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原文標題: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80年代!20萬張老照片,平淡的畫面太打動人,網友:顛覆我的印象!
我只拍普通人,普通人就是所有人。
——久保田博二
很多人在平時有翻老照片的習慣,會透過薄薄的相紙,回顧在記憶中已經泛黃的年代。
近日,日站君在馬格南網站上發現了中國80年代的老照片,還是第一次看到那個年代的彩色影像,更讓日站君驚訝的是,拍攝這些照片的攝影師,是個日本人!
不一樣的80年代!
在看到這一些列照片之前,日站君對80年代的印象是窘困的、進步的、向上的,看過之後才發現,那個年代也可以是平淡的、新舊交替著生活的。
79年,江南地區的硬臥,看著倒像是一場學術、生活交流的場地,果然那個年代的文藝味讓人印象深刻!
80年代的上海,南方的夏天潮溼悶熱,房間狹小更是喘不上氣,叫上鄰居在巷子裡面組一牌局,納涼娛樂兩不耽誤。
來來往往路過的人也會看上一眼,偶爾調侃一下,童年的場景啊!
桂林的漁民們帶著訓練好的鸕鷀去捕魚,晨光熹微,江上的水霧還沒散,其中油燈散發的光,就好像一幅水墨畫的點睛之筆。
除了漁民,桂林高田的農人們也是拂曉時牽上耕牛去稻田,大概4月份的時候,迎著朝霞走在路上也是一種片刻的享受吧!
80年代的哈爾濱,照片的背景還能看到帶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築。
東北的冬天一直都是傳奇一樣的存在,零下30°左右的氣溫,豬肉都被凍得像木材一樣!同理可得凍褲子、凍衣服等等!
82年廣東的早晨「標配流程」:遛鳥、吃早茶、閒嘮家常。
難怪廣東早茶吸引著無數饕餮,和周圍人一起悠閒地享受美食,從早上就開始感覺到什麼叫幸福生活!
83年的杭州,古老的民俗還存留在生活中,每到清明,老一輩的人就會去寺廟為祖先的靈魂祈禱,燃紅燭、燒紙錢、雙手合十閉眼默誦;與這種虔誠的儀式相對立的,是年輕人的不解、嘲笑。
一個新舊交替的時段,兩種文化間的矛盾,反倒有一種說不出的年代感。
1985年的上海,彼時的南京路是主要的商業街,周圍開滿了商鋪。在當時就等於日本的銀座、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平時就熙熙攘攘的,要是碰上春節、國慶節這種節假日,人流量更是可觀!
從照片上看,可以媲美現在的假日景點現狀了,就是服裝沒這麼統一!
為了拍攝中國,他等了數年!
拍攝照片的攝影師名叫久保田博二。從1979年到1984年,先後數十次訪問中國,在這段期間他一共拍攝了將近20萬張照片!
然而拍攝中國的機會,也是他等了很久才等到的!
一次,久保田博二有機會結識到西園寺公一先生,在工作的過程中,他提到想去中國的想法,西園寺先生說,有機會會幫他的。
但是過了很久都沒聯繫他,久保田先生一度認為這事沒戲了!
直到1972年9月左右,中日邦交已經正常化,久保田先生接到了西園寺先生的電話,問他還想來中國嗎?
久保田博二先生:當然啦!
久保田先生首先來了北京,那次是新華社幫忙安排的行程,當新華社攝影局局長問他想拍點什麼樣的照片的時候,久保田先生回答:全部的省!
那段時間裡,他去過最冷的佳木斯、最熱的吐魯番,久保田先生曾說,八十年代在中國現代史中是一個特別的時期,是一個人們充滿了純粹和好奇心的年代。
「那個時候的人們都有著積極美好的表情,即使從事著辛苦的工作,大家依然保持著積極的心態。」
透過照片就能感受到,當時的久保田先生的立場和態度一定是非常友好的,所以才有如此平淡卻直入人心的作品!
在他的鏡頭下能看到,中國正在改變的地方;也能看到一些沒有變化的地方。
拍攝期間,還鬧過一個笑話。
1980年的秋天到81年的春天,久保田先生2次航拍桂林,還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大型的展覽,在當時算是轟動事件了!緊接著就傳出,久保田先生是一個娶了日本富婆的紈絝子弟的傳聞!
因為據跟隨他一起的人說,久保田先生航拍時用的膠捲無數,拍照就像是安了馬達的機關槍一樣!
這在當時可是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後來才知道是以訛傳訛,只是專業攝影的方式和習慣而已!這估計就是「鍋從天上來」吧!
久保田博二:因為沒有退路了
就在日站君欣賞這麼多的照片時,才知道久保田先生是馬格南攝影師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曾有人問過他,高產的秘密是什麼?
他說,「我知道如果我停止腳步,就沒有了未來,我每一天都在拍照,我能告訴人們的只有一點,去做,並且靠自己」。
好奇之下去查了久保田先生的過往,他畢業於東京大學政治系,因為自己口語比較出眾,接觸到了馬格南的4位前輩,也是那個時候他想留學,想當攝影師!
當時的日本,能出國的都是上層人士,而久保田先生恰好不是。出國最低也要500美元,這相當於1個家庭1年的工資。最後他是打工、和父母借錢去了美國留學。
在國外,生活上節衣縮食,就連拍照技術都是在別人工作的時候偷偷學到的,平時就看布列松等一些大師的作品,久保田先生說,靠這個,他學到了很多!
日站君覺得,半路轉行,歸根結底還是學習能力強!
在專訪中,他說,他從沒想過放棄攝影,即便是父母反對,但是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時,不做成就絕不回頭,因為沒有別的路可走了!
知道他學習過政治後,很多人會叫他「紀實攝影師」、「報導攝影師」,但是對於久保田生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他只是一個攝影師,拍攝他見到的一切!
就像他始終認為,攝影是一種美的傳遞,讓照片擁有升華心靈的力量!
看過久保田先生拍攝的照片,日站君覺得,年代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
因為技術和科技的限制,80年代的印象更多的被封存在「泛黃」、模糊的相紙中。那個淳樸的年代,就這樣靜靜的通過影像述說著過去的記憶。
也是幸運,能有那麼多的攝影師將這些歲月碎片通過鏡頭保存下來,成為能夠讓後代人見證過去「舊時光」的時代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