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縱觀西方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音樂家,能夠讓人脫口而出的,幾乎都是這些偉大的男性作曲家。相比之下,一些歐洲女性作曲家的名字卻鮮為人知。並不是因為她們的作品不值得被世人傳承,而是在當時,19世紀的歐洲,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受到約束的。當我們翻閱舒曼,孟德爾頌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集時,殊不知,像克拉拉-舒曼,範妮-亨塞爾這樣的偉大女作曲家的作品正置於其中,默默地 等待著世人的發掘......
範妮-孟德爾頌(1805-1847)也被人們稱為範妮-亨塞爾-格布,出生於德國漢堡,是著名的音樂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1809-1847)的姐姐。她創作了超過450首已完成的作品和草稿,是一位多產的女作曲家。
範妮令人稱羨的家庭背景也註定了她短暫卻不平凡的一生。她的祖父是啟蒙運動時期的著名猶太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這位哲學家的六個孩子後來分別成為了藝術,金融和自然科學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人物。然而,這樣顯赫的家庭背景和社會背景就像一堵密不透風的圍牆,讓身處在圍牆中的女孩無法充分發揮自己過人的音樂天賦。她擁有罕見的音樂天賦和驚人的記憶力,然而,她的才華卻無法更大限度地發揮。就算舉辦一場音樂會,也只能邀請一些已互相熟識的私人觀眾,這對於當時音樂界來說,無疑是一個遺憾。在她41歲去世之前,她終於決定將自己的作品以弟弟的名義出版,這使得她的作品在當代社會被重新發現,她對音樂內容的獨特的詮釋方式和對孟德爾頌音樂風格的發揚猶如鑽石一般正向當今世人發出耀眼的光芒。
德文歌曲「Verlust", 可譯為」遺失「是範妮為海涅的詩歌創作的藝術歌曲。海涅的《悲劇》一書中包含了兩首詩篇,中間穿插了一段抒情的間奏曲。這些詩創作於1822-1823年,講述了海涅對堂妹Amalie的愛。堂妹是富有的銀行家的女兒,而當時海涅是一個事業失敗的貧窮的小夥子,堂妹曾答應要去求學的海涅,會等他學成歸來,然而,兩年後她違背了諾言,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地主......" Verlust" 這首歌曲表達了詩人的痛苦,仿佛在告訴世人「沒有人能夠了解,我的愛人為我帶來了多少傷痛」。
歌詞大意:
如果 這些小花知道
我的心 傷得有多深,
他們 會和我一起哭泣
治癒我的傷痛。
如果夜鶯知道
我 是多麼的悲傷
他們 會營造出 愉悅的,
帶著清新的歌聲。
如果他們 知道我的悲傷,
那些金色的小星星,
它們會 從天而降
用它們的話來安慰我。
可是 他們誰 也不知道;
我的痛苦只有一個人知道;
因為她 是那個使我心碎的人,
將我的心 撕成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