是0,我試鏡就沒有成功過,不管是太子妃之前還是之後,我能拍的戲都是不需要試鏡的,都是製片人說一下就行,我覺得我是非常幸運的,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像個圈外人一樣,我也不跟大家接觸,這個節目邀請我很多次,但是我覺得做一個演員做一個明星,在心徹底涼透之前是不會來的,我現在徹底涼透了,我才有這個勇氣,來面對這一切
  • 《太子妃升職記》張天愛頂替應採兒出演太子妃
    10月29日,網絡劇《太子妃升職記》於北京召開發布會,該劇由網絡熱門同名小說改編,網羅「穿越」、「男變女」等時下網絡流行元素。
  • 涼透了的盛一倫在《太子妃升職記》裡有哪些精彩的高光時刻
    一句「我已經涼透了」將盛一倫推上了熱搜,盛一倫最火的時候,就是《太子妃升職記》。一個演員,拿到好的劇本,加上差不多的演技,給觀眾心裡營造一種人們心中羨慕喜愛的形象,那麼就是成功的一半。花公子張鵬為躲避前女友們的圍堵,意外落水。醒來後,發現自己不僅穿越了千年,還變性成為了當朝的太子妃--張芃芃。獵女無數的張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也無法改變。
  • 時隔五年,《太子妃升職記》要拍第二部?男主涼透,女主難翻紅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蘆笙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近聽說《太子妃升職記》這部劇要拍攝第二部了,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尷尬,時隔五年了,這個IP似乎已經過氣了,現在拍第二部,不是原班人馬還有人去看嗎?畢竟,大家都知道,原班人馬怕是聚不齊了。雖然是一部網劇,但今時今日說起來,這部劇也依舊不可小覷。
  • 太子妃升職記的那些事
    1、《太子妃升職記》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是鮮橙。這只是作者一次最隨意最搞笑的寫作,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寫了出來還拍成了劇。2、導演是侶皓吉吉,海巖的兒子,師從趙寶剛多年。3、劇組省錢到什麼程度,從編劇就開始省,劇本中只用了原著中的10%到15%的素材, 連原作自己都說:4、劇組只有一臺鼓風機和一個風槍。
  • 韓國人改編的《太子妃升職記》:搞笑不夠,宮鬥來湊
    看過《太子妃升職記》的觀眾必然了解。儘管《太子妃升職記》打著古裝的旗號,但實際上是個架空歷史的B級性感喜劇、一個偽耽故事。它的主線是一個有男兒心、女兒身的現代人,逐步拋棄自己的男性身份,被皇帝「掰彎」的故事,中間還穿插著各類不古不今的調侃。「太子妃」在後宮撩妹、揩油是看點,沒節操的情節和鬼畜的臺詞讓它在一眾正劇中脫穎而出。
  • 盛一倫:我現在已經涼透了,因為什麼涼?低情商還是爛演技?
    2020年,盛一倫在《我就是演員》中說「我現在已經涼透了,我可以有這個勇氣來面對這些。」盛一倫說這段話的時候顯然情緒激動,一會兒是「心沒有涼透,不敢來演員節目」,一會兒是「我已經涼透」,到底是心涼透還是沒有熱度的涼透,筆者傾向於後者。
  • 《太子妃升職記2》即將開拍,原班人馬重現,盛一倫能否藉此翻身
    賭我能護你一世周全,若我贏了,你便要對我一心一意,陪我共賞這萬裡——鮮橙《太子妃升職記》短視頻平臺上,最近有很多一部韓劇的片段。這部韓劇是新上映的作品,翻拍了我國當年大火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這部劇完全複製原版的立意,在原有故事基礎上改編成韓國古代特色的故事。除此之外,主要故事思路還是尊重原版套路。
  • 《太子妃升職記》將拍韓版?網友:請讓全智賢出演太子妃!
    還記得兩年前暴紅的《太子妃升職記》嗎?這部荒誕的穿越劇,劇情不僅閃瞎,道具也是很爛,但就是這樣一部雷劇,當時在網站上創下逾10億點擊量,豆瓣評分高達7.2,風頭超過當時孫儷的《羋月傳》,還捧紅了當時名不經傳的張天愛、盛一倫。
  • 《太子妃升職記》在哪兒拍攝的?
    近日,一部腦洞大開的穿越古裝劇《太子妃升職記》獨有魔性的突然霸屏了,不少網友吐槽「這劇有毒,劇組太窮但是卻看的欲罷不能~」馬球改成蹴鞠、水戰改成陸戰、大江改成河溝,甚至老皇帝一次面都沒出一封信就打發了,這劇是有多窮啊
  • 穿越古裝劇《太子妃升職記》
    #古裝#強烈推薦之前的看過的電視劇《太子妃升職記一部作品能大麥,絕對是有原因的,就說說之前看過的古裝穿越劇《太子妃升職記》,說實話,這是前幾年的劇了,剛出來巧的很我就去看了,覺得治癒各種不開心,說實話那時候主角都不是大明星,也都是第一次見,傳說劇組沒啥錢,是能省就省的,但是不得不說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主角們很是用心,演出了搞笑( ̄▽ ̄)精髓,而且那個時候這種題材的電視劇很少,那時候還推薦給朋友看過也是很喜歡看,且看現在這句在抖音還挺火的,劇荒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噢
  • 《太子妃升職記》女主角有毒!
    文/觀察者網 林西最近不少人都被一部有毒的神劇刷了屏——《太子妃升職記
  • 《哲仁王后》首播,翻拍自《太子妃升職記》,喜劇一般諷刺很足
    據悉,這部電視劇已經購入了《太子妃升職記》的版權。這是好事情,以往,咱們經常買韓國影視劇的版權,現在,也輪到他們購買咱們的了。希望他們多買一些,咱們的國產劇好玩的東西還多著呢。因為是改編劇,所以《哲仁王后》和《太子妃升職記》免不得被比較。兩部劇作,開頭都是相同的。都是一個花花公子,突然遭遇意外,竟然穿越到古代王朝了。
  • 太子妃升職記 又汙又雷又腐你還看?
    如今就是有這麼一部電視劇雖然有這些缺點,卻讓好多人慾罷不能——《太子妃升職記》,就是它!召召最近上班時聽到的最多的討論,就是《太子妃升職記》啦。我們老大雷迪亞中午都不睡午覺啦,一定要追完前一天的兩集才能睡,還安利給我們所有人看。於是召召就這麼入坑了,至於這部劇都演了什麼,你們往下看自行感受。
  • 《太子妃升職記》這部劇有毒吧,男女主涼了,配角全火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很多的韓劇《哲人王后》,講的是一名現代男子穿越到了古代稱為了王后的故事,申歐尼超自然的表演,貢獻了這部百分之百的笑點,不過小風車我看著看著就十分的熟悉呀,這不就是我們的《太子妃升職記》嘛,終於也有人開始翻拍我們的劇啦(小聲嗶嗶)。
  • 哲仁王后:韓版《太子妃升職記》掀起收視熱潮,但似乎少了些什麼
    2015年,網劇《太子妃升職記》風靡一時。一提起它,很多人都會記起那個新穎又爆笑的故事,明豔大氣的張天愛,兢兢業業的鼓風機,悽美的片尾曲……現在,韓國人買了《太子妃升職記》的版權,也來拍這個故事了。《太子妃升職記》的故事,為什麼能在兩地大火?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它的創意足夠好。一個現代的花花公子,意外穿越到古代世界,成為后妃,身份的劇變,帶來強烈的戲劇衝突。這也是原作最大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