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文化中充滿了太多的神奇,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七大傳說神鳥,鳳凰固然出名,但其餘幾種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話不多說,現在便為大家逐一介紹:
第七:鳳凰
鳳凰生於南方的丹穴,傳說它的外形特徵為:雞頭、燕頜、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可卻從來沒有人見過它的樣子。
自古以來,人們對鳳凰都只是靠想像,傳說它身披五彩羽毛,大如孔雀,百鳥遇見它,必圍繞其站立;傳說它頭頂上的羽冠常水雌雄輪流進食,從不接近人間;傳說它一扇動翅膀,就有大風;傳說它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吃.鳳凰會自歌自舞,見到它意味著天下太平。
傳說很久以前,百鳥一同生活在一個大森林裡。當它們吃飽以後,有的會唱歌,有的會跳舞,還有的會追逐嬉戲,玩得非常開心,每天都過得無優無慮。
有一隻很不起眼的小鳥,名叫鳳凰。它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玩,而是從早到晚採集果食。它還把其他鳥兒扔掉的果子,也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山洞裡。
尖嘴利舌的喜鵲譏笑它是財迷精,連笨嘴拙舌的烏鴉也嘲諷它是大傻瓜。聽到這些冷嘲熱諷,鳳凰既不生氣也不灰心,還是照常做著群鳥瞧不起的工作。
有一年,天下突然遭遇大早災,山上的草枯了,樹上的葉子也長不出來。百鳥都找不到食物,有的餓得頭昏眼花,有的餓得竜奄一息,森林裡一片哭立聲。一天,鳳凰從很遠的地方採食歸來,看見這光景,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的食物分給了百鳥,讓大家度過了難關。
百鳥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集在一起,做成了一件五光十色、絢麗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從此,鳳凰變成了最美麗的鳥,大家一致推舉它為百鳥之皇。每年鳳凰生日那天,百鳥都會飛來向它祝賀,這就是傳說中的「百鳥朝鳳」。
第六:鸓鳥
一種棲息於翠山上的雙頭妖鳥,樣子像喜鵲,卻長著兩個腦袋,有四足,全身黑色,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雌雄兩隻鳥。飛翔時扇動著一對大翅膀,很是壯觀。
傳說具有避火和鎮火的能力。發生火災時,只要一出現,火勢立刻就能得到控制。它們會用翅膀對準火苗煽風,火就像是被潑了水一樣,很快就被撲滅了。
第五:玄鶴
仙鶴是鳥類中最高貴的一種鳥,代表長壽、富貴,寓意健康長壽。傳說中,鶴是一種仙高,據《雀豹古今注》中記載:鶴幹年則變成,又兩幹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因此鶴常被認為是鳥中長壽的代表。
傳聞古時候有個孝子名叫噲參,對母親極其孝順。有一次噲參路過蘆葦蕩,發現一隻黑色的玄鶴被獵人射傷了,於是便收留了它,為它治療傷口。
玄鶴傷勢痊意後,噲參就把它放走了。後來有天夜裡,玄鶴又飛回到噲參的家門外。噲參拿看燭火一照,只見雌雄玄鶴雙雙站在門邊,口中各銜看一顆明珠。原來,玄鶴是用明珠來報答噲參的救命之恩來了。
第四:服留鳥
服留鳥是傳說中一種奇特的神鳥。西晉永康元年,京城裡有人捕捉到一隻奇特的鳥。但是沒有人能說出這隻鳥的名字。趙王司馬倫派人提著鳥在域裡四處打聽。
當天,在皇宮西邊,有個小孩見到這隻鳥時,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是服留鳥。「提鳥的人回宮後,把這件事稟報給司馬倫。司馬倫派人去把那個小孩找來。
那人找到小孩後,把他帶回宮中。司馬倫命人把鳥關進密籠子裡,把小孩也關在房子裡但神奇的是,第二天早上,小孩和鳥都不見了。
第三:卻火雀
古代傳說中一種奇異的鳥,被看作是鳥之精靈。相傳卻火雀是在唐順宗繼位時,由拘弭國進獻來的一種黑色的雀形鳥。
相傳唐順宗皇帝繼位那年,拘弭國進貢了一種名叫卻火雀的鳥。卻火雀的大小跟燕子差不多,叫聲清靈,與尋常的鳥類很是不同。把它放在烈火當中,火就會自己散開。
順宗皇帝把這隻神奇的鳥養在水晶鳥籠裡,掛在自己的寢宮中。言裡的侍女用蠟燭燒鳥的羽毛來取樂,但是卻火雀的羽毛卻絲亳沒有受到提傷。
第二:希有
傳說崑山上有一種大鳥,叫作希有。《神異經中荒經》有記載:「昆之山有大鳥,名日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裡。西王母歲登皇上,會東王公也。
當它張開翅膀時,左翼可以蓋住東王公,右翼就能遮住西王母。希有的左右兩翼相隔一萬九幹裡,它的後背有一小塊地方沒有羽毛,據說每年西王母和東王公都會在這塊地方見一次面。
第一:橐
《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其狀如弟,人面而一足,曰窠,冬見夏蟄,服之不畏
傳說中的一種獨足鳥,外形像貓頭鷹,卻長著人的面孔。拒《山海經西山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弟,人面而一足,曰橐,冬見夏蟄,服之不畏。傳說它冬天出沒,夏天墊睡。將它的羽毛放在衣服中,就不怕打雷。由於橐的羽毛有抵抗天雷的功效,因此成為了修道之士抗拒天劫的寶物。
傳說南陳即將滅亡的時候,一群獨足鳥聚集在官殿,用嘴喙畫出救國之策的文字,而這種獨足鳥據說就是橐令。
讀者朋友們,看完本篇後,請問你最pick那種神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