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鬼才諾蘭和他的《信條》

2020-09-07 影視麥高芬

《信條》就要在中國上映了,開啟了9月國內院線大片模式。八月底,該影片在歐美幾個國家首映,據網上數據,上映首周全球票房已經超過5300萬美元。

從國際來看,這部電影顯然是「救市擔當」。那麼在中國呢?是否會如同國際市場一樣火爆?

1.燒腦電影,究竟有多「燒」

時空、概念、結構等是諾蘭電影中的經典元素。他拍的電影,都以「燒腦」著稱。《盜夢空間》讓人們熱議了十年。《信條》亦是如此。

「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光憑這幾句簡介,其實都能嗅出其中的「想像力」。但看過影片的人都說,這部電影在燒腦程度上比十年前的《盜夢空間》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編通過梳理看過電影的網友評論以及預告片隱約了解,這是一部基於「熵」的影片。為了寫這篇文章,小編特意去腦補了「熵增」原理。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熵」增加,系統的總能量不變,但其中可用部分減少。也就是說萬事萬物最終都將歸於毀滅,是大自然的規律。

而《信條》則反過來,講了一個「逆熵」的故事。由於鈽元素的出現,通過一道機器閘門的作用可以將粒子變為「逆物質」,從而出現「逆熵」現象。事物的運動狀態會變為與常規相逆的狀態,這就是網友所說的影片中為什麼「人會倒行,熱感也會變成冷感」的原理。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完成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任務。

這會是一部「基於真實而又玄乎」的電影。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會有多「燒」呢?評論說,這是諾蘭迄今為止「玩得最極端癲狂」的一次。而影片的主演們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自己不理解影片的故事,也不確定自己所扮演的是不是反派。

2.在中國的前景預測

那麼這樣一部「高智商」的電影,是否也會在中國引起很大反響呢?

「大概率是不會。」

這是有「前科「的。十年前的《盜夢空間》,雖然熱議不斷,豆瓣評分9.3分,但體現在票房上,與國際市場有不小的差距。全球8.3億美元,中國內地大約6000萬美元。

從《盜夢空間》來看,大有「水土不服」的意味。

那麼這一屆觀眾的口味還會和十年前一樣嗎?從數據來看,似乎並沒有多大區別。喜歡的早已迫不及待,不喜歡的始終不感冒。從這幾天的預售上來看,《信條》甚至都沒有《在時間的盡頭等你》預售來得強勁。點映以及預售票房迄今剛剛過2000萬。

「燒腦「可以成為影片的亮點,卻也可以是「槽點」。但顯然,片方是將此作為賣點的。諾蘭前作《盜夢空間》故事複雜,對於《信條》,宣傳點放在了「更難懂」上。

諾蘭說「不要試圖去看懂影片」,主演們說「自己也不懂故事情節」,「看不懂」這樣的營銷點,對部分觀眾來說可能不夠友好。特別是女性和三四線城市的觀眾。對他們而言,可能「簡單粗暴」更能引起共鳴。

貓眼專業版的「想看」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想看用戶畫像中,男女比例為4:1,這是一部性別區分十分明顯的影片。而三四線城市的想看用戶加起來都不足三成,這又是一部地域區分很明顯的影片。這樣的數據,足以影響影院的排片。客觀來講,在排片上,《信條》的下行壓力很大。

「越燒」並不意味著口碑「越高」。這一點已從海外得到證實。正式公映後,《信條》的各站評分呈下降趨勢。IMDb從8.5,降到8.2,再降到8.0;Metascore掉落了70分線,現在是69分;只有爛番茄從新鮮度80%微微上升到了82%,這在諾蘭電影中算是中下水準。

再有,如今國內觀眾的「好萊塢」情節在慢慢改變,已經不再「唯好萊塢是從」了。去年,雖然《復仇者聯盟4》票房突破40億,大幅度提升了進口片的票房量級,但從整體看,進口片在這幾年的表現是倒退的。

