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吧!上低音號》是根據武田綾乃的小說《吹響!悠風號~歡迎來到北宇治高中吹奏樂部~》改編的電視動畫,製作公司是大名鼎鼎的京阿尼。究竟是叫「上低音號」還是「悠風號」,只是譯法問題,譯作「上低音號」是依據樂器的屬性,而「悠風號」則是根據樂器的外語發音音譯的,相比較而言,個人還是更喜歡「悠風號」這個譯名一點。因其圍繞吹奏樂部展開敘事,又是由京阿尼製作,所以宅友們也將其戲稱作「京吹」。可見京阿尼之深入人心。駕馭慢熱作品的嫻熟技巧。「京吹」的劇情總體上來說屬於慢熱類,就像那種需要小火慢燉,精心烹製的餚饌。此類作品你一旦看進去了,將會是無比愉悅的享受,當然前提是它真的是「慢熱」,而不是像某些作品那樣的只慢不熱。但這類作品也有一個致命弱點,即若前期處理不當,平緩的劇情節奏極易讓觀眾厭倦、疲勞,乃至棄番。
在看《吹響吧!上低音號》的第八話之前,我就從B站的評論得知,這一話給人的觀感相當驚豔,宅友們讚不絕口,開玩笑說這是一話封神系列。我點開視頻,突然意識到,居然不知不覺都到第八話了。一部慢熱作品能夠讓人輕輕鬆鬆,毫無壓力就堅持到了動畫中期(總集數:13話)實屬不易,其得益於監督石原立也對整體敘事節奏的恰當把握。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主線劇情伴隨著精緻的畫面與動聽的音樂徐徐展開,細膩的人物刻畫,明朗的敘事線索,使得「京吹」整體基調舒緩而不乏味,日常而不瑣碎。近兩年來,我動畫看的不多,新番也是越追越少,但京阿尼製作的動畫我基本都會看一下。我對京阿尼動畫的品質還是比較放心的,即便不喜歡也不會太倒胃口。
從《吹響吧!上低音號》作畫的精細程度就能看出,京阿尼這一次是相當用心的。沒有傍名作者的大腿,也沒有炒冷飯。新的選材,新人聲優,但製作班底是絕對的老牌。監督石原立也對表現細膩情感與展現青春活力的校園題材駕輕就熟,鏡頭語言豐富精緻。系列構成花田十輝一向擅長對少年男女的性格刻畫。京阿尼聚集許多這樣業界大神,也因此它獲得了今天的成功。京阿尼總是能帶給人驚喜,它的「京都臉」雖然常常被人調侃,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京阿尼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風格。有風格是不錯,但也不完全是好事。作為普通觀眾,我們自然是希望京阿尼能堅持自己的風格,但又不拘於風格;考慮市場因素,但又不要過於迎合市場;照顧到觀眾情緒,但也不要太慣觀眾。
一開始,我想多數人是不會想到吹奏部會如此優秀。可能又會是慣例的打著音樂旗號的賣萌。但是京阿尼的動畫質量實在高,姑且看看吧。就京密的本人來說,也是沒有想到這一出。「只要做出養眼的開心日常就好。」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句話似乎成了我心裡對京阿尼唯一的期待。然而《響け!》,卻在強番如雲的四月中悄然登上頂峰(個人心中),在七月之初奏響了四月最高的樂章!!!第一話,女主以一個事不關己、搖擺不定、略顯冷漠的形象登場,也基本確立了本篇「沉穩」的風格。從這裡開始便有了質疑,以這樣一個路人般的存在為中心,能否順利的推動故事的展開呢?到第十二話止,證明了這是一處前後呼應的絕筆!久美子因為自己搖擺不定的性格,易受他人影響而重新拿起了悠風號,加入吹奏部。隨著大家一起,以全國大賽為目標不斷努力。因為自己有基礎,有能力,所以不用擔心;就在目睹了許多不斷努力卻被淘汰的人們、或是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放棄的人之後,她開始意識到了自己能夠握住手中的悠風號是多麼的不易。
漸漸確立了自己的歸屬,目標。她開始努力,前所未有的專注。當久美子發覺的時,自己已經從一個無法對任何事物抱有激情的略冷淡且存在感稀薄的人變成了一個為目標不懈努力,甚至會留下不甘的淚水的,好勝且存在感爆表的人了。人會失望是因為有了期望的感情啊。在自己那樣努力過後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這可能是她人生第一次嘗到的「苦澀」。不過投入的熱情越多,最後收穫的喜悅也是無法比擬的,久美子也終於體會到了那最甜美的感覺了吧。在本已精湛的作畫下更加精益求精。幾乎每一個鏡頭、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能感受到製作組的良苦用心和熱情。比如香織學姐的不安,吹號前那瑟瑟發抖的嘴唇與堅定不移的麗奈的嘴唇對比;發表全國大賽名單時,大家無聲的表演,怎樣的性格流露出怎樣的表情,讓透過畫面讓屏幕前的我都跟著緊張、激動。大賽上,麗奈獨奏時,香織學姐那略顯不甘的眼神,仿佛聽到了「如果現在在獨奏的是我······」的聲音;到後來欣慰的表情——果然她才是最棒的啊,獨奏由她來吹真是太好了。雖然這都只是個人揣測,但這確是畫面帶給我的直觀感受。最後明日香學姐的一番話也倒出了觀眾的心聲,就這麼一直繼續下去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