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作為我國上古第一奇書,一直備受爭議。對於其中記載的事物也是一直都有爭論,《山海經》是我國志怪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山海經》描述的上古神話世界,仿佛是一個奇鳥異獸遍地的蠻荒世界。在現代人眼中,上古先民刀耕火種且食不果腹,生存環境惡劣,似乎不懂什麼是愛。
但是在山海經的記載中,其中有許多可以代表愛情的存在的異獸,今天我們來說說其中是那種鳥類。
鸞鳳和鳴的鳳鳥和青鸞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象徵著婚姻美滿。
然而,龍和鳳凰這兩種上古神獸,原本並不是一對眷侶。在《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話中,鳳凰家族裡有鳳鳥、皇鳥、朱雀、青鸞、畢方和玄鳥等神鳥,數量多達十餘種。
其中,鳳鳥是兇猛的雄性神鳥,在商代甲骨文裡也被稱為「風鳥」,它是古老的風神。
《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鸞鳥又叫青鳥,屬於一種雌性神鳥,生活在「女床之山」。
《大荒西經》記載,天神帝俊駕下有三隻神鳥,分別是鳳鳥、皇鳥和鸞鳥。
其中,鳳鳥擅長舞蹈,鸞鳥喜愛歌唱,皇鳥有五彩花紋。「鸞鳳和鳴」的成語告訴我們,鳳鳥和鸞鳥才是天生一對的神鳥眷侶。
象徵愛情的青耕鳥
青耕鳥是《山海經》記載的上古神鳥,民間傳說它能夠預示祥瑞。
《山海經·中山經》中記載,青耕鳥居住在堇理山,長得像喜鵲,羽毛是青色的,喙、尾巴和眼睛是白色的。
青耕鳥的叫聲像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它的肉能夠治癒瘟疫和抵抗疾病。與其它上古神鳥不同,青耕鳥是真實存在的一種鳥類。
根據《山海經》描述的外貌,許多專家認為,青耕鳥就是冠斑犀鳥。
現存的冠斑犀鳥已經很少,主要分布在廣西的西南地區。在傣族神話傳說中,冠斑犀鳥是象徵愛情的神鳥。這種鳥有一個奇怪的習性,它終身只認一個伴侶,一隻鳥死去,另一隻鳥便獨自生活。另外,在雌鳥生育幼鳥的時期,雄鳥會把鳥巢完全封閉,只留一個小孔投食。
比翼雙飛的比翼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句,表現了古人生死相依的愛情觀。
許多人不知道,其實比翼鳥是一種上古神鳥,最早出現在古籍《山海經》。《山海經·西山經》和《山海經·海外南經》都有記載,在結胸國的東方存在一種奇鳥——比翼鳥,也叫蠻蠻。比翼鳥長著一隻眼睛、一根翅膀和一條腿,雄性為青色,雌性為紅色。
《山海經》認為,兩隻比翼鳥必須結伴才能飛行和生存,天生具有生死相依的奇緣。
在上古時期,比翼鳥還是一種象徵祥瑞的神鳥。《拾遺記》裡記載,周成王德行廣博,海外邦國曾進獻一對比翼鳥。
晉代《博物志》認為,比翼鳥出現的時刻必是吉辰良日,乘坐比翼鳥可以增壽千年。
除了以上3種象徵愛情的上古神鳥,《山海經》還記載了比目魚和比肩獸等奇鳥異獸,以及比肩民等奇異邦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必須朝夕相處才能生存。暫且不論這些奇鳥異獸是否真實存在,它們至少象徵著上古先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
看完這些,出去可別再說神鳥之中只認識鳳凰了。
如今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它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雖然山海經中記載的真實性還需要深入研究,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我們的確需要思考山海經的真正意義了。
在這裡建議大家也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十分受專家學者的歡迎,是中學課本的常客,在現行的中學語文地理必學的《水經注》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夥伴們推薦一本《山海經》,這本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
全書內容易懂好理解,書中文言文與注釋,也有白話文解析,是了解山海經的最佳途徑,如果只是單一的白話文,反而沒有什麼樂趣,其中配圖也比較真實還原。是古籍中值得一讀的書。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裝也非常的精緻,可以用來收藏。
全書價格也很划算,就一頓飯錢,但是當你熟讀之後,不僅可以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消遣,或者是自己的興趣研究,還可以給家裡的小朋友講講中華文化傳統故事。
在科技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有些東西我們還要記住的,因為時至今日,我們其實真的還是停留於很多事物的表面而已。
想看的小夥伴你們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