需要承認的是,好萊塢電影在「想像力」、「動作特效」等方面,確實是上乘之作。然而長時間面對同一類影片,觀眾的審美疲勞日漸突顯,差異化的需求更強烈。回顧2019年進口片的表現,「X戰警」、「黑衣人」等多部影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處於不及格位置,可見如果大片只是做到了動作特效的精彩,而缺少走心的多元化的故事,這類影片對於觀眾依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就連卡梅隆大製作《阿麗塔:戰鬥天使》,也難以脫穎而出。

從大的方面講,《信條》還是屬於同一類「爆米花」電影。雖然加入時空逆轉等元素,也未必能擺脫「爆米花」電影的「宿命」。

所以,《信條》國內大概率是沒有辦法超越10億體量的,6億左右是極限。

3.我們的「信條」,是影院

究竟有多少票房,只有最後一刻才能揭曉。也許對於《信條》,不用以「救市」的角度去看待。我們唯一的「信條」,是影院。

耗資2.05億美元,堅持在影院上映。這樣一部影片,是為影院而生的。正如諾蘭在為中國觀眾錄製的短片中所說:「《信條》是我們為大銀幕量身打造的作品,我是電影院的頭號粉絲,一生都痴迷於電影院所帶來的儀式感……我們盡最大可能將《信條》打造成一部傳奇大片,在大銀幕上呈現最沉浸的動作場面。」

這是目前諾蘭唯一一部製作預算超過2億美元的影片,是其職業生涯中場面最宏大的一部動作片。預告片上,大戰中被炸廢的孤樓從下方復原後再被從上方炸掉,這樣的「反向動作場面」如果放在大銀幕上,勢必會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奇觀。

出品方華納兄弟表示:「諾蘭是首個使用IMAX攝影機拍大片的人,在《信條》中這位大導演更是開闢了新天地,用了160萬英尺(約合48萬米)的膠片完成了絕大部分場景拍攝。諾蘭團隊還重建了膠捲盒中的機械部件,並重構了電子元件,讓IMAX攝影機能夠正向逆向同時拍攝。」

據傳,全球僅有4臺IMAX攝影機。IMAX攝影機採用70mm膠片,畫面解析度要比普通35mm膠片高10倍,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攝影機。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場景在IMAX銀幕上滿屏呈現,觀眾可以看到比普通銀幕多約40%的畫面。用IMAX攝影機拍攝,為後期各類電影版本的製作帶來便利,在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更上一層,沉浸感更強。

所以,這樣的影片註定是要去影院看,才能體會到「時空逆轉」的魅力。

有影評人說:「《盜夢空間》為我們帶來了一場持續十年的夢境,也許《信條》將成為諾蘭開啟下一個十年的鑰匙」。究竟是否如此,去影院體會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看不懂的《信條》,看得懂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第2928期文化產業評論《信條》終於上映了,但評論似乎沒有預期的好、預期的高,但這並不阻止《信條》成為全球媒體和觀眾關注的焦點,而《信條》的熱映又能給國產科幻電影什麼樣的啟發呢?首先諾蘭作為編劇和導演就沒期待觀眾能看懂《信條》,諾蘭直言去「感受它」。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兼具高燃觀感和高能劇情,諾蘭《信條》不愧是頂級好萊塢大片
    相信大家都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擁有和過去的自己對話的能力,你會說什麼?如果你來自未來,你又會對現在的自己說什麼?在影視作品中,「穿越時空」已經成為老梗,但「逆轉時空」你聽過嗎?諾蘭導演的最新力作《信條》就將這種設定做到了極致。
  • 看完《信條》,諾蘭這好萊塢一哥,還夠格嗎?
    文丨吳澤源《信條》的上映對全球大部分地區來說,宣告著院線觀影的正式回歸。所有人都看到了導演諾蘭對大銀幕觀影形式的使命感,和他對電影行業的擔當。這自然把他推到了「救市主」高度。所以諾蘭為什麼可以被稱為當代好萊塢導演中的「第一人」?他和之前的幾位「第一人」之間有哪些異同?
  • 《信條》爭議中熱映, 好萊塢科幻大片為何屢成焦點?
    《信條》終於上映了,但評論似乎沒有預期的好、預期的高,但這並不阻止《信條》成為全球媒體和觀眾關注的焦點,而《信條》的熱映又能給國產科幻電影什麼樣的啟示。 2020年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信條》國內上映,上映兩日票房超1.11億元,貓眼預測內地票房為4.55億。
  • 《信條》,好萊塢期待中的中國市場大片
    CNN報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將努力證明,在疫情中,大片依舊有生命力。周五首映的《信條》,中國領先了美國。7月份中國影院重新開放,比美國早了一個月,並取得了成績,《八百》自上個月上映以來,在中國的票房收入達到了2.77億美元,成為今年第三大最佳影片。疫情之前,今年最高票房是《壞男孩》,超過4.24億美元。媒體分析人士德加拉貝迪安說,《八百》的票房表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及其全球票房強國的地位,尤其是在當前極具挑戰性的市場背景下。
  • 《信條》爭議中熱映,好萊塢科幻大片為何屢成焦點?
    第2928期文化產業評論《信條》終於上映了,但評論似乎沒有預期的好、預期的高,但這並不阻止《信條》成為全球媒體和觀眾關注的焦點,而《信條》的熱映又能給國產科幻電影什麼樣的啟發呢?諾蘭電影在中國的口碑與票房回顧:為什麼《信條》會充滿爭議呢?首先諾蘭作為編劇和導演就沒期待觀眾能看懂《信條》,諾蘭直言去「感受它」。
  • 《信條》背後的諾蘭,何以成為最受追捧的好萊塢導演?
    「極致的視覺享受」、「顛覆觀眾想像」……儘管被認為有些燒腦,但作為影院大規模復工後的首部好萊塢大片,《信條》還是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好評。尤其是在粉絲眾多的中國市場,憑藉著多年來打下的口碑和影響力,諾蘭的名字早已成為了一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IP,自2005年第一部《蝙蝠俠》上映,15年來諾蘭與中國多次結緣,每一部新片的面世幾乎都會掀起不小的熱度,而諾蘭與其執導的電影也成為了迷影界樂於討論的話題。
  • 《信條》背後的諾蘭,何以成為最受追捧的好萊塢導演?
    「極致的視覺享受」、「顛覆觀眾想像」……儘管被認為有些燒腦,但作為影院大規模復工後的首部好萊塢大片,《信條》還是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好評。3部電影連映,影院復工後迎來「諾蘭效應」如果要問影院復工以來哪部新片承載著觀眾最大的期待,那麼由諾蘭執導的《信條》必定當仁不讓。在《神奇女俠2》《007:無暇赴死》等大片上映無期的情況下,早在8月初,《信條》便率先於內地定檔,此時距離內地影院復工僅過去了半月,而《信條》也是首部宣布定檔的好萊塢影片,對於正待覆蘇的內地電影市場而言,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
  • 暑期好萊塢大片的空擋缺口,諾蘭的新片《信條》會因此大熱嗎?
    他隨後被指引至一間實驗室中,一位科學家向他解釋逆轉物質的概念與運作方式,這是《信條》中我們第一次看到電影最核心的噱頭,物理的慣性中我們都知道物質跟我們一樣隨著時間流動,但要是某樣物質以相反的方向從未來移動至歷史呢?
  • 從《信條》到《花木蘭》,它們是如何影響好萊塢電影產業走向?
    時間愈是逼近9月4日,整個好萊塢產業愈是將眼光投注在《信條》與《花木蘭》的發行成績上,原因很簡單:這兩部電影的各自表現,恐怕將左右疫情後好萊塢電影的樣貌。8月27日,在社群聲量的期盼之下,《信條》總算與多國的觀眾正式見面,頂著諾蘭導演的光環,配上好萊塢上億資金的超大製作,《信條》首周五天內在41個地區共累積了5300萬美元的票房,大幅超越原先分析預期的4000萬美元。
  • 好萊塢媒體報導:諾蘭《信條》中國內地可能先上映
    好萊塢媒體報導:華納兄弟公司的《信條》不再會同步常規上映,很可能會首先在海外市場推出。華納兄弟公司周一宣布,由於持續的冠狀病毒危機和美國部分地區病例激增,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原定8月12日發行已被推遲。隨著好萊塢努力應對大流行帶來的新常態,預計這部耗資2億美元的影片不再會獲得常規上映,很可能會首先在海外市場上映。在美國,它可以首先在電影院可以安全重新開放的城市上映,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內。
  • 《信條》能否成為秋季檔的好萊塢王牌,在明年各項頒獎中成主角?
    在好萊塢院線停擺時期,一直關注影潭的朋友們,發現不少大流量電影一而再再而三延期,《花木蘭》好幾次推遲上映就是這樣一種體現。諾蘭執導的《信條》成為了2020年好萊塢電影中的「硬核代表」,在幾個地區的影院「開了又關」的情況下,該影片堅決不修改上映時間,也不改為線上首映。
  • 《信條》在美國上映是個錯誤?好萊塢電影票房復甦遲緩,《黑寡婦...
    言下之意,《信條》在美國的上映未能取得票房佳績,美國疫情仍然嚴重,消費者擔憂難去。由於洛杉磯和紐約等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的主要電影市場仍未恢復,好萊塢的整體復甦遲滯。《黑寡婦》繼《神奇女俠1984》之後,大概率也要跳票改檔。芬奇奎拉戳破的真相刺痛了許多好萊塢從業者。
  • 好萊塢影評人指出,《信條》在影院首映,實則充分利用了線上平臺
    在2020年好萊塢影片有些「匱乏」的暑期檔,《信條》在一眾推遲上映的影片中尤為顯眼,因為該電影不延遲首映日期,也不會把首映的平臺改到線上流媒體。然而好萊塢影評人Ryan Parker指出,諾蘭的Tenet堅持在影院首映,實際上他還是充分利用了線上平臺。原因就在於《信條》推出了好幾個幕後花絮的視頻,就是在流媒體上獲得了觀眾很大的點擊量,至少為該影片攢足了人氣。
  • 多部進口片內地票房慘敗,《信條》能否打破好萊塢影片遇冷現象
    8月總票房達33.9億,觀影人次超9500萬人次,票房前三影片為《八佰》《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此外,2020年全年票房累計超5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自影院復工以來,除了國產片在拉動票房,還有多部好萊塢大片在影市復甦做出助力。
  • 中國市場助力好萊塢大片《信條》全球票房破億
    【僑報網綜合訊】華納兄弟出品的動作驚悚片《信條》(Tenet)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市場,上映三日票房突破2億元(人民幣,下同)。得益於中國市場助力,該片的全球票房在9月6日已經突破1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這也是首部好萊塢大片達到這樣的成績。
  • 挪威,又一次出現在了好萊塢大片《信條》
    《信條》(《TENET》)🎬◭ 《信條》海報背景為挪威這是挪威歌劇和芭蕾舞團的根據地,挪威國家級的藝術中心,同時也是挪威境內最大的文化建築物。以後有機會,不如也到屋頂上漫步吧,拍個諾神電影《信條》的同款劇照吧!
  • 9月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好萊塢科幻動作片《信條》
    毫不誇大地說,即將於9月4日上映的斥資兩億美元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堪稱行業復工後,好萊塢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暑期大片《信條》的故事講述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主角要在反轉時空的非常規世界裡對抗國際特務、解救世界。
  • 《信條》在美國上映是個錯誤?好萊塢電影票房復甦遲緩,《黑寡婦》很可能也要跳票
    言下之意,《信條》在美國的上映未能取得票房佳績,美國疫情仍然嚴重,消費者擔憂難去。由於洛杉磯和紐約等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的主要電影市場仍未恢復,好萊塢的整體復甦遲滯。《黑寡婦》繼《神奇女俠1984》之後,大概率也要跳票改檔。芬奇奎拉戳破的真相刺痛了許多好萊塢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