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臟腫瘤
心臟腫瘤的確切發病率尚不清楚,原發性心臟腫瘤少見,每10萬人中有1~2例,極少數病人(大約7%的)有家族性傾向,遠低於其他臟器原發性腫瘤的發病率。在所有原發性心臟腫瘤中,約25%為惡性腫瘤,所以絕大多數心臟的腫瘤都是良性的。在兒童患者中僅10%以下為惡性心臟腫瘤。
繼發性心臟腫瘤是其他臟器惡性腫瘤的轉移病灶,比較常見,是心臟自己長出腫瘤的20~40倍,惡性腫瘤死亡患者,心臟的被浸入率可高達20%。
02
發現不適,需及時就醫
近期臨床工作中連續碰到多例心臟腫瘤的病患,因為發現及時,治療效果十分理想。
其實每一個發現心臟腫瘤的病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就醫經歷。因為心臟腫瘤不是那麼常見的疾病,病人最後確診的過程相對而言就是十分曲折的,很多醫院因為技術條件的限制,造成患者對於疾病的認知錯誤,甚至因為畏懼手術的創傷而拒絕治療,由於時間的拖延經常造成不可逆的其他損傷。以我們現在的技術來說已經可以微創來處理這個疾病,恐懼手術的大可不必了,及時的就醫治療可以帶來很好的治療效果。
發現自身的不適需及時就醫,並細緻向醫生描述自身的感受。
比如發作是因為體位改變出現了症狀,間歇的和突然的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暈厥。體檢聽診聽到心臟雜音,亦或出現左、右心功能不全表現。還有病人出現體循環栓塞,如腦、腎、腹內臟器、四周血管或肺栓塞。全身表現可有發熱、體重下降、全身不適、貧血。遇到這些情況關注心臟的表現是十分有必要的,也要提醒醫生及時對你的心臟產生關注並作相應的檢查。
03
首選方法—心臟超聲檢查
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就是黏液瘤了。1952年首次經心血管造影診斷左房黏液瘤,1954年首例心內黏液瘤切除獲得成功。
從1956年首次採用M型超聲診斷心臟腫瘤以來,超聲心動圖已成為最重要、最簡便可靠的無創性檢查方法,尤其是二維超聲對心臟腫瘤的部位、大小、活動性、與周圍結構之間的關係及其併發症和療效,甚至對某些腫瘤的性質等,提供比較詳盡的診斷和鑑別診斷資料,成為檢查心臟腫瘤的首選方法。
這就是一例心臟左房黏液瘤的動態圖像。這個腫瘤的甩動,一旦有細小的碎屑脫落,必然造成患者其他臟器的損害,最常見和損害最大的就是腦梗了。
04
早發現,早治療
總結來說,大家最為關心的應該是:心臟腫瘤治療後的效果如何呢?這主要取決於腫瘤的性質,部位和大小等。
從別處轉移而來的心臟腫瘤和惡性原發性心臟腫瘤的預後多數很差;而原發性良性腫瘤,如果及時得到診斷治療,目前多數可治癒,注意是治癒。所以,心臟超聲的早期診斷對於心臟裡的入侵者——心臟腫瘤的早發現,從而進一步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首發:心肺健康園
本文作者:徐振
不想錯過心臟之聲的推送?
戳文章頂部藍字「哈特瑞姆心臟之聲」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