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吹響吧!上低音號》是在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當時作為新生的我還覺得將來的事情還遠著呢。起初我認為這部作品節奏有點慢,也沒什麼令人興奮的地方,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年了,我今年五月畢業了,未來不再按部就班,但現在我可以充滿自信地說「《吹響吧!上低音號》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
當我們第一次見到黃前久美子,她看起來不像是故事會圍繞著她發展的主角,她總是心不在焉地說出尷尬的話或者提前說出自己的決定,儘管那就像她選冰激凌的口味一樣平庸。起初的久美子寧願融入集體,不引人注目,來避免潛在的矛盾,然後接受擺在她面前的任何東西。她一開始選擇上低音號,是因為沒有其他人想吹,她從沒拼盡全力,因為害怕令自己失望,這種安全又膽小的做法,使她免受痛苦,但也得不到成功的喜悅。
《吹響吧!上低音號》的故事從久美子中學的最後一次比賽講起,麗奈對她們的失敗感到難過,但久美子是那種對於廢金感到無所謂的人,她不會讓自己相信她們可以走的更遠,但麗奈是另一種人,當久美子滿足於眼前的時候,麗奈把目標定的很高,她一切都準備好了,只為成為」特別的人「。之後麗奈的壓力讓久美子想要遠離吹奏部,她害怕全心全意地投入某個目標,她總是保持一隻腳站進去,另一隻腳卻還在外面。
我現在在故事剛開始的久美子身上,看到了很多我過去的影子,漫無目的地混日子,找不到什麼方向。我上大學因為我周圍的人都是這麼做的,我選擇了我的專業,只因為我被告知對我而言,它是醫科大學最好的專業,我為什麼總想重複這種生活,我上完一節課上另一節課,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作業,只有考試周才會緊張起來,甚至是我製作視頻,我一開始把它當作日常生活的發洩口,但也很快變得無趣,陷入一成不變的模式中,很快一天變成一周,一周變成一學期,一學期變成一年,我可以稱之為自己的興趣在哪裡?我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還是說,我什麼事情都沒做成。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想起《吹響吧!上低音號》,一部動畫能對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甚至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真是神奇。
看看久美子,初三時麗奈不甘心的樣子永遠的留在她的心中,她想拋開被麗奈的影響,開始一段新生活,所以來到了一所吹奏部不出名的學校,就像她的新髮型一樣,北宇治是她用來與過去決裂的方法,即便如此,她也無法避開吹奏部。葉月對於第一次吹出聲音的喜悅,讓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演奏時的場景,這重新點燃了她心中音樂的火花,讓她又一次的加入了吹奏當中,她解開了馬尾辮,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並同意加入北宇治吹奏部,她不像小綠那樣毫不掩飾地宣稱對於低音提琴的喜愛,久美子想要一個新樂器,來擺脫上低音號代表的過去,但她內心知道自己愛悠風號(就是」上低音號「)有多深,即使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內心的愛。
第一季關注的是久美子的內心,她如何找到自己吹奏的激情,離開那個充滿霧靄的過去,活出真正的人生。當瀧老師給了吹奏部兩個選擇「目標全國還是享受音樂的樂趣」,久美子選擇了棄權,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麗奈是怎麼想的,她游離於集體之外,完全不做任何表態。葵提醒到了久美子,「」,她認為每個人都選擇了最安全的那條路,沒有人願意縱身一躍,豁出自己,拼命追求,那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沒有人但除了麗奈。
在整個第一季中,麗奈代表了對於久美子來說令人不安的遙遠的山頂,聽著她悠揚的小號聲,久美子能感受到她為了吹的更好的那種努力的決心,她有時候害怕被麗奈拋在身後,害怕仰望麗奈的身影,麗奈是久美子渴望達到的目標,不管她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第八集兩人一起爬大吉山的時候,久美子對著麗奈的背影說到,」這一定是自己憧憬的身影,為了美好的事情,戰勝自己的膽怯「。在某些方面,麗奈是久美子的對立面,她討厭一成不變和條條框框,哪怕只是一瞬間,也想要把這些全部拋在腦後,儘管她不會做出不可能的一躍,但她不會讓這些阻止她前進,她會一小步一小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標,她登上大吉山不是為了欣賞風景,只是因為沒有其他人會這麼做,麗奈不想隨波逐流,她想站在他們的前方,成為真正」特別的人「,她那顆堅定的無休止的決心,是那麼的耀眼,讓久美子在恍惚中好像是靈魂出竅了一樣。
這一幕我無論看了多少次,我總是不禁覺得自己就像久美子為這夢幻般美麗的場景所傾倒,我感受到了那燃燒的欲望,推動著我前進。在這之後,其他人注意到,久美子比以前更加成熟,更會表達。她在追逐大吉山上麗奈的身影,她不會讓麗奈錯失她的目標,麗奈將成為」特別的人「,她就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久美子需要相信著那個特別的麗奈,和麗奈交談的時候,她不再笨拙地隨口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對麗奈的理解取代了原來的不默契,久美子現在能直視她的眼睛了,沒有後退,也不再仰望。在小號獨奏的名額戰中,那個曾經默默地站在一旁的久美子,突然直言不諱地支持她的朋友,她為麗奈大力鼓掌,而其他人卻保持沉默。
久美子的成長在第十二集時到達了高潮,她要直面上低音號對自己的意義,在瀧老師為了大賽,給她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新片段來吹時,她吹的很掙扎,不管她有多麼地投入,她還是不能吹好這一段,她告訴麗奈她有多想吹地更好,像麗奈一樣與眾不同,但她無法打破困住她的桎梏,無法達到她想要的水平。
」指法,氣息的強弱與時機,正確的音樂分明能在腦海中響起,卻無法實際表現出來的焦急感「。我經常重看這一段的獨白,那種感覺有多無助,當你知道你想要做什麼,但就是做不到。在整個這一集中,一隻蝴蝶的鏡頭總是出現,但是現在它陷入蜘蛛網中,無法繼續前進。
在這一集的最後,久美子內心中的,想變得更優秀的渴望徹底迸發出來,變成了絕望的哭喊。我想要演奏的更好,我想要與眾不同,我不滿足於在生活中劃划水,或是走更簡單的路線,只是因為那樣更輕鬆,我會找到我前進的方向,無論那意味著什麼,將導致什麼,我感到我的內心有多不甘,多痛苦,就像久美子一樣——不甘心得要死。久美子在這刻終於明白了麗奈當時的感受,全力以赴卻功虧一簣的痛苦。
回家後她挑釁地告訴她的姐姐,她堅持吹上低音號的原因是「因為我喜歡上低音號」,姐姐走後,久美子才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當她對著鏡子中地自己,用更溫柔地語氣說出了「我喜歡上低音號」。
我記得過了很長時間,我再重新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震驚於自己對久美子的感同身受,我發現我不知道我的激情在哪裡,但我看到久美子找到了她的激情,並下定決心去實現,這讓我充滿了決心,就像我腦海裡的一束光,讓我明白我現在活得多麼狹隘,我知道該怎麼做了,不要活在自己的期望中,而要活出真正的自己,久美子發現了她的原動力,並致力於使其成為現實,如果世界是完美的,那她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但僅僅在這一瞬間,這一瞬間也對她來說至關重要,久美子成為了久美子,我也會成為我,聽起來也許很簡單,但是,也許